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279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公布的大纲核对,答案供参考)

同学们:

你们好!

根据学院的要求,现在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期末复习大纲公布如下。

就有关的问题提示如下:

1、本大纲所有复习题是供大家自学时使用,由大家根据所学,自行在电子课件或者教材中寻找答案。

2、期末考试是机考,随即出题;试题有可能与本大纲重合,也有可能超出本大纲,请大家复习时在范围上要更宽泛些,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

3、题目很小,内容琐碎,题量却比较大。

因此大家要立足于本大纲的复习,不要再找所谓重点进行复习。

再强调一遍:

要全面复习。

4、题型大家一望而知,不再赘言。

请大家再参考平时答疑公告栏中所载“答疑回放”中的ppt。

5、说白了,请大家依据此大纲复习,并注意平时答疑中的有关公告。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周的邦鄙是指()的行政区域。

A首都附近B、民族杂居地区C边境地区D、各诸侯国内部

2、西周的大夫是分封的,所封的土地称为()。

A、采邑B、庄园C、坞堡D、领地

3、辽朝以民政为主的地方行政系统由()负责。

A、南面官B、大王院C、枢密院D、北面官

4、元代称大都周围一带称为“腹里”,直属中央的()管辖。

A、户部B、中书省C、尚书省D、门下省

5、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将全国各行省一律改为(),废除行省制度。

A、承宣布政使司B、都督府C、提刑按察使司D、都指挥使司

6、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控制,主要表现在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上。

A、使用B、培养C、考核D、以刑罚恫吓

7、宋代地方的军、民、财、法和人事权互不相属,权力都集中到中央。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要着眼于官吏的()

A、职有常守B、相互牵制C、争权夺利D、能力培养

8、秦汉考核官吏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一次。

A优劣B赏罚C殿最D贤否

9明清时期在府一级设有同知、通判为知府的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A副手B副官C辅官D佐贰官

10、“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说舜在用强制手段夺取最高首领的权位,是对所谓()制度的破坏。

A禅让B官员任免C官吏选拔D君主即位

11、清世宗雍正以后,皇帝对各省政务的批示经过须经过()。

A内阁B户部C军机处D兵部

12、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负责,交皇帝核准。

A奉常B长史C侍中D尚书

13、考课制度中,对官吏的提升称为()。

A升B提拔C迁D拔擢

14、东汉,三公改为(),共同辅助皇帝决策。

A太尉、司徒、司空B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C太尉、国尉、廷尉D郎中令、卫尉、校尉

15、西晋诸侯王身兼中央要职,又拥有一定的军队,威胁中央的安全,因此出现了()。

A吴楚七国之乱B靖难之役C八王之乱D异姓王反叛

16、宗法制度首先强调的是( )

A尊尊B忠君C极谏D亲亲

17、西周国学将成绩优异者通过司马推荐给周王。

被推荐者叫作()

A进士B贡士C贤士D才士。

18、御史台独立后,()主管纠劾官吏的失职滥权及其他违法事件,责任最重。

A治(持)书侍御史B殿中侍御史C侍御史D御史

19、唐代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开始的。

A财权B人事权C军权D处理宫中事务权

20、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部[州]监察区,各部设()。

A刺史B御史C廷尉D司隶校尉

21、()是指出自忠诚,从对统治者有利的出发点上提出来的补阙和匡正。

A劝慰B勉励C谏诤D讥讽

22、东厂一般是由(D)的掌印太监监领,称提督东厂,直接受皇帝指挥。

A、御用监B尚宝监C神宫监D司礼监

23、汉代()并行,郡设守,国设相,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A郡国B府州C路府D省州

24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名为()。

A顺天府B应天府C奉天府D大名府

25、“夏后”的“后”的意思是(   )

A皇帝B后面C后来D王

26、清代仿效汉族统治者预立太子的皇帝是(  )

A清世祖顺治皇帝B、清世宗雍正皇帝C清太宗皇太极D清圣祖康熙皇帝

27、“正大光明”匾掛在紫禁城内的()

A、太和殿B、保和殿C钟粹宫D乾清宫

28、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下达的第一道诏令是( )

A、书同文B行同伦C统一度量衡D议帝号

29、先秦时期国君发给臣下的虎符是()

A、授与臣下兵权和调兵的信物B、对臣下的奖励C往来全国的凭证 D太子监国的证物

30、封建宫廷建筑一般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叫作()

A、正殿B、内廷C、禁中D、前朝(廷)

