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292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docx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

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试实践技能规范知识点

一、胃管插管及胃肠减压术操作规范

 1.适应症:

(1)急性胃扩张。

 

(2)上消化道穿孔或胃肠道有梗阻。

 (3)急腹症有明显胀气者或较大的腹部手术前等。

 (4)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和咽喉手术后的病人。

 (5)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

 (6)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以及拒绝进食的病人。

 2.禁忌症:

 

(1)鼻咽部有癌肿或急性炎症的患者。

 

(2)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和重度高血压患者。

 (3)吞食腐蚀性药物的患者。

 3.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准备:

治疗碗且内盛温开水、一次性胃管、手套、棉签、纱布、治疗巾、20ml注射器、石蜡油棉球、弯盘、手电筒、别针,必要时备压舌板、听诊器等。

4.操作步骤:

(1)操作者洗手,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戴口罩,戴手套。

 

(2)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铺治疗巾,置弯盘于口角,检查病人鼻腔,清洁鼻孔。

取出胃管,测量胃管插入长度,成人插入长度为45~55cm,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是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二是由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

 (3)用石蜡油棉球滑润胃管前端。

沿选定的鼻孔插人胃管,先稍向上而后平行再向后下缓慢轻轻地插入,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当病人吞咽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

初步固定胃管,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中。

 (4)确定胃管位置,通常有三种方法:

一是抽取胃液法,这是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最可靠的方法,二是听气过水声法,即将听诊器置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的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三是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纱布拭去口角分泌物,撤弯盘,摘手套,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面颊部。

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撤治疗巾,用别针固定于枕旁或病人衣领处。

  (5)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询问病人感受。

整理病人及用物。

 5.注意事项:

(1)插管动作要轻稳,特别是在通过咽喉食管的三个狭窄处时,以避免损伤食管黏膜。

操作时强调是“咽”而不是“插”。

 

(2)在插管过程中病人出现恶心时应暂停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紧张,减轻胃肌收缩;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提示导管误人喉内,应立即拔管重插;如果插入不畅时,切忌硬性插入,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咽部,可将胃管拔出少许后再插入。

 (3)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cm,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二、胸穿

适应症  

1.外伤性血气胸。

2.诊断性穿刺。

3.胸腔积液。

  禁忌症 

1.病情垂危者。

2.有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3.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操作步骤

  1.患者反向坐在椅子上,健例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病例臂伸过头顶。

或取斜坡卧位,病侧手上举、枕于头下或伸过头顶,以张大肋间。

  2.穿刺部位宜取实音处。

一般在肩胛角下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

包裹性积液者,应根据叩诊实音区、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

  3.进针应沿下一根肋骨上缘缓慢刺入。

当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上注射器,放开夹佐胶管的钳子后即可抽液。

注射器卸离乳胶管时,应将管子夹闭,以防空气进入4.抽液结束后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口盖固定。

注意: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ml。

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

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4.抽液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复查胸透,观察有无气胸并发症。

三、腹腔穿刺术

一、准备工作:

(一)病人的准备:

1.术前先向患者解释将要进行的操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史,并签手术同意书。

3.术前复核病人的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二)器材的准备:

血压计、皮尺。

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

2%利多卡因5mlX1支。

无菌手套两对。

一次性口包、帽子。

消毒物品:

棉枝、碘伏。

消毒性止血钳一把。

无菌方纱一块(用来打开利多卡因用)。

如要进行诊断性穿刺的,需要准备试管和空瓶(送腹水常规、生化及病理等用)。

10.容器(装剩余的腹水)。

11.腹围。

12.急救物品(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阿拉明等)。

(三)操作者的准备复习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其处理。

吸收。

戴口包、帽子。

二、操作过程:

1.准备:

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体检:

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以观察病情变化。

术前并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已确认有腹水。

3.体位:

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4.穿刺点的选择:

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右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

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定位后需用龙胆紫标记。

5.消毒:

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2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直径15cm,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越第一次的范围;带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6.麻醉:

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做局部浸润麻醉。

先在皮下打皮丘(直径5~10mm),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层麻醉。

麻醉的重点在于皮肤与腹膜的麻醉。

7.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路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和引流腹水。

