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194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

《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docx

荒林老师谈女性文学及其他

身体写作、性别分离、个人的时代

出版商务周报的张春海对我进行电话采访,我觉得他的采访角度很有意思,使我谈到了身体写作,谈到了性别分离,也谈到了写作的个人性,谈到了人类的普世原则,不知不觉竟非常丰富,贴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女性主义映照下的女性写作

 

出版商务周报:

读您的诗歌,读到写到大海的一首诗,您想到了“母狮”这个意象,感觉比较独特。

为什么您会这样选择意象?

荒林:

一个写作的人,对自己的生理性别也就是生物身份,还是会比较敏感的。

写作是一种艺术活动,会有很强的自我想象。

一个女人可以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男人、女人甚至动物或植物,这种关于自我的想象是没有限制、可以无限扩展的。

想象自己是一个“母狮”的时候,首先想象自己比较强大,狮比人有力量,其次在想象自己是一个强大的女性,母狮是雌性且有力量保护自己的孩子。

这样做恰巧是因为自己有比较脆弱的一部分,而写作有自我扩张和自我强化的意义。

有人不需要写作就能很好地生活,有的人就非常需要写作。

我就属于后一种人,从读大学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天都写日记,从日记中就可以看到我所有的生活。

我用文字记录我存在,才有安全感,如果不写了我就会觉得我消失掉了。

反思起来觉得写作的人往往有种不安感,怕被时间之流带走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在通过想象自己来强化自我。

我觉得这么来理解也许比较合适,至少我个人是这样。

我的一些作家朋友们也常常和我谈到类似的体验。

 

出版商务周报:

在您的散文《青铜之谜与父权文明》和《山西学术行》也有很特别的视角。

过去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提到青铜文明,觉得他的概括很恰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荒林:

也可能是别人也有这种感觉但是不说出来。

我这篇发表之后,很多读者都表示有相同的感觉。

我的一位写散文的女作家朋友说看了之后有同感,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过去很不喜欢青铜,现在开始喜欢了。

在我看来,青铜文明是父权文明。

诗人海子也这样认为的。

他在《亚洲铜》有这样的诗句: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这也是对父权文明的概括,却不说祖母、母亲,书写中带有潜在的性别意识。

写作既有社会学又有生物学的因素,带有生物的感受,越是生物性的感受越可能是艺术的。

比如有病的人和没有病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会很不同。

我特别强调艺术的个人特点,而这个特点不是社会共性的,而是个人属性的。

个人属性与生理有极大的关系。

男人女人的生理差别这么大,一定会深深地烙印在文学作品中。

我过去对青铜文明很不认可,觉得很不舒服。

我想解决,为什么人类从陶瓷文明进入到青铜文明时代,我这么想是因为我是女性,男性的看法可能不同。

我认为,只用泥巴、陶瓷,可能会碎掉,不能永恒,但是人是轻松的。

在这种假象中男人可能不会觉得轻松,是因为觉得很多力量得不到发挥,找到了青铜就找到了复杂,得到了磨练。

但是这种复杂和磨练,对于一个要生孩子的女人来说可能太过沉重了,至少我是这么感受的。

我想去解读这个历史,所以写了《青铜文明与父权之谜》这篇文章。

写完之后我觉得自己特别轻松。

艺术能让人生理心理得到愉快,愉悦了身体的时候,这才是艺术。

艺术也有共性,其固然有阶级性,但是有人性,这是有身体感觉的。

《山西学术行》是一种寻源之旅,我在思索从女性文明到男性文明再到平权文明的过程。

 

出版商务周报:

从80年代起,伴随着《第二性》等书的翻译引进,女性主义传入了中国,也得到了传布。

当代女性主义的思潮对一些主要作家如王安忆、张洁、残雪等人的创作都有所影响。

荒林:

国际女性主义学术是上世纪50、60年代成长起来的,是第二次女权运动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放的时候,女性主义学术涌入。

当时我们当作通俗读物读的和片断性的学术成果其实都是优秀的学术成果,都被翻译过来,产生了经验碰撞;在当时经验上,改革开放之后男女的竞争很激烈,很需要解释女性面对的问题。

