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结构优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5833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5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结构优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省结构优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省结构优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省结构优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省结构优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结构优质.docx

《省结构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结构优质.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结构优质.docx

省结构优质

省结构优质

荆门市洋丰华府4#楼

创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

 

湖北荆厦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十月二十日

 

一、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申报表一式两份;

二、施工图设计审查批准书、施工许可证复印件(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并加盖该单位公章)各一份;

三、创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各一份;

四、工程结构质量特色介绍材料一份;

五、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复印件加盖监理公司章)

六、反映(地基基础、钢筋工程等)重要部位、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像资料6-8张;

七、提供工程结构实体检测资料

 

附表

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申报表

申报单位(章)2010年10月20日

工程名称

荆门市洋丰华府4#楼

建筑规模

2856.74㎡

建设单位

荆门市荆建物业有限公司

基础类型

独立柱基

设计单位

深圳鑫中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监理单位

荆州市江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

结构层数

六层

各方面推荐意见

施工单位履行合同约定很好,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组织施工,质量体系健全,施工组织完善,基础、主体质量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验收好评,同意申报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

建设单位意见(章)

本工程施工单位在履行合同约定,质量控制及进度控制方面做的较好,施工中各项质量报验资料齐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资料齐全,程序合法,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基础主体实体质量良好,同意申报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

施工单位意见(章)

该工程责任主体健全,责任落实到位,设计合理,施工过程中控制严密,结构外观感较好,质量特色明显,特推荐上报省结构优质工程。

监理单位意见(章)

该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合法,各项手续齐全,施工质量满足省结构优质工程条件,同意申报省结构优质工程。

市(州)协会意见(章)

荆门市洋丰华府5#楼

 

 

湖北荆厦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四月一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为荆门市洋丰华府5#楼,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月亮湖北路7号。

建设单位为荆门市荆建物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单位为深圳鑫中建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合同工期为240个工作日。

5#住宅楼总建筑面积3215.97㎡,为六层框架结构,屋顶为坡屋面,主要功能为民用住宅。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1土建部分

本工程建筑总高度为18.70m,建筑物长36.4m,宽13.7m,呈长方形布置。

室内正负零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93.3米。

建筑物平面呈一字形,东西长36.4m,南北宽13.7m。

2.2结构部分

本工程基础采用独立柱基础。

地耐力特征值220KPa,钢筋砼结构:

构件基础柱、架空层框架柱砼为C35;一至三层框架柱砼为C30、其余柱基、基础梁、主体梁、四至顶层框架柱均采用砼为C25,垫层的砼为C15。

填充墙砌体:

采用A3.5B06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砂浆:

采用M5混合砂浆。

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测量方案

由于本工程平面、竖向尺寸复杂多变,给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本公司将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测量工程师,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组成本工程的测量班组,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实施测量任务。

1、测量依据:

业主提供的现场红线桩的桩点位置及控制位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施工规范和规程《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施工测量规程》。

2、测量设备及人员配备

(1)、测量设备

经纬仪1台

精密水准仪1台

自动安平水准仪2台

钢尺4把50m、30m各两把

以上测量设备进场前应有经业主认可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的检验合格证,现场专职计量员随时对计量仪器进行抽查;项目技术组必须制定所有测量器具的检测计划,把施工测量的客观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2)、项目经理部设有:

专业工程师一名全面负责工程测量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技术交底、技术资料收集整理、指导测量人员工作;测量员2名:

持证上岗,负责现场测量放线。

3、平面控制测量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的原则

①、平面控制网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②、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依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

③、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④、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

4、高程测量

(1)、水准点引入采用往返测量,即由一个水准点出发,将标高引入施工现场内的高程控制点,控制点测设完毕后,测至另一个水准点,用另一个水准点校核;再原路测回第一个水准点。

测量结束后,校核几个点的控制点标高,引入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标高统一使用±0.000。

(2)、水准点引入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即用水准仪中丝读数,塔尺双面读数,每站管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每站前后视距离在50m左右。

(3)、场区内至少设三个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不小于25m,距槽边线不小于15m。

(4)、主体结构标高传递

主要包括:

施工层的放线与抄平,建筑物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及结构安装等。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外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轴线的竖向投测应以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为测站,并事先进行校测,确保其位置准确。

为保证精度要求,采用经纬仪与吊线锤联合投测的外控方法,线锤重量不小于1kg。

线锤吊线每隔2层用J2经纬仪校测一次,及时纠正偏差,当施工至高层时,可用J2经纬仪配合弯管目镜进行投测。

控制轴线投测到施工层后,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使用钢尺长度(本工程选用钢尺长度为50m)。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放设细部轴线,然后据此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每单元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为每层±3mm,累积误差为±20mm,施工层抄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间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标高点均设置在结构外墙阳角位置,弹墨线后并以红油漆涂三角标记,且注明标高。