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尖进行穿刺。

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尖并夹持橡皮管(一次性腹穿包的橡皮管末端带有夹子,可代替止血钳来夹持橡皮管)。

在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

当患者腹水量大,腹压高时,应采取移行进针的方法(皮肤与腹膜的穿刺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8.放腹水的速度和量:

放腹水的速度不应该过快,以防腹压骤然降低,内脏血管扩张而发生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现象。

一般每次放腹水的量不超过3000~6000ml;肝硬化病人第一次放腹水不要超过3000ml。

9.标本的收集:

置腹水于消毒试管中以备作检验用(抽取的第一管液体应该舍弃,不用作送检)。

腹水常规:

需要4ml以上;腹水生化:

需要2ml以上;腹水细菌培养:

无菌操作下,5ml注入细菌培养瓶;腹水病理:

需收集250ml以上,沉渣送检。

10.穿刺后穿刺点的处理:

放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盖上消毒纱布,并用腹带将腹部包扎,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涂上火棉胶封闭。

11.术后的处理:

术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并注意保暖。

术后测量患者血压、脉搏,测量腹围。

送病人安返病房并交代患者注意事项,术后当天穿刺点口不要弄湿,尽量体位使穿刺口朝上;若腹压高的病人,穿刺后需腹带加压包扎。

12.术后清洁用品的处理:

穿刺后腹水的处理:

非感染性的腹水,每1000ml:

1粒消毒剂;感染性腹水,每500ml:

1粒消毒剂;保留30分钟后,倒入专门倾倒医疗污物的渠道。

穿刺针、注射器等锐器须放入专门的医疗锐器收集箱;其余物品投入标有放置医疗废物的黄色垃圾袋内。

【注意事项】:

穿刺需在治疗室进行,穿刺过程中需护士在场配合。

治疗室的准备:

(略)。

3.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操作的物品摆放及操作应在操作台上(治疗车)进行。

装剩余腹水的容器不要放在地面,要放在治疗车的底层。

从穿刺管弃置腹水进入容器时,高度要适中,不要溅到四周。

4.穿刺过程要注意爱护伤病员。

四、腰椎穿刺术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

有以测定脑脊液压力(必要时进行脑脊液的动力学检查)。

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碘水脊髓造影等。

2.治疗性穿刺:

有以引流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或造影剂等,或向蛛网膜下腔注入各种药物。

在某些脑膜炎、脑蛛网膜炎、正压性脑积水和脑炎时,也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禁忌症

病情危重者或败血症及穿刺部位的皮肤、皮下软组织或脊柱有感染时,均不宜进行,后者因穿刺后可将感染带入中枢神经系统。

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已出现脑疝迹象者,以及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也属禁忌,因前者可引起脑疝,后者可加重脊髓的受压,均可引起呼吸甚至心跳停止而死亡。

操作步骤

  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

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

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术后平卧4-6小时。

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昼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贴,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逐层作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

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

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

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0.69-1.764kPa或40-50滴/min。

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试验。

即在测定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

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为梗阴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

凡颅内压增高者,禁作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术后患者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h,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

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转换性注入药液。

五、骨髓穿刺术

适应症:

1、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的确诊。

2、协助诊断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病。

3、部分肿瘤的协助诊断,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4、寄生病检查,如疟原虫、黑热病的病原体。

5、判断血液病疗效。

6、骨髓液的细菌培养以及骨髓移植抽髓液等。

禁忌症:

血友病。

有出血倾向者慎重操作。

注意事项:

1、术前应做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病人,操作时宜特别注意,血友病患者禁忌穿刺。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骨髓炎。

3、注射器和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4、吸出骨髓液应立即涂片,以免发生凝固。

5、骨髓液取量不应过多(除作细菌培养外),否则会使骨髓液稀释而影响结果的判断。

6、穿刺时应注意观察病人面色、脉搏、血压,如发现病人精神紧张、大汗淋漓、脉搏快等休克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停穿刺,协助处理。

7、穿刺后注意局部有无出血,一般静卧2~4小时,无任何变化可照常活动。

影响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原因:

六、导尿

适应证

1、无菌法取尿标本作检查或作尿细菌学检查。

2、解除尿潴留。

3、测定膀胱内残余尿量。

4、测定膀胱容量和膀胱内压力改变,测定膀胱对冷热刺激的感觉及膀胱本体觉。

5、行膀胱注水试验,鉴别膀胱破裂。

6、注入对比剂,进行膀胱造影检查。

7、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

8、产科手术前的常规导尿。

大型手术中持续引流膀胱,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及观察尿量。

9、进行下尿路动力学检查。

10、膀胱内药物灌注或膀胱冲洗。

11、探测尿道有无狭窄;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

导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操作须轻巧,避免损伤尿道或增加病人痛苦。

(3)导尿管前端插入部分应涂抹足润滑剂。

(4)导尿管管径大小适当,不宜过粗。

男性成年人以F14-18号为宜。

(5)膀胱过度充盈的患者,导尿时尿液放出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可能产生休克或膀胱出血。

此时应缓慢而分次地放出尿液,每次150~200ml,反复多次,逐渐将膀胱放空。

七、吸氧

目的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适应证

  1.呼吸系统肺源性心脏病、哮喘、重症肺炎、肺水肿、气胸等。

  2.心血管系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

  3.中枢神经系统颅脑外伤、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等。

  4.其他严重的贫血、出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麻醉药物及氰化物中毒、大手术后、产程过长等。

物品准备

  中心供氧氧气装置、一次性吸氧管、蒸馏水、治疗碗内盛温开水、棉签、弯盘、手电筒、用氧记录单、笔。

操作步骤

  操作者洗手,将所用物品携至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戴口罩,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用手电筒检查病人鼻腔,用湿棉签清洁两侧鼻孔,安装氧气表并检查是否漏气,连接吸氧管,调节氧流量,润滑吸氧管并检查是否通畅,将吸氧管轻轻插入两侧鼻孔内并妥善固定。

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并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

清洁病人面部及整理床位。

吸氧方法

  1.单侧鼻导管法:

连接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将鼻导管插入冷开水药杯中,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并润滑鼻导管;断开鼻导管与玻璃接头,测量导管插入长度(约为鼻尖到外耳道口长度的2/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观察吸氧情况。

  2.双侧鼻导管法:

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

使用时将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氧流量,擦净鼻腔,将导管插入双鼻孔内深约1cm,用松紧带固定。

  3.鼻塞法:

将鼻塞连接橡胶管,调节氧流量,擦净鼻腔,将鼻塞塞于1只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勿深入鼻腔。

  4.漏斗法:

将漏斗与橡胶管连接,调节氧流量,置漏斗于病人口鼻上方约1~3cm处,固定。

  5.面鼻法:

置氧气面罩于病人口鼻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调节氧流量至6一8L/min。

  

  6.氧气帐法:

用特制的氧气帐或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为病床的一半,下面塞于床褥下,将帐幕封严。

使用时病人头胸部在帐内,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导管人帐内,氧气流量10~20L/min,帐内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原来浓度。

  7.氧气枕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夹以调节流量,使用时将枕内灌满氧气,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导管;调节氧流量。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

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3.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4.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5.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6.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挂“满”或“空”的标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工作。

八、膝关节检查

1.浮髌试验检查方法 患腿膝关节伸直,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如有浮动感觉,即能感到髌骨碰撞股骨髁的碰击声;松压则髌骨又浮起,则为阳性。

阳性意义:

浮髌试验确定膝关节损伤时是否出现关节积液。

正常膝内有液体约5ml,当关节积液达到或超过50ml时,浮髌试验为阳性,提示关节内有中等量积液。

如果积液量太大,会出现髌骨下沉,浮髌试验也是阴性。

2.回旋挤压试验:

又称为回旋研磨试验。

取仰卧位,使患者髋关节和膝关节充分屈曲。

尽量促使足跟碰及臀部。

检查内侧半月板时,检查者一手握膝部,以稳定大腿及注意膝关节内的感觉,另一手握足部使小腿在充分外旋、外展位伸直膝关节,在伸直过程中,股骨髁经过半月板损伤部位时,因产生摩擦,可感触到或听到弹响声,同时患者感觉膝关节内侧有弹响和疼痛。

