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656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9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教案

 

(教科版)上册

(2)

科任:

 

 

第三单元材料

第一课时研究材料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常见材料的显著特征;

2.能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开展研究活动;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

4.通过对材料特征的研究,意识到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5.通过小组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6.对研究材料特征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7.知道周围的材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8.知道周围的物品是由材料构成的,能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教学重点:

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

教学难点:

能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材料的特征。

教学准备:

材料:

文具盒、铜片、铁片、铝片、塑料片、陶瓷片、石块、木材、纸片、棉花、橡皮泥(几种片状材料的大小、厚薄基本一致);其他自选材料。

工具:

放大镜、砂纸、铁钉、电池、小电珠、导线、钢笔、油性笔、粉笔、磁铁,其他自选实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同学们,今天穿的衣服各种各样,这些衣服老师都喜欢看。

你们知道这些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制作衣服的布料就是材料,制作纽扣的塑料,制作拉链的金属也是材料。

“桌子是用什么制成的?

树木(铁)也是材料。

“我们用到的各种各样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材料。

从今天开始没就来研究材料。

二、探究内容:

1.找一找我们周围的材料。

•师:

“找我们周围的物品,辨认它们分别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

可以找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或鞋子,找学习用品,也可以在教室里找各种物品,找你知道的各种物品。

在辨认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要认真分辨。

•学生找物品,分辨艘使用的材料。

•把找到的材料填在书上的表中。

名称构成的材料

我的上衣

圆珠笔

教室的窗户

•交流:

我们找到的材料。

•小结:

我们身边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也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

2.我们一起来做研究计划。

•认识提供的材料:

铜片、铁片、铝片、塑料片、陶瓷片、石块、木材、纸片、棉花、橡皮泥。

•你认为它们的哪些特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各小组可以从中选择一个特征来研究。

思考:

怎样研究材料的这个特征呢?

•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选用什么工具?

•讨论:

制订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

3.动手研究。

•交代研究中注意的事项:

按研究计划进行研究,也可以对计划进行修改。

要如实记录研究情况。

•分小组研究材料的某一特征。

•交流:

研究的内容,使用的方法,选用的工具,研究的结果,研究中的新发现或新感受。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你还想研究材料的哪些特征?

2、制订课后研究计划,继续研究材料的有关特征。

3、讨论课后研究的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雨天中的布料

教学目标:

1.会连续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

2.能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

4.能够对物品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5.通过对布料不同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意识到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6.通过小组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7.认识到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8.了解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9.能根据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应用时做出合适的选择。

教学重点:

认识布料的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

教学难点:

能根据布料的特征做出合适的选择。

教学准备:

材料:

棉布、丝绸、毛料、尼龙(或其他化纤布料)。

工具:

放大镜、废旧发胶瓶(或其他小型喷雾器)、喷壶、橡皮筋4根,透明塑料杯4个,透明水槽1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在下雨天,你们是穿什么的啊?

你们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我们这几课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内容:

1.观察雨中的布料。

•师:

“我们看看书本P44的插图,你能描述一下这几个穿着不同衣服的同学被雨淋着后,衣服上会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况?

•同样是衣服,在雨中的状况为什么会不同呢?

(可能是制作衣服的布料不同。

这些衣服可能分别是由棉布、丝绸、毛料、尼龙等布料制成的)

•假如是由于布料不同而产生的,这些不同布料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

•我们可以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

•讨论:

要考虑模拟什么,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我们可以模拟下毛毛雨和中雨的情况。

2.模拟实验:

“毛毛雨”下的布料。

•选择制造毛毛雨的工具。

•如何让不同的布料在毛毛雨中均匀淋雨?

•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

观察布料上的水珠大小、多少,布料吸水、渗水的多少;可以用放大镜看,可以用手摸,还可以用手摸布料的反面。

•模拟毛毛雨的实验,让不同的布料均匀地淋“雨”。

不断观察布料淋“雨”后发生的变化。

•把观察的情况记入记录表中。

•交流实验情况。

•对这几种布料的吸水性、渗水性做出小结。

3.模拟实验:

“中雨”下的布料。

•选择制作中雨的工具。

•如何让不同的布料在中雨中均匀淋雨?