结构施工中测设的平面与标高线,均应以墨线标定,线迹应清晰准确,墨线宽度应小于1mm。

(5)、室内外装饰与安装测量

室内装修时所使用的轴线控制线,在结构施工时由外墙导入该层顶板上,以待装修时使用。

标高的控制由首层高程控制线向上量取,在室内可弹1m线,以备各种设施的安装使用。

外线工程施工测量应密切配合水、电等工种的进程,测设各种管道的走向与埋深,管线挖槽前应测设中线控制桩,在基槽内投测管线中心线,间距可控制在10m至20m之间,施工水准点设置间距不大于150m,管线安装过程中应用经纬仪,水准仪及时校测。

5、工程定位

(1)、定位前先将市政基准控制点进行校核,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工程定位。

(2)、依据甲方提供的红线桩位置进行。

根据现场地形条件,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中的轴线控制桩为准,定出基槽位置及宽度。

(3)、主轴线定位按初测、复测、精测三步进行,在精测阶段,对钢尺进行在标准拉力下的三校正,对经纬仪进行闭合校正,对经纬仪进行闭合校正,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把轴线误差控制在△<2mm。

6、基础测量放线

(1)、基槽放线,放线前应根据基坑、基槽开挖图,计算基槽、基坑边线与控制桩点连线的间距,经校测无误后,以各控制点连线为准,放设基槽、基坑开挖线与基槽、基坑底边线。

为控制开挖标高,允许误差为+10mm。

(2)、挖槽完成后,可进行基础放线,放线前在轴线控制桩上架设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槽底,并以轴线为准放设基础外边线,所撒灰线要均匀顺直,不宜太粗,经监理验线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基础放线:

在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应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为准,校测建筑物外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放出细部轴线与有关边界线。

7、结构楼层测量

(1)、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首层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传递。

(2)、首层放线验收后,将控制轴线引测到外墙里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

将控制网由外控砖为内控,其控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采用借线投测法:

即将楼外侧第一根轴线外翻1m,视为借线,作为借线桩,做借线延长桩,在其他建筑上作后视标志线,楼层引测时,将经纬仪立在借线桩的延长桩上,以标志作为后视,楼层上由其他放线工用预制的尺杆从需投点处伸出,当尺杆上的标志与经纬仪十字线重合时,尺杆另一侧的标记即为投测点,此种方法需要派人监视尺杆水平、顺直状态,防止出现误差。

(3)、控制轴线选在建筑物外轮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两侧的轴线上,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方便、快捷。

(3)、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一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取点。

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为了便于核对,建筑物由四处传递标高。

8、测量工程保证措施

(1)、测量作业过程均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及我公司程序文件要求程序进行。

(2)、测量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3)、工程用测量仪器设备均鉴定合格,且均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严禁使用过期或未检的测量仪器。

仪器必须专人保管,专人使用,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4)、由业主提供施工图、测量控制桩点,均经过校测合格,并办理交接手续。

(5)、对现场所有测量控制点进行有效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以防用错。

(6)、测量人员作业中,作到100%两人互算的测量结果复核。

(7)、地下室及首层平面位置有现场平面轴线控制网控制,每层均应由初始控制桩自上而下投测。

当各轴线投测到楼板之上后,要用钢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不应超过允许误差。

(8)、为保证投测的质量,安置仪器一定要严格对中整平。

(9)、为了防止投测时仰角过大,经纬仪距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应大于建筑物的高度,否则应采取弯管目镜或激光经纬仪。

(10)、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抹更改,手续齐全。

(11)、加强自检,关键部位,如定位轴线。

基础放线、±0.000顶板、首层放线、第一标准层、屋面找坡放线等均由技术质量有关部门进行复核报监理再复核。

(二)、基础分部

本工程采用钢筋砼柱形基础。

本工程采用机械大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考虑本工程开挖面积和深度,拟采用挖土机开挖,不开或少开坡道,机械开挖应由浅而深,基底及边坡应预留一层300~500mm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及底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柱形基础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清理→砼垫层→清理→钢筋绑扎→支模板→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

2.操作工艺

A.清理及垫层浇灌

地基验槽完成后,清除表层浮土及扰动土,不得积水,立即进行垫层砼施工,砼垫层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

B.钢筋绑扎

垫层浇灌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

上下部垂直钢筋绑扎牢,将钢筋弯钩朝上,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或塑料垫块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除满足搭接要求外,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当基础高度在900mm以内时,插筋抻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上,并在端部做成直变钩,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应伸到基础底部,其余的钢筋只须伸至锚固长度即可。

插筋伸出基础部分长度应按柱的受力情况及钢筋规格确定。

与底板筋连接的柱四角插筋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cm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做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打柱砼前必须进行更换。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在T字形与十字形交接处的钢筋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放置。