31、秦国自( )惠文王起,诸王葬地都取名某陵。

A、惠文王B、昭王C、穆公D、秦始皇

32、()是我国陵寝制度逐步确立时期 

A、秦朝B、春秋C、战国D、汉代

33、汉代帝王陵园附近的功臣、贵族陪葬,称为()

A、功臣陵B、陪陵C、附葬陵D、臣下陵

34、天寿山帝王陵园在( )

A、北京B、南京C、西安D、杭州

35、清东陵在()

A、北京金山B、辽宁新宾C、河北易县D、河北遵化

36、“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封建政治上的含义是(  )

A、所有的人都是君主的大臣B、所有的人都是君主的奴仆C、所有的土地都由臣民管理D、所有的土地都是王和臣民的

37、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D     )

A、独揽经济大权B、草菅人命C、独揽君权D、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38、密折和( )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秘密奏事制度。

A、题本B、揭帖C、上封事D、本章

39、秦汉前期“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机构是( )

A、御史大夫B、奉常C、太仆D、丞相

40、秦汉时期全国最高的负责监察的行政长官是( )

A、丞相B、卫尉C、御史大夫D、司马

41、中[内]朝官()本是少府属官,职务是给皇帝掌管文书。

A、光禄大夫B、大司农C、尚书D、执金吾

42、汉代()在位时期,将尚书四曹扩大为尚书台。

A、光武帝B、成帝C、平帝D、明帝

43、从( )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

A、汉武帝时期B、王莽新朝时期C、东汉章帝时期D、曹魏时期

44、隋朝在前代基础上重新厘定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B、御史台C、尚书台D、三公九卿

45、六部隶属于(),分管各项政务。

A、中书省B、尚书省C、枢密院D、门下省

46、()时,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以分理不同民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A、北魏B、元朝C、金朝D、辽朝

47、北面官中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北枢密院,也称( )。

A、女真枢密院B、契丹枢密院C、契丹宣徽院D、满洲弘文院

48、兼有唐代尚书省职能的辽朝南面官机构是(  )。

A、南枢密院B、南宣徽院C、南大王院D、吏房

49、()改革官制,废除勃极烈制,全面采用汉官制度

A、完颜阿骨打B、海陵王 C、金熙宗D、金太宗

50、蒙古制度最早设置的政务官是“札鲁忽赤”,其主要职责是(   D)。

A、征收钱粮B、征兵和训练军队C、选拔人才 D、掌管司法刑狱

51、明清内阁是()

A、皇帝寝宫B、奉天殿内的房间C、后宫D、泛指宫廷殿阁之内

52、明清时期,负责一省司法刑名事物的最高长官是()

A、都指挥使B、按察使C、布政使D、度支使

53、秦灭六国,罢封建,设郡县,封建就是()。

A、世卿世禄制度B、军功爵制C、分封制度D、封建社会制度

54、大封宗室为王的皇帝,除了汉高祖以外,还有()。

A、隋炀帝B、建文帝C、唐高祖D、宣统皇帝

55、凡宗亲封王,都不出京城,也不给实权,是从()开始的。

A、隋炀帝B、唐玄宗C、宋高宗D、明太祖

56、( )的《封建论》精辟地剖析了封国建藩制度的由来和弊端,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对后代影响很大。

A、武则天B、韩愈C、苏东坡D、柳宗元

57、将九个皇子分封在长城沿边,经常奉命领兵出外作战或巡阅边睡,被称为“塞王”的皇帝是( )。

A、唐太宗B、明太祖C、明成祖D、宋哲宗

58、()以后,宗室有出城之禁;藩王就封后非经特许不得还京入朝。

A、唐太宗B、宋太宗C、明成祖D、元世祖

59、外戚是通过()与皇室绪成的亲属。

A、经济关系B、婚姻关系C、军事结盟D、边外贡赋

60、经常向玄烨灌输“得众则得国”治国思想的政治家是()。

A、武则天B、孝钦显皇后C、孝庄文皇后D、吕后

61、宦官主要是为()服务的。

A、后宫生活B、皇帝处理政务C、后宫禁卫D、皇帝子女

62、()时,宦官作为国家机关中的一种正式组织出现了

A、明清B、南朝C、春秋D、秦汉

63、()以中书宦者办理政务,是宦官在制度上正式参政之始。

A、秦二世B、明成祖C、汉武帝D、宋徽宗

64、()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军权开始的。

A、唐朝B、北朝C、秦汉 D、明朝

65、宦官监军制度大约起于()时。

A、唐太宗B、宋太宗C、明成祖D、唐玄宗

66、()不断强化是宦官制度恶性发展的温床。

A、皇帝制度B、君主专制制度C、宗法制度D、军功爵制度

67、( )设有庞大的宦官机关系统,即所谓12监4司8局等24衙门。

A、唐朝B、北朝C、秦汉D、明朝

68、将原有的以血缘划分居民改变为按地区划分居民,按照一定的行政区划进行管辖,是( )应该具备的特征之一。

A、国家B、原始部落大会C、军事民主制度 D、父系氏族公社

69、“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说()

