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7240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

《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打击传销在行动3.docx

打击传销在行动3

打击传销在行动(3)

打击传销在行动(3)

【传销之祸如燎原野火,尽管屡屡打压,却始终无法得到根本遏制。

】尽管警方对此一直保持高压态势,还是不断有群众上当受骗,抛家舍业参与如此不法勾当。

时至今日,传销仍在肆虐,且参与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一个原本不难识别的骗局,一种人所皆知的犯罪行为,为何屡打不绝呢?

  投资3800,能挣380万,回报率高达一比一千,天底下会有这样的好事儿吗?

前不久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接到观众的线索,称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的某个小区内,聚集着大量的外地人,其中还有很多年轻人,他们正在从事着一个秘密的但号称可以迅速暴富的行业。

真相到底如何?

接到线索后,我们的记者来到南宁,想办法结识了一个姓李的年青人,准备通过他进入这个神秘的行业。

  大学毕业生荒诞不经的发财梦

  小李,1987年出生在山东临沂的一个山村,今年8月份的时候,他还在上海一家酒店里工作。

据他本人说,他当时在酒店工作时月收入过万,但他还是鬼使神差地辞掉了那份工作,开始踏上了这段荒诞不经的“发财之旅”。

  小李:

你就是犯法我也去看看。

  到底是什么让拥有大学学历的小李毅然辞去月收入万元的工作呢?

《经济半小时》记者跟随小李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晚上八点。

在路边大排档与其他新人一起吃了一顿“接风宴”后,记者被安排在蓝波湾小区的一个三室两厅的房里。

除了记者,这里还住着其他5个人。

包括记者的“推荐人”小李,小李的两个高中同学阿玉和小陈,以及阿玉的女朋友阿娟和小陈的姑父。

第二天,为了能让记者尽快进入角色,小李决定先带记者在南宁市转一转。

  传销人员:

整体的场馆高是98米高,为什么要建98米高呢?

因为国家98年开始大力的开发广西这里,那么同样呢他派出了专家小组对这里进行调查研究,看看有没有适合广西这里的金融发展项目,经过考察带回一个金融项目,放

其中就包括那些刚刚毕业不久,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

考察的最后,导游终于将话题引到了重点。

  导游:

你像这么多外地人,你有没有考虑过,他们现在是在干什么?

你觉得像是旅游吗?

真没想过,没想过啊,其实他们都在从事一个行业,就是哥你今天来了解的这个行业——连锁行业。

  传销人员:

在这儿呢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国家对我们这个行业,还是大力支持的。

  传销人员:

就是融资,我们也得看看这个幕后的主使人是谁,是不是,那这些人基本上都看到了,幕后主使人是谁呢?

就是那个五星红旗,是不是,就是那个五星红旗,相信它,它只要是不倒,我们就有保障,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保障。

  在结束了上午的所谓“商务考察”后,当天下午,小李带着记者参加了进入这里的第一堂课,正式开始了解这个所谓的“连锁行业”。

而给记者讲课的也基本都是年轻人,从他们巧舌如簧的状态,以及所讲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来看,这些人也应该都受过高等教育。

  传销人员:

这个行业在我国已经运行了15年了,实践证明,它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呢它是一个投资小回报大无风险的一个短平快的一个行业,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阳光行业。

  传销人员:

我们这个行业是,45%的国税,还有10%的个人所得税,那么就55%,是不是仅次于这个烟草行业,那这是利国,那利民呢?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境内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有1000万人左右,那么我们每天吃的喝的,全国有1000万是吗?

不是,广西境内所从事这个行业的,就有1000万人口左右,那我们每天吃喝用,是不是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是不是带动广西,这儿的经济发展,那么再来看一看,这是利民,那利己,那就算是再利国利民,不利于我们自己,我想我是不会来到这儿的,挣钱呗就是。

说白了我来到这儿就是挣钱的。

  利国、利民、利己,为国家上缴高额的税收,可是却没有任何产品。

谎言在这些人口中似乎就像是自来水一样,打开龙头就会自动流出来。

  

打着国家旗号行骗的传销者

  传销人员:

投资3800,一比一千的回报比例,380万。

那投资36800呢,国家只给我们680万的回报,不是一比一千了,那六万九千八呢?