见下图:

C.模板

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小钢模或木模,利用架子管或木方加固。

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子木控制钢筋位置。

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搭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D.清理

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物,木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孔洞,清除积水。

E.混凝土搅拌(商品砼)

根据配合比及砂石含水率计算出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后台认真按配合比用量投料。

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水→外加剂。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

F.混凝土浇筑

浇筑现浇柱形基础时,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

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对称浇筑。

对于锥形基础,应注意保持锥体斜面坡度的正确,斜面部分的模板应随混凝土浇捣分段支设并顶压紧,以防模板上浮变形;边角处的混凝土必须捣实。

严禁斜面部分不支模,用铁锹拍实。

基础上部柱子后施工时,可在上部水平面留设施工缝。

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柱形基础根据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各段各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

浇筑时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注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

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G.混凝土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上层振捣棒插入下层3~5cm。

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H.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大杆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

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

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螺栓、预留孔洞和管有无走动情况,一经发现有变形、走动或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

I.混凝土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常温下,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

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昼夜。

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J.模板拆除

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前设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以免造成混凝土棱角破坏。

(三)、主体分部

1、垂直运输施工方案

本工程建筑高度<24.0m。

应该对垂直方向的建筑材料运输作为施工中考虑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钢筋、模板、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门窗及其它零星材料的垂直运输。

本工程采用一台物料提升机,负责模板、钢筋、混凝土及施工机械设备等的运输,布置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图。

2、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主体结构包括钢筋工程、砌体工程、砼工程、框架梁柱工程等,详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四)、装饰分部

1、内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装饰工程在主体验收结束后方可进行。

工程内墙装修均采用图纸上规定的标准进行,参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和图集施工。

(1)、普通抹灰

①、施工流程如下:

②、操作工艺:

 

(a)、清扫基层,洒水湿润:

抹灰前,将凸出墙面不平整的部位应剔凿平整,用吊线板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及平整度,将抹灰基层处理完好。

同时,将墙面浮灰清扫干净,分层浇水湿润,浇水量以水分渗入砌块8~10mm为宜,且浇水宜在抹灰前一天进行,以利于砂浆强度的增长,不出现空鼓、裂缝。

(b)、贴灰饼、冲筋:

用托线板检测墙面不同部位垂直、平整情况,以墙面的实际平整程度决定灰饼和冲筋的数量,一般水平及高度间距以1.2m为宜,用1:

3石膏砂浆做成50mm见方的灰饼。

灰饼厚度满足墙面的抹灰厚度15mm~20mm为宜。

上下灰饼用吊线板找垂直,水平方向用靠尺板或拉通线找平,先上后下,保证墙面上的灰饼表面处在同一平面内作为冲筋的依据。

(c)、冲筋:

依照已贴好的灰饼从水平方向各灰饼间用石膏砂浆冲筋,反复搓平,上下吊垂直。

(d)、抹底子灰:

在梁柱与墙体交界处先铺贴一层钢丝网,在刷好107水泥浆后应及时抹灰,不得在水泥浆层风干后再抹灰,否则宜形成隔离层,不利于基层粘结。

抹灰时注意不要将标筋碰坏,第一遍抹灰为5mm厚1:

3石膏砂浆,扫毛或拉出纹道,再满铺纤维网,接着抹第二遍石膏砂浆,厚度为5~8mm厚,用大杠将抹灰面挂平,木抹子搓平,用吊线板检查,要求垂直、平整,阴阳角方正,墙面与顶板交角顺直,平整洁净。

(e)、抹灰罩面:

用净石膏灰浆罩面赶平压光,两遍成活,罩面厚度5mm。

(f)、内墙刷涂料:

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管线洞口修补平整,如基层有缺陷应在刷浆前认真处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杜绝刷浆后进行其他补修工作的现象。

在大面积施工前,要先做样板间施工,经检查鉴定达标后进行。

刷浆时要注意不要交叉污染,对门窗、暖气件、各种管道灯具、开关插座、箱盒等应采取临时覆盖措施防止污染,刷浆工程结束后应加强管理,认真做好成品保护。

2、外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室外装饰工程应在主体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并且在屋面工程防水层结束后进行施工,外墙涂料施工前,雨落管已经安装完毕。

同时,外门窗框也已经安装完毕。

外墙全部做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面层,在原图纸要求梁柱与墙体交界处不舍钢丝网的基础上,另要求全面墙面增加一层纤维网,具体做法是:

先铺设梁柱与墙体交界处钢丝网,然后做14mm厚抹灰底层,满铺纤维网,6mm厚抹灰面层。

(五)、安装分部

1、电气安装工程

(1)、电线套管敷设

①、工艺流程

 

