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940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

《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docx

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史部分考试说明完整版

中国古代历史部分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标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1元谋人

(1)发现地点:

省元谋县。

(2)生产生活:

会制造和知道。

(3)距今年代:

约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

(1)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约年至年。

(3)体质特征: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明显。

(4)生产生活:

工具:

能够和工具。

关系:

共同劳动,群居生活。

用火:

会使用,保存火种。

3山顶洞人

(1)距今年代:

约年。

(2)发现地点:

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3)体质特征:

模样和现代人。

(4)生产生活

工具:

仍用打制石器,已掌握和技术。

用火:

会。

审美:

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4社会关系:

按结合成氏族,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无贫富差距。

课标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1河姆渡原始居民

(1)生活时间:

距今约年。

(2)生活区域:

(3)农业生产:

已使用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

(4)生活起居

住着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挖掘水井,饮水方便。

饲养家畜,会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

(1)生活时间:

距今约年。

(2)生活区域:

黄河流域

(3)农业生产:

普遍使用,主要粮食作物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生活起居:

馒头猪狗,打猎捕鱼,食物丰富。

住在式房子里。

能够制造。

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课标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1炎黄战蚩尤

(1)概况:

黄河流域的黄炎部落联合在大败蚩尤。

(2)影响:

炎黄部落结成联盟,经发展,形成日后的。

2黄帝的贡献

(1)贡献

(2)尊称:

后人称黄帝为“”。

3尧舜禹的“禅让”

(1)含义:

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2)标准:

德才兼备。

第二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课标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1夏朝建立:

约年,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至此,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开始。

2制度: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代替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课标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1商朝兴亡

(1)建立:

约年,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2)政治:

汤作用伊尹等贤才,关心百姓;商王盘庚迁都到。

(3)灭亡: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打败暴君纣。

2西周兴亡

(1)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定都。

(2)灭亡:

后期政局混乱,爆发。

年灭亡。

课标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

1目的:

2内容

(1)周天子:

把和、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2)诸侯:

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平时,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意义:

开发了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课标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1春秋争霸

(1)齐桓公首霸

条件

经济

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政治

改革,国富兵强

外交

“”,扩充疆界

标志: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派人参加。

(2)晋文公称霸

条件:

,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标志:

中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楚庄王称霸;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

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成为中原霸主。

(4)争霸的影响

积极;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

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战国七雄

(1)形成:

战国初年,三家()分晋。

稍后田氏代齐,形成七雄并立局面。

(2)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秦赵之间的。

(3)位置:

课标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变革背景

(1)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产生。

(2)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2商鞅变法

(1)时间:

秦孝公时期(公元前356年)。

(2)内容:

允许自由买卖

耕: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

战:

根据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无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收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

秦国的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4)结果:

顺应历史潮流(主要原因)

秦孝公的支持(外部原因)成功

改革斗争精神(内部原因)

(5)启示: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使国家向前发展。

3历史影响:

(1)各国经过变法,逐步确立起来。

(2)和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核心要点聚集

一、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时期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距今约3万年

体质特征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制造工具

打制石器

仍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取火方式

使用天然火

会人工取火

社会组织

原始人群

氏族

思想观念

————————

懂得爱美,进行生活用品的交换

二、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重要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

夏桀

世袭制

约公元前1600年

商纣王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分封制、国人暴动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一讲统一国家的建立

课标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秦兼并六国

(1)过程

后,东方各国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公元前230年至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意义: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顺应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以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

创立了

最高统治者称,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在中央设、、,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在地方上,推行。

(2)经济上:

统一和,在全国统一使用铜钱。

(3)文化上:

统一,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

(4)思想上:

为加强思想控制,接受的建议,实行“”。

(5)军事上

派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东到的万里长城。

派兵统一东南、岭南,兴修。

3秦的疆域

课标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

(1)根本原因:

的暴政。

(2)直接原因:

