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8030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docx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22页word文档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卡的使用说明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在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中使用全国统一的表卡,是推动规范化管理,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长期科学的评估与监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

为此,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在借鉴一些“八五”期间工作开展较好地区的工作表卡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并充分征询意见,编制了一套工作表卡。

这套表卡的使用自摸底调查开始,涉及到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没一环节。

在这里,拟就表卡的种类及主要用途、表卡的使用方法、表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做如下说明。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表卡的种类及主要用途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一)线索调查问卷这是用于发现精神病患者线索的工具,用于摸底调查工作,由调查者用。

  

(二)住户登记表用于标记已经发现的精神病患者线索,一便于调查者循线索入户确定病例,可由摸抵调查区域内的户籍管理人员、居民

      干部填写,供调查者使用。

  (三)精神病报告卡此卡供一级精防网络(局、村委会)向二级精防网络(街道、乡镇)报告精神病人的变更情况时使用,如新发病案的

       患者、新发先现的病人,以及既往已经掌握的病人病情恶化、走失、迁出、死亡等。

由居委会、村委会精防人员填写,报至街道、

       乡镇防医生。

   (四)精神病防治康复登记卡用于各级精神防网络掌握辖区内的精神病人情况。

由街道、乡镇精防医生填写,每级网络各存一份。

   (五)精神病防治康复登记表此登记表由专业机构或街道、乡镇精防医生在确定病例后填写,由街道、乡镇精防机构保存,是二级精防网

       络中工作对象的最住要原始资料

   (六)精神病防治康复记录手册手册由三部分组成:

1、精神病防治康复登记表。

2、精神病防治康复随防记录表。

3、年度康复效果评

       估。

精神病防治康复手册对确定的病人每人一册,由居委会、村委会精防人员保管,是一级精防网络中工作对象的最主要原始

       资料。

  (七)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明细报表此表是二、三级精防管理机构了解精神病人的动态情况和分析防治康复效果的依据,原则上由居委

       会、村委会精防人员填写,一式两份,每半年一次报送街道、乡镇精防管理机构。

   (八)精神病防治康复综合报表此表由街道、乡镇精防管理机构上报,是市、县精防办公室用于了解辖区各街道、乡镇精神病防治康复

       工作概况、分析工作效果的依据。

再由市、县精防办公室汇总上报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每年一次。

   (九)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汇总表根据各市、县上报综合报表,由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填报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 

二、表卡使用说明

    

(一)线索调查问卷此问卷系在“精神卫生筛选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用于在摸底调查中筛选,发现各种

功能性、器质性精神病,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泻,以及人格障碍和药、酒依赖等患者。

使用此问卷时,首先对被问人(提供线索人)有足够的认识,他们当中往往有一些人因受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不愿说出精神病人的线索或对身边的病人无法发现。

因此,问询者调查人)必须认真的向被调查精神病讲清精防工作的意义,努力消除其种种疑虑,争取他们的合作,另外,还有必须逐条逐句地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精神病的各种表现生动地描述出来。

当被询问者提供出可可疑线索时,应立即标记在“住户登记表”工作,以便进一步入户调查。

有鉴于此,使用此问卷者应具有比较丰富的精神病学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好是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标记。

  此问卷采用两极评分,即“有”、“没有”。

当知情人提供的居委会、村委会只有一点蛛丝马上迹时,亦不可轻易放过。

   

(二)住户登记表在摸底调查前,必须把调查区域的每一户、每一个人都仔细地填写在“住户登记表”内。

此表中“线索调查结果”