(设计让不同的布料在中雨中均匀淋雨的装置。

•实验:

模拟中雨中布料的渗水反应。

•观察、比较不同布料渗水的多少。

•记录实验情况。

•对这几种布料的渗水性做出小结。

•设计研究不同的布料在大雨中的模拟实验。

•根据布料在毛毛雨和中雨中的反应,推测在大雨中几种布料会出现的情况。

4.布料的使用。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的差异,同样在透气性上也存在着差异,想一想,我们该怎样使用这几种布料?

•在使用这些布料时,要根据生活的需要和布料所具有的特征来选择。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一件漂亮实用的雨衣。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各种材料的“锅”

教学目标:

1.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已有认识做出大胆的预测;

2.掌握对比实验的基本规则,会做出简单的对比实验;

3.体验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4.意识到预测和实验是有一定差距,要尊重事实;

5.认识材料在传热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

6.初步理解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两个概念;

7.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一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重点:

能设计实验研究方案。

教学难点:

根据研究方案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

材料:

铁片、铝片、塑料片、玻璃片、木材、卡纸片、棉布片、陶瓷片各一片、橡皮泥(加1/3的细砂与橡皮泥揉均匀)若干块,边长为15CM的白纸,回形针。

工具:

酒精灯、三脚架、打火机、小瓶盖、直径为20CM的圆铁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我们家里都用到锅,锅可以把火焰的热传到锅内,使锅里的物体受热。

能够做锅的材料有哪些特点呢?

二、探究内容:

1.预测:

这些材料能做“锅”吗?

•“以下几种常见材料,你能用它们制作可以装水和加热的锅吗?

•学生分析铁片、铝片、塑料片、玻璃片、木材、卡纸片、棉布片、陶瓷片等材料。

•预测:

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锅”,哪种材料做的“锅”传热性能可能最好?

把自己的预测和理由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2.设计研究方案。

•讨论:

如何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呢?

•如何进行实验?

用提供的材料分别制作成同样大小的可以装水加热的“锅”,装上同样多的水,给它们同时加热,看哪个“锅”里的水最先冒泡或烧开。

•如何做好可以装水加热的“锅”呢?

用橡皮泥围在铁片、铝片、玻璃片、陶瓷片的四周做成“锅圈”,“锅”的大小要一致,要把橡皮泥紧贴在材料上以防止漏水,橡皮泥的高度不能太高,应不高于1cm。

3.完善方案。

讨论:

我们的实验应该注意什么?

•各种“锅”踞铁片中心的距离有什么要求?

•怎样给“锅”里加入同样多的水?

•让酒精灯的火焰在铁片什么部位加热,这几种锅能受到同样多的热?

•给“锅”加热的过程中,我们观察什么?

•哪种“锅”里的水会最先冒泡或烧开?

4.实验研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要注意小组内同学的分工合作。

•实验中应该认真观察。

•实验结束后把实验结果填在书上的记录表中。

•与预测进行对照,如有不符,看看是预测有误,还是实验有误。

5.交流整理,形成结论。

•交流和整理实验结果,得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的概念。

•你还知道哪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6.扩展实验。

•在我们提供的这些实验材料中,有的很容易燃烧,它们是否肯定不能用来做“锅”呢?

•我们如果用卡纸来做一个“纸锅”,然后用酒精灯直接在锅底下加热你认为会怎样?

•我们的预测。

•怎样做“纸锅”?

•“纸锅”烧水的实验。

•“纸锅”为什么没有被火烧着?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材料做“锅”最好呢?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被“种下”的材料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材料变化的因素;

2.能对材料发生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观察;

3.能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材料的变化做出大胆而合理的预测;

4.意识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如果大量使用不易分解的材料,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5.事物总是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的;

6.知道影响材料变化的主要因素;

7.知道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

教学重点:

探究“种”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发现材料的变化。

教学准备:

材料:

1、铁片、塑料片、纸巾、棉布。

2、各种土壤或相应的室外空地。

3、铁锹(铲)、花盆(或空饮料瓶)、刷子、放大镜、旧报纸。

4、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种”材料

一、引入:

师:

“我们把种子种到地下,过一段时间,种子会发芽,长出新苗。

如果我们把材料‘种’到地下,材料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内容:

1.制订我们的实验计划。

(1)讨论:

•我们把材料“种”到地里可以研究材料的什么特征?

