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头导游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580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龙头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老龙头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老龙头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老龙头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老龙头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龙头导游词.docx

《老龙头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龙头导游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龙头导游词.docx

老龙头导游词

老龙头景区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巨龙,奔驰腾跃在华夏大地。

它从遥远的西部戈壁一路飞腾而来,穿越河川大漠,骄傲地把头在此伸进滔滔渤海之中,形成龙头入海之势,搅海翻浪,戏水浴日,这便是您将要游览的明代长城东部起点、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唯一入海处——老龙头。

毛主席曾说:

不到长城非好汉!

在山海关还流传着这样一句:

不游龙头更遗憾!

今天,我衷心地祝愿各位的龙头之旅是“既当好汉,又补遗憾”的完美之旅!

<登城坡道>

老龙头坐落于山海关城南的临海高地,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气势之大,海岳天开,被喻为“人类历史上的千古奇观”。

我国最具权威的长城学界泰斗——罗哲文先生,用“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来赞美、评价山海关长城,其中老龙头长城功不可没。

这里的入海长城、滨海长城与天下第一关段的平原长城以及角山一带的山地长城、三道关的山谷长城、九门口的河道长城,一起组成了中国长城建筑史上的神来之笔、明代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山海关长城。

老龙头长城的修筑始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当时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由大将军徐达在此修建的山海关前卫哨城。

明代中、后期,明代防务的重点由蒙古转向女真,由陆路转向海路。

老龙头作为海上防御的前沿,经抗倭名将戚继光、兵部尚书孙承宗、巡抚杨嗣昌等数位重臣名将的督师经略和增修加固,成为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

老龙头历经明清两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担负着不同的历史责任。

终明一代,它是严密的海陆军事要塞,清代顺治至嘉庆时期则是观海览胜的佳绝处,自1840年以后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老龙头重又担负起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海防重任。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建筑,使老龙头具有万里长城任何地段也不能替代的军事功能。

现在对外开放的老龙头景区占地面积600亩,由宁海城、澄海楼、入海石城、南海口关、龙武营、海神庙等28处景观组成。

这里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入海石城、唯一的一座海上敌台、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个垛口、第一道关口、第一座观海楼阁以及现存最完整的明代长城沿线海防兵营。

沿着脚下的马道缓步登城,一幅绚丽的长城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逐一欣赏,慢慢品味。

<澄海楼>

各位来宾请看,这是历代长城上唯一的一座临海楼阁,也是老龙头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澄海楼。

楼为九脊歇山顶,两滴水层楼,雕梁画栋,重檐翼舒,它耸峙于高昂的龙头之上,犹如点睛之作,衔领长城,面海背山,历来是瞻海观潮看日出的好地方,这里集自然、人文之精粹的雄伟气势,远胜于一般的湖山胜境。

登上澄海楼,在回廊四望,处处美景。

迎面,碧海波澄,海鸥翩翩,云帆点点。

回顾,长城起伏,直走角山,倒挂云端。

东望,海上姜坟,雁阵环绕,依依不去。

西眺,潮涌港阔,鸽群回旋,万国梯航,好似置身人间仙境,顿感心旷神怡。

清康熙九年,山海关管关通判陈天植曾盛赞澄海楼“面临巨壑,背负大山,高枕长城之上,波澄万里,峰叠千重”,就连彭蠡、洞庭、会嵇、山阴等诸胜都不足以与其相媲美!

据地方史志记载,澄海楼的前身叫“观海亭”,是明朝初年修筑的。

此亭虽小,名气很大。

每值海风呼啸,亭内游人丝毫不觉,此景被称为“海亭风静”,名列古“榆关八景”之一。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将观海亭改建为二层的楼阁式建筑——澄海楼。

<澄海楼匾、楹联>

明清时期,澄海楼是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登临的佳所,仅清代就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12次登楼观海。

其中,清高宗乾隆就5次登临,楼内现存的匾额楹联、诗词联句均出自他们之手。

一楼悬挂的“澄海楼”匾、楹联“日耀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及横额“元气混茫”,均为清高宗御笔所题。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澄海楼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匾额中“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之意。

“海不扬波”是3000多年前的一个典故,象征圣人治国,天下太平。

楹联为集句联,其中“天容海色本澄清”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六月二十夜渡海>>诗中的一句: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上联“日曜月华从太始”:

是说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原始的大自然界,暗喻清王朝的强大。

下联“天容海色本澄清”:

意思是长天大海的形体、颜色本来就是清澈的,暗喻清朝政治清明。

横额中“元气混茫”的“元气”是指传说中天地未分时的混一之气,“元气混茫”:

意思是说汪洋大海就像天地未分时那样迷迷蒙蒙,同时也记录下乾隆皇帝第一次登澄海楼时看到的景色。

二楼悬挂的匾额“雄襟万里”,为明末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两次临危受命督师蓟辽的孙承宗所题。

“雄襟万里”不仅赞美了老龙头的雄伟风光,也抒发了他献身边疆的豪情壮志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现在山海关城内的“节制四镇坊”即为表彰他的功绩所建。

<澄海楼楼内>

澄海楼高居长城之上,临峙万里海崖,其气势绝非一般长城楼阁所比。

清代自康熙至道光的五位皇帝常在秋冬之季,到关外祭祖。

出关、入关经过山海关共12次,登澄海楼也是12次。

究其原因有二:

一来是观看大海,赏景吟诗,二是来求个吉利。

龙,是传统的皇帝的象征。

这里是老龙头,无论哪条“龙”,都想在这里抬抬头。

皇帝每次来这里,都和侍从诸大臣观海、饮宴、赋诗。

在二楼的条案上,经常摆着文房四宝。

这澄海楼建筑奇巧,即使是刮风的天气,外面波涛汹涌,四面扬沙,楼内门窗敞开着,风也吹不到楼里。

皇帝挥笔题诗连镇纸都不用。

这“海亭风静”的特点,可以和山东蓬菜阁的“避风亭”相媲美。

据不完全统计,清朝皇帝以《澄海楼》为题的诗有51首,形式多样。

其中有七篇禁体诗联句,是乾隆八年皇帝首倡的。

他登澄海楼,与诸大臣约定写禁体诗联句,以咏海为主要内容,禁用“水”字或带三点水偏旁的字,违者罚酒三杯。

还规定写52句的排律,严格使用平仄,除开头两句以外,各联一律使用对仗。

后来,嘉庆、道光纷纷效仿,在澄海楼咏禁体诗联句,被传为佳话。

由于皇帝们频频登临,澄海楼名声大噪。

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争着来老龙头观光,即景抒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盛极一时。

<楼壁诗碑>

老龙头地势险峻,天容海色,澄海楼更是居高临下,吞波吐浪。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即兴赋诗。

1987年,复建澄海楼时,在楼两侧墙壁上镶嵌了8块卧碑。

其中有4首清帝诗,分别是康熙八年九月,康熙皇帝写的《澄海楼》,雍正在康熙38年写的《澄海楼》诗,乾隆19年(1754年)的《再题澄海楼壁》,以及道光皇帝的七言绝句《澄海楼》。

还有四首诗均写于明朝,作者分别是万历年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张时显、崇祯年间兵部分司主事朱国梓、文人蔡可贤(一说朝鲜使臣)和民族英雄戚继光。

我来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

澄海楼

作者:

爱新觉罗·玄烨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2年),是清朝第二代皇帝,年号康熙,8岁嗣位,在位61年,治国颇具才干,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重大贡献。

这首诗是康熙八年九月写的。

那时康熙皇帝刚18岁,却流露出君临天下踌躇满志的心情与气魄。

此诗写得很有气势,高高的澄海楼俯镇汪洋大海,放眼远望云雾茫茫。

大海容纳江河无数,海面上船只来来往往。

波涛滚滚显得天地更大,天空明亮借的是日月之光。

面对着这样壮观的景象,诗人不禁发问,神仙住地在哪里?

我是不会学汉武帝那样寻找神仙的方法,因为这里就是仙境。

登澄海楼

作者:

爱新觉罗•胤禛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净云霞。

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浪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

诡词未许张融赋,到此方知语不夸。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1722-1735年在位。

此诗写于康熙38年,当时他22岁是雍亲王,是代表父亲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经山海关登澄海楼所作。

这首诗着意写风和日丽突变,风起浪涌展现的涛天景象。

可想而知,大海在雍正帝的眼里是多么神奇壮观。

再题澄海楼壁

作者:

爱新觉罗·弘历

我有一勺水,泻为东沧溟。

无今又无古,不减又不盈。

腊雪难为白,秋旻差共青。

百川归茹纳,习坎惟心亨。

却笑祖龙痴,鞭石求蓬瀛。

谁能忘天倪,与汝共濯清。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1735—1795年在位,继承康熙、雍正盛世基业,文治武功,堪称极盛。