戍边误期,按律当斩。

2过程

(1)年,陈胜、吴广领导起义。

(2)在陈建立政权,自立为王。

(3)吴广、陈胜相继被杀后,项羽和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前207年,项羽在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3意义

(1)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2)他们的,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课标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1汉武帝的大一统

(1)目的:

加强,巩固统治。

(2)措施

政治上:

接受的建议,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思想上:

接受的建议,“,”。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文化上:

大力推行教育,在长安举办。

主要学习五经。

经济上: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军事上:

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

前119年,、在漠北打败匈奴,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2评价汉武帝

(1)功劳:

实现了封建王朝的大一统,使西汉开始进入时期。

(2)过失: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使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沉重的军费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3昭君出塞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课标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张骞通西域

(1)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和以西,也就是今天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目的

联络,共同夹击匈奴。

沟通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过程:

年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4)影响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2)海上丝绸之路:

以后,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3)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课标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1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和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阀,长江中下游的和的势力有所发展。

2过程

(1)200年,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2)208年,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形成

(1)220年,在洛阳称帝,国号。

(2)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

(3)222年,在称王,国号。

4三国鼎立形势示意图:

5经济

(1)魏:

修建许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蜀:

丝织业发达,行销三国。

(3)吴:

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加强了内地和地区的联系。

课标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1原因

(1)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2)自东汉末年开始,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3)江南地区社会秩序。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2表现

(1)修建了许多,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2)以种植为主,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

(3)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发展迅速,、等地也得到开发。

3影响

为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课标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目的:

加强对地区的统治,接受先进的文化。

2措施

(1)迁都。

(2)实行汉化政策

 

核心要点聚集

一、秦的统一与灭亡

二、秦皇汉武比较表

人物

措施

功劳

过失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军事

秦始皇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

击匈奴,筑长城

实现首次统一,符合历史潮流

焚书坑儒,实行暴政

汉武帝

削弱王国势力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行儒学,兴办太学

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实现了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罢黜百家,发动大规模战争

三、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巨鹿之战

前207年

项羽VS秦军

秦军大败

为推翻秦朝残暴统治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VS袁绍

袁绍大败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孙刘VS曹操

曹操大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淝水之战

383年

东晋VS前秦

前秦大败

北方处于分裂状态,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四、比较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背景

内容

作用

商鞅变法

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地主和农民产生,封建地主为确立封建统治,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文化,孝文帝进行改革。

1使用汉语

2穿戴汉服

3改用汉姓

4鼓励与汉族联姻

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6学习汉族的礼法

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

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一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课标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1“贞观之治”

(1)出现原因(举措)

唐太宗吸取的教训。

重视,轻徭薄赋。

注意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注意任用贤才和。

任命和杜如晦做宰相,重用敢于直言的。

(2)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当时的统治为“”。

2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从政治、经济、民族、外交等诸多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局面,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课标2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1武则天

(1)概况: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国号周。

(2)措施: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的政策。

(3)影响:

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

2开元盛世

(1)出现原因:

唐玄宗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任用等人当宰相。

重视。

崇尚节俭。

(2)表现:

唐玄宗统治前期,清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明显增加,唐朝进入时期。

(3)盛世经济

农业

水利

修建大型。

技术

南方水稻采用栽培

品种

从传入新的蔬菜品种

工具

制成和。

手工业

丝织

花色品种很多,技术高超

陶瓷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最为著名

商业

都市

长安、、扬州和。

长安

布局:

城内分市和坊、分别为和。

地位: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的大都市

课标3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诞生

(1)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选拔官员。

(2)时正式设置,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完善

(1)考试科目:

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两科最重要。

(2)关键人物

唐太宗: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了的规模。

大力提倡科举,创设、武举。

唐玄宗:

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积极影响

(1)改善了,巩固了统治。

(2)促进了的发展。

(3)促进了的发展。

4废除: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多年,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课标4了解唐与吐蕃等世族交往的史实

1民族政策: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汉”。

2管理西域:

和先后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3吐蕃

(1)生活区域:

是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2)生活方式:

有的以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纺织业和冶铸来水平也很高。

(3)建立政权: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

(4)与唐关系

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嫁给尺带珠丹,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课标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唐人: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遣唐使

(1)概况:

唐朝从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使团规模庞大,素质较高。

(2)影响

政治:

以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文化:

参照创制了日本文字。

社会生活:

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鉴真东渡日本

(1)时间:

(皇帝)时

(2)贡献:

传播唐朝文化;设计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4玄奘西游天竺

(1)时间:

年间。

(2)贡献: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写成《》,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二讲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标1知道了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1辽宋关系

(1)辽的建立: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建立契丹国,都城在。

(2)北宋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发动兵变,建立北宋,都城在。

(3)澶渊之盟

背景:

时,辽军大举攻宋,为劝皇帝亲征,宋军打退辽军,双方议和。

内容:

辽朝撤兵,宋朝给辽。

影响:

双方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局面,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和发展。

2宋夏关系

(1)西夏建立: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称帝,定都。

(2)宋夏议和

背景:

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内容:

,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西夏设立,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3宋金对峙

(1)金的建立

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金建立后,先灭,1127年灭亡。

(2)南宋抗金

南宋建立:

1127年,称帝,后定都。

岳飞抗金:

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后来在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3)宋金议和

内容: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一线为界。

影响: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

课标2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社会因素:

南方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

生产力因素:

南迁的中原人带去了先进的,增加了劳动力。

自然因素:

的变化,江南地区适宜农作物生长。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

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的丝绸产量高。

(2)棉织业:

从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制瓷业

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能烧制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4)造船业: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等地造船业发达。

3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

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和。

(2)海外贸易

外贸港口: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外贸范围:

近至朝鲜、,远达阿拉伯半岛和。

管理机构: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

(3)纸币产生

产生:

前期,地区出现,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发展:

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影响:

有利于商业发展。

4南方的经济地位:

从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地区。

课标3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1物质生活

(1)衣

①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到后来,奢侈之风盛行。

②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两色的衣服;到后来,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2)食

①食品丰富,小吃多,夏季有。

②北宋的肉食以为多,南宋的羊肉一般吃不起,南方人吃鱼多。

(3)住

①农村:

多为低矮的。

稍富裕些的人家以茅屋和相结合,构成一组住宅。

②城市:

住房多为长方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稍讲究些的,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

的宅第相当宏丽。

(4)行

①多用牛车=驴车,达官贵人。

②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很多。

2精神生活

(1)娱乐活动:

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2)节庆活动:

今天的传统节日,在都有了。

春节在宋代称,最受重视。

课标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1蒙古统一

(1)统一: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蒙古国建立。

(2)影响:

蒙古草原结束了的局面。

2元朝建立

(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和,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2)1271年,建立元朝,次定都。

(3)1276年,灭南宋,组织抗元,被俘后就义。

3元朝经济

(1)农业——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的措施

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做牧场。

治理

推广的种植。

(2)交通:

开凿了和两段新运河;发展海运。

(3)商业

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意大利旅行家在元世祖时来华,他的《》,描述了的繁华景象。

4元朝政治

(1)建立行省制度

目的:

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内容:

中央设,地方设,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2)加强对、的管辖。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5民族融合

(1)表现

汉族人为开发边疆作贡献。

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

契丹、女真已同汉族无异。

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2)作用:

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核心要点聚集

一、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弱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治理黄河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严格科举考试

民族关系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今新疆地区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文成公主入藏

对外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也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和欧洲的联系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著有《大唐西域记》

二、辽、宋、夏、金、元时,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政权交叉并立

第四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课标1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明朝建立:

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机构改革

中央:

废除撤销,由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地方:

废除,设立直属中央的,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特务机构:

授权特务机构,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

(2)官员选拔,实行

目的:

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加强思想控制。

内容:

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范围内命题。

文体:

答卷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

3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迁都:

于1421年迁都。

(2)削藩:

继续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