他只给我们980万的回报。

  传销人员:

我先跟你们说一句话,这个行业,来了,就是排队拿钱的一个过程,只要是你来,放心,百分之一百,能挣到这个钱。

  传销人员:

4个月上平台,一个月6位数,什么概念,一个月6位数,4个月,说句不好听,一个月咱们拿10万咱都愿意。

  

利用巨额回报做诱饵

  当记者对此表示怀疑时,这名男子继续吹嘘,他告诉记者,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在这里有一套完美的分配制度,能够保障大家顺利的拿到这笔钱。

  传销人员:

但是我们在这儿呢,最重要的呢,是通过国际上公认的一个黄金分配法则:

五级三阶制,来分配我们财富的,份额达到了最低的10份,就可以晋升为主任,拿1000-9900不等的一个千元收入,那成为经理之后的收入是多少呢?

可以拿到1万到9.9万不等的一个万元收入。

还有第三个阶段呢,就是经理成为高级业务员,也就是老总,那成为老总之后的收入是多少呢?

可以拿到10万到99万不等的一个十万的月收入。

  记者:

一个月拿10万?

  传销人员:

最少10万,这就是一个月6位数的收入。

  打着国家旗号设陷阱,传销人员信口雌黄

  《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的这个地方,并不是一个“圆梦之所”,而是一个传销窝点。

这些人所从事的,是一种被称为“连锁行业”或者是“资本运作”的新型传销,他们打着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筹集资金的名义,设下精心的陷阱,用高额的回报作为诱饵,骗取巨额钱财。

这种传销不再限制人身自由,甚至还宣传积极、阳光的生活方式,依靠洗脑消除加入者的戒心,让很多人都为之疯狂。

其中不少人是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人。

这样的发财梦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一样荒诞,可为什么还会让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沉迷其中呢?

  

受骗者多为年轻人

  在记者卧底暗访的7天中,小李共带记者见了16个人,他们中有个别是农民和私企老板,但更多的是一些像小李这样的年轻人。

他们年轻,富有激情,有着较宽的知识面。

可是由于涉世未深,缺乏辨别能力,加上对财富、梦想不切实际的幻想,导致他们最终被传销组织洗脑后进入了一个思维怪圈,并从最初的传销受害者变成了如今的加害者。

而他们原本的优势,比如良好的教育、宽阔的知识面、优秀的口才等现在也都变成了他们助纣为虐的工具。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心思:

那就是拉拢更多的人进入传销组织。

  传销人员:

特别是第一天、第二天,是国家在选择你的,是层层筛选,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看看你有没有这个忍耐,你像,刚开始3800挣380万是不是,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承受力,

  你如果不具备这两点,好了你回家,回家之后你就没被国家选中。

  传销人员:

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看文件,没有文件看政策,没有政策看讲话,现在讲话不明朗,是吧,我们只能看现象。

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哪些属于现象,我们一步一步来。

  传销人员:

你想全国,就是国企来说,你们也不是夜里发工资吧,对吧,所以说呢只有这个行业是夜里发工资,又有谁能调动这些所有的(银行)职工而且保证夜里发工资这个现象,他们不说出去呢,所以只有国家控制银行,银行控制员工,经过特殊培训呢,这一个小小的群体来给我们发工资。

  不仅如此,为了给记者洗脑,他们宣称这个行业同时也获得了铁路部门的支持。

  传销人员:

可以这样说吧,一列火车每天每天往这儿运,都刚刚够我们吃的,有时候还不够我们吃的,你想,每天一辆火车往这拉米拉油的话,铁道部是国家的,铁道部不签字的话,铁道会运不过来,如果是大量的米和油,往这个边境省份往这运的话,应该国家会考虑一下,你运来到这做什么,到底想造反啊还是想怎么着,肯定是弄到哪儿去了,必须要查一下,通过这一点可以确定,在这些传销分子的嘴里,就连打击传销的公安部门,也被他们说成是在暗中支持他们。

  传销人员:

整个广西,只闪警灯,不响警笛,你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警车声?

那如果我们真是搞传销的话,那么我们一下飞机一下火车一下大巴,那警车呜呜的声音,我们在家多多少少都知道点负面,都说广西搞传销,那么一来,谁还敢来考察?

所以这些细节问题,国家想的非常周到,那么谁有这个权利能让整个广西公安不拉警笛?