A、唐太宗任官老人B、任官老英雄C、士人死心塌地为王朝服务 D、英雄白头为太宗

70、()是考生们为了求得推荐人的信任和赏识,便把自己平日的文学著作工整地抄写在卷轴上,呈献给推荐人。

A、试帖诗B、经传C、功名D、行卷

71、北宋实行的糊名考校是指在科举考试中,要()。

A、秘密阅卷B、公开阅卷C、半公开半秘密阅卷D、校对试卷

72、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省试、殿试三级。

A、乡试B、州试C、府试D、部试

73、“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说的是( )。

A、君主控制臣下的办法B、君主治理天下的办法C、君主管理司法的办法D、君主任命官吏的程序。

74、东汉“尚书不以责三公,三公不以责州郡,州郡不以讨县邑,是以凶恶狡猾易相冤也”,是指( )。

A、上不能责下B、各级官僚机构彼此独立C、官吏不能秉公执法D、官僚之间狗咬狗

75、明代对官吏的考核可以说很严,成为皇帝实现()的一种手段。

A、开明政治B、圣君贤相政治C、盛世D、君主独裁政治

76、宋代监察的方式,( )非常盛行。

A、拦路告状B、连坐告密C、对簿公堂D、当面对质

77、“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是指明代( )的职责。

A、都察院B、礼部C、大理寺D、刑部

78、御史又被称为“言官”,即负责“说话”的官,这是因为他们()。

A、掌握第一手材料,故须首先发言B、没有处理具体案件的权力C、御史往往喜欢反驳别人D、御史都是学者,所以发言很厉害。

参考答案:

1-10 CBABA CBCDA

11-20ADCACDACCA

21-30CDAADDDDAD

31-40ADBADBDCDC

41-50CADABDBACD

51-60 DBACBDBCBC

61-70ADCAD  BDACD

71-78ABACDDAB

二、多项选择题

1、商代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宗族,基层行政区划称为(),是商代()。

A、邑B赋税征收的基本单位C城D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

2、汉武帝设13部[州])为(),是受()的影响。

A行政区划B监察区划C乡遂制度D古九州制

3、东汉未年,州()又称(),拥兵自重,相继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A刺史B守令C邦伯D州牧

4、隋及唐初,在()和()设府。

A重要的地区B行省C诸侯国D京都

5、宋代的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或任职的()以及京都、()所在地。

A道B、州C陪都D监

6、辽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可分为三个系统:

一是以()的系统,二是军政合一的系统,三是军事管制和()的系统。

A、少数民族事务为主B民政为主C南面官治理区域为主D单纯军政

7、诸州除设节度、观察等使以外,还设有()等。

A度支司B司薪司C钱帛司D转运司

8、秦汉时期县一级的主要考课内容是户口垦田、()。

A钱谷出入B天象变异C盗贼多少D荐举贤才

9魏晋时期州机关逐渐形成三个支系。

是治中、()。

A丞B别驾C典书D主簿

10汉代御史大夫负责()事务,保管()。

A司法B监察各方面C各种律令图籍D皇室谱牒

11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实行三载考绩、三考()的制度,并与()相结合。

A黜陟B殿最C官吏任用D赏罚

12史籍中提到的原始社会末期“诸侯归之”、“诸侯朝觐”等等,应是指新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各部落酋长所()

A批评B反对C承认D拥护

13秦汉郡国向中央上计,主要汇报辖内户口、垦田、赋税的数目,()等等。

A米价高低B灾异C治安情况D学校教育

14对所有官吏的考核还有统一的标准,就是()、勤谨、廉能等。

A能高B清正C体健D治行

15清代的督、抚沿袭明代旧制,都带有()或()的兼衔。

A右都御史B内阁学士C翰林学士D右副都御史

16西汉前期“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官员及其副手是(  )和()