诸多情况相加,使女性主义在中国很有学术土壤,现实中也就产生了女性主义的学术人物。

在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写作和女性主义学术发展比较同步,这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女性的处境有相关之处。

改革开放之前,至少男女在法律上、表面上是平等的,没有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让女人“回家”的说法。

这种说法,表明当时男女竞争很激烈,男人不希望女人占有公共空间。

而处在这个空间的作家也在思考,以她们的作品比较强烈地反映了中国女性处境的改变。

比如张洁,她在小说《方舟》中感慨“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刚刚建国之后不会是这个样子,那时是“男女都一样”。

我的朋友、作家、学者沈睿说,“时代不同了,男女不一样”,她指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男女不平等状况的严重。

女性作家写作与现实有直接的关系,她们开始写作的时候都直接切入男女不平等的状态。

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反映了,在同一地平线上,男女就是不平等。

同样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男主人公要去作画家,女主人公要去作导演,前者就想着后者要给他生孩子;女主人公则想如果生孩子就没法一起做事业,两人就会没有共同语言,可是要是不生孩子男主人公又会不高兴。

女人双重身份的困惑就出现了。

要在同一地平线竞争的时候,女人因为要做双重的事,就没有精力了。

于是他们最后就分手了。

这些是早期作品中女作家表现得很现实的问题。

接受女性主义的观点,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在多位作家那里都有体现。

比如,作家虹影就说自己是一个“天生的女性主义者”。

 

不要误会身体写作

 

出版商务周报:

这种表现于作品的强烈的女性意识,是否与其突破女性的困境有关?

荒林:

不仅仅和她们的困境有关,也与顺境有关,如果完全是困境就不能写了。

这种顺境是自由之境,就是女性被抛到一个空间,不能再是过去的样子,将来是什么样子不知道,需要自己来决定,但是社会竞争很激烈。

不能回到过去的角色,新的角色又没有找到,既是一个困境,又是一个机遇,也是挑战。

她们要亲历传统的角色蜕变,又渴望未来,建构未来的角色,这个时候写作的高峰就可能到来。

写作是在想象怎么办,这种想象和思索也是个体写作的动力。

每位女作家都在思索类似的问题,或者是共同的际遇不同的想象,导致了女性作家的群体性。

女性的写作就是在争取话语权,在表达过程中就获取了力量。

而男性一直在言说,话语自身有逻辑,可以再生。

女性过去一直是失语状态,在话语方面可参照的很少。

这也是为什么女性经常回到身体的写作,因为身体是她们提取话语的唯一的源头,只有身体和男性不一样却可以自己参照。

 

出版商务周报:

有些批评认为这种身体写作退回到身体,使写作本身狭窄了。

荒林:

我不赞同“退回身体”这样的说法,而用“回到身体”。

写作不存在大空间、小空间的界定、高下区分。

只要成为文学事件,就是大事情。

比如惠特曼在诗歌写美国的精神,他可以走遍美国大地,诗中的草叶遍布美国大地;而与他同时代的女诗人狄金森,从没出过自己的家门,写的都是自己抽屉里的,题材都非常小,灵魂有自己的空间,也是非常小的,但是她可以说“我的灵魂是片海”。

不因为她写小事件其作品的意义就小。

她的作品和惠特曼同样伟大。

文学与社会学毕竟不同。

不是关心宏大的事情,就是伟大的作家,反之就是渺小的作家。

文学在于无论关心大事小事,使这件事成为了文学事件,就成功了。

用“退回身体”批评女性文学是用传统的社会视角来批评女性,这是一种社会学评价。

我主张采用文学的标准和观点来评价。

写身体写得很好,就是一个成功的作家;而写不好,即使走遍了全世界也不是伟大的作家。

其实一些女性由于写身体很出色,比如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写的是女性的身体,这部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

她的《妇女闲聊录》,写30年的农村变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其中最好的是农村的变化,写同一个女人在城市和农村的不同体验写得很出色。

林白写女人回家到农村后打牌,男人和女人握握手,感觉这个女人有腥味等等。

这些都能反映时代的变迁。

在文学写作那里,没有事件的伟大、渺小之分,而在作家把无论大小的事件写成了文学艺术,写成了艺术品,在这一点上成功了,这个作家就成功了。

但是男性写作与女性写作有巨大差别和冲突的阶段不会最终长存。

因为人类生存的状态应该是个人性的,不完全是性别性的。

如果刻意把社会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空间对立起来,双方各说各话,相互都不能听懂,最终会遮蔽很多问题。

 

出版商务周报:

您在学术研究中很注意对话的意义,是否也出于这种认识?