       一栏,户籍管理人员居委会、村委会人员填写时应为空,供调查者先现可疑线索时标记。

   (三)精神病报告卡任何形式的调查都不可能做到一个不漏地先现社区中的所有精神病人,同时精防网络中的精神病人数也绝对不可

       能永远一成不变,因此,精防工作必须建立精神病报告制度,用于及时掌握网络中新先现病人,以及走失、迁出、死亡等情况。

      “精神病报告卡”就是执行精神报告制度一种形式,所以,居委会精防人员一旦先现可疑病人,或精神病人发生走失、病情恶化、

       迁出、死亡等情况,都应尽快此报告卡,并在1周内或更快报至街道、乡镇精防医生处。

   (四)精神病防治康复登记卡此卡如同病人“索引”,项目少,内容简单。

    (五)精神病防治康复登记表

    此表是社区中精神病人的原始资料,在街道、乡镇中必须做到一名病人、一张登记表。

当确定一名精神病人的时候,应由街道、乡镇精防医生或专业机构人员立即在确定病填写此表。

鉴于各地精防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故设计此表时已作了较大的简化,除少数项目需用文字填写,一般都尽可能地采取了选择打勾的填写方法。

尽管如此,填写时仍需仔细、认真、避免出现错误(如该勾一项的勾多项,或有矛盾之处等)

   精防人员填写此表时要准确、无误、不可缺项。

如“户口所在地”、“家庭住址”

“工作单位与地址”、“供史人地址”、等项目,既便有可能雷同,但填写时也不可缺少;再则,供史人有时河很难说清病人确实的初发日期、起病急缓(起病新式)等,填写时则需十分耐心,尽可能问清,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加以填写;“主要症状”栏目中罗列了28种症状词汇,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能理解,咳根据病人的病情表现,有什么、勾什么,28个词汇以外的,应在“其他”处用文字记录;“有无其他疾病,如高血压、肝炎、心脏病的等,“曾患”指过去患有、现已痊愈的疾病,“现患者”

则目前仍未愈的躯体疾病;“家人有无患精神病-----"是指病人的精神病是家族遗传情况,其父母两系三代(用辈、父母辈、祖父母辈)凡有血缘者只要有该类疾病,均应如实加以记录,此项目需用文字记录,;“精神检查”,“体格检查”一般只要记录检查中所发现的异常情况,但对诊断有价值的正常情况(如意识清晰)也应注意记录;“诊断”供首次填表时使用,而“更改诊断”一项,则用于今后需要之时,“以往治疗出处理情况”栏目下的记录,如“门诊”,应写清定期门诊或不定期门诊,门诊用药的名称、剂量与效果,“住院”需写起止时间、次数、地点、治疗情况及疗效等,“社区”应记录家庭照顾的好坏、是否定期随访、有无参加工疗等。

  (六)精神病防治康复记录手册

1.康复记录手册中,登记表与“精神病防治康复登记表”相同,不再重复。

2评估康复效果的原始依据。

社区中精神病人的.随访.随访记录表用于.记录随访过程中精神病人的动态情况,是反映精防工作的质量和随访工作,原则上由村、居委会精防人员负责,但重点、难点病人则应由街道、乡镇、乃至市、区、县精防技术机构的精防人员负责、故需强调“谁随访,谁记录”的原则。

   精神病防治康复随访记录表的填写方法分为文字和打勾两种。

”随防日期”、“主要病情变化”、“药剂及用量”、“备注”、“签名”为文字填写,“目前病情”、’劳动能力”、“治疗情况”、“社区康复措施”、“变动情况”则为答勾部分。

    随防记录表中各项目内容的设置,亦同其他表卡一样,为便于不同层次的精防人员使用,并未照搬精神科教科书中的要求。

如:

“目前情况”仅分恶化、无变化、改善三种,其它项目中内容也同样一目了然,一般并无难度;“主要病情变化”供记录有无少有肇事事情况,有则记之,无则记录诸如幻觉、妄想等主要精神症状的变化;

