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7057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

《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 第2讲.docx

金版学案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配套作业专题六生物群体的稳态与环境第2讲

第二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配套作业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D)

A.鲈鱼的产量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先减少后上升

解析:

由于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错误;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由于鲈鱼无天敌,处于优势,B错误;鲈鱼的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C错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浮游植物的变化为先减少后上升,D正确。

2.某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

A.W1=D1+D2

B.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

D.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

解析:

从能量流动图解中可以看出,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即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被分为四部分:

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1),还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所以W1=A1+B1+C1+D1,A项错误;同理,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D1)即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A2+B2+C2+D2,进而推出W1=A1+B1+C1+D1=A1+B1+C1+A2+B2+C2+D2,B项正确;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D1/W1)×100%,C项错误;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大于D1或(A2+B2+C2+D2),D项错误。

3.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的能量。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当鼠全部被消灭后,鹰至少要获得0.01Q1的能量

B.人类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第一营养级能量

C.可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D.当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鼠的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

解析:

当鼠全部被消灭后,计算鹰至少要获得的能量时,能量传递效率应按10%计算,即Q1×10%×10%=0.01Q1。

人类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牲畜的奶、肉等,牲畜属于第二营养级。

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标志重捕法,但标记物不能太大,且对鼠无伤害。

当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鼠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

4.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c、d、e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C.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流向b

D.图中a一定是自养生物

解析:

碳循环过程中仅在生产者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之间存在双向箭头,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表示生产者,a、b、c、d、e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A.甲代表生产者,①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丁

D.甲、乙、丙中含有的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解析:

由图示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无机环境,①代表呼吸作用。

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无机环境,在食物链中生产者占有碳元素最多,碳元素在食物链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和无机环境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6.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图所示。

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①②③可能依次是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

B.①和②、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

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③通过该营养结构获得的能量大于①所含能量的

D.该图反映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

青蛙为肉食性动物,不直接以植物为食;①②③相互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该图不能反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7.在英国的一个乡村,三叶草是牛的主要饲料,三叶草传粉受精靠土蜂,土蜂的天敌是田鼠,田鼠不仅喜食土蜂的蜜和幼虫,而且常常捣毁土蜂的蜂巢,土蜂的多少直接影响三叶草的传粉结籽,猫是田鼠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三叶草属于第一营养级

B.多养猫可以提高三叶草的产量

C.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

D.田鼠等消费者的存在可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

该生态系统中,部分活动范围不固定,范围大的动物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变化,部分活动范围比较固定的可以用样方法,部分微生物可以采用显微计数法调查种群数量变化。

8.关于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

B.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C.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D.地球上全部的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相同

解析: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关系相反,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差。

9.如图所示的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负相关

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高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动态平衡;结合图像,y值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低,x值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低,这都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TS值,即x、y值,y值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x值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所以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高。

10.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命系统平衡或稳态的一种重要调节机制。

下列调节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D)

A.当食物过咸或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机体尿量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解析:

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为正反馈调节。

1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如图所示调节机制的是(D)

A.代谢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酶促反应相关酶的活性

B.血糖浓度上升后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C.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随之增加

D.膀胱逼尿肌收缩会刺激其进一步收缩,使尿排空

解析:

图示为负反馈调节机制,其结果是维持系统的稳态。

A、B项分别为细胞水平和个体水平的负反馈调节。

而C项为生态系统水平的负反馈调节,当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随之增加,结果会导致害虫数量减少。

D项则属于正反馈调节机制,当膀胱逼尿肌受到刺激收缩时,这种收缩会刺激逼尿肌进一步收缩,最终将膀胱中的尿液排空。

12.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危机的主要措施依次是(A)

A.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SO2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夹竹桃等能大量吸收SO2的植物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解析:

首先明确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而CO2的含量在大气中增加的原因是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大量燃烧。

要想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危机,需采取措施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

而降低CO2浓度的最有效措施是营造森林绿地,这样不仅可缓解温室效应,而且还可改善环境中的其他方面。

13.下图所示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

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C)

A.a和b的数量保持J型增长

B.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

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

D.b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

解析:

a和b以浮游植物为食,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捕食者数量会随之增加但不能呈J型增长,因为还受到空间等其他因素影响,A错;c与d因为食物丰富起来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会得以缓解所以不会加剧,动物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食物和栖息地,而c、d没有共同的食物来源,栖息地也未给信息,来分析他们的竞争关系如何变化题目中没有根据,所以也说不上竞争加剧,B错;浮游植物大量增加可能形成赤潮,需氧细菌分解藻类遗体等导致水中氧分耗尽,厌氧细菌会产生有毒物质(例如甲烷等),导致水中其他生物因此大量死亡。

同时,藻类的快速生长,在水面形成一层膜,阻断了空气和阳光的进入,因此C正确;植食者的食性和营养级不会因为其他营养级的变化而发生改变,D错。

14.下列哪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准确表示(D)

解析:

细菌包括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A错误。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即染色体和DNA不是并列关系,B错误。

用进废退是拉马克进化论观点,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共同进化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C错误。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5.某自然保护区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5种湿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如图(表)所示。

试回答: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影响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测定植物群落的有机碳,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连续测定发现,白桦沼泽有机碳的含量逐年上升,这是群落______的体现。

(3)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动植物残骸量和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落叶松沼泽中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请补充完整,并在箭头上标明碳元素的流动形式。

解析:

(1)不同的沼泽类型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含水量。

(2)测定植物群落的有机碳及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白桦沼泽有机碳的含量逐年上升,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升高,这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3)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的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低,表格信息体现出毛赤杨沼泽中乔木多,灌木获得的阳光少,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动植物残骸量和分解者的分解量。

(4)落叶松可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落叶松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形成有机物,落叶松的有机物通过被捕食流向下一营养级生物,同时落叶松的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且落叶松的残枝落叶中有机物可被分解者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1)水平 含水量 

(2)样方法 演替 (3)毛赤杨沼泽乔木多,灌木获得的阳光少 分解者的分解量

(4)

16.广东省佛山市是岭南水乡,遍布2800多条河涌,但其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1)20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河涌仍能保持清澈,但随着污水排放增多,河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2)学生科技实践小组在某河涌上设置了3个监测点,相关水质指标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判断____号监测点的水华现象最严重,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污染水体的溶氧量都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________。

(3)从监测点取水样,制作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藻类。

调查发现,污染越严重的水样藻类的种类越少,这是在______水平上进行的研究。

(4)治理河涌水华,可利用____________等关系,向水体引入植食性鱼类和大型挺水植物。

经生态修复后,河涌中生物________将会升高。

解析:

(1)河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分析图中物质含量相对值可知,2号监测点的水华现象最严重,依据是该监测点藻类叶绿素a含量最高,被污染水体的溶氧量都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或有氧呼吸)。

(3)藻类观察可在显微镜下进行,先制作临时装片,污染越严重的水样藻类的种类越少,这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的研究。

(4)植食性鱼类可以取食藻类(捕食),大型挺水植物可对藻类遮光(竞争),经生态修复后,河涌中生物多样性将会升高。

答案:

(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河涌的自我净化能力)

(2)2 该监测点藻类叶绿素a含量最高 分解作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

(3)临时装片 群落 (4)捕食、竞争 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