荒林:

是的。

我在女性文学研究方面有过学术对话,很多作品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

哲学方面有与哲学家翟振明的对话。

也和做科学史的刘兵教授进行过很多对话。

我认为,单纯强调性别的身份,会限制人的很多身份。

通过对话可以把性别身份的局限凸现出来,于是可以补充思维,扩展到因不同视野而遮蔽的盲区,会敞亮很多问题。

 

女性作家走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表征

 

出版商务周报:

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女性作家比较受欢迎,比如2009年的诺奖、布克奖等文学大奖都被女作家摘走了。

你怎么认识这一现象?

荒林:

女作家大受欢迎,从阅读语境来说反映了全球民主化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越来越重视个人。

女性就是重视个人,因为她们本来就属于个人,所以女性作家得到了很多的读者,其中有大量的男读者。

他们也喜欢女性作家的作品,是因为男性从被组织的男权空间被释放出来了。

我个人把男权理解为一个结构方式。

把人组织在一起很强大,在强调社会力量的同时,忽略了女性的社会力量和生物学力量,甚至把女性放弃到一边,但这不等于说女性对社会的贡献低于被组织起来的力量。

在这种结构出现松绑的时候会发现以往没组织进来的女性原来都很有价值,所以开始重新学习女性。

在我看来,21世纪是一个越来越女性化的世纪,在这世纪有人类的普世化的原则:

强调个人。

女人天生就强调个人,因为她们从来没有被组织到一个空间中去,所以代表了普世价值,所以女性作家的优秀作品被更多人阅读,这是很正常的。

《第二性》60年及女性主义在中国

(2009-08-0510:

35:

29)

转载

标签:

杂谈

波伏娃的《第二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诞生,但传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间却是改革开放之后。

它见证了中国的开放和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成长。

8月初我从深圳回北京,接受了《出版商务周报》记者的采访。

下面是我对采访的回答。

欢迎网友们与报纸读者一起分享。

□采访者:

吴燕《出版商务周报》记者

 

□最初读到《第二性》是在什么时候?

当时是怎样知道此书并读到的?

■我在1986年就读到了这本书,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当时我大学刚毕业留校任教,给比我略小的学生们做班主任,我的书柜对学生们开放,《第二性》被读得卷了边。

当时我们有非常好的读书风气,我的老师把书推荐给我,我又把书推荐给学生,那是一个出版和读书都激动人心的时代。

《第二性》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一出版就被争相购买,许多人没有买到就来找我借读。

我当时还非常年轻,就像读所有新书和好书一样,是从求知角度来看这本新书的。

我甚至是从爱好哲学的角度来看这本和哲学家萨特有关的书。

我学生时代非常喜欢存在主义。

后来我才理解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另外,那时代也是一个爱情和读书都充满诗意的时代,作为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性,我对波伏娃和萨特的浪漫爱情充满想象,觉得不同于中国现实中的婚姻,一个女人如何把理想和事业与爱情结合在一起,是我去阅读这本书的心理前提。

 

□最早读《第二性》时印象最深刻或者最能引起共鸣的是什么?

读到的时候已经开始女性主义研究了吗?