“劳动能力”中,同病前一样并无明显下降为全劳动能力,有新下降但尚能从事一定的劳动能力,仅能胜任任何劳动;“治疗情况”中医嘱停药,包括其家属的意见。

   填写随防记录表时,应什么时候随防,应什么时候记录,切忌超前记录或延迟记录。

记录的内容必须符合两次随访期间患者的实际情况,若两次间隔时间过长,且其间患者的情况前后有变,则一近期情况为主,当然,若能将其情况的变化概括反映出来更好。

如两次随访间隔期的前一阶段无明显行为紊乱,随访时却有行为紊乱,则应加以记录;某患者在两次随访间歇期间既有抑郁、又有躁狂,或先抑郁、后躁狂记录时就必须努力全部反映。

随访记录表中选勾项目通常每次只能各一个符合栏目,不能随意多勾,以免自相矛盾。

另外,随访记录表中的内容并非仅是为了记录患者的动态情况,同时它呀是反映工作质量、评估康复效果和定期汇总上报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予以高度民主的重视。

 3.年度康复效果评估,由村、居委会精防人员与乡镇、街道精防医生共同对病人进行本年度总体评估,根据病人情况提出下步康复意见。

   (七)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明细报表

   此表是由村、居委会精防人员定期向上级报告每位患者情况的工具,其项目内容基本上同随访记录表,填写方法不再赘述。

由于每半年上报一次,故要求填写的内容应符合患者该期尖的实际情况,其资料来源于随访记录表。

  (八)精神病防治康复综合报表

   此表的资料来源为“明细报表”。

表中的主要项目亦基本上同随访记录表,但填写时却要求加以汇总统计,用数字来反映各醒目内容。

次表为每年统计上报一次,自街道、乡镇起,逐级汇总报送,只争直至“全康办”。

表中“现有病人数目”系指报送单位下辖区内本年度末所掌握的病人数,该数应该是等于原有病人数(指上一年度期末所掌握的病人数)加新赠病人数(指年度新发现和新发病的病人数)再减去减少病人数(指年度迁出、死亡等自然减少员人数),然后的每项目(除去肇事记录、变动情况)各栏数字之和理应与现有病人数相吻合。

      三.表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各级管理人员虽非上述表卡的直接使用者,但为了做好工作质量与效果的监控,便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与领导,仍需认真了解此表卡的使用方法,起码应熟知其种类及主要用途。

   

(二)此套表卡是全康办在总结各地“八五”期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集众家之所长,并充分征询了全国技术指导组专家的意见后制订的。

使用这套表卡对推行工作规范话管理很重要,因此,全卡卡康办要求各地尽快使用。

   (三)使用此套表卡前,应对各级精防人员进行认真培训,以使其真正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四)建议各地在使用此套表卡过程中,认真收集意见,以便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之进行修订和完善。

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评估标准

   一、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1、成立了精神病防治康复领导小组,有会议制度及工作记录。

    2、病人底数清、情况明,有卡片及《精神病防治康复记录手册》。

    3、成立了监护小组,对所辖精神病人监护率达到95%以上。

    4、对实行监护的病人落实防治康复措施,做到督促按时服药,定期上门随访,随访有记录。

    5、新发病人填报《精神病人报告卡》。

    二、街道

    1、有精神病防治康复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有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会议记录。

    2、精神病人有《精神病人防治康复登记表》。

底数清、情况明。

有卡片、有记录。

    3、有兼职或专职精防医生,经过专业培训并达到初步掌握正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治疗精神药物的方法。

    4、对所辖居委会监护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监护精神病人的方法。

    5、有一所工疗站。

    6、为康复后的病人进福利工厂或社会就业创造条件。

    7、开设家庭病床,有完整的病历和治疗康复方案。

   三、乡镇

    1、有精神病防治康复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有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会议记录。

    2、精神病人有《精神病人防治康复登记表》,底数清、情况明。

有卡片、有记录。

    3、有兼职或专职精防医生,经过专业培训并达到初步掌握正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治疗精神药物的方法。

