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6459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

《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docx

新编《天体运动》精选计算题含答案

新编《天体运动》计算题

1.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

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

地点之间的距离为.3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

数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

解:

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第一次抛出时水平射程为x;当初速度变为原来2倍时,水平射

程为2x,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

L2=h2+x2①

讯L)2=h2+(2x)2②

①②联立,得:

h=

3

L

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

则竖直方向h=

©gt2③

又因为X=mg(或GM=gR2)④

2&L疋

由③④联立,得M=

3G1'

2•在地球某处海平面上测得物体自由下落高度h所需的时间为t,到某高山顶测得物体自由

落体下落相同高度所需时间增加了t,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山的高度。

=丄gFh=—gtt+At)5

解析:

有-

(1):

(3)

GMjh„rGMm

吩心、—〔R+畸-、

由以上各式可以得出

T

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运送宇航员到遥远的星球

去探索宇宙奥秘。

假设宇航员到达了一个遥远的星球,此星球上没有任何气体。

此前,宇航

员乘坐的飞船绕该星球表面运行的周期为T,着陆后宇航员在该星球表面附近从h高处以初

速度vo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求该星球的密度;

(2)若在该星球表面发射一颗卫星,那么发射速度至少为多大?

解得

3

GT"

12

—gtwLVot

2-

2

2hvo

T"

该星球表面处的最小发射速度即为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设为为v,设卫星的质量为m_!

V...gR

4.一组宇航员乘坐太空穿梭机,去修理位于离地球表面h6.0105m的圆形轨道上的哈

勃太空望远镜H。

机组人员使穿梭机s进入与H相同的轨道并关闭助推火箭,而望远镜则在穿梭机前方数千米处,如图所示。

设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

R6.4106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在穿梭机内,一质量为m70kg的太空人站在台秤上视重是多少?

(2)计算轨道上的重力加速度及穿梭机在轨道上的速率。

(3)穿梭机需首先进入半径较小的轨道,才有较大的角速度以超前望远镜。

试判断穿梭机要进入较低轨道时应增加还是减小其原有速率,说明理由。

【解析】

(1)穿梭机内物体由地球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故该太空人视重为0.

2

由mg

vm—

Rh

得v,g'(Rh).8.27106m/s7.6103m/s

(3)要减小其原来速率。

v减小,则m—VG—m2,穿棱机做靠近地球的运动,进入较低轨道

(Rh)(Rh)

5.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

月26日,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将在2017

年前后发射一颗返回式月球软着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假设探

月宇航员站在月球表面一斜坡上的M点,并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

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

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N,斜面的倾角为,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的

质量分布均匀,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小球落在斜面上时的动能;

(3)人造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1)v0tLCOS

!

gt2

2

Lsin

2v0tan

(2)Vy

g/t2v0tan

Ek

1m(v02

Vy2)

1mv0"(14tan2)

(3)mg,

2

v

m—

R

 

6.科学家在地球轨道外侧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经过观测该小行星每隔时间与地球相遇一次,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是R,周期是T,

是圆轨道,求小行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

解:

设小行星绕太阳周期为T,T>t,地球和小行星没隔时间

丄亠1T工

TT,tT

设小行星绕太阳轨道半径为R,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已知火星的

7.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为同一平面内同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

轨道半径r火1.51011m,地球的轨道半径r地1.01011m,从如图所示的火

星与地球相距最近的时刻开始计时,估算火星再次与地球相距最近需多少地球年?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

设行星质量m,太阳质量为M,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为

行星受太阳的万有引力FG啤(2分)

r

行星绕太阳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

2

mr(2分)

mM4

1分)以上式子联立G—2m-r

TrT

地球的周期T地

1年,(1分)

 

/1.510、3

、(ii)1年=1.8年(1分)

■.1.010

t(2分)

设经时间t两星又一次距离最近,根据

22

则两星转过的角度之差地火(2—)t2(2分)

T地T火

 

T火T地Q年2.3年

T火T地1.81

(2分,答“2.2年”同样给分)

8.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绕地球14圈后,

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

若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绕地运行看作是在同一轨道上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设“神舟”五号载人

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用T、g、R能求

出哪些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有关的物理量?

分别写出计算这些物理量的表达式(不必代

入数据计算)。

此外还可求得“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运行频率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运行角速度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运行线速度

32R2g

a232R2g

TT

9.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5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

的圆形轨道。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v;

(2)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

11.物体沿质量为M半径为R星球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速度V1叫做该星球第一宇

宙速度;只要物体在该星球表面具有足够大的速度V2,就可以脱离该星球的万有引力而飞离

星球(即到达到距星球无穷远处),这个速度叫做该星球第二宇宙速度。

理论上可以证明V2'2V1。

一旦该星球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超过了光速

c=3.0x10気则该星球上的任何物体(包括光子)都无法摆脱该星球的引力,于是它就将与外界断绝了一切物质和信息的交流。

从宇宙的其他部分看

来,它就像是消失了一样,这就是所谓的“黑洞”。

试分析一颗质量为M=2.0x1031kg的恒星,

当它的半径坍塌为多大时就会成为一个“黑洞”?

(计算时取引力常量G=6.7x10-11Nm/kg2,

答案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

mGMmV|r~

解:

2m—又知V22v!

令v2=c

RR

12.

M两者相

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

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解:

(1)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GM2

M•L•4:

®(4分)

2T2

L2

13•晴天晚上,人能看见卫星的条件是卫星被太阳照着且在人的视野之内。

一个可看成漫反射体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圆形轨道与赤道共面,卫星自西向东运动。

春分期间太阳垂直射向赤

道,赤道上某处的人在日落后8小时时在西边的地平线附近恰能看到它,之后极快地变暗而

 

一根细线穿过光滑的细直管,细线一端栓一质量为m的砝码,另一端连在一固定的测力计上,

手握细线直管抡动砝码,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停止抡动细直管。

砝码可继续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如图5所示,此时

观察测力计得到当砝码运动到圆周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两位置时,测力计得到当砝码运动到圆周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两位置时,测力计的读数差为△F。

已知引力常量为G,试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条件和测量结果,求:

(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质量

2

'V1

T1mgm一解:

(1)设最高点r

1mv122mgr丄mv;

机械能守恒22

F

6m

FT2T|6mg

15.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

速圆周运动。

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设两星质量分别为M和M

都绕连线上O点做周期为

T

的匀速圆周运动,星球1和

星球2到

O的距离分别为

11和l

2.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及几何条件可得

解:

对M:

对M:

两式相加得

16•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

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

1

转周期为Ts。

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体的稳定,不致因自转

30

而瓦解。

计算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引力常数G=6.67X10-11m3/kg•s2)

量为m,则有炉二mo2R

滋4

o=TM=?

nRp

由以上各式得p

=LT'

代入数据解得P

答案:

1.27X101

=1.27x1014kg/m3.

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