是不是最起码是公安部?

拉警笛就怕,扰乱了我们这些人,是不是。

  在这些不着边际的吹嘘中,媒体的曝光,也被他们说成了所谓的“宏观调控”

  传销人员:

这“十二字方针”呢就是“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合理布局”,那宏观调控呢就是国家站在一定高度上,仔细观察我们行业的人员,就是适当的调节,那具体呢,就是一些负面宣传和报道,把那些胆子小的人挡在门外,你像比如有网络、电视、报纸、媒体,这些负面宣传的报道,把那些胆子小的人挡在门外了,以保证我们这个行业健康稳步有序的向前发展。

那宏观调控我不知道你理不理解,这四个字。

  记者:

这个词有点儿大,但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大概能理解。

  传销人员:

那宏观调控说白了就是吓唬人的,理不理解。

  这位传销人员越说越兴奋,为了进一步给新人洗脑,他们甚至还把所谓的“行业”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信口开河地说这是国家行为。

 

  传销人员:

这个行业美国干了150年,所以美国牛的不知道姓什么,那咱们这儿呢,干了15年,就出现了这么多的千万富翁,如果再下去15年呢?

咱们中国,自然而然的就成这个了(竖大拇指)。

  在记者卧底的第四天晚上,正赶上传销人员每月一日的聚会,小李决定带着记者去见识一下。

小李告诉记者,聚会场面盛大,到时会有很多同行参加。

 至于聚会的目的,一是为了给当月晋升的老总庆功,再就是为了和新人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

  

传销者集会

  传销人员:

那我们建议全体起立,请我们的成功人士闪亮登场。

  传销人员:

谢谢大家,大家请坐,可以说在座的各位都是非常荣幸的,可以说我们今天一起见证了几位的一个成功,我想呢,此时此刻,在台上的这几位成功人士他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也肯定有很多的话,想跟大家去说,那大家想不想听?

想。

掌声在哪里?

  这是一家环球国际大酒店七楼的一个宴会厅。

现场有大约30张桌子,满满当当地围坐了300多人。

现场气氛热烈,台下不断传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小李说,这些人里,有一半以上是刚刚来到这里的新人。

而记者看到,在场的300多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年青人 。

  传销人员:

今天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什么呢,选择大于努力,大家说对不对?

对,今天的生活,来自于3年前的一个选择,所以说你3年以后的一个生活,也取决于今天一个选择,今天这个行业,你相信,它就是灵验的灵,你不相信,它就是零蛋的零,大家说对不对,对。

  记者在这个传销窝点卧底的几天里,充分体会到传销分子颠倒黑白、信口雌黄的洗脑术。

在这种高密度的反复洗脑后,很多人就对传销组织的说法不再有任何质疑,从而被带入到一种合理合法又能一夜暴富的逻辑假想之中。

  传销人员:

你要买这个车,你一定要买这个,要不买个布加迪,那个不买,那个钱不够,200多万呢这个,还不好看。

  传销人员:

二姑父,你买那个宝马7系就行。

  传销人员:

多少钱那个?

  传销人员:

那个车七八十万,七八十万就能买了,低配的。

  传销人员:

其实买个揽胜运动版挺好的。

  传销人员:

看见没,这些人就认识奔驰宝马,还有四个圈啊,怪不得人家都买宝马。

其实这个事儿,刚开始干这个事儿的都这样,咔,挣着钱了,起码你买辆车人家知道你挣钱了,然后下面再干就好干了。

你那个车吧,在大老远人家一看就知道,哎呀,那是宝马,你开路虎,人家一看那是什么车,跟面包车似地,不认识,不认识人家也就不说什么了,也就不发表意见了。

你买个80万的车,和买个100万的车,你想想,你下个月就给你了,那20万就给你了,就无所谓了。

  许诺种种空头支票,散尽家财终究黄粱一梦

  买豪车、住洋房,在这样的许诺和引诱之下,许多年轻人陷入到了一夜暴富的幻想之中。

传销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善于抓住人们的心理,控制人们的思想。

其实,传销分子的这些说法是荒诞不经的,稍有常识就可以识破。

  李旭,民间反传销人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宣传预防传销的危害以及解救劝说传销痴迷者,非常熟悉传销组织的各种骗人伎俩。