■最深刻或者最能引起共鸣的是这本书给予的结论啊,做一个自由的女人,能够从束缚中解放自己,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不同于现实中存在的“第二性”,去追求和实践理想的存在。

读到的时候我还没有开始女性主义研究,但这似乎是一个不断返回的开始:

我受到了严重影响,主要体现为试图实验波伏娃式的生活,非常理想主义,和中国现实格格不入。

这就导致了我真正进入研究状态:

研究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性别,研究中国知识女性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等等。

后来也曾专门写过与此书相关的论文,论文中我还特别说明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一本《第二性》只是波伏娃全书的后半部,前半部当时还没有翻译过来。

前半部的理论性很强,后半部则是比较经验和感性的,这也是为什么我阅读时看到的是激动人心的结论,因为波伏娃在这后半部书中描述了女性的未来,或者说是两性理想的未来。

这样的未来正是我当时年轻的心渴望的现实。

发现和体验的现实却和理想完全不同,我就开始了现实的研究。

两年后才读到波伏娃理论的前半部,真正体会到女性主义的思想深度,穿透现实和历史的力度。

 

 

□您认为,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对于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变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对于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变产生的影响,我曾在《作为女性主义符号的另类场景》中进行过描述。

在我看来,首先是符号意义上的影响,然后进入了理论深度影响。

就前期影响言,如同我个人阅读体验那样,由于翻译的选择,波伏娃及其《第二性》进入中国,首先带来的是关于两性理想关系的想象,当时中国社会转型,男女竞争开始,女人被社会竞争重新逼回家庭的潮流已经出现,知识女性借用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对理想两性关系的展望,试图在中国现实压力中找到出路,是一种生活方式参考吧。

后来随着现实越来越复杂严峻,中国女性主义开始自己的思考和建树,波伏娃及其《第二性》的理论深度和特点越来越被作为思想资源,和其他女性主义思想,特别是美国女性主义运动资源一起,成为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建设的借鉴。

□据您的观察,在《第二性》于1986年被译介到中国之后的这二十余年中,中国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其被接受方面,是否有所变化?

■有多种变化。

由比较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是变化之一种。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女性主义吸收了中国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成果和行动成果,开始了本土特色发言,在接受外来影响方面,也越来越有针对性和选择力、综合力。

原来是比较被动接受,现在已经主动选择,并且开始输出自己的思想。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波伏娃及其《第二性》的文章,其中写道:

“一场巨大的感情波折还有周围女性朋友所忍受的情感痛苦,成了她写作本书的初衷。

也是,正享受家庭幸福的女人都在家偷着乐呢,大概也体会不到‘生为女人’的委屈吧。

”这也许是波伏娃当时的情感状态,但这句话的暗示意味似乎也是很明显的,即:

“女性主义”只是情感或家庭生活失意之后的产物,这种想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此,您怎么看?

■这样的看法现在依然存在,也可说是男性中心意识形态相当普遍的看法。

但这样的看法本身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

任何一种思想都有经验背景,女性主义也不例外,“生为女人的委屈”即使不是全部的,由部分而产生思考、思想,只能证明思想女人的优秀,就如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和个人经验背景一样,女性主义阐述了“第二性”是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阐述了“阶级”是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如何理解“女性主义”?

就您个人而言,现在的理解与最初的理解是否也发生着变化?

■我就像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一样理解女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过去比较浅一些,现在更加深刻。

对这两种主义的理解于我都经历了由浅到深的思想历程。

 

□有一种说法:

妇女越解放,她所要承担的压力也越大,因为她需要同时兼顾事业与家庭。

对此,您怎么看?

也许这恰恰是对“女性主义”的一种误解?

■并不是妇女越解放她所承受的压力越大,而是解放的尺度是什么?

如果解放的尺度是要妇女和男人一个样,以男人的事业标准为度,又以男人所要求的好女人为度,必须把家庭做得和传统时代一样,女人们当然就要双倍付出,从而感受不是解放而是新奴役的体验。

那么,什么才是妇女解放?

这个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那便是妇女可以自由选择,她能够自由选择,选择成为她想要成为的样子,比如只做事业,比如分阶段实现事业和家庭双顾及,或者只做家庭而不会受到歧视——因为家务劳动应该同等事业而受到平等的待遇。

 

□目前中国女性主义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目前中国女性主义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可说正是中国现实女性的困境:

她们在法律层面和生活层面都需要获得更多平等资源、平等机会、平等对话。

 

□在《第二性》问世60年后谈波伏娃及其《第二性》意义何在?

