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158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x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3.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4.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

(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6.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与(不安全型或焦虑型)两大类。

7.(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8.所谓观察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9.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0.埃里克森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要经历三对主要矛盾:

(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

1.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调控)与评价功能。

2.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

3.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6.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策略主要有:

(基于活动的渗透式组织)、基于核心主题的整合性组织、(基于经验的拓展性组织)。

8.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9.(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10.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2.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应掌握的基本信息有:

(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信息)、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的信息、(教学资源方面的信息)。

3.社会性主题方案的架构通常是教师从教育目标出发,选取若干个内涵相关、层次递进的子目标及其活动内容,使儿童在(情感体验)中积累相关的认知经验,然后在(实践尝试)中逐步学习和形成良好社会性行为的过程。

4.教育目标的提出通常有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三个维度。

5.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有:

陈述的角度要(统一),目标陈述应简洁明了、(可操作)。

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原则主要包括:

(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8.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

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价的(目的与内容)、收集(评价资料)、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到处理评价结果等若干步骤。

10.观察法有(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11.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

12.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

1.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

(持久性的困难)、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不理会现实)、(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

2.皮亚杰对幼儿实践规则的研究表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对规则的(较稳定地理解),多数时候他们会认为规则怎么样都行。

3.学前期的儿童对规则主要是通过(体验)来理解的。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

即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恐惧成分)。

5.虽然各种焦虑行为的干预指导策略有所不同,但是让幼儿接触(引起焦虑)的环境,物体和(情境)是所有指导策略的基本路线。

6.工具性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受攻击者造成(身心伤害),对待这种攻击性行为,教师不应该过多的关注幼儿的行为本身,而是应该关注幼儿采用方式的(适当性)问题。

7.相关后果法的作用主要在于帮助幼儿反思(自己行为的后果)。

常用的相关后果法有:

隔离、(剥夺)、(补偿)。

8.强化物一般可分为五类:

(消费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

9.代币疗法可以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对(群体行为)问题矫治时,采用代币疗法,能使管理更实用、更方便,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10.代币疗法中的代币必须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

11.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

确定指导对象,(制定指导方案),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指导研究设计),选择教育材料。

二、简述题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有三:

一是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以为今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

二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

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

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最终任务。

2.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2)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

(3)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遵循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

(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3.电视可能给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哪些?

(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离。

(2)电视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一些不健康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4.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

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

研究观察表明,当幼儿教师对儿童有高期望时,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教学材料、赞扬和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都表现出这种高期望。

如会更经常发出微笑、点头、注视儿童、谈话、提问、提供更多的游戏学习材料等积极行为。

而被教师寄予希望的儿童,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与教师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

反之,被教师漠视,处于低期望状态的儿童则更容易表现出一些消极的行为。

5.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是:

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幼儿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

此后,儿童对成人的评价不轻易再现,如评价不正确,儿童会有反抗的表现。

一直到幼儿晚期,幼儿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而且,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比较简单,一般是两分法的评价方式,如“好”与“不好”;“聪明”与“笨”等,很难象成人一向作出全面细致的区分。

由此,幼儿园教师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候要慎重,需要更正客观。

而且尽量少给孩子定性的评价,避免孩子因为老师的评价而对自我评价产生偏差。

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在幼儿阶段,儿童的行为由于还受情绪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自我进行评价时也会显示出情绪化的特征。

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还停留在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如学前儿童基本能评价自己的外貌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而全面、概括地评价自己各方面能力水平的能力还比较低。

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要确立一种层次结构的整合观。

这种整合观包括横向的类别整合与纵向的层次整合。

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意和行为发展的现象。

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含避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要把三者有机的协调起来。

横向的类别整合还包括各教育系统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整合,即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纵向的层次整合主要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层级目标的整合,即各相连层级间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2.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

第一,规范性。

第二,共通性。

第三,学习结果导向性。

第四,可分析性。

第五,可扩充性。

3.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取得家长的信任。

(2)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3)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一致。

(4)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

(5)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

4.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

(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

(3)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

(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的

5、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生活性与适宜性的内涵及其运用要求。

1、内涵:

生活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当尽可能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选择基于儿童生活经验与生活实际,并能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内容。

适宜性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目标,儿童发展及社会文化发展需要选择有助于幼儿发展,同时也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内容。

2、运用要求:

