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066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3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1.1.1.道路危险化学品事故

1.1.1.1.道路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碰撞、碾压、刮擦、翻车等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1.1.1.2.类型有碰撞、碾轧、刮擦、翻车、人员跌落、坠车、爆炸、失火、出轨和搬运、装卸中的坠落等。

1.1.2.生产安全事故

1.1.2.1.作业车辆在作业场所内行驶或作业中引起乘员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碾压、碰撞固定物等造成人员伤亡。

1.1.2.2.车辆在作业场所内及作业道路上行驶因宽度、高度不足,转弯半径过小、地基承载力不足发生的车辆沉陷、翻车、坠车事故。

1.1.2.3.维修车辆时未采取防护措施,砸伤人或溜车压人、撞人等。

1.1.2.4.车辆在作业时发生车辆沉陷、翻车、触电引发火灾、爆炸。

技术管理混乱。

1.2.危险源

矿山炸药库和雷管库违章操作发生爆炸事故,脱硝氨水发生泄漏、中毒、火灾爆炸事故,氧气乙炔库发生泄漏、中毒、火灾爆炸事故、化验室化学药品发生中毒、灼烫、火灾爆炸事故。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危险化学品具有爆炸危险性、燃烧危险性、毒害危险性、放射危险性、腐蚀危险性等。

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污染环境等重大事故的危险性。

在铁路运输危险货物过程中,若发生事故,不仅会引发燃烧、爆炸、腐蚀、毒害等灾害,而且会造成行车重大事故,严重危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导致环境污染。

1.4.危险性分析

1.4.1.搬运、装卸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摔、碰、拖拉、翻滚、野蛮操作或使用不合格的装卸工具等,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化学灼伤事故。

1.4.2.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时,没有划定禁火区,作业人员违章吸烟或动用明火,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4.3.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行驶中违章行为造成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翻车、撞车,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化学灼伤事故。

1.4.4.危险化学品包装不合格或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在行驶途中发生泄漏,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4.5.混装混运互为禁忌物料,运输中由于货物相互挤压致包装破漏,二种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料混合,会引发着火,爆炸事故。

1.4.6.危险品库房建筑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漏雨进水,阳光直射,使物品达不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而发生火灾。

1.4.7.罐体、阀门、法兰等维护保养不到位发生泄漏,堵漏过程中火源控制不严、汽车排气管火星、烟囱飞火等外来火种;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等,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4.8.危险品仓库或露天的储罐遭受雷击,发生火灾事故。

1.5.事故前的征兆

1.5.1.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违章装载等。

1.5.2.车辆起步时不认真观察,驾驶和装卸过程与他人谈话、嘻笑、打逗。

1.5.3.在危险地段行驶或在狭窄、危险场所作业时不采取安全措施,冒险蛮干。

1.5.4.车辆的安全装置如转向、制动、喇叭、照明、转向指示灯等不齐全有效。

1.5.5.在通道狭窄且交叉和弯道较频繁路段,驾驶员精神不集中或不认真观察情况。

1.6.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由于氨水等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中毒或造成火灾爆炸。

2.应急工作职责

2.1.组织机构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质管部管理,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质管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质管部全体、物流处、安环处、综合办和维修部全体人员为成员。

具体见附件10《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2.职责

2.2.1.组长的职责

2.2.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2.2.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2.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

2.2.2.副组长的职责

2.2.2.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2.2.2.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2.2.2.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2.2.4.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2.3.伤员营救组职责

2.2.3.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2.3.2.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2.3.3.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2.2.3.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2.4.消防灭火组

2.2.4.1.负责若遇到火灾事故,负责组织义务消防员进行消防灭火。

2.2.4.2.负责对灰烬清理,如果有余火派人员现场值守。

2.2.5.警戒疏散组职责

2.2.5.1.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2.5.2.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

2.2.5.3.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

2.2.6.后勤保障组职责

2.2.6.1.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2.6.2.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2.6.3.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