■激励中国的女性主义者和中国女性继续寻求理想两性关系和自由的生活。

 

□推荐几部您认为最好的女性主义著作。

■下面是我接受《中华读书报》“女学者、女作家三八荐书”时做的女性主义图书推荐:

为什么要推荐女性主义,通俗的说,就是要知道一切歧视的由来,思考解决歧视的策略和方法,及试图参与改变歧视的行动。

我还是推荐我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吧,这一套连续出版物,是成系列的学术丛刊。

女性主义研究本身是跨学科的,跨学科学术的特点是必须具备系统的学术知识,而女性主义这个全新的系统学术知识,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完形结构。

过去文明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就男性主体而言的,而女性主义倡导由女性主体认识世界所建立的知识系统,提倡的是女性主体认知世界的方式。

所以,它对整个知识结构来说,都具有完形意义。

其次,由于它是跨学科的,所以每个学科深入的研究都设了专栏,每个栏目本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

比如,女性主义教育学这个栏目,随着你一天天在读,你对这个学科的了解也在深入。

比如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栏目,从第一期到第八期,在每一期,各个栏目都是独立存在的,但综合各期来看,它又是连续存在的。

所以,它给跨学科和单学科的研究都带来了新的视野。

比如,女性主义教育学强调女性接受主体在接受教育时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比如,女性需要生儿育女,她的教育不像男性那样单纯,关于生命的很多知识她必须接受,甚至她的学习具有间断性,比如说,生完孩子后再继续读书,这时她的经验结构就非常不一样,读书的领悟和感知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值得单独研究的。

如果要推荐针对女性性知识方面的图书,我想推荐台湾何春蕤的《性心情》,谈女人如果遇到性压抑、性歧视、性骚扰等,应该怎么做,如何把负面变成正面,这本书在台湾重版过十次;家庭婚恋方面的,我推荐李银河的《中国女人的感情与性》,还有方刚的“告别离婚”系列。

 现在,我再为贵刊推荐贝尔·胡克斯《激情的政治:

人人能读懂的女权主义》,这本书可说是女权主义诞生以来,最激情主义、也最激进的发言之一。

全书提出了19个议题,但总起来最核心的议题是:

女权主义是要彻底改变父权制度的、有远见的政治、爱的政治。

贝尔·胡克斯把女权主义诞生时的宗旨“私人的,就是政治的”,推论为“有远见的女权主义”政治。

如此,反对资本主义父权制全球化,让每一个人,男人和女人,都从被资本主义控制和剥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就是贝尔·胡克斯式的激情想象。

  爱,这个女权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贝尔·胡克斯包医百病的良药所在。

她的19个议题,每一个都可以单独倾听,如果你想了解女权主义的立场,请看第一节,如果你只想知道什么是暴力,你就看第十一节,如果你想明白女人与工作的关系,直接阅读第九节就好,如果你是同性恋者,第十六节一定让你备受鼓舞,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父母,看看第十三节女权主义做父母的方式,将大有收获,如果你正处于婚姻和性的困惑与痛苦,第十四、五节有最好地解决办法。

  这部迷人的书,经由沈睿的传神翻译,语言亲切、温暖,使得贝尔·胡克斯的理想让我们每一个人得以理解:

“女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结束统治,使我们获得自由,自由的做我们想做的一切,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地方:

在这个地方里,我们热爱正义,我们可以生活在和平中。

女权主义是为了每一个人。

另外一本探讨中国现实和中国女性主义理论处境的书也值得推荐,相信任何人读了都会有收获,是我和哲学家翟振明教授的哲学对话集《女性主义与哲学的对话》,北京大学出版2008年8月出版。

贵刊曾经专门做过本书的采访。

下面是这本书的目录。

 