(1)选择幼儿生活需要,并为幼儿所熟悉的内容。

(2)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有益幼儿发展的内容

1.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

(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

(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

(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前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3.教师教育行动反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对自身教育态度的反思。

(2)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3)对儿童观的反思。

(4)对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反思。

(5)养成反思的习惯。

4.简述主题确立的几种思路。

(1)从传递社会知识经验的角度设计主题

(2)从规范儿童行为技能的角度设计主题

(3)从儿童生活事件中挖掘主题

(4)从儿童问题行为中生发主题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

(1)幼儿能逐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2)幼儿的社会性行为须与年龄相称。

(3)幼儿能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

(4)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逐步学会遵守纪律,能懂得奖惩的意义,并能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

社会是一种群体的生活,在群体生活中为了共同的协作需要种种纪律与规则,幼儿应在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团体规则与规范。

(5)幼儿社会性行为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

(6)幼儿通过学习能掌握、使用所处社会的语言等,能参与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

2.简述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与成因。

说谎这种行为在幼儿中并不少见,教育者也往往为此感到苦恼,并容易将这种行为视为道德问题,因为在成人社会中不说实话关乎对一个人品行的评定。

社会对这两种行为非常严厉,他们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对幼儿缺乏了解的教育者常常认为他们的任务是惩罚孩子的说谎,而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与发育不成熟有关。

对幼儿而言,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需要一段时间。

对他们而言,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就意味着如果你希望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

这些想法导致幼儿“说谎”,而孩子却真诚的认为这些谎言是真的。

教育者需要更多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

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幼儿事实上并不理解谎言的意义,在他的研究中,即使幼儿到了6岁,他也不能区分一个真正的错误和一个故意的谎言。

此外幼儿倾向于根据有多大可能被发现并因此受到惩罚来判断说谎有多坏。

因此,一个可信的谎言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一个过于歪曲事实的谎言则是不好。

研究结果帮助成人明白为什么向幼儿解释成人的逻辑是行不通的。

相反,幼儿有必要体验因欺骗他人而产生的后果。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认识到谎言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他们也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明白把别人的东西拿走会让他人不方便和伤心。

当然为了使教育有效,幼儿必须和别人建立起相互关心的关系。

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逐渐教会幼儿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还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喜欢真实。

有效的交往策略可以促进他们这两方面的发展。

3.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

(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

(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

(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

4.强化的主要操作程序和原则是什么?

(1)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

所选择的要强化行为应该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控制、可评价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行为。

(2)正确选择正强化物。

选择正强化物必须考虑个体差异,把个体差异考虑进去,且应易用;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多次使用不致于引起迅速的满足;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3)正确实施正强化。

正强化实施前,把计划告诉被指导幼儿,以期取得积极配合;在多需要的行为出现后,应立即给予强化,不要拖延很长时间;给予强化物时,要向被指导幼儿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即要说明由于出现了哪一种行为而得到奖励;分配强化物时,最好能结合其他奖励,如口头赞扬、微笑等;适当控制正强化物的数量,以保证正强化在整个指导过程中的有效性。

(4)逐渐脱离强化程序。

当所需行为发生达到期望频率时,应该逐步消除可见强化物,而以社会性强化物代替,也可寻找环境中的其他强化物来继续维持所需行为。

5.简述不当强化的负面结果。

(1)自律被破坏

(2)问题的原因被忽视

(3)影响师生关系

(4)幼儿的内部动机被破坏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关系。

陈鹤琴先生将五大领域比喻为人的五指,息息相连,五指活动的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张教育的网,它们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中。

不过在这一张网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

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有益于人类的人。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的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

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4分)

这几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轴心的椎体来表示,底面是健康教育,椎体的三面分别是语言、科学、艺术教育,椎体的轴心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从这一图示可以发现几大领域是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极大地依赖于其他领域的内容,但它处于课程领域的中心与核心地位。

(4分)

我们认为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地课程领域提出,更多具有研究上的意义,而不是实践上的意义。

课程实施中,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对儿童教育是自然应当是整体的。

不过对课程领域的相对区分也有它必要的实践意义,虽然我们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更多遵从幼儿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知识的逻辑,但生活与知识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有组织的教学中按照幼儿知识学习的特点组织教学也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

因为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方法,如品格、态度的学习与语言或操作技能的学习就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教育者自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学习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采用不同的影响方式,这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这种区分从教的角度看是帮助教育者形成更科学与恰当的教育意识。

不过在实践中,教育者越是能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与实施,那对儿童的发展就是越有益处的。

2.试论述幼儿教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的精神环境?