2.2.7.清理恢复组职责

2.2.7.1.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2.7.2.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2.2.7.3.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

2.2.8.物质抢救组职责

2.2.8.1.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2.2.8.2.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

2.2.9.环境监测组职责

2.2.9.1.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状况监测。

2.2.9.2.检测毒物性质及其在环境或水体中的浓度,为事故现场指挥部指挥救援、抢险提供依据。

2.2.9.3.配合上及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状况监测。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现场处置小组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2.发生一般突发事件(Ⅱ级)的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3.1.3.由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3.1.4.按照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

3.1.5.伤员营救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引导救护人员营救受难人员。

3.1.6.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要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启动公司《车辆伤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或《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1.7.发生较大突发事件(Ⅰ级)的较大伤亡、经济损失较大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启动《车辆伤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或《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储存设施(氨水)发生泄漏应急处置

3.2.1.1.用惰性材料吸附。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不燃性材料吸附。

3.2.1.2.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件发生危险区域,并合理布置消防和救援力量;

3.2.1.3.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组织医疗专家,保障治疗药物和器材的供应;

3.2.1.4.根据储存设施救护的特点及风向,合理组织堵漏工作;

3.2.1.5.切断火源。

泄漏易燃易爆、有毒物料时,立即停止泄漏区周围一切可以产生明火的作业,严禁火种。

采取防泄漏、防扩散控制措施,防止发生二次火灾爆炸事故;

3.2.1.6.对连体储存设施,应及时采取隔断措施,防止所有氨水泄漏;

3.2.1.7.在堵漏过程中,根据泄漏物料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当的防化服和正压式呼吸器、潜水泵、以应对溢出和喷溅等情况;

3.2.1.8.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在漏点打木楔、密封胶等;包装桶底部渗漏时倒置等。

3.2.1.9.当泄漏失控并应发火灾时,应密切关注储存设施燃烧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征兆,应及时采取紧急撤离危险区等应变措施;当疏散现场周边大面积人群时,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协助当地政府机构或驻军做好相关工作。

3.2.1.10.处理完毕,立即组织火灾现场的清理和洗消工作。

洗消的废水用潜水泵抽入洒水车,然后用于灌溉绿化带。

3.2.2.液体泄漏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3.2.2.1.火灾扑救。

装卸、运输中发生起火事故,组织现场人员根据着火物料的特性采用相适应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和控制。

3.2.2.2.报警。

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3.2.2.3.人员紧急撒离或转移。

火灾发生时,组织现场人员和周围人员向逆风向安全地带转移。

灭火人员在火灾热辐射超过或估计超过人体的安全限度时,要采取紧急避难或人员撒离。

3.2.2.4.防止火灾扩大,防止爆炸。

在可能情况下,组织人员将火场附近的危险化学品物料,尽快运出,远离火灾现场。

对无法搬走的易燃易爆桶装物料,用水冷却,防止爆炸。

3.2.2.5.堵截流淌火。

火场上如果有液体流淌火,用黄沙、泥土等,构筑起堤坝进行堵截,阻止火势蔓延。

3.2.2.6.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3.2.2.7.灭火方法主要根据易燃液体密度大小、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

小面积(一般50m2以内)液体火灾,一般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一般更有效。

大面积液体火灾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水溶性选择正确的灭火剂。

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使之与空气隔绝,但水层必须有一定的厚度,用泡沫也有效。

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对水溶性的易燃液体(如醇类、酮类等)着火时,可用雾状水或抗溶泡沫、干粉灭火剂进行扑救,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在灭火的同时,要用水泠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3.2.2.8.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向消防人员介绍燃烧物料名称、数量、危险性、有无毒性等情况,积极配合消防队灭火。

3.2.3.炸药库发生爆炸时应急处置

3.2.3.1.报警。

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3.2.3.2.人员紧急撒离或转移。

爆炸发生时,组织现场人员和周围人员向逆风向安全地带转移,防止有害气体中毒。

3.2.3.3.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全力救助伤员;