 4、对所辖乡村医生每年技术培训不少于四天,使用其能掌握监护精神病人的正确方法。

    5、开设家庭病床,有完整病历和治疗康复方案。

    四、千人以上企事业单位

    1、有领导小组,有人负责日常工作,有工作制度和会议记录。

    2、成立了监护小组,对单位内病人监护率达到95%以上。

    3、对实行监护的病人有人负责督促按时服药,定期访谈和记录病情。

    4、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工作,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在福利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五、区

    1、有精神病防治康复领导小组,设办公室,日常工作有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会议记录,有专项活动

    经费。

    2、精神病人有《精神病防治康复登记表》,底数清、情况明,有卡片,有定期明细报表和汇总报表。

    3、有精神科医疗防治专业机构,或在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立精防科。

    4、对所辖街道、乡镇、工疗站、企事业单位的专职或兼职精防医生进行技术培训,有下基层指导工作的

     制度,设立家庭病床,有完整病历和治疗康复方案。

    5、为康复后的病人进福利工厂或社会就业创造条件。

    六、市、县

    1、成立了精神病防治康复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有工作制度及会议制度,日常工作有人负责。

    2、制定了落实“方案”的规则,年初有部署或工作计划,年底有评估和总结,部门之间分工明、

    协作好。

    3、完成了摸底调查工作,病人有《精神病防治康复登记表》,检出精神病人不少于辖区人口总数

    的6%,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4、对查出的关锁病人有解除关锁和治疗康复方案。

    5、有新发病人逐级报告制度,有工作统计制度和定期明细报表与汇总报表。

    6、有针对精神病人的优惠政策,有促进精防工作的政策及表彰奖励制度。

    7、经费落实,使用得当。

    8、千人以上企事业单位有精防领导小组,车间班组有监护组。

    9、技术指导机构内从事社区防治工作的人员不少于3%。

    10、所辖的精神卫生机构能采取开放式管理,综合性防治康复措施。

    11、培训街道、乡镇精防管理人员和精防医生有计划、有教材,所辖街道、乡镇精防医生每年技术培训

     不少于七天,使其能初步掌握正确诊断和合理使用治疗精神病药物的方法。

    12、总监护率达90%以上。

    13、显好率达60%以上。

    14、肇事率达0.5%以下。

    15、社会参与率达50%以上。

附表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统一表卡之一

精神疾病线索调查问卷

指导语:

我们需要了解您身边的人(居委会的居民、村里的人、家中的人)是不是患有精神疾病,不论何时有过以下任何一点症状,现在好或没好,都请您提出来。

您提供的情况我们将会保密,请您合作。

谢谢。

现在请问您,有没有人发生过以下情况:

一、变得孤僻少语,不愿与别人接触。

二、经常无目的乱走,出现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甚至不知羞耻。

三、无缘无故伤自己,或伤别人,或毁坏东西。

四、动作非常缓慢,做什么事情都很慢,甚至整天躺在床上不动不说话。

五、爱管闲事,整天忙碌不停,或乱花钱。

六、毫无原因地大发脾气,什么都不顾忌。

七、哭笑无常,或独自发笑,或出怪像做鬼脸。

八、兴奋、话多,说个不停,或吹嘘自己脑子特别聪明。

九、情绪低沉,或常独自流泪,或厌世想死,或焦虑不安。

一十、话少、冷淡、对任何事都不关心,对家中亲人也毫无感情。

一十一、胡言乱语,或自言自语,或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一十二、认为自己的脑子不受自己控制。

一十三、多疑,或没有根据地认为别人害他,控制他。

一十四、极不现实地吹嘘自己才智过人,权重位高。

一十五、乱说别人追求他,或怀疑爱人有姘头。

一十六、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或乱说有人在谈论他。

一十七、看到或闻到不存在的东西、气味,或尝到水里或饭里有怪味、毒药味等。

一十八、生活工作能力明显下降,或变得呆滞滞、傻乎乎的。

一十九、记忆力非常差,甚至记不住子女的年龄,或常忘记东西,或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