(1)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交往的气氛,增加交往的机会。

例如,对于刚入园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使他们逐渐消除陌生感的胆怯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解别人的需要,学会共情。

(4分)

(2)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在生活中或学习中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解决。

如一个幼儿摔倒了,教师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把他扶起来;一个幼儿的手工总是做不好,教师可以让做得好的幼儿教他;幼儿之间出现了争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提高协调的能力。

(4分)

(3)还可以通过节日庆祝活动、故事会、合作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儿童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把班级建成一个团结、温暖的家庭。

除此之外,幼儿园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之间互相关心、合作可以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给儿童提供了耳濡目染的学习机会。

因此教师之间要友好,工作上要配合,不当着孩子的面说别的老师坏话,不诋毁同事,不互相拆台。

班级教师乃至全体教师之间,都应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温情的精神环境。

(4分)

1.试论述如何充分利用游戏与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为促使学前儿童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发展社会性,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

(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

2.试结合实际论述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由于学前儿童正处于个性,尤其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最初时期,他们的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常常通过观察来学习,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熏染和生成中完成的,对各种影响容易接受或模仿,更多依赖外部评价来评价自我,因此,更需要成人从正面加以引导。

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

(2)创设积极的环境。

(3)树立榜样。

(4)以鼓励表扬为主。

试结合实例论述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要素及相应的教育活动设计要求。

1、引发认知

人是在与外部环境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对通过顺应和同化达到发展的。

这种认知的基本能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

主体也是在这种内心所产生的不平衡感中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动力。

因此,在主题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应首先激发儿童认知的兴趣,重点应该在帮助儿童产生探究的冲动。

这个环节往往被看作是社会性发展活动的准备阶段。

2、情感体验

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儿童是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向去自我中心发展的。

通常比较难以区分主客观世界,把世界看作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经验是同一的。

因此,让儿童在亲历过程中去感受某种愉悦或痛苦的体验,才能逐步走向情感的迁移。

3、实践尝试

社会性是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反应。

因此,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是重要的教育环节。

4、经验积累

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机制。

只有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有机联系时,个体才能通过旧知识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并从原有的知识中获取解决新问题的办法。

5、情感迁移(行为建立)

技能的掌握(行为的建立)是个体在遇到同样的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自觉的、稳定的行为反应。

1.试论述焦虑行为的主要指导策略。

1)行为干预(3分)

这种策略即是让幼儿面对令他们感到恐惧的情境或物体,并提供除逃离和回避以外的其他应对方法。

也称为暴露法。

具体的方式有

(1)系统脱敏法

(2)冲击法。

2)认识——行为干预(3分)

这种方法让幼儿理解思维是怎样促使焦虑的产生,以及如何调整自己思维来减少躯体症状。

具体通过暴露和正强化、放松联系等其他行为技术,可以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如何改变思维。

认知——行为方法通常与行为干预相结合。

3)家庭治疗(2分)

因为幼儿焦虑经常发生在家庭关系不正常的和父母存在高焦虑行为的家庭,这种方法要求家庭成员有关交往、情绪管理、沟通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辅导。

焦虑的干预还有一些方法:

帮助幼儿确立规律的生活,给予足够的爱,说话算话,不骗孩子。

2.你如何看待自然后果法对儿童社会学习的影响?

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指出如果可能的话,让幼儿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它能让幼儿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

而教育者往往剥夺了幼儿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的机会,因为教育者太关心幼儿,不想让他们有不快乐或失望的体验。

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幼儿变得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

因此,作为教育者对待幼儿的行为问题,可以尝试使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幼儿自己去体验由于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

(3分)当然,这种后果可能有时会即时就发生,有时是在一段时间后发生。

幼儿可能并不必然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可以帮助幼儿找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有效地教导幼儿。

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

事实上,真实世界比幼儿园能够提供更多的经历自然后果的机会。

因为幼儿园是一个人造环境,没有机会提供太多的自然回应。

如果幼儿在幼儿园乱放东西,教育者就会把它们捡起来整理好。

如果幼儿不穿外套出去玩,教育者也会帮他们把衣服拿出去并帮他们穿上。

由此,作为教育者没有必要过度的保护幼儿,在很多时候幼儿可以在由自己的错误所导致的后果中学习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