婚姻制度

本话题探讨我们都关心的日常生活构成

婚姻是否是必须的

谁的婚姻

婚姻的利益

婚姻的改变

婚姻的未来

独立思考的条件

本话题探讨女人们为何不能超离日常生活

思考是否是必须的

谁的思考

思考的价值

思考的条件

如何思考

欺骗话语

本话题探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弄虚作假

假话为什么是必须的

谁的假话

假话对男人和女人的价值

说真话的条件

如何理解欺骗话语在男女交往中的意味

情色制度

本话题探讨生活中色情和情色的意义

情色为什么成为了制度

谁的色情

色情对男人和女人的引诱

情色的快乐和美感

色情和情色对于我们生活的界入有多深

权力制度

本话题探讨生活中权力的力量

权力是什么

男女在权力制度中的位置

强权和权利有什么关系

权力对男人和女人的引诱

分享权利的可能和意味

权力对于我们生活的界入有多深

女性主义策略

本话题探讨女性主义改变世界的策略

改变的哲学意味

男女在权力制度中的改变

男女在思想领域中的意味

男女之间的欣赏、爱、信任

女性主义作为爱的哲学的策略

□2003年,艾晓明教授翻译并导演了美国著名女性主义话剧《阴道独白》,该剧在上演时遇到了一些波折,但幸运的是它最终在广州上演,在随后的几年中又有首都师大和中华女子学院的学生们排演并在小范围上演。

此事给中国受众带来的冲击力可能并不亚于甚或超过了《第二性》译介至中国时的情形。

从《第二性》到《阴道独白》,从中反映出的其实是女性从重新认识自我到大声表达的变化,投射到文学领域,这是否也是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一个基本走向?

■可以这么说,从《第二性》到《阴道独白》,从中反映出的确实是女性从重新认识自我到大声表达的变化,投射到文学领域,这也是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一个基本走向。

早期女性文学如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反映的是中国女性重新认识自我的微妙感情和情绪,后来像张洁长篇《无字》、铁凝长篇《玫瑰门》等,则深刻反思了男权中心意识形态和女性命运与历史的关系,大声批判了性别体制对于人物的严重扭曲。

试图建立新的女性和男性形象,使得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走向了诗学建设高度。

 

 

□您是否会将这部话剧的剧本作为必读书目向您的学生们推荐?

您会给她/他们怎样的阅读指导呢?

■是的,我把这部话剧的剧本作为必读书目向我的学生们推荐。

去年我指导我的研究生们在北京首演《阴道独白》成功。

当时有许多艺术家和作家也观看了学生们的演出。

事实上,我们对剧本也进行了改编,加入了中国女性的经验和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题材,比如南京大屠杀、汶川大地震,学生们的表演震撼人心,很多观众都感动得哭了。

今年三八节我的另一批学生们又改编加入新内容做了第二次演出。

今年六月在我主持的全国女性主义绿色行动活动中,我们首都师大的研究生邀请中华女子学院的学生加盟,共同演出了《阴道独白》的四幕,观众们反响很大。

身体的,就是政治的。

(2006-04-1213:

19:

28)

转载

 

   女权主义有句名言:

私人的,就是政治的。

比如说,一群小女人在楼前草丛嘀嘀咕咕,这就是政治的,为什么她们在那儿嘀嘀咕咕,而不是在会场上抑扬顿挫?

   因为她们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机会到达过会场,更不要说坐在主席台上俯瞰台下臣民了。

她们中有几个人曾经举手投票?

   她们在那儿嘀嘀咕咕的,有可能是小儿子的屁股,小女儿的奶粉,也有可能是,某位上级脸孔的阴阳相,说在哪里在什么时间,有谁谁看见他轿车停在山腰,人下车徒步,满脸肃气一改平日的肥横,向某神敬拜,给了他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多久的亨通。

她们嘀嘀咕咕有点像楼群的阴影。

有点像隐私。

   的确,就是隐私了,不能在大厅广众之中,便只能到隐蔽角落之处。

 

   越来越多的女人隐私来到了网络空间。

她们没有想到有这么一个表面是隐蔽,实际是公开的嘀嘀咕咕之所。

所以,一开始网络走红的,都是不同的女人的不同的隐私。

受肌肤之伤者有之,受精神之创者有之,谈爱论情者也有之。

总之因“私”而红使得一些网民大大享受了满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