此诗写于乾隆八年(1743)十月,皇帝自盛京谒祭祖陵归来,入渝关,登澄海楼望海,雪霁千峰,波明万顷,天容海色,蔚为壮观,咏此诗。

登望海楼

作者:

爱新觉罗•旻宁

凌虚楼阁重登临,渤澥何人测浅深。

渺矣三山不可望,只余空阔海烟沉。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1821-1850年在位。

在位期间,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他在嘉庆23年随父亲登过澄海楼,自己当皇帝以后,在道光9年也来过一次。

登楼观海两次,却留下《澄海楼》绝句30首,虽然有些诗是在皇宫里写的,但足见澄海楼在他脑海里印象之深。

这首诗是道光《澄海楼》组诗的第28首。

从这诗中可以察觉道光皇帝对前途的“茫茫”感和强打精神的心态。

登澄海楼

作者:

明 蔡可贤

城头望海海潮生,白浪乘风撼塞城。

汉使不来槎自转,秦皇已去石还惊。

桑田反复千年事,云水苍茫万里情。

此日流觞须尽兴,当时采药竟何成。

蔡可贤,明代人。

这是一首感怀诗。

诗人站在宁海城城头上望着海中潮水奔涌,白浪随着海风不断地击打着入海石城,感悟到这种景象不知存在多少年了。

想当年汉武帝派人去海上求仙药已是一去不复返,秦始皇也早已撒手人寰,尽管被他鞭打过的石头至今还在发抖。

但桑田变换,地久天长,人想要永生是不可能的,抓住当前良辰美景尽兴一番,要比秦皇汉武的求仙采药之举高明多了。

这也就从侧面肯定了老龙头澄海楼作为游览胜地的价值。

观海亭

作者:

明 戚继光

曾经泽国鲸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

春入汉关三月雨,风吹秦岛五更潮。

但从汉使传封事,莫向将军问赐貂。

故里苍茫看不极,松楸何处梦魂遥。

作者戚继光镇守蓟镇多年,筑入海石城,建立了丰功伟绩,可是朝廷里有些官员却排挤他,使他不得重用。

他在观海亭隔着大海眺望家乡——山东蓬莱。

赋诗言志,报国不求封赏,表达了爱国志士的广阔胸襟。

澄海楼

作者:

明 张时显

沧溟极目水连云,秋色遥看已半分。

潮拥高城浮蜃气,剑横绝塞闪龙文。

晚风落日秦王岛,夜月飞涛姜女坟。

万里灵槎无计借,乘闲且自狎鸥群。

张时显,是明代江西南城人,曾任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编撰过《山海关志》,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扩建孟姜女庙,今天姜女庙的规模就是那时奠定的。

这首老龙头观景诗,展示了老龙头秋天的独特风光。

好一份闲情,好一派秋色,老龙头之美尽在其中。

澄海楼

作者:

明 朱国梓

戍楼尽处接危楼,一槛凌空万象收。

云水迷离潮汐古,沧桑泡幻见闻愁。

平时游览多忘返,今日相逢怕遇秋。

破浪乘风乏舟楫,安能歌啸不持瓯。

朱国梓,明代前屯卫(今辽宁兴城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任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十六年任永平道。

诗人在战争风云密布,多事之秋登临澄海楼,感觉与以往大不一样。

尽管澄海楼依然高高耸立在海边,眼前景色依旧,但给人的感觉却多了“迷离”与“愁、怕”。

诗作反映了作者惆怅彷徨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了老龙头作为游览胜地的兴衰与时局的密切关系。

<御碑亭>

清代原建有一座“御诗亭”,亭内镶卧碑,镌刻了清代诸帝的部分《澄海楼》诗。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全部被外国兵砸毁,连澄海楼也被毁于一旦。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御碑亭为重檐四角亭,原是清代乾隆十九年山海关知县钟和梅所建。

清代乾隆皇帝曾四次回盛京祭祖,往返经山海关每次必到老龙头,登澄海楼赋诗,御碑所刻的乾隆题诗是乾隆八年到十九年所题的三首长诗。

<“一勺之多”碑>

“一勺之多”碑是明天启五年(1625年)山石道刘永基题写,天启六年(1626年)海运同知王应豫勒石立。

“一勺之多”出自《中庸》之《博学》,“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意为:

现在看到的水,它开始只有一小勺那么多,等到它聚积成深广难测的大水,鼋、鼍、蛟、鳖生活在里面,各种物产资财繁殖在里面。

<英军大炮>

这门大炮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老龙头后,英国军队放置在老龙头长城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军匆忙撤走,这门大炮遗留在这里,作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见证,教育中国人民时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清代诗人刘文临曾写了一首《哀澄海楼》,通过对“澄海楼”的凭吊,对老龙头凄凉景象的描写和对澄海楼昔日辉煌的追叙,控诉了八国联军践踏老龙头的强盗行为,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1954年4月21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同志曾来到老龙头遗址上,站在这门大炮前,讲述旧中国任人宰割的惨痛历史,教育大家要为新中国而奋斗。

<南海口关>

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年,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15000余人,修永平、界岭等32关。

在老龙头上修筑了明长城东部第一关——南海口关,位居山海关长城十大名关之首。

此关内外不通大道,为利于防守,关口较小。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为防女真西进,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南海口设龙武营。

明末,出于战略防守的需要,用土将城门堵塞。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龙武营的基础上增设南海口营,隶属天津水师镇。

南海口分防汛守,有老龙头、南海口、秦皇岛、白塔岭等4处。

从老龙头起,向西30公里到北戴河金山嘴,均设土墩台,派员驻守。

此后,历经300多年海风扬沙成丘,沿城堆积的沙土有几丈高,人们找不到南海口关了。

有的历史学家曾按图索骥误认为老龙头东北面的“铁门关”是南海口关。

直到1987年重修澄海楼,清除滨海长城积沙时,才使南海口关重见天日。

<“天开海岳”碑>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竖有多通石碑,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了这块“天开海岳”碑。

“天开海岳”四个字把山海关的地理形势作了高度概括。

此碑妙在“开”字一用。

“开”可作“开创”解,这四个字的意思是:

老龙头的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

“开”也可作“开拓”解,意为老龙头的海山美景在天地豁然展开。

也有说将“开”字引申为“造”,意为:

大自然之伟力造就了大海紧依大山的雄险地形,实在令人惊叹!

这块碑很古老,虽无落款,但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它“薛礼碑”。

据史书记戴:

唐太宗多次筹措东征高丽,因征途遥远,“馈运不济”,故在出兵之前,先运粮于临渝关和营州(今朝阳)。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率师亲自东征,从洛阳到渝关。

在辽东督战不力,回营州,听说太子李治来迎,唐太宗就飞骑入渝关,与太子相见于临渝宫。

唐太宗多次整兵东征,均末获胜,直到薛仁贵(即薛礼)东征,才取得胜利。

山海关关于唐太宗东征的传说很多,其中以薛礼东征,在此立“天开海岳”碑的故事,传诵古今。

1984年9月,经专家鉴定为唐碑。

碑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碑身无碑帽,碑顶为弧形,字体为正楷粗犷、浑重,背面无文字等。

碑文是赞美景色的,这就足以证明老龙头作为游览名胜是从唐时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关于这块碑还有一段故事呢。

相传1900年英国侵略军占领了老龙头以后,见“天开海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十人挖碑座,用几匹马拉碑身,折腾了一天,才把它拽倒。

可从这以后,神异的事情出现了。

每天晚上,夜空里伸下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无影无踪。

如此几夜,英国营盘里人心惶惶,最后不得不按东方的礼节烧香磕头,恭恭敬敬地把“天开海岳”碑重新树立起来。

后来,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军撤走前,又把这块碑拽倒在海滩上。

直到1927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他树立起来。

他说,我树立起来的不仅仅是一块“天开海岳”碑,而是中华民族不让外敌欺辱的堂堂尊严。

至今这“天开海岳”碑历尽人间沧桑,巍然不动,成为老龙头历史的见证。

<靖卤台>

这是明万里长城唯一建在海中的敌台。

又称“靖卤一号敌台”。

敌台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工事,可住兵、屯武器、观察敌情和防御。

“靖卤台”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应元始建,初为实心敌台。

隆庆初年(1567年),蓟镇总兵戚继光奉旨北调坐镇蓟镇长城,并自居庸关至山海关的1200华里的蓟镇长城上修筑敌台1017座。

隆庆四年(1570年)把这座实心敌台改建为空心敌台。

因这是明代长城东部的第一座敌台,称为“敌台之始”,戚继光亲自命名为“靖虏台”,后改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敌虏”的“虏”。

