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6586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终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1综合说明

1.1绪言

襄垣县位于长治市中部,上党盆地北沿。

东邻黎城县,西连沁县,北与武乡毗邻,南与屯留县、郊区和潞城接壤。

县域基本呈方形,土地总面积1160km2,其中:

山区359km2,占31.9%;丘陵679km2,占57.6%;中南部为平原124km2,占10.5%。

全县耕地面积43.69千公顷。

现辖8镇3乡1区,县政府驻古韩镇。

近年来,襄垣县在城区规划上,向南与五阳矿、王桥工业小区联片,建南部工业区;向西辟为新项目开发区;向东利用漳河自然风光,建成高档别墅区、旅游休闲区;向北发展森林公园,建成生机盎然的生态林保护区。

同时配套完善水、电、气及商业、娱乐等设施,进一步提高县城品位,提升了服务功能,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2013年初,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新能源新材料基地、新城镇新农村典范”县的目标,以提高蓄水供水能力为重点,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建设平安、创新、美丽、幸福新襄垣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制定了《襄垣县2013年推进兴水战略建设重点水利设施实施方案》。

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项目是《襄垣县2013年推进兴水战略建设重点水利设施实施方案》的一部分。

工程位于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南,距县城6km。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0.64km2,设计总库容207.85万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水产养殖的小

(1)型水利枢纽工程。

本水库已列入襄垣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此规划已报长治市水利局,并由市水利局列入长治市“十二五”河道治理总体规划范围,本工程符合襄垣县水利整体发展规划要求。

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所在地理位置详见“襄垣县阳泽河水库位置示意图”。

受襄垣县水利局委托,我单位承担了的编制任务,于2013年3月编制完成了《襄垣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襄垣县阳泽河水库清淤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阳泽河库区清淤97.58万m3;

2)非常洪道护砌600m。

1.2工程地质

本工程建筑场地位于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南。

库区地层由第四系低液限粘土组成,透水性较小。

周边山体厚实,无低矮垭口,库区周围无深切沟谷,未发现有区域性大断裂通向库外。

因此,库区不存在渗漏问题。

库区为黄土丘陵区,岸坡由第四系低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粉土组成,山坡坡度中等,滑坡及崩塌等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水库运行50多年,库岸基本稳定。

1.3工程任务及规模

1.3.1工程建设任务与范围

本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水库库区清淤面积17.67万m2,清除淤积量97.58万m3,非常溢洪道护砌600m,为当地工农业用水提供供水保障,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当地防洪安全。

1.3.2工程规模

本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为:

1)水库库区清淤土方量97.58万m3;

2)非常溢洪道护砌工程600米。

1.4工程布置及建筑物布置

1.4.1工程布置原则

(1)因害设防、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的原则;

(2)防洪、兴利统筹兼顾;

(3)有效库容恢复最大化与不利影响最小化的原则;

1.4.2工程总体布置

本工程位于襄垣县阳泽河水库库区,在安全库区内将多年淤积泥沙进行清理,增加水库有效调蓄库容,拦蓄邯水河地表水资源,为区域内工农业用水提供供水保障。

1.4.3工程方案确定

本项目是集蓄水、防洪、景观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方案的提出,对17.67万m2库区进行清淤整治后,可形成265亩水面面积,有效增加蓄水量20.4万m3。

同时,对大坝非常溢洪道护砌600m。

1.4.4库区土方挖运工程设计

阳泽河库区坝前段高程为924m,清淤分坝前段东A区、坝后段西B区两段进行,按20m×20m布置方格网,平底标高分别定位924m、916m,A、B区均设1:

5开挖边坡,经计算需向外挖运土方万97.58万m3。

1.5施工组织设计

1.5.1施工条件

工程位于襄垣县县城南部,交通方便,库区清淤面宽广便于施工,施工供水购至附近村庄,附近有10kV线路通过,供电条件较好,工程线路长,工作面多,可同时作业,有利于高强度机械施工。

1.5.2施工总体布置规划

本工程北部为七一煤运专线公路,南部为土地路,场内外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各种材料均可汽车运抵现场。

本工程共划分2个工区。

每个施工区分别布置生产和生活设施。

各工区分别按需要设置停车场、小型修配厂等。

1.5.3施工工期

本工程建设总工期为3个月。

1.6水土保持设计

本工程区域属于山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项目区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的丘陵沟壑区,区域内土壤侵蚀模数允许值为200t/km2·a。

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分区为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和弃土场防治区。

水土保持工程估算投资10万元。

1.7环境保护设计

环境保护包括:

生态环境保护设计、社会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环境保护设计、运行期环境保护设计四部分。

工程估算投资10万元。

1.8工程管理

工程建成后,进行确权划界,明确管理范围,确定管理权限,将工程整体移交给东湖公园管理处统一管理。

由阳泽河水库管理站负责工程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

1.9工程投资估算

工程总投资为2124.33万元,包括工程部分和环境部分。

工程部分总投资(静态总投资)1929.39万元。

其中:

建筑工程1734.97万元,施工临时工程30.25万元,独立费用164.17万元。

环境部分总投资20万元。

其中:

水土保持工程10万元,环境保护工程10万元。

工程资金来源:

社会资金2124.33万元。

1.10项目评价

本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

首先,提高了最泽河现有的防洪标准,保证了阳泽河防洪区范围内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其次,有效地恢复了水库有效库容,使用地表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地下水位得到回升,调节了区域小气候,使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再次,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水域面积265亩,增加蓄水量97.58万m3,工农业供水能力得到有效保证,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同是为七一集团、新发煤业等企业工业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吸收更多的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及个人收入,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

2水文

2.1流域概况

阳泽河水库位于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南,距县城6km,水库工程始建于1959年,1960年5月竣工,2011年对水库坝体进行了除险加固处理。

阳泽河水库所属海河流域浊漳河干流邯水河系,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农业灌溉、生态用水和渔业养殖的小(Ⅰ)型水利枢纽工程。

防洪保护对象为:

襄垣县城及古韩镇石灰窑村、东畛村、西河底村、北关村等4个村庄0.6万人,0.62万亩耕地、9700间房屋,省道榆黄线、七一煤矿煤炭运输专用公路。

原设计控制灌溉面积1900亩,实际灌区工程未建。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0.64km2,为丘陵沟壑区,流域长度9.89km,平均坡降11.35‰,河段为山区河道,地势较高,海拔一般在900m以上。

邯水河是浊漳河的支流,发源于襄垣县王村镇袁家沟村西北,流经袁家沟村、大河村、阳泽河、西河底村,在襄垣县城从左岸汇入浊漳河干流,全长13.6km,全部为时令河,基本无清水流量。

2.2气象

浊漳河干流襄垣县主要气象要素为:

年平均气温为9.0℃,极端最高气温为38.10℃(1966年6月),极端最低气温为-29.10℃(1971年1月23日);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年晴天日数为93天,阴天日数为102.4天;多年(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530.4mm,最大年降水量为790.6mm,最小年降水量为303.5mm,极值比为2.6;年平均风速为1.90m,最多风向为NW;地面平均温度为11.6℃,极端最高地面温度为67.10(1961年6月12日),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34.40℃(1971年1月22日),最大冻土深度为82cm(1967年2月6日)。

本流域属季风区暖温带半温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水多集中于夏季。

流域多年平均气温9.2℃,极端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7℃,多年平均降水量530mm,年内分配不均衡,6-9月份占全年降水70%。

多年平均蒸发量1600mm。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8m/s,最大冻土深82cm。

2.3水文基本资料

从多年水文实测资料,襄垣多年平均出境径流量为6.2亿m3,其中浊漳西南源占到80%左右。

所在流域没有水文测站,属无资料地区。

流域径流分析根据《山西省长治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中1956~2000年多年平均年深等值线图、年径流深变差系数等值线图计算。

查行水库以上流域型心处径流深为R=35mm,Cv=0.6,Cs/Cv=3。

经分析计算,多年平均径流量205.3万m3,P=50%径流量158万m3,P=75%径流量113.83万m3,,P=95%径流量77.96万m3。

本流域无洪水实测资料,设计洪水采用《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计算。

推算3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262m3/s,洪量213万m3。

 

3工程地质

根据多年相关资料和2011年《襄垣县阳泽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调查内容确定工程地质资料。

⑴阳泽河水库区域内地貌单元主要为剥蚀中低山区、黄土丘陵区及冲积河谷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反应谱特性周期值为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⑵库区地层由第四系低液限粘土组成,透水性较小,周边山体厚实,无低矮垭口,库区周围无深切沟谷,库区不存在渗漏问题。

库区为黄土丘陵区,岸坡坡度中等级,库岸基本稳定。

3.1区域地质

3.1.1地形地貌

本区在地貌上位于武乡襄垣构造堆积盆地区,地面高程914-1181m,属于低山破碎黄土塬。

区域属海河流域浊漳河水系,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区内地貌单元主要包括剥蚀中低山区、黄土丘陵区及冲积河谷区。

3.1.2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新生界第四系。

1、古生界二叠系(T)

(1)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主要出露于上游两岸山体下部,岩性主要为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出露厚度大于30m。

(2)上统石千峰组(P2S):

主要出露于主河道上游沟谷中,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与泥岩互层,出露厚度大于10m。

2、中生界三叠系(T)

(1)下统刘家沟组(T21):

长主要出露于主河道上游沟谷中,岩性主要为砂岩夹泥岩与砾岩透镜体,出露厚度大于5m。

3、新生界第四系(Q)

第四系广泛颁布于区内沟谷及两岩台地,为一套松散层堆积物。

(1)下更新统(Q1):

主要分布于河道上游两岸台地下部,主要由褐黄、灰褐色低液限粘土组成,局部夹砂砾石层,厚度为3-5m。

(2)中更新统(Q2):

广泛分布于河道两岸台地中下部,主要由褐红色低液限粘土组成,夹有数层古土壤层及钙质结核。

厚度为3-30m。

(3)上更新统(Q3):

广泛颁布于河道两岸台地上部及冲沟中,主要为浅黄色黄土状低液限粉土、低液限粘土,局部冲沟中由砂及砂砾石组成。

厚度为2-6m。

(4)全新统(Q4):

多在主河道及其支流的河床及河漫滩分布,主要由含砂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粉细砂及砂砾石组成。

厚度为2-12m。

3.1.3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区处于吕梁——太行断块沁水块坳、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带中部,东侧紧临娘子关——坪头坳缘翘起带,区域构造格局受沁水复式向斜控制,复式向斜轴部为北东约23度,形态上平缓开阔,区域不存在大的断裂构造,主要构造形式为褶皱和节理裂隙,区域稳定性较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