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399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

《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晨读内容1.docx

五年级晨读内容1

古诗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12.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1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1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2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2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2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2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2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2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2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3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3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3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3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3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3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3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4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4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4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4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4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49.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5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5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5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5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5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5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

58.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5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6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6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62.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6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6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

6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6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

67.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6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6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7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7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7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7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77.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唐·李商隐·晚晴)

7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7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

8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8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8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8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8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8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86.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8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8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90.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9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9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9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9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9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96.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

9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98.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清·曹雪芹·红楼梦)

9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10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论语》经典名言40句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

“在学习时时常的复习学过的知识,不也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认为:

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不计个人利害得失。

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3.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

“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

交友是否守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君子是搞大团结,搞全球统一化的。

而小人是搞分裂的,搞党派之争的,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5.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译文)孔子说:

“《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

‘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7.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

“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逾越规矩。

8.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

“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认为君子搞团结,而小人是搞分裂的,搞党派之争的,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10.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11.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

“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智慧啊!

12.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

“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3.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

“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

“《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

“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孔子说:

“大概就是‘恕道’吧!

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17.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

“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

19.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

“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

“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所以称他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

孔子听说了,说:

“两次,就可以了。

22.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

“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装做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

“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

“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25.子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

“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

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

“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多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

“没想到音乐的创造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

“汝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

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

孔子说:

“你怎么不说:

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

“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31.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

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

“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

“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

“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把实行仁道当作自己的任务,不是也很重大吗?

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

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

“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

“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

“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

“到了最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

“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

小人相反。

《墨子》经典名言20句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2.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3.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4.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5.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6.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译文)节俭的就昌盛,淫佚的就灭亡。

  

8.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译文)钓鱼人恭恭敬敬,并不是为赐给鱼食物;用虫子作为饵料投给老鼠,并不是喜爱老鼠。

9.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10.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1.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译文)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的荣誉是靠身体力行地得到的。

12.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14.今重不为不义攻国。

(译文)现在重于攻伐别国,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

15.备者,国之重也。

(译文)防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1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17.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译文)不正直的言行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认,没有恩德自然不会有回报,你送给我桃子,我回报你李子。

18.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译文)君子不用水为镜子来照自己,而用别人为镜子来照自己。

19.万事莫贵于义。

(译文)天下万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20.以攻战亡者,可胜数。

(译文)由于攻战而灭亡的,多得难以数清楚。

《韩非子》经典名句20句

1.自胜谓之强。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  

2.自见之谓明。

(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  

3.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  

4.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想要做成这件事,可能首先遇到的是失败于这件事。

)  5.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除了国君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  

6.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7.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

) 

8.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君主隐藏自己的好恶,才会得见臣下的本来面目;抛去旧有的成见,不显露自己的智慧,才会让臣下各守其职。

)  

9.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不用智慧可以明察,不显贤能可以成就大业,不逞勇武依然强大。

)  

10.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

故君子慎所树。

(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

说明栽培人时应个格外谨慎。

)  

11.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  12.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 

13.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

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

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  

1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

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  

15.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众人会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  

16.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  

17.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  

18.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

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  

19. 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假装喜爱,就无法对其再加以憎恶;假装憎恶,就无法再对其施以恩惠。

20.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道德经》节选8篇

[原文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②。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原文二]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原文三]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

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原文四]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原文五]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

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原文六]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原文七]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