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6345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复习精选百道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B.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

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A.草原B.苔原C.硬叶林D.针叶林

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图1

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D.臭氧层破坏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9题: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

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D.环境恶化

9.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10.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11—12题:

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

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5—118题:

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7.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1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读图3“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9—24题:

1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2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22.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23.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B.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2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

该企业设想:

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5—27题:

25.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

26.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

27.该企业还对我国为其生产零部件的厂家加以培育,这一过程称为

 A.城市化  B.全球化  C.本地化  D.工业化

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

Ⅱ阶段

Ⅰ阶段

                      图4

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29.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

3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B.技术C.交通运输D.原料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据此回答

31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的组合,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地面状况

C.黑龙江漠河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海陆位置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纬度位置

32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33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农业B.工业C.金融贸易D.服务业

34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B.是地图的延伸

C.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

D.具有全天候、全球性、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读“东部沿海地区图”,回答

35A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F地区优越的是

A.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B.交通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D.消费市场广大

3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A.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河网密布D.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37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38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39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40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

4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

4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43.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

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

44.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5.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可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6.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区域就是指东北三省B.东北区域跨三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带

C.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林区D.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少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

47.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B.中部地区

C.北部和中部地区D.南部地区

48.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

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4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

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50.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稠密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具有肥沃的红壤

5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

A.农区牧业基地B.商品棉生产基地C.商品粮生产基地D.出口创汇农业

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

52.下列有关输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A.北线输出的既有火电,又有水电

B.南线输出的是地势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的水电

C.北线输出区的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一

D.输出电能的省区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53.有关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

A.输入地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B.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

C.输入地区主要能源充足,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其他资源配套较好

D.输入地区现在均已经开始使用核电以缓解电能紧缺局面

54.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①黄河②汾河③秦岭④太行山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整个工程横贯中国东西部,沿线经过新疆等十个省市。

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是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55.天然气作为矿物能源,比其它矿物能源所具有的优点是

A.比较价格高B.是可再生能源 C.开采使用方便D.清洁、燃料效率高

56.“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管道运输方式。

这种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A.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管理使用方便  B.损耗大,但连续性强  

C.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只适合在白天运输  D.运量大,且储运难度低

57.“西气东输”管道向北弯曲经过陕北靖边,其主要目的是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D.绕过地形复杂区域,便于施工

58.西气东输的西段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路径基本吻合,其主要原因是

A.弘扬爱国主义热情B.属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

C.地形比较平坦D.劳动力资源丰富

59.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整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的干旱灾害得到了根治

B.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已经超过美国平均水平

C.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D.通过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工、农业发展依然缓慢

60.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以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B.田纳西河流域以河流的防洪、发电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C.田纳西河流域以提高河水的水质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D.田纳西河流域以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61.关于河流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B.河谷平原是人类集中分布的地区,其生态环境直接直接影响河流的水质和水量

C.河谷平原是人类集中分布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对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影响不大

6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因此河流航运十分不便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只有小部分可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63.下列有关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炭工业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

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

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

6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B.山西省应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C.山西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今后还须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的比重

D.山西省应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低附加值方向发展

65.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

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

66.下列关于山西煤炭资源优越开发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B.山西煤炭资源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在山西省都有分布

C.我国能源以消费煤炭为主,对能源的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

D.山西位置适中,水陆交通都比较发达,有利于煤炭外运

67.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新中国成立时起,国家就加快了对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

B.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山西逐步形成了以铁路、水运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C.山西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D.山西从“九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流域的开发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据此完成68~70题。

68.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流域的综合开发

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的治理

D.放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69.TVA在流域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措施是()

①留出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调整农、林、牧业结构③恢复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④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0.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

A.建设抽水储能电站B.防治水污染

C.保护水源涵养林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科学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据此回答71~73题。

7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18世纪下半叶,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

72.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农业带(区)中的()

A.玉米带B.混合农业区C.棉花带D.亚热带作物带

73.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地棉花种植—土地退化

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物—酸雨污染

D.氯氟氢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74.下列有关山西能源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山西所产煤炭主要是外销日本

B.大同—北京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主要输电地区是京津、华北及东北

C.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建成后,将缓解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

D.晋东南水源紧缺、晋中、晋北地区对外通道较狭窄

75.在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为保征能源基地高效、有序地运转,要重点加强的建设是()

①架设超高压输电线路②加强交通建设③引水工程建设④发展煤化公产品转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6.在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中,各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晋东南重点工程是引水B.晋中地区重点工程是修路

C.晋北地区重点工程是引水D.晋南地区应重点架设超高压输电线

国家

能源消费总量 (亿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美元)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核电

13.2

14.22

69.6

21.5

2.2

6.7

30.7

3.73

24.9

39.7

25.7

9.7

7.1

1.89

17.7

51.1

12.5

18.7

8.5

30.7

17.3

20.6

55.3

6.8

 

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

读表1,回答77~79题。

77.表1数据表明()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78.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79.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0.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部门是()

A.畜牧业B.谷物种植业C.园艺业D.迁移农业

8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

B.珠江三角洲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

C.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工资水平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8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B.各个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C.各个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竞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图乙

图甲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83~85题.

83.根据图甲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产业()

A.aB.bC.cD.d

84.按图乙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A.设计B.加工C.营销D.设计和加工

85.按两图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A.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B.着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C.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D.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

读5.5“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86-88题

86.图中①、②、③三条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    

C.天然气、石油、水电 D.煤炭、石油、天然气 

87.“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5.5我国能源调运图

A.耕地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

88.“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拉动“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89-9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