二十、变得衣着不整或穿戴怪异,或不知饥饱,或不知清洁,甚至大小便也不知避人。

二十一、有“羊癫疯”(癫痫),后来出现过精神不正常,如说糊涂话,躁动不安,行为反常,呆痴、凶狠任性等。

二十二、吃药成瘾,或吸毒,或经常大量饮酒,不喝就受不了。

二十三、脾气特别古怪,变得幼稚、自私,连亲人也不相信,或认为别人偷他的东西,或胡乱说子女不给他吃穿。

二十四、自幼呆傻,不能上学,不会自理生活,或虽能勉强读书,但又出现过行为反常,胡言乱语,吵闹毁物等。

注:

(1)本问卷用于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由精防医生或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对知情人调查提问时使用。

(2)调查提问时应逐条向知情人解释清楚,使知情人真正了解问题的含义。

(3)提问中获得的可疑线索,应立即登记在《线索调查登记表》中,以便专业人员进一步入户确诊。

(4)本问卷分两级评分:

“有”、“没有”。

当知情人回答有人符合任何一条中任何一点症状时,应进一步问清是谁,然后作为可疑线索进行登记。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统一表卡之二

线索调查登记表

市(县)区街道(乡镇)居(村)委会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及职业

家庭详细地址

户主

姓名

与户主关系

符合表一第几条

诊断结果

备注

注:

1.经专业人员诊断,凡是精神病患者的,请在“诊断结果”一栏中打“√”,否则打“╳”。

2.摸底调查之后,此表统一装订,由市(县)精防办公室保存。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统一表卡之三

精神病人情况变动报告卡

编号:

新发现□迁入□迁出□走失□死亡□

街道(乡镇)居(村)委会

姓名性别年龄

单位

家属姓名与患者关系

家庭详细地址

主要情况说明:

(说明新发现病人符合线索调查问卷第几条、从何处迁入、迁往何处、走失及死亡时间等相关情况)

 

报告人:

报告日期:

年月日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统一表卡之四

精神病人防治康复登记表

编号:

市(县区)街道(乡镇)居(村)委会(社区)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出生地

民族婚姻状况(未婚、已婚、丧偶、离婚)文化程度职业

医疗费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其它医疗保险、自费、医疗救助、其它)

户口所在地居住地址

邮编电话

工作单位

看护人姓名地址

邮编电话看护人与病人的关系

初发病日期

以往主要症状(请在符合的项目上打“√”):

耳闻人语、猜疑、思维混乱、言语文字难以理解、情绪不稳定、欣快、忧愁、烦躁、兴奋、悲伤、紧张、恐怖、平淡、呆滞、健忘、冲动、睡眠障碍、饮食紊乱、性欲异常、闭门不出、不修边幅、行为退缩、孤独不群、不能有效工作学习、生活不能自理、人际关系紧张、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看病和治疗,其它

以往治疗情况:

1.无;2.有,(①门诊;②住院;③家庭病床;④社区)

用过何种药物

治疗效果

目前病情:

1.症状明显;2.好转;3.稳定

发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

1.无;2.有(妨害或攻击他人、毁坏物品、追逐异

性、扰乱正常秩序、纵火、杀人、自残、自伤、自杀、

其它)

有无其它疾病:

1.无;2.有(曾患;

现患)

有无精神病家族史:

1.无;2.有,疾病名称;与患者关系

诊断确诊医院确诊日期

更改诊断更改诊断医院更改诊断日期

患者社会功能状况:

1.个人生活料理(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2.家务劳动(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生产劳动及工作(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4.学习能力(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5.社会人际交往(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治疗康复意见:

1.治疗形式①门诊②住院③家庭病床④社区家庭

2.药物治疗药物名称:

剂量:

3.康复措施(①生活自理能力②体能训练③劳动技能或职业技能训练④社会适应能力)

填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