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

•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材料的变化?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温度、水分和微生物。

•把材料“种”在什么地方才可以分别研究可能使材料发生变化的因素?

•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对比实验。

•用什么材料来研究比较好?

较好的材料有铁片、铜片、塑料、棉布、纸巾等。

•预测:

在这些环境中的材料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的变化。

(2)制订小组研究计划。

2.记录材料的初始状态。

•怎样知道材料“种”到地下之后有没有变化?

•记录材料在没有被“种”下之前的样子。

(学生用文字描述,最好用照片来记录。

3.“种”材料。

在花盆里“种”材料。

(1)把材料“种”在较大的花盆或空饮料瓶中,每组只研究一个因素,因此每组只需要两个花盆或空饮料瓶。

(2)如果研究温度对材料的影响,盆或瓶里的土都是一样的,只是把它们分别放在向阳的地方和背阴的地方。

(3)如果研究水分对材料的影响,把两个盆或瓶放在条件相同的地方,一个装干燥的土壤,一个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如果是研究微生物对材料的影响,需要一个盆或瓶里装肥沃的土壤,一个扎比较贫瘠的土壤。

第二课时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

1、挖“种子”。

经过两周的埋种,把挖出的材料和粘在上面的土一起带回观察。

2、讨论观察方法。

(1)我们需要观察什么?

(2)采用什么方法观察?

(对比观察材料的变化,与“种”在地下之前的样子进行比较;按对比组反别对比观察“种”在不同环境中的材料有没有差异。

3、对比观察。

(1)分小组观察材料的变化情况。

(2)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表中,如设计的阳光对材料的影响记录表。

4、交流、整理。

(1)这些材料“种”到地下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2)自然环境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材料的变化?

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的肥沃程度(主要是微生物和土壤中的酸碱度)对很多材料都有影响。

(3)根据研究结果,把材料按容易变化的和不容易变化的进行分类。

(4)哪些材料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变化?

自然界中哪些因素影响着材料的变化?

哪些废弃材料对环境会造成破坏?

5、“播种”信息。

(1)材料埋在地下100年后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讨论、预测:

哪些材料埋在地下,随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化?

哪些材料在我们实验时没有发生变化,埋在地下时间增长后也会发生变化,甚至变化会更大?

(3)把预测写成一封信,信中也可以写下不同的意见。

(4)讨论:

这封信要埋在地下100年不腐烂,应选用什么材料来写或者要用什么样的物体来包装?

(5)这封信埋在什么地方,100年后人们才容易发现它?

(6)什么时候把我们的信息播种下去?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选地方把信埋好。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材料的选择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选择材料;

2.能把物品的功能与材料的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

3.意识到只有使用合适的材料制作物品才能够发挥物品的正常功能;

4.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特征有不同的用处;

5.知道人们选择材料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6.认识到一种材料可以做成多种物品。

教学重点:

知道一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制作可多次使用的“草稿本”。

教学准备:

材料:

车轮图片、接线板、电烫斗、眼镜,保鲜薄膜、塑料水杯、牙刷、拖鞋、电线、塑料尺子,塑料片、铁片、合成纤维、荧光纸、胶合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前面我们研究了材料的许多特征,那你知道人们在选择使用材料的依据是什么吗?

我们这节课来了解一下人们的选材料的依据。

二、探究内容:

1.研究物体的不同部分要用不同的材料。

•出示车轮的图片、接线板、电烫斗、眼镜。

问:

“这些物体分别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它们分别用了些什么材料?

•用这些材料制作有什么好处?

(做车轮轮胎的橡胶有弹性,做车辋的金属很结实;接线板内部使用的是金属,可以导电,接线板外部使用的是塑料,它是绝缘体,可以防止人们触电;做电烫斗底部的是金属,可以很快传热给衣服,做电烫斗手把的是塑料,它不容易传热,能防止手把过热烫人;做眼镜镜片的是玻璃,很透明,能让人眼通过它看清周围的物体,做镜架的是金属或塑料,能把眼镜固定在人面部的中央,它也比较美观、轻巧。

2.研究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

•我们知道塑料具有哪些特征?

•(出示物品)利用塑料可以制作保鲜薄膜、水杯、牙刷、拖鞋、电线、塑料尺子。

•师:

“这些物品分别利用了塑料哪些方面的特征?