  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

他们提到一个说半月发工资,这个实际上它是一种网上银行,网上银行一种批量转账的这种功能,输入进去以后有多少钱在转账都能转出来,这是非常简单的一种操作手法。

  道理虽然简单,可总有些人抵挡不住亲人朋友的“盛情”邀请,抵挡不住“一夜暴富”的致命诱惑,即便已经发现了这个骗局,也依然难以自拔。

  

屡禁不止的传销不归路

  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

当然有一些极少数人会明白这是个骗局,但是他们因为投了很多钱不甘心,所以到一定程度以后他们也欲罢不能,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一个本钱拿回来这种人也有,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说被蒙蔽的人。

当然做到高级别的人,特别是那些老总,他们什么都清楚了,知道是上面就分钱的游戏,但是到那个级别以后,他更加骑虎难下因为怎么说,底下全是亲人朋友,投了那么多钱,很多卖房子卖地,贷款,借高利贷的,甚至夫妻离婚的,恋人分手的,那就失去太多的东西他没法交代,所以他明知道这是个骗局他也身不由己,继续去骗底下的人。

  李旭了解到,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加入传销组织,涉世未深缺乏辨别能力是一方面,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于快速成功的渴望,使他们失去了脚踏实地的耐心。

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像小李那样甘心辞去月收入万元的工作去从事传销的例子。

  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

首先他们非常相信人,缺乏一些阅历,而且他们需要这种机会,而且很多人渴望成功,想快速致富,想走捷径,所以说这个传销就很多大学生陷入其中。

  朱建军,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他从心理学角度对众多大学生身陷传销的情况进行了解读。

  朱建军:

那么现在之所以有好多大学生参与,毕竟还是有一些现实层面的困难,是因为工作很难找,我们都知道。

他就会有一种想更快的立住脚,更快挣到钱,然后更快给自己一个生活基础,这样一种很迫切的愿望。

这种时候,人的这个动机就被忽悠起来了,这个动机就会变得很强烈,这是物质层面。

还有一个就是精神层面,他会把成功学的那套,这个里边可以实现自我,这个里边可以发扬出你的能力,这个里边可以使你激荡起你的青春。

  这里是山东临沂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不到万元的村落,记者找到了小李的父母。

  见面后,记者说明了来意,希望在小李家人的协助下,将小李先劝回家中,帮他揭穿传销的谎言。

可情急的母亲,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在电话中质问起了自己的儿子。

而记者希望通过电话再做努力时,小李的回答却让记者始料未及。

  小李:

谁说我在南宁上班的?

我一直在上海。

  记者:

那你在南宁没见过我是吧?

  小李:

你是?

你干嘛的?

我都不认识你。

  记者:

你不认识我?

你从来都没见过我是吧?

  小李:

对呀。

  记者:

我和你在一块儿住了一个星期啊,所以说你现在忽然说你不认识我,我觉得很奇怪。

  小李:

你还跟我住了一个星期?

你挺有意思,我一直跟我女朋友住在一起。

  

想依靠传销发财的大学生小李穷困的家乡

  对于记者和小李曾经的见面,小李矢口否认,并称自己工作繁忙不方便回家,小李这样的说辞,记者也只能先行离开。

在记者临走前,小李的母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李的母亲:

国家要是不抓他的话,慢慢的说服他,瞎了钱,(浪费)了钱,他自己的命运,慢慢地办去吧。

  虽然小李的母亲说出了一段灰心的话,但的记者还是从父母的眼神中看到了他们的无奈。

 在跟小李一起度过的这7天中,虽然小李很少提起自己的父母,但他不止一次的提起过自己的梦想,就是要通过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这个梦想,对现在的小李来说,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

  【半小时观察】

  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本应该对未来踌躇满志,充满激情与活力。

但是,深陷传销骗局的这些年轻人,完全失去了判断真伪的能力,在一个个谎言中沉沦,全无斗志与朝气。

为什么这些如同天方夜谭似的发财梦,会让这些年轻人难以自拔?

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销组织不断地画饼,故事越编越有迷惑性,另一方面,这些人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希望不费功夫就能获得财富与成功,这样的价值观值得警醒。

成功的路上,充满了荆棘,如果不练就一身真本事,而指望天上掉馅饼,恐怕等在前方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