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010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

《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docx

西医诊断知识点简化版

叩诊音:

①清音:

正常肺部的叩诊音②过清音:

介于清音与鼓音之间(肺气肿)③鼓音:

正常见于左下胸胃泡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气胸、气腹等④浊音:

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如心脏、肝脏被肺的边缘覆盖的部位;病理情况下,肺炎⑤实音:

生理情况下叩击不含气的实质脏器,如心、肝和脾;病理情况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和肺实质实变等

恶病质:

长期消耗增多,体重较标准体重下降10%以上称为消瘦,极度消瘦称为恶病质。

嗅诊:

呼吸气味:

①刺激性大蒜味(有机磷酸农药中毒)②氨味(尿毒症)

③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痰液:

恶臭(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呕吐物:

粪味(肠梗阻、腹膜炎)

检体诊断

一般检查

生命体征:

体温口测法(36.3~37.2℃)肛测法(36.5~37.7℃)腋测法(36~37℃)

脉搏每分钟60~100次桡动脉的脉搏

呼吸每分钟16~20次<12过缓>24过速

血压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高血压≥140/90低血压<90/60

特殊面容:

①二尖瓣面容:

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②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③粘液性水肿面容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④满月面容:

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⑤伤寒面容,呈无欲状态⑥苦笑面容:

见于破伤风

体位:

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A.强迫蹲位—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B.强迫停立位—心绞痛)

步态:

蹒跚步态(鸭步):

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痉挛性偏瘫步态(划圈样步态):

见于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

跨阈步态:

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皮疹:

①斑疹②丘疹③斑丘疹④荨麻疹

⑤玫瑰疹:

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

多处于胸腹部,是伤寒或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对诊断有意义。

出血:

出血点直径不超过2mm;紫癜直径在2—5mm之间

蜘蛛痣:

一般认为与肝功能障碍导致对体内雌激素灭火能力减退有关

水肿:

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及组织间隙液体潴留过多

皮下气肿:

气体进入皮下组织。

触诊有握雪感,听诊有捻发音。

淋巴结:

浅表淋巴结分布:

耳前、耳后、头颈部、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肘窝、腹股沟、腘窝淋巴结

腋窝有五个壁,有五组淋巴结

采用浅部滑动触诊法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1局部淋巴结肿大:

A.感染B.结核C.肿瘤(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腹腔脏器肿瘤;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胸腔脏器癌肿;腋下淋巴结肿大——乳腺癌)

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可见于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头部检查

眼:

①眼睑(内翻、外翻、倒睫)②结膜(充血发红——结膜炎、角膜炎;苍白——贫血)

③眼球(单侧眼球下陷——Hornor综合征;双侧眼球突出——甲亢;眼球震颤——小脑疾患)④巩膜(黄疸时巩膜可首先发黄)⑤角膜(透明度)

⑥瞳孔:

正常双侧等大等圆,直径为2.5mm。

(<2mm瞳孔缩小>5mm瞳孔扩大)

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

用灵敏、迟钝、消失表示集合反射:

双侧眼球向内集合

调节反射:

嘱被检者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迅速移向眼球,正常人此时瞳孔逐渐缩小。

耳:

耳廓、外耳道、中耳、乳突、听力

鼻:

鼻道通气功能(通气不畅——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

鼻窦:

检查顺序为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有炎症时有压痛

口:

唇:

①苍白——贫血、虚脱②颜色深红——急性发热性炎症③发绀——心肺功能不

④干燥并有皲裂——严重脱水⑤唇缘疱疹——肺炎、感冒、疟疾⑥唇裂——先天性发育畸形⑦口角歪斜——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疾病⑧口角糜烂——核黄素缺乏

舌:

①草莓舌——猩红热②牛肉养舌——盐酸缺乏③色淡——贫血、营养不良④色紫——心肺功能不全⑤色红绛——急性感染性疾病

⑥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舌下神经麻痹⑦伸舌时有颤动——甲亢、神经官能症

颈部检查

甲状腺:

病理性肿大原因:

单纯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

分度:

Ⅰ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处级;Ⅱ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

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

血管:

颈静脉怒张——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综合症)

胸部检查

一、胸骨角:

该角平对第2肋,为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肩胛下角:

平第7肋骨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二、胸壁及胸廓检查

胸壁:

①静脉(正常不可见)②皮下气肿③胸部压痛(胸骨压痛及叩击痛——白血病)

乳房:

皮肤呈特征性的“橘皮样变”——乳腺癌

乳房肿块——乳腺癌、纤维瘤、囊肿或慢性炎症

胸廓:

桶状胸——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所致肺气肿、也可见于老年和矮胖体型的人

鸡胸(佝偻病胸)——见于患佝偻病的儿童(缺钙)表现如下:

鸡胸、佝偻病串珠、肋膈沟、漏斗胸。

乳房局限性隆起或凹陷,皮肤水肿、毛囊下陷呈橘皮状,乳头上牵或内陷,常为乳腺癌体征。

三、肺部检查

视诊:

正常男性和儿童呼吸时,以膈肌运动为主,上腹部起伏动度较大——腹式呼吸。

女性呼吸时,以肋间肌运动为主,胸廓起伏动度较大——胸式呼吸。

实际上,正常人通常表现为混合式的呼吸运动。

当肺和胸膜疾病时,如肺结核等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腹膜炎等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

酸中毒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

提示病情严重,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尿毒症。

呼吸变浅——肺气肿、胸膜疾患

潮式呼吸:

特点是呼吸逐渐由浅慢变深快,继之由深快变浅慢,直至呼吸暂停片刻,然后再重复上述新的周期性呼吸。

间停呼吸(毕奥呼吸):

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周而复始。

同潮式呼吸相比,该呼吸的节律和深度大致相等。

潮式呼吸和间停呼吸的发生机制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严重缺氧、兴奋性降低所致。

一侧肺脏疾患(如肺结核、肺癌)或胸膜病变(如积液、气胸)可使患侧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触诊:

语音震颤:

被检者发自声门的语音产生声波振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至胸壁,可用手感知。

语颤增强——①肺炎性浸润或肺组织实变②肺组织受压③较浅而大的肺空洞

语颤减弱——①声波传至胸腔受到阻碍时,如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或气胸、胸壁水肿及胸壁高度增厚②支气管与胸壁间含气肺组织增多,如肺气肿

(三凹征: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叩诊:

间接叩诊法,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双侧对比叩诊

肺上界:

即肺尖清音带,正常宽度为4~6cm增宽——肺气肿;缩小——肺结核、肿瘤

肺下界: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右肺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的位置分别为第6、8、10肋

肺下界下降——肺气肿;肺上界上升——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肺不张、腹水

肺下界移动度:

正常人两侧肺下界移动度为6~8cm

双侧移动度减少——肺气肿一侧移动度减少——气胸、肺不张、胸膜粘连

肺部正常叩诊音——清音

病理性叩诊音:

①浊音及实音——肺组织含气量减少(肺炎、肺结核、肺水肿);胸腔病变(胸腔积液);胸壁疾患(水肿)②鼓音——肺脓肿、肺结核、气胸③过清音——肺气肿

听诊:

正常呼吸音(特点、部位)

①肺泡呼吸音“夫--”声吸气音长而强,呼气音短而弱

正常肺部组织均可听到肺泡呼吸音

②支气管呼吸音“哈--”声吸气时弱而短,呼气时长而强,且粗糙而音调高

听诊部位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6、7颈椎及1、2胸椎两侧。

③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吸气时呈肺泡性,呼气时呈支气管性

正常听诊部位在胸骨角附近、肩胛间区及肺尖

病理性呼吸音:

⑴病理性肺泡呼吸音:

①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道阻塞、胸膜疾患

②肺泡呼吸音增强——呼吸功能增强或肺通气功能加强时(贫血、酸中毒)

③呼吸延长——呼吸道部分阻塞或狭窄(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④断续性呼吸音——局部炎性病灶或小支气管狭窄(肺炎、肺尖结核)

⑵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1肺实变(大叶性肺炎、压迫性肺不张、浸润性肺结核)②肺空洞(肺脓肿、肺结核)

啰音:

①干啰音机制:

气道发生狭窄特点:

呼气时最清楚;性质不定,病位多变;易变性

分类:

鼾音、哨笛音、哮鸣音

干啰音是支气管有病变的表现

全肺听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

局部听到——支气管的肿瘤和内膜结核,由于肿瘤压迫支气管后所致的支气管哮喘

②湿啰音机制:

支气管或空洞内有较稀薄的液体特点:

吸气末较清楚,部位恒定,易变性小

分类:

大水泡音(粗湿罗音)、中水泡音(中湿罗音)、小水泡音(细湿罗音)