A郎中令B丞相C御史大夫D尚书

17东汉时朝会,()、御史中丞、()均单独设席,号“三独坐”,均职司监察。

A谒者令B尚书令C光禄大夫D司隶校尉

18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牧守县令,甚至()男女都可以进行谏诤。

A後宫妃嫔B公卿大夫C贱民D庶民

19秦汉设有()、议郎、()等专司“顾问应对”和“议论”之官,即所谓谏诤官。

A别驾B大夫C司隶校尉D博士

20唐时谏诤官有()、谏议大夫、补阙、()等官。

A侍中B散骑常侍C拾遗D尚书

21唐代科举考试常见的有进士、明法、明字、()等科。

A明经B明书C知兵法D明算

22隋唐五代宋时期的监察制度具有()的特点。

A弹劾和谏诤并存B台谏分职到台谏合一C皇帝间接控制台谏官D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

23察举的名目很多,如()、孝悌力田、茂材异等、孝廉、直言极谏等。

A贤良方正B贤良文学C茂材文学D文学方正

24明清都察院御史按()分工,负责对全国各方面的监察工作。

A京官、外官B地区C衙门级别D业务

25清代总督之下有一定数量的直辖军队,叫督标,设有()等官。

A总兵B副将C游击D参将

26、明英宗时,宦官专权主要表现在:

利用司礼监干预朝政、操纵政府官员的任免、()、操纵厂卫,实行特务统治,残害官民。

A提督京营和监军统兵B在内阁中担任官职C任职地方长官D担任镇守和守备等职务

27、世卿世禄制度被打破后,()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并被作为制度得到了确定。

A亲亲B举贤C尊尊D任能

28、辽朝的州按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分为()、团练、防御、刺史五等。

A枢密B节度C观察D通判

29、金代地方行政区划实际上是()、府州、(  )三级制。

A省B路C道D县

30、商代的王位继承方式主要有( )。

A、父死子继       B、嫡长子继承

C、兄终弟及       D、禅让制

31、宋代符信不纳入符制范围的是()

A、木契         B、铜虎符

C、檄牌         D、旌节

32、符玺制度是()

A、皇帝行使权力的主要手段B、为了提高皇帝办事的水平

C、皇权的集中体现     D、为了防止施政上的失误

33、建立宏伟的宫室乃是为了( )

A、体现政权的威严   B、为了建设封建城市的地标建筑

C、为了增强对臣民的镇慑作用  D、供官僚居住

34、后宫是皇帝在宫廷中的生活区,秦汉时期负责其管理事务的机构有()

A、省内官     B、后宫官

C、禁中官      D、省官ﻩ

35、先秦之时,王通过()等方式来行使权力

A、誓   B、宫廷会议决议

C、贵族会议  D、诰

36、秦汉以后,皇帝( )是皇帝口头下达的命令。

A、令    B、谕

C、敕     D、旨

37、隋唐时期(  )要使用册书

A、立后          B、立太子

C、任命官僚       D、处分官僚

38、秦汉初期的三公指丞相、(  )。

A、骠骑将军        B、御史大夫

C、光禄大夫         D、太尉

39、()是西汉时期的所谓内朝官。

A、列侯      B、侍中

C、黄门侍郎       D、左右曹

40、曹魏时期的()号称“宰相”和“副相”。

 A、尚书令    B、仆射

C、中书谒者令     D、治粟内史

41、唐代,( )是当然的宰相。

A、尚书左仆射      B、大将军

C、中书令     D、加“参知政事”

42、()时期,政事堂改为( )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分掌庶政,从而使宰相的办事机构进一步完备。

A、唐玄宗     B、唐中宗

C、中书门下       D、尚书门下

43、唐代,逐渐侵夺正式机构的各种权力诸使有()等。

A、度支使  B、布政使

C、西域使    D、盐池使

44、宋承五代制度,设三司使,通管()户部。

A、盐铁     B、吏部

C、度支      D、边备

45、斡鲁朵有自己的(  )等。

A、机构      B、固定的办公场所

C、军队  D、中书省

46、金朝的三省,用的都是降人,主要是汉人( )人,所管辖的只是汉地事务。

A、鲜卑人    B、契丹人

C、匈奴人     D、渤海人

47、金代第3次改革官制,确立( )为()控制下的唯一的最高辅政机构,使政令统一于朝廷。

A、中书省     B、皇帝

C、尚书省     D、尚书令

48、元代中央行政主要分为四个系统,即管理政务的中书省,管理军事的枢密院,管理监察的(),管理宗教和吐善事务的( )。

A、御史台  B、尚书台

C、宣徽院      D、宣政院

49、“协议国政,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的机构是()的()