保鲜薄膜(不透气)、水杯(不渗水)、牙刷(弹性)、拖鞋(轻巧有弹性)、电线(绝缘)、塑料尺子(透明)。

•塑料还可以制作哪些物品?

它们又分别利用了塑料哪方面的特征?

•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制作不同的物品?

它分别可以制作哪些物品?

这些物品又利用它们哪方面的特征?

(选择布料、玻璃、木料、铁等材料让学生讨论。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一种材料可以做成多种物品,人们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特征来充分利用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征,材料的不同特征有不同的用途。

3.研究物品用了不合适材料的后果。

•有的人不小心使用了下面的材料制作了这些物品,请你们认真观察(出示装水的不袋、切肉的塑料刀具、橡皮榔头等。

•这些物品用起来方便吗?

会出现什么问题?

•这些物品为什么不好使?

在制作物品时没有考虑材料的特征,选择了不合适的材料,物品就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4.讨论:

人们在选择材料制作物品时,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

这件物品是用来干什么的?

我们希望它有些什么性能?

某种材料有哪些特征?

如果用它去做这件物品能不能使物品具备我们所期望的这些性能?

•应该考虑的其他因素:

这种材料的成本高不高?

加工的难易程度如何?

寻找或购买的难易程度以及材料做成物品后的外观,等等。

•交流总结:

选择材料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物品的性能,材料的特征和加工成本。

5.制作可多次使用的草稿本。

•调查:

你一个学期用了多少草稿纸?

•大量使草稿纸,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能不能对草稿纸进行改进?

•我们来创制一种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草稿本。

我们希望这种草稿本有哪些特征?

留下字迹要清晰、擦拭要方便、可以反复使用。

•什么材料能满足这些要求?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制作一本多次使用的“草稿本”。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保护鸡蛋

教学目标:

1.能动手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2.尝试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创造性地运用;

3.能画出表达明确的设计示意图;

4.体验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制作物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用科学知识能解决很多问题;

6.知道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材料。

教学重点:

研究如何保护鸡蛋。

教学难点:

设计保护鸡蛋的示意图。

教学准备:

材料:

鸡蛋(或其他易碎物品)、铜片、细铁丝5~10根、铝片、塑料、玻璃片、陶瓷片、石头块、木条4~8根、报纸、边长50cm左右的方布1块、细线1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在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很容易摔坏。

你们知道哪些物品很容易摔坏吗?

”“那我们怎样保护它们不被摔坏呢?

二、探究内容:

1.提出研究问题。

•教师把一个鸡蛋举过头顶,准备让它落地。

问:

“老师把鸡蛋这样放下来,你想会怎样?

问:

“假设我们想让鸡蛋从高处落下,又不想让鸡蛋摔坏,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2.选择材料用来制作鸡蛋保护器。

•选用什么材料、采用什么方法来制作鸡蛋保护器呢?

•让学生选材料:

铜片、铁丝、铝片、塑料、玻璃片、陶瓷片、石头块、木条、报纸、方布、细线。

•师:

“请你们设计制作一个鸡蛋保护器。

•画出鸡蛋保护器的示意图。

•交流每个组的鸡蛋保护器方案,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

3.制作鸡蛋保护器。

分组制作,教师巡视。

4.用鸡蛋保护器做保护鸡蛋的实验。

•学生分小组实验。

教师提示:

用比较柔软的纸或布、泡沫塑料把鸡蛋包裹起来,装进鸡蛋保护器里。

实验时可以先让鸡蛋在较低处降落,逐步提高鸡蛋落地的高度,当打到一人高时,实验算成功了。

5.设计鸡蛋保护装置。

•师:

“有时我们需要运送几十只鸡蛋,请你设计一个轻巧的手提装置,能方便安全地运送这些鸡蛋。

•用汽车送成批的鸡蛋时也要保证鸡蛋的安全,请你设计一个用汽车运送成批鸡蛋的装置。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一个用汽车运送成批鸡蛋的装置。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材料进步的历程

教学目标:

1.能对提供的材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3.能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给材料分类;

4.了解材料的进步历程;

教学重点:

知道人们对布料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教学难点:

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区别。

教学准备:

材料:

眼镜、雨鞋、剪刀、棉衣、磨刀石、泡沫塑料、木凳子。

教师准备:

衣服发展过程、玻璃、钢铁用途的挂图或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

“我们见过哪些材料?

