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5004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

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相同点

都是平原;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

不同点

地理位置

位于30°N附近,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

位于43°N——48°

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

条件较好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

性稍强

土地条件

水稻土、水田、人均耕

地少

黑土、旱地、人均耕

地多

矿产资源

贫乏

石油资源丰富

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为主

旱地耕作业为主

主要粮食

作物

水稻为主

春小麦、玉米为主

主要经济

作物

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发达

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工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商业贸易发达

沿边商业贸易较为发

人口和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相对地广人稀,城市

较少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二、遥感(RS)

1、概念:

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

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

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

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

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定位、测速、导航、授时)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之间的关系:

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数字地球:

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

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

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

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直接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五条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推广节水农业(喷灌、滴灌技术);牧区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无序增长;干旱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绿洲外围封沙育草,绿洲前沿营造防沙林带,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兴建沼气池,营造薪炭林等。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宁夏中卫沙坡头草方格沙障(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植被存活)

六、石质荒漠化

1、概念:

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

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2、石质荒漠化可以简称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

3、原因:

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南方夏季高温多雨,,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

七、次生盐渍化

1、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

主要发生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2、原因:

(1)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2)超采地下水或河流枯水期,导致海水倒灌。

3、防治:

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八、水土流失1、概念:

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

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

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2、原因:

地形陡,土质疏松,降水多且集中,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地形气候过渡区),地质灾害频繁。

3、防治:

植树种草,调整农业/工业结构,打坝建库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

1、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生态功能: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3、环保功能: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

(1)纬度分布:

赤道南北两侧10°内,大陆向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

(2)地区分布:

东南亚马来群岛、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1)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繁衍物种最多,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优越性和脆弱性1、优越性: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脆弱性:

(1)易破坏——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这部分最容易

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2)难恢复——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2)直接原因:

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亚马孙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雨林的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加强雨林管理和宝华,建立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4)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5)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6)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六、湿地——地球之肾

1、概念:

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2、功能: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水防洪、净化水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常规能源(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核能)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2)分布范围广,40%的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3)煤种齐全,十大煤种都有分布

(4)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5)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2、市场——广阔

(1)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地形破

坏)

2、措施:

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建设,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三条产业链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

回收再利用

(2)废气:

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3)废水:

沉淀净化

4、植树种草,矿区复垦复植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河流概况:

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2、开发注意:

(1)山地:

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2)河谷平原:

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河流:

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3、自然背景:

(1)地形:

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2)气候:

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3)水文:

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4)矿产:

煤铁铜等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

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

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梯级开发——修建水坝2、水坝的功能:

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旅游、养殖等。

3、开发项目: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4、成效:

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分布:

西部高原(畜牧业)中部和东北部平原(种植业)周围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以农产品为原料,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畜种: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

东北红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生产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

2、其他知识:

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指导思想: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1)平原区:

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2)西部草原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农业:

森林资源保育,半山区立体开发,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

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2、工业化进程: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优势

劳动力、政策、侨乡优势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

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在全国的

一些工厂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

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

地位

要生产厂家

3、城市化进程:

(1)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2)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与表现

对策与措施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

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缺少分工合作)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分工合作,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污染、噪声、耕地锐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加强规划与管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和环境的治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原因:

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且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

(1)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线路布局:

一线:

新疆轮南油气田——上海;二线: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州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

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中西部(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2、对东部(输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3)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

(2)有利于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产业转移1、概念: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目的:

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

为了寻求企业发展,开辟国际市场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

调整

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

新的主导产业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

业化进程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

合作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或增长期的产业,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

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

受了环境污染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

间分布

产业向外转移,减少国内就

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

就业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