②、材料检查

(a)、所用电线套管必须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并应注有出厂日期和生产厂名。

(b)、电线套管壁厚要均匀,厚薄一致,无劈裂、孔眼、棱刺和凹扁现象。

(c)、管箍丝扣清晰不乱扣,两端光滑无毛刺。

③、预制加工

(a)、煨管:

采用手扳煨管器和液压煨管器煨管。

使用手扳煨管器时,移动要适度,用力不要过猛;使用液压煨管器时,模具要配套。

管子煨弯,凹扁度应不大于管外径的1/10,弯度应不小于90度,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

如穿电缆,则应与电缆弯曲半径相适应。

(b)、管子切断:

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长度量准确,断口处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铣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

④、箱、盒固定

(a)、测定盒、箱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盒、箱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标出盒、箱实际尺寸位置。

(b)、稳住盒、箱:

稳住箱、盒,要求灰浆饱满,平整牢固,标高正确。

⑤、管路敷设、连接

(a)、管箍丝扣连接:

套丝不得有乱扣的现象,管子连接时管口要对平齐,两端管口锉光打平,管箍外露丝不多于2扣。

(b)、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

无弯时

30m

有一个弯时

20m

有两个弯时

15m

有三个弯时

8m

(c)、管路应避免与煤气、热力管相遇,相遇时,其最小距离为:

项目

平行距离(mm)

交叉距离(mm)

与燃气管路

100

100

与蒸汽管路

500

300

与暖热水管

200

100

如满足不了上述这些最小距离,必须作防爆隔热处理。

(d)、支架、吊架及直敷墙上的管卡均应牢固、平整。

其固定点与盒、箱边缘的距离应为100~150mm,管路中间固定点最大距离为:

套管名称

钢管直径(mm)

15-20

25-30

40-50

65-100

厚钢管

1500

2000

2500

3500

薄钢管

1000

1500

2000

——

(e)、管路敷设完后,应保证畅通。

⑥、管进盒、箱要求

(a)、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

(b)、管口入盒、箱,管口露出盒、箱应小于5mm。

有根母者,与根母平,管口要光滑,平齐。

两根以上的管子入盒、箱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

⑦、关键部位的处理

(a)、遇有伸缩缝、沉降缝,必须作伸缩、沉降处理。

变形缝两侧各预埋一个接线盒,先把管子的一端固定在接线箱上,另一侧接线箱底部的垂直方向开长孔,其孔径长度、宽度不小于被接入管直径的2倍。

(b)、地线连接:

管路应作整体接地连接,由于本工程所用钢管为镀锌钢管,因而需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连接,不得用熔焊连接地线。

(2)、防雷及接地

①、接地体的连接采用焊接,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作防腐处理。

②、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如下:

(a)、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二倍,且至少三个棱边焊接。

(b)、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焊接。

(c)、镀锌圆钢和镀锌扁钢焊接时,其长度为圆钢长度的6倍。

(d)、接地干线敷设应平直,水平度及垂直度允许偏差2/1000,但全长不得超过10mm。

(e)、转角处接地干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扁钢厚度的二倍,接地干线应刷黑色漆,但断接卡子及接地端子等处不得刷油。

③、本工程引下线均利用柱筋焊接引下至联合接地体。

结构柱外侧主筋应不少于2根。

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做好标记,距室外地坪1.8m处焊好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6D。

(3)、配电箱安装

①、工艺流程

②、设备开箱检查

(a)、安装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检查记录。

(b)、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资料,核对设备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附件、备件齐全;产品合格证件、技术资料、说明书齐全。

(c)、配电箱箱体外观检查应无变形,油漆完整无损。

(d)、配电箱内部检查:

电器装置及元件、绝缘瓷件齐全,无损伤、裂纹等缺陷。

③、设备搬运:

道路要事先清理,保证平整畅通。

④、配电箱安装

(a)、配电箱安装:

应按施工图纸的位置,经核对后将配电箱的箱体安装在墙上。

(b)、箱体就位后,应找正、找平,固定牢靠。

(c)、配电箱接地:

每台配电箱箱体与进入本箱的电线管应按规定做跨接地线。

(d)、配电箱本体及箱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

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箱门应用软导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做可靠的连接。

(e)、配电箱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均应刷漆。

⑤、试运行

(a)、作好试运行的组织工作,明确试运行指挥者,操作者和监护人。

(b)、安装作业全部完毕,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全部合格。

(4)、开关、插座安装

①、工艺流程

②、技术质量要求

(a)、开关的通断位置应一致,且操作灵活,接触可靠。

(b)、插座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盒子内外应清洁,无杂物污染,盖板紧贴建筑物墙面。

(c)、暗装开关的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并列安装的开关高度应一致,高低差不大于1mm。

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低差不应大于5mm,成排安装的插座高低差不应大于2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