顾名思义:

一是指海水平静,二是指平定敌虏。

一名双关,各有意义。

<入海石城>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万里长城的龙头——入海石城上了。

这是明万历七年(1579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派参将吴惟忠增筑的。

据《山海关志》记载:

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正月,蒙古侵犯,关门戒严。

“时海冰坚且阔,兵部分司主事商诰先期督凿,复冻如初。

至是,敌果趋海口潜渡,忽冰解,惊退。

又攻旱门关,甚急,诰督军力却之。

”这种现象说明了海防的重要性,也是增筑入海长城的主要缘由。

入海石城的建筑结构独特,它巧妙地利用了山海关古陆中的老龙岗脉岩为基,以石块夹砌其间,找平后,上面叠筑起九层的花岗岩巨石。

这种将自然山岩与人工砌体合二而一的作法,不仅省工、省料、省力,而且基础坚固。

特别是把长城直插进海,截断了敌人从陆地或浅海绕过长城进犯的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这里陈列的巨型条石,就是当年入海石城所用的基础石。

每块条石边角整齐,最长的2.6米,最重的达3吨。

为了使入海石城经得住海浪的冲击,在条石的四面凿有马蹄形凹糟,相邻两块石槽连接形成“燕尾槽”。

槽内再浇铸白矾、松香、铁末制成的凝固剂,待溶液凝固后整片基石就牢牢的粘连在一起了。

这种榫卯的建筑结构,是隋代就已经研创出来的水下建筑工艺——银锭铁榫法。

正是这种集天工于本体的精湛、高超的建筑工艺,使入海石城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海上堡垒,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中海上长城的精品、长城建筑的绝品。

令世人惊叹不已!

现在就请您站在入海石城的最前端,领略一下长城与大海握手的奇观吧!

<宁海城>

宁海城是万里长城军事防御建筑中唯一的一座海堡城。

它自身就是一座防御功能齐全的军事建筑群。

在宁海城中,既有军事指挥机构——守备署,又有驻扎军队的龙武菅,还有作为下级指挥官的把总署官邸,并附有依托神灵护佑的龙王庙,关帝庙等建筑。

最早的宁海城范围较小,城墙为夯土结构,用来驻扎守关军队,屯聚粮草军械。

后来,弘治十一年副都御使洪钟、万历初年蓟镇总兵戚继光都加以重修,壁垒森严。

天启年间,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在这里首建龙武营,操练水兵。

管理潮河港的户部分司主事也驻在这个城中。

明崇祯六年(1633年),巡抚杨嗣昌扩建老龙头南海口关城,定名“宁海城”。

即为现在宁海城的雏形。

占地87亩,城高8米,厚4米,周长900米,平面形状为矩尺形,北面、西面各设一门,门上建有箭楼,东墙外侧与长城相连,并有二段向外突出的半弧形,设有马面,建有铺房,与靖虏一号敌台、王受二号敌台成犄角之势,凸显了滨海长城的防御作用。

但令人可惜的是,这些建于明代的军事建筑群,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老龙头的炮火中遭到毁坏,并由英军强行霸占,修建了驻扎军队的兵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撤走。

全国解放后,—直由驻关部队驻防。

为恢复宁海城军事防御建筑原貌,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历史景观。

1992年,秦皇岛市委做出复原其原貌的决定,在山海关区委、区政府的主持下,于3月正式动工,6月初竣工,建筑总面积3238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龙武营军官房、士兵房、伙房、碾房、粮仓、牢房、马厩、戚继光兵阵陈列室以及守备署、把总署、显功祠、龙王庙等。

<龙武营>

龙武营是明代驻防老龙头的水师营。

明代后期,后金政权向西方步步进逼,朱明王朝在辽东的战事节节失利,丢城失地。

战略要地山海关已成明王朝的最后一道屏障,“国家将全部精神尽注山海。

”老龙头的陆海防御尤为重要,朝廷海运辽东的军需物资全部由山海关老龙头马头港及附近港口转运,鉴于这种情况,明王朝于天启二年(1622)钦命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孙承宗亲临山海关督师。