湿罗音是肺与支气管病变的表现

局限性湿啰音,提示该部位有炎症,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

发生于两侧肺底,多见于肺淤血、支气管肺炎等

布满肺组织,多为急性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

捻发音:

病理性捻发音见于肺结核、肺炎、肺淤血及肺水肿的早期

肺实变(体征):

视诊:

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

病变区语颤增强。

叩诊:

病变区浊音或实音。

听诊:

病变区异常支气管呼吸音,语音共颤增强,可有湿啰音。

胸腔积液:

视诊:

病人常取患侧卧位或端坐位,呼吸急促。

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触诊:

气管移向健侧,积液区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积液上方由于肺组织受压,语音震颤可增强。

叩诊:

积液区呈浊音或实音,液面上方呈浊鼓音。

听诊:

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积液上方可听到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或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肺气肿:

视诊:

桶状胸,双侧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

双侧胸廓扩张度及语言震颤减弱。

叩诊:

两肺过清音,肺下界下移,肺下界移动度减弱,心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

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

并发感染时,双肺底可有干湿啰音。

心音遥远。

四、心脏血管检查

视诊:

心尖搏动:

正常人心尖搏动的中心点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为2.0—2.5cm。

引起心尖搏动位置改变的病理因素:

纵膈的左右移位→心脏左右移;横隔的上下移动→心脏上下移;肺气肿→心脏下移

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左心室被推到左后,心尖搏动向左上移位

左心室肥大→呈抬举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反而内陷者→负性心尖搏动

触诊:

①心前区搏动②震颤——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③心包摩擦感

叩诊:

叩诊顺序:

先左后右,由外向内,自上而下。

(确定心脏位置、大小与形态)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左心室增大:

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相对内凹,心浊音界呈靴形,称主动脉型心脏。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

(靴型心)

右心室增大:

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

左心房及肺动脉扩大:

心浊音界呈梨形,称二尖瓣型心,见于二尖瓣狭窄。

(梨形心)

心包积液时心脏呈烧瓶形。

(烧瓶心)

听诊:

1.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2.心率:

正常成人心率范围为60—100次/min.

3.心律:

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心房颤动

4.心音:

⑴第一心音——心室收缩开始时二尖瓣、三尖瓣骤然关闭的振动所产生。

标志心室收缩期开始。

第二心音——心室舒张开始时肺动脉、主动脉关闭的振动产生。

标志心室舒张期开始。

第三心音——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

只在部分儿童和青少年可听到,成年人中一般听不到。

第四心音——出现在舒张晚期。

此音很弱,一般听不到,如能听到常为病理性。

⑵第一、二心音间的区别: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声音特点

音强,调低,时限较长

音弱,调高,时限较短

最强部位

心尖部

心底部

与心尖和颈动脉搏动的关系

同时出现

不同时,稍迟出现

心音之间的距离

一到二心音之间(收缩期)较短

二到下一心音之间(舒张期)较长

⑶心音的增强或减弱的变化:

第一心音增强:

见于高热、甲亢、贫血;二尖瓣狭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大炮音)

第一心音减弱:

心肌炎、心肌梗死(心音酷似钟摆滴答声称钟摆律;心率>120酷似胎儿心音称胎心律);

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

(主动脉内压增高)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

(肺动脉高压)见于二尖瓣狭窄、阻塞性肺气肿、左心功能不全、肺心病

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

(主动脉内压降低)见于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

(肺动脉压力降低)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⑷心音分裂:

如左右两侧心室活动较正常不同步的时距明显加大,第一、二心音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间的时距延长,则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成两个心音的现象。

第一心音分裂:

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关闭时间明显不同步心尖部听的较清楚

病理情况下见于右束支传导阻滞

第二心音分裂: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关闭时间明显不同步肺动脉瓣区听诊较明显

病理情况下见于二尖瓣狭窄或房间隔缺损

⑸三音律(额外心音):

指在第一和一二心音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音

收缩期三音律:

收缩早期喷射音,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收缩晚期杂音一起,称之为“二尖瓣脱垂综合症”)

舒张期三音律:

奔马律(舒张早期奔马律、舒张晚期奔马律、重叠型奔马律),二尖瓣开瓣音

5.心脏杂音:

指除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出现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

⑴产生机制:

由于血流加速或血流紊乱产生涡流,使心壁或血管壁产生振动所致。

瓣膜口狭窄:

器质性狭窄见于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

相对性狭窄见于心室腔或主、肺动脉根部扩大所致的瓣膜口相对狭窄。

瓣膜关闭不全:

器质性关闭不全见于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相对性关闭不全见于心肌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主动脉硬化

⑵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可占据整个收缩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多为舒张早期杂音;二尖瓣狭窄的杂音出现在舒张中、晚期

⑶杂音最响的部位:

提示病变就在该听诊区相应的瓣膜

心尖部——二尖瓣;胸骨下端——三尖瓣;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

⑷杂音的性质:

吹风样——二尖瓣关闭不全;隆隆样——二尖瓣狭窄;叹气样——主动脉关闭不全;

机器样——动脉导管未闭;音乐样——细菌性心内膜炎

⑸常见瓣膜病杂音特征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部位

心尖

心尖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时间

舒张期杂音

收缩期杂音

收缩期杂音

舒张期杂音

性质

隆隆样

吹风样

吹风样

叹气样

传导

局限于心尖部

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处

左锁骨上及右颈部

胸骨下端甚或心尖部

强度

3级以上

3级以上

3级以上

3级以上

血管检查:

肝颈静脉回流征——右心功能不全,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右心衰

毛细血管搏动征——机制:

脉压明显增加——主动脉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亢、重度贫血

常见的异常脉波:

水冲脉:

脉搏骤起骤落。

由于脉压增大所致。

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等。

交替脉:

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

其机制一般认为系左心室收缩强弱交替所致。

是左心室衰竭的重要体征,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重搏脉:

正常的脉搏波的降支有一小的重复上升波,波幅低,不能触及。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增大并可触及。

见于伤寒、发热、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

奇脉:

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称为奇脉。

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杜氏双重杂音——脉压增大枪击音——甲亢、贫血、高热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二尖瓣狭窄:

视诊:

常用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位置正常或略向左移位。

触诊:

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叩诊:

心脏相对浊音界可向左扩大,心腰部膨出,心界呈梨形。

听诊:

1.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呈递减递增型,左侧卧位时更清晰;2.第一心音增强;3.开瓣音;4.肺动脉瓣第二音增强和分裂;5.有时可听到Grahamsteel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

视诊: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触诊:

心尖搏动有力,可呈抬举性。

叩诊:

心脏相对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听诊:

1.心尖区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性质粗糙,强度常在3/6级以上,向左腋下传导2.第一心音减弱或被杂音遮盖3.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和分裂。

主动脉瓣狭窄:

视诊:

心尖搏动位置正常或向左下移位。

触诊:

心尖搏动有力,呈抬举样,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叩诊:

心浊音界可正常,或向左下扩大。

听诊:

1.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粗糙响亮,常在3/6级以上,向颈部传导2.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伴第二心音反常分裂3.可有第四心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视诊: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范围较广。

触诊: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

叩诊:

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浊音界呈靴形。

听诊:

1.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息样舒张期杂音,呈递减型,可向心尖部传导。

2.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3.可有相对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腹部检查

九区法:

两条水平线:

1.连接两侧肋弓下缘的肋弓线2.连接两侧髂前上棘的髂棘线。

左、右两条垂直线是髂前上棘至腹中直线的水平线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右季肋区、上腹部、左季肋区、右侧腹部、脐部、左侧腹部、右髂部、下腹部、左髂部

四区法:

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右下腹。

视诊:

腹部膨隆——气腹、腹水腹部凹陷——舟状腹(恶病质):

极度消瘦或严重脱水者,全腹呈舟状。

蠕动波——机械性肠梗阻上腹部搏动——右心室肥大、腹主动脉或其分支的动脉瘤

触诊:

腹膜刺激征:

腹肌紧张(板状腹、揉面感)、压痛、反跳痛(反跳痛的出现标志着腹壁膜已有炎症)

胆囊点:

位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胆囊病变时,常用压痛。

阑尾点:

位于右髂前上棘至脐部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又称麦氏点。

阑尾炎时有疼痛。

肿块:

鉴别:

部位、大小、形态、表面与边缘、质地与硬度、压痛、活动度、搏动、与邻近器官、皮肤和腹壁的关系。

肝脏触诊:

急性肝炎——轻度肿大;肝淤血——明显肿大;肝硬化——早期肿大,晚期缩小

脾脏肿大的临床意义:

轻度肿大:

伤寒、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肝静脉血栓,质地一般较软。

中度肿大: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肝硬化,质地一般较硬。

重度肿大: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痢疾、血吸虫病。

胆囊触诊:

莫菲征阳性——急性胆囊炎库瓦济埃征阳性——胰头癌

叩诊:

正常情况下,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

肝脏叩诊:

肝脏大小,正常人为9~11cm肝浊音区扩大——肝癌、肝炎、肝脓肿

移动性浊音——诊断腹水的重要方法之一。

腹水见于心功能不全、肾炎、肝硬变、腹膜炎

听诊:

肠鸣音:

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称肠鸣音。

正常情况下,每分钟4-5次。

机械性肠梗阻——急性肠炎、胃肠道大出血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

振水音:

若在空腹或饭后6~8h以上仍有振水音,表示腹内有液体潴留,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等。

血管音:

见于肾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左叶肝癌、腹主动脉狭窄、门静脉高压。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弯曲度:

正常人脊柱有4个弯曲——颈段稍向前凸、胸段稍向后凸、腰段明显前凸、骶椎较大后凸

肢体形态改变:

①指关节变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呈梭形)②匙状甲——缺铁性贫血

③忤状指——与肢端缺氧、代谢障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④膝关节变形——关节肿胀

⑤肢端肥大——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⑥水肿——丝虫病(象皮肿)

⑦膝内、外翻畸形——“X形”腿,“O形腿”,见于佝偻病和大骨头病

神经系统检查

颅神经检查:

①嗅神经②视神经③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④三叉神经⑤面神经

⑥听神经⑦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⑧副神经⑨舌下神经

感觉功能检查:

感觉障碍的类型——①末梢型(见于多发性神经炎)②神经根型(椎间盘脱出症、颈椎病)

③脊髓横惯性(髓外肿瘤、脊髓外伤)④内囊型(脑出血、脑血栓形成)

⑤脑干型(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肿瘤、炎症)⑥皮质型(对侧单肢体感觉消失)

运动功能检查:

共济运动检查——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直立试验

神经反射检查:

浅反射:

刺激皮肤粘膜引起的反应称为浅反射。

包括:

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

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射称为深反射。

包括:

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病理反射:

1.锥体束征:

①巴彬斯基征:

用钝尖物由足跟开始沿足底外侧向前轻划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拇趾侧。

若拇趾背伸,其他四趾呈扇形展开为阳性表现。

提示有锥体束损害。

②奥本海姆征:

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病人的胫骨前侧用力由上向下推移,阳性表现同巴宾斯基征。

③戈登征:

握挤腓肠肌时,有巴彬斯基征反应者为阳性。

④查多克征:

用钝尖物划足背外侧时,有巴彬斯基征反应者为阳性。

⑤霍夫曼征:

医生左手握住病人前臂近腕关节处,右手食指及中指夹住病人的中指,并向前上方提拉,再用拇指的指甲急速弹刮病人中指指甲,若有拇指屈曲内收,其余手指末节有屈曲动作时,为阳性反应。

此为上肢锥体束征,可见于颈椎病变。

⑥阵挛:

髌阵挛、踝阵挛

2.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克匿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见于各种脑膜炎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

实验诊断

血液检查

(掌握: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增多或减少的意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临床意义、影响血沉的因素及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检查

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参考值:

血红蛋白(Hb)——成年男性:

120-160g/L成年女性:

110-150g/L

1212

红细胞(RBC)——成年男性:

4.0-5.5×10/L成年女性:

3.5-5.0×10/L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增多——脱水、血液浓缩

绝对增多——继发性(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原发性(骨髓增多性疾病)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高原居民

病理性增多——严重心肺疾患;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贫血: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身血循环中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减少,低于该地区、该年龄及性别组的参考范围低限

贫血分级——轻度:

男<120;女<110中度:

<90重度:

<60极度:

<30

贫血原因及机制: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障碍、造血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异常细胞和组织骨髓浸润)

②红细胞破坏过多(内在异常——膜缺陷、酶缺陷、血红蛋白异常;外在异常)

③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

二、白细胞检查

白细胞包括: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碱性细胞、嗜酸性细胞

白细胞(WBC)计数:

成人:

4.0—10.0×10^9/L

WBC的组成比例:

中性粒细胞:

50%-70%淋巴细胞:

20%-40%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急性感染(细菌感染最常见)——化脓菌感染②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

③急性溶血、急性失血④急性中毒⑤恶性肿瘤及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感染(病毒性感染)②血液系统疾病③慢性理化损伤

④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⑤自身免疫性疾病

淋巴细胞增多:

①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