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6734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

《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小学六年级 专题 近义词教案.docx

精品小学六年级专题近义词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六年级专题】近义词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六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60分钟

知识点

近义词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近义词色彩风格上的差异的理解

近义词的运用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近义词、近义词之间的异同。

2.方法:

通过从具体的语言现象入手,在讨论中逐步将近义词剥离出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近义词的作用;辨析近义词和恰当使用近义词 。

教学难点

在练习中正确掌握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丰富的近义词是语言发达的一种表现,但太多的近义词对学习者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要说老外,就是我们学了那么多年汉语,天天讲中国话的人遇到一些近义词的辨析也会晕头转向找不到北。

那么什么是近义词?

近义词是如何产生的?

近义词之间又有怎样的差异呢?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辩一辩近义词的兄弟姐妹。

二、复习预习

复习:

回顾之前所了解的有近义词的相关知识,尝试分析这些词语的特点。

预习:

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对句子中的近义词进行分析并且试着运用区分。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

基本概念 

凡是语音形式不同而意义相近的词就叫做近义词。

近义词的意义基本上是近似的,但在词义、用法和感情色彩上又不完全相同。

如:

“大致”和“大体”、“创造”和“发明”、“功劳”和“功绩”、“成绩”和“成就”等等,每组词都是近义词。

知识点2

近义词辨析及运用

(1)词义方面 

1、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  

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2、词义轻重的不同  

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2)用法方面 

1、适用对象不同  

如“严厉”与“严格”,“严厉”常与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词语搭配,”严格“常与”遵守、执行、要求、监督”等词语搭配       

2、词类和功能不同  

如“发现”与“发觉”,发现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而“发觉”往往只做动词       

3、搭配关系不同  

 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三)色彩风格有差异

1、感情色彩不同  

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

  

2、语体风格不同  

如\"讨饭\"与\"乞丐\",分别是口头语与书面语。

知识点3

近义词的积累、运用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表示粗略的看(浏览)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向下看  (俯视)(鸟瞰)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仔细地看(打量)(端详)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 

表示注意力集中地看(注视)(凝视)(凝望)

四、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写出和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

掩耳盗铃()茅塞顿开()不谋而合()

变幻莫测()垂涎三尺()

【答案】自欺欺人恍然大悟不约而同变化多端垂涎欲滴

【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主要考察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题2】

【题干】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胡主席虽然60多岁了,但看上去,人们还是觉得他很 ,很潇洒,很有风度。

  

②(水浒传)里的李逵真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干什么事情都似乎不太 ,还乐呵呵的。

  

③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不能 词语,一定要精心地推敲、琢磨,筛选出最恰当的写入作文,使文章在词语方面就能吸引老师的眼球。

  

A、年轻  经心  乱用   B、年青  经心  滥用  

C、年轻  精心  滥用   D、年青 精心  乱用

【答案】A 

【解析】年轻:

所表达的意义范围是相对的,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说60岁的人比70岁的人年轻,这个词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年青;指年龄局限在年青人这个阶段,只能作定语。

(此处当然选“年轻”合适)经心:

指留心,当心,在意,常作谓语,一般不作状语和定语;精心;注重用心用力,常作状语、定语,一般不作谓语,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经心”一词为首选)乱用;指无条理、无秩序地胡乱地用,该用这而用那;滥用;指无限制地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

(选“乱用”更切合句义)。

【例题3】

【题干】写出句中画线词的近义词。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

【答案】超常;容易

【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句意填写适合的近义词。

五、课堂运用

【基础】

在下列句子中填入“站立”的同义词。

   

1、上海大厦()在黄浦江畔。

【答案】耸立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理解,这里有高高地矗立的意思,所以填入耸立。

2、伟大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

【答案】屹立

【解析】根据句意,这里有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的意思,所以填入屹立。

【巩固】

用一个词替换下面各句中加粗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我张皇(  )地回过头来,看到了父亲怒目圆睁的脸。

【答案】慌张

【解析】根据句意能够理解这里有恐惧、不沉着而急切忙乱的意思,所以应填入慌张。

2、我泰然(  )地坐下来,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

【答案】坦然

【解析】根据句意可以理解到这里有着坦白心安的意思,所以要填入坦然。

【拔高】

1、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将有文艺界、体育界和教育界的曲艺演员、歌星、奥运冠军和青年明星教师等 献艺,打造一桌盛况空前的“年夜饭”。

  

②呆在那个无电、无路而又十分闭塞的,到处是牛粪、猪 粪、狗粪、鸡粪的小山村里十,多天, 要把人憋死了。

  

③当年日本侵略者疯狂地二———我们的家园,激起了全中国人民强烈的仇恨和反抗。

  

A、联合   简直   蹂躏    B、联合   几乎   践踏  

C、联袂   简直   践踏    D.联袂   几乎   蹂躏  

【答案】C 

【解析】联合;侧重表示“结合与共同”,多指社会生活中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合作;联袂:

“袂”原指衣袖,引申为携手同往,一起配合行动,多用于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方面。

(所以选“联袂’好)几乎c表示相差很微小,语气较轻;简直:

也表示相差很小或非常接近,语气比“几乎”强,并带有夸张性。

(从夸张角度看,选“简直”恰当)践踏:

侧重于暴力的、单纯的欺压;蹂躏:

侧重于使人受侮辱、折磨的意思。

(故选‘践踏”妥当)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老式的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使周围的水变得又黑又臭, 许多水生动植物大量减产,———于绝产。

  

②在现代化的生活里,有人每一天都——在一系列数字里,BP机号码、手机号码、电脑密码、信用卡密码„„  

③真是多亏了他想方设法地——地把我遭受的不幸反映到了中央纪委,才使得我免遭进一步的苦难。

  

A、以至 固定 委屈 B、以致 锁定 委曲  C、以致 固定 委曲 D、以至 锁定 委屈

【答案】B  

【解析】以致:

多表达一个不好的结果;以至;表示由上半句引出的结果,多用于中性或好的结果方面。

(据意思选“以致”准确)锁定;有阶段性地灵活地选定在一个范围内; 固定;一成不变地固定在一个范围内。

(用“锁定”好)委曲:

多指方法上委婉曲折;委屈;指受到冤屈。

(故选“委曲”为准)

课程小结

学语中的近义词,如同满园的鲜花,五彩纷呈,香气各异,只要精心选用,恰当布局,就能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辉。

精心选用近义词,可以用同样的概念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例如,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时说: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叶圣陶的《春联儿》这样写:

“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有一天就死了。

唐弢悼念高尔基又是这样写:

“1936年6月18日,世界大文豪,新社会的创造和拥护者,出身于劳动阶级的作家马克辛·高尔基,在莫斯科逝世了。

上面各例同样表达生命的终止,用词各不相同。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又是恩格斯的朋友,所以恩格斯选用了含蓄委婉又符合死者特点的词语:

“停止思想”、“睡着了”。

叶圣陶写老俞的小儿子,用了一般说法“死”,表达客观发生的情况,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而在悼念高尔基时,唐弢选用富有庄重色彩的褒义词“逝世”,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热爱和深切的悼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