在老龙头设龙武营,训练水军三个营,编制900人,巡逻觉华岛(今兴城市菊花岛)以西至滦河口以东的海面,防范与打击敌船活动。

更有捍卫军需转输港,并兼护航的使命。

到明崇祯六年,巡抚杨嗣昌再设龙武营。

龙武营分前、后两院和生活区,是一组反映明代军营风貌的群体建筑,为仿明代小式硬山砖木结构的建筑。

<士兵房>

前院有正房18间,西9间为士兵住房,士兵房采用北方的建筑特点,砌对面大通炕。

当年的龙武营士兵每人一个腰牌,上面写有所属部队的编号、年龄、住址、相貌特征等等。

做为士兵进出营地的通行证,兼作供给军粮之用。

<军官宅院>

东9间为军官宅院。

进深二间,每三间一处,分为百总带家眷住房、下级军官单身住房和健身房、练功房等。

<戚继光兵阵陈列室>

后院正房18间,分别是戚继光兵阵陈列室和丁口宅。

在戚继光兵阵陈列室门前的这副楹联可谓是对戚继光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

肝胆存天地戚家军兴驱倭海曲,浩气贯古今纪效书传练兵蓟门。

这副对联讲的是戚继光及其他率领的戚家军,在东南沿海一带围剿倭匪的功绩与日月同辉、大地同在;在蓟镇戍守边关中,效力整肃,治军有方,不但使北部边关太平无事,而且将其主要的军事思想和治军方略辑录在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存,使之永垂不朽。

戚继光是我国古代十大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他在戎马一生中,积多年的实战经验,在任蓟镇总兵期间,创造了一套独到的营阵。

室内陈列的戚继光四种兵阵就是按其所著《练兵实纪》中车、骑、步、辎营阵缩小复制的。

<丁口宅>

丁口宅,东西厢房各三间。

“丁口”,顾名思义,“丁”即是兵,“口”就是家眷。

现在恢复两个丁口之家,反映的是当年戍边兵丁的生活实况。

明代的兵制打破了历代兵制的成规,在戍边的兵丁中,征调部分带家眷的服役,并采取终身为兵的世袭制度,并兼有屯田的使命,生活自给自足。

院内陈列的是入海石城的基石。

是1987年春重新修复老龙头长城时,打捞出来的入海石城基础石原物。

因在海中多年浸泡,石上满布贝壳。

两侧陈列的大铁锚,是复制的明代防守老龙头要塞的龙武营水师战船所用。

<生活区>

生活区在龙武营的后部,是明代海军军营生活的一个缩影。

水井、粮仓、伙房均是当年驻守在老龙头龙武营官兵生活的必须。

打典是集合官兵,用饭的信号。

马厩是当年龙武营、守备署饲养战马的地方。

而牢房主要是用作囚禁违犯军纪或不法行为者。

在封建社会,习武者和军人都非常崇拜武圣人关羽,封建统治者也大肆宣扬关羽的忠义,在龙武营的生活区也建有一座关帝庙。

<守备署>

守备在明代是防守一城一堡的长官,在清代系正五品武官,署中陈设为明代形制。

守备署建在龙武营的西侧,建筑仿明代大木硬山建筑,四进封闭式四合院,坐北朝南。

由南向北依次是照壁、署门、仪门、正堂、议事厅、后宅。

占地面积321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3平方米。

照壁是守备署中轴线上的最前端建筑物,长10米,高4米,正面砖刻“为国干城”四字,其中的“干”字指盾,“干城”就是既能安外又能卫内。

背面所刻“壁垒森严”四字指的是老龙头的军事防御坚固,戒备严密。

署门门前的一对石狮象征府邸的威严。

署门两侧各站立一手持兵刃的卫士,守卫守备署。

仪门是守备署的第二道门,也称做垂花门,是当年守备以礼迎接贵客的场所。

西厢房三间为军士房,是负责守卫守备署的军士居住的场所。

正堂是守备部署军事,调兵遣将的地方。

正中坐的即守备。

两侧各站立二名卫士,背后的绘画是按明清时武官品级所绘的图案。

守备之名始于明代,正五品武官,辖官兵一千有余。

明代前期,并无守备一职,那时中央军事力量主要有五军都督府、上直卫、京营三大部分;地方军事力量统于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

各地皆立卫所,最多时共设卫547,千户所2593,每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

到明代中后期,才出现守备官职,有中军守备,掌印卫守备等。

清代仍沿用明代兵制。

议事厅的建筑规格与正堂相同。

所谓议事厅就是作为研究军情,决定军务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