A、明初 B、清初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

50、内三院,称内国史院()。

A、内翰林院    B、内秘书院

C、内弘文院     D、内宣政院

51、军机处大臣有军机大臣(B D)

A、军机章京      B、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C、笔帖式      D、军机大臣上行走

52、科举制度同以前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而是()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

A、进行分科考试       B、允许普通读书人

C、不允许普通读书人     D、分地域考试

参考答案:

1-10ADBD ADADBC BDCD ACBDAC

11-20AC CD ACBD ADBC  BDBD BDBC

21-30ADBDAB BD BD ADBD BC BD AC

31-40AD ACACACD ADBD ABBD ABAB

41-50AC  AC ADACAC BD BC ADBCBC 

51-52BDAB

三、判断题

1、史料记载,所谓所谓万国“执玉帛”,就是指各部落方国向夏王朝缴纳贡赋。

2、商、周、秦、汉已有州名,并已作为行政区划。

3、郡是在春秋末期的鲁国首先出现的。

4、春秋时,县的地位比郡高。

5、西汉确立郡统县制度后,县的地域区划开始相对稳定。

6、唐贞观年间,唐懿宗分天下为10道,派黜陟使或观风俗使分巡。

7、宋代尚未在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

8、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处理政务。

不久行省便成为固定行政区。

9、至清朝时,将元代路一级机关完全撤销。

10、从清朝开始,省一级的地方行政制度,由总督、巡抚统领省级行政。

11、军、政两套组织统归一人指挥,必然造成令出一处而政行两端。

12、唐代的道以节度使为主要长官。

13、五代时,惩唐五代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

14、县的主要长官自隋确立令、丞、主簿、尉的体制以来,基本结构变化不大。

 

15元代路一级机关完全撤销发生在清朝初期。

16清代设有跨省的专职领导某项事务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

17五德终始制度的实行并没有使秦朝的各种典章文物及有关措施被涂上神秘主义天命论的色彩。

18国尉,又叫作太尉,是秦汉时期常设的较高的武职。

19秦汉时期贵族的食邑是以户数为计算单位的。

20清代总督、巡抚是名正言顺的地方大吏。

21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汉代。

22布政使司的职权与原来的行中书省基本相同。

23诸侯对于天子是小宗,而在本封国则为大宗。

他们的嫡长子继承君位,其余众子封为卿大夫。

众卿大夫对诸侯国君来说是小宗,但在本封邑则又为大宗。

24巡抚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

25谏诤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军国大政到生活小节,都可以用谏诤的形式提出。

26谥号含有后议其先、下议其上的意义。

27宦官制度不是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必然产物。

28十三道御史与六科给事中,在明代被合称为“科道之官”。

29在中国封建社会,任何制度都是围绕着君主专制而制定的。

30唐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

31明清六科是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

32元代在布政司之下委派一定的官员负责处理某项专门任务,称为督粮道、督册道、屯田道、清军道、驿传道、水利道等等。

33汉景帝以中书宦者办理政务,是宦官在制度上正式参政之始。

34晋朝考课的课目是“四善二十七最”。

35唐太宗时,亲王可以任朝廷官职,大部分被派在外州为刺史,并可拥有一定的实封食邑户数。

36明代布政使司可以指挥军队、直接处理刑狱司法事务。

37秦汉时期的宦官还掌握着皇家的部分经济和财政部门。

38清代帝陵可以分为(因山为陵)和积土为陵两类。

39“三司制度”,实际上是将一省的地方军政权力一分为三,一省之内并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或官员可以单独裁断全局性的大政。

40锦衣卫是明代威权最大的一个负责侦缉和刑狱的特种镇压机关。

41清代宦官制度比较严格﹐宦官未能形成自己的权力系统。

42东汉州府机构中的治中,“主众曹文书事”,统领州府机关诸曹的文书,与主簿构成相互制衡之势。

43吴起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

44门下省的主要职责是处理实际的政务。

45军功爵制,是按照作战功劳的大小授给爵位,一定的爵位代表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

46乡设有秩、啬人、三老、游徼等乡官;三老掌社会治安。

47中国封建国家多途径多方式的监察制度,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

48汉代自县长吏起,一律由中央任命,这一制度得以长期延续。

49至东汉时,为削夺地方势力,取消了郡都尉和郡国军队。

50明时,都察院还可根据需要,派遣御史们出去就某些专门工作进行监察,如刷卷(检查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