”“这些材料都是自然界里原本就有的吗?

二、探究内容:

1.建立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的概念。

•认真观察下面的物品:

眼镜、雨鞋、剪刀、棉衣、磨刀石、泡沫塑料、木凳子。

“它们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制作眼镜的玻璃哪里来?

在自然环境中能找到玻璃吗?

制作木凳子的树木哪里来?

在自然环境中能找到树木吗?

”……

•天然材料的概念:

像棉花、树木那样“可以直接制作物品”的材料叫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的概念:

像钢铁、塑料那样地球本身没有,而是由人类制造、合成加工而来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2.找找生活中的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在教室里、家庭里找一找,哪些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用人造材料制成的?

•师:

“你还见过哪些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3.理解使用人造材料的好处。

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大量使用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有什么好处?

4.布料进步的历程。

•从远古时期到现代,人们的穿着经过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分小组讨论:

(1)原始人一般只能穿什么材料做的衣服?

用兽皮、树叶做衣服有什么不好?

(2)古代人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和原始人穿的衣服相比,有什么进步?

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3)现代人做衣服的布料有哪些?

这些衣服具有哪些功能?

(4)特种场合对衣服有特殊的需要,在太空环境中穿的宇航服有什么特点?

(5)人们对布料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交流。

•小结:

布料的进步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新的布料不断被开发出来,人们所选择、使用布料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供选择的布料数量很多,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5.“玻璃、钢铁与生活”讨论会。

学生分小组讨论下面问题,然后交流。

•你知道玻璃是怎样做成的?

•我们的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玻璃?

•假如没有玻璃,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钢铁,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猜测未来布料的发展。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材料的再利用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废旧物品材料的特点制订材料的再利用计划;

2.培养动手制作能力;

3.初步形成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4.感受到有些废旧材料具有很大的再利用价值;

5.知道人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都有复杂的工序,会产生一些废物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6.知道大量使用方便的一次性包装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

教学重点:

了解一个饮料罐生产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利用废旧材料制自己喜欢的作品。

教学准备:

材料:

•收集铝制易拉罐加工生产过程的资料和其他一至二种物品加工生产过程的资料。

•收集一次性包装和废旧物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资料。

•收集人们利用废旧材料的事例和制作的物品。

•收集各种常见废旧材料,包括易拉罐。

•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的工具:

剪刀、尺子、砂布、老虎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一易拉罐)师:

“老师手上拿着这是什么罐?

大家平时喝完饮料就会把这罐扔掉了,你们知道这一个易拉罐的来历吗?

想不想知道?

二、探究内容:

1.饮料罐的故事。

•问:

“谁能说说自己对易拉罐生产的故事?

•师生共同整理数据:

铝矿的开采过程。

怎样才能开采到1吨铝矿。

从铝矿中提炼氧化铝的过程。

1吨铝矿最多能生产0.5吨氧化铝。

熔炼氧化铝提炼铝材的过程。

0.5吨氧化铝最多能生产0.25吨铝。

铝材加工成铝材薄片的过程

铝材薄片冲压成易拉罐的过程。

易拉罐的装饰过程。

2.讨论生产铝罐的过程中会带来的各种问题。

•在生产铝罐的过程中,会消耗哪些宝贵的资源?

师生共同讨论。

(从各种原料、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来讨论:

要消耗铝土矿、汽油、钢铁、电力、煤炭、颜料等资源,需要各种工人、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等人力资源,需要采矿机、熔炼炉、冷轧机、冲压机、汽车等物力资源。

•在生产铝罐的过程中,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生产的废气、废渣和废水。

3.讨论会:

我对材料过度使用的看法。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材料的事例?

•现在的商品包装越来越漂亮,使用的材料也越来越多。

一旦其中的物品拿出后,这些包装就会被扔掉,成为垃圾。

对商品在包装上大量使用材料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4.我们要利用废旧材料。

•讲述人们利用废旧材料的事例。

•欣赏人们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物品。

5.怎样利用废旧材料。

•这种废旧材料有什么特点。

•哪些特点可以供我们来利用?

•我准备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