3.3.信息报告

3.3.1.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召集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成员,所有成员在5分钟内达到事故现场,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

具体见附件10《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联系表》。

3.3.2.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和生产调度汇报,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警。

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并做好应急值班记录。

3.3.3.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3.3.4.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

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

7231498,报警内线8000。

3.3.5.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包括医疗救护队、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

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

具体见附件10《外部人员联系表》。

3.4.应急保障

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4.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6部。

3.4.2.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2套。

3.4.3.抢修设备,包括汽车吊、千斤顶、钢丝绳、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2套。

3.4.4.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箱、消防铲、消防沙袋等2套。

3.4.5.运输设备,包括面包车、救护车等1辆。

3.4.6.防护用品:

包括防火服、正压式呼吸器、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3.4.7.人员技能保障:

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使驾驶员和员工掌握基本危险化学品常识,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

定期进行应急队伍人员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4.1.1.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4.1.2.救援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4.1.3.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1.4.防护用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

4.1.5.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工作时,应尽量采取通风措施,排除有毒有害气体,避免佩带呼吸器工作等。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

4.2.1.兼职救护队应配备齐全各种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平时应加强维护,确保各种器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2.2.安全带使用时应高挂低用,严禁低挂高用。

使用大于3m长绳应加缓冲器(除自锁钩用吊绳外),并要防止摆动碰撞。

安全绳不准打结使用,更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钩子必须挂在连接环上用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有牢靠的挂钩设。

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物体上,禁止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不得系在棱角锋利处。

安全带要高挂和平行拴挂。

4.2.3.担架使用时,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

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4.2.4.千斤顶使用时,要选择合适的千斤顶:

起重量不超负荷,一般选择千斤顶的起重能力大于重物重力的1.5倍;千斤顶应放置平整,在千斤顶底座及顶托垫坚韧的枕术、木板或钢板来扩大承压面积,以免陷落或滑动而造成二次伤害。

4.2.5.汽车吊使用时,严格落实“十不吊”原则,操作支腿时,场地必须坚实平整,不得拖拽尚未离地的载荷,避免侧载,起重机工作部分与高压线应保持最小5m距离。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

4.3.1.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4.3.2.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4.3.3.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4.3.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4.3.5.使用灭火器要注意以下要点:

先摇动灭火器,拉开保险栓,操作者站在上风位置,侧身作业,手按压柄,距火点二米位置胶管对准火源根部扫射。

4.3.6.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时,必须先对伤员伤情的初步判断,不可直接进行救护,以免由于救护人的不当施救造成伤员的伤情恶化。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4.4.1.中毒人员的急救

4.4.1.1.首先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呼吸通畅,让中毒人员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并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

4.4.1.2.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由经培训具有救护知识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4.4.1.3.口服中毒者,如为非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

现场可用自己的中指、食指刺激咽部、压舌根的方法催吐,也可由旁人用羽毛或筷子一端扎上棉花刺激咽部催吐。

催吐时尽量低头,身体向前弯曲,呕吐物不会呛入肺部。

误服强酸、强碱,催吐后反而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严重损伤,可用牛奶、蛋清等。

另外,对失去知觉者,呕吐会误吸入肺;误喝石油类油品,易流入肺部引起肺炎。

有抽搐、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者均不能催吐。

4.4.1.4.联系救护中心或作用现场车辆,将中毒人员急送医院就医。

4.4.2.危险化学品烧伤的急救

4.4.2.1.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沾污的衣裤、鞋袜等。

4.4.2.2.无论酸、碱或其它化学物烧伤,立即用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分钟。

4.4.2.3.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

4.4.3.如果是眼部烧伤,迅速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千万不要未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

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

4.5.应急救援结束后

4.5.1.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

4.5.2.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疏散组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5.3.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4.5.4.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4.5.5.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设置,安排人员现场值守。

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你要照顾好自己,承认自己的平凡,但是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平静面对生活,安然的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受其他影响,你可以迷茫,请不要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