检查外侧半月板时,使小腿充分内收、内旋位伸直膝关节时,出现膝关节外侧有弹响和疼痛。

用于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有无裂伤。

3.侧方应力试验介绍:

侧方应力试验是将小腿被动外展或内收,外展则为外展应力试验,常用于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检查。

侧方应力试验正常值:

膝关节在屈膝15~30度时前交叉韧带是稳定限制胫骨前向活动主要韧带。

侧方应力试验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当外翻应力试验阳性时,说明内侧直向不稳定。

反之,当内翻应力试验阳性时,说明外侧直向不稳定。

0。

位和30。

位结果可以不同,说明损伤的结构不同。

  需要检查的人群:

小腿与肘部有异常疼痛的人群。

九、髋关节

1、“4”字试验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侧下肢以“4”字形状放在伸直下肢近膝关节处,并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

下压时,骶髂关节出现痛者,并且或者曲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为阳性。

“4”字试验是骨科等医学临床辅助体检,如果阳性表明可能是由以下疾病引起:

骶髂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及膝关节疾病等,当然骨髓炎,股骨结核等其他疾病也会引起阳性反映。

如果明确诊断,则需要X-ray,CT-scan,及其他实验室检查。

2.Thomas征他的检查内容主要是:

让患者仰卧,大腿伸直,则腰部牵前凸,屈曲健侧髋关节,迫使脊柱代偿性前凸消失,则患侧大腿被迫抬起,不能解除床面。

这个检查通常是用来检查:

1、腰椎疾病,如腰椎结核,腰大肌流注脓肿等,2、髋关节疾病,如髋关节结核,髋关节骨性强直等。

3.nelaton线侧卧,髋关节屈90~120度,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为Nelaton线,正常时该线恰通过股骨大转子尖,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折时,大转子尖可移位于此线上方。

Nelaton线:

患者仰卧位,屈髋45度,在髂前上棘和坐骨结节之间作一连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转子顶端;当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顶端即高出此线。

4.Bryant三角病人仰卧沿髂前一上棘作一垂直线,在从大转子尖端画一水平线,即成一三角形。

测其底线,与健侧对比,大转子上移时,此底线较健侧为短。

Bryant三角>70°的股骨颈骨折,亦可适用于无移位的粗隆间骨折.有物术创伤,操作较简便,内固定坚强,术后不用外固定,可早期下地活动.

十、手术

1.药液浸泡法:

锐利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可用化学药液浸泡消毒。

(1)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

浸泡时间30分钟,常用于刀片、剪刀、缝针及显微器械的消毒。

(2)10%甲醛溶液

浸泡时间20~30分钟,适用于输尿管导管等树脂类、塑料类以及有机玻璃制品的消毒。

(3)70%酒精

浸泡30分钟。

用途同戊二醛溶液。

常用于刀片、剪刀、缝针及显微器械的消毒。

(4)1:

1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

浸泡时间30分钟。

(5)l:

1000氯己定(洗必泰)溶液

浸泡时间30分钟。

2、接台手术洗手穿衣

1)应先做相对无菌手术,再做相对有菌手术。

2)如前一次为污染手术,则接连施行手术时,应重新洗手。

3)如前一台为无菌手术,手术完毕时手套已破,则需重新洗手。

4)如无菌手术完毕,手套未破,连续施行另一手术时,可不重新刷手,仅需用酒精或新洁而灭溶液浸泡5分钟;或灭菌王涂擦手及前臂,再穿手术衣、带无菌手套。

3、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1)

目的是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2)

如皮肤上有较多油脂或胶布粘贴的残迹,可先用汽油或松节油拭去,再用2.5%~3%碘酊涂擦皮肤,碘酊干后,以70%酒精涂擦两遍,将碘酊擦净。

另一种消毒方法是用0.5%碘尔康溶液或1:

1000苯扎溴铵溶液涂擦两遍。

(3)

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不能用碘酊,可选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吡咯烷酮碘消毒。

(4)

在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可用70%酒精涂擦2~3次。

(5)

涂擦方法

a)

应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

b)

如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

c)

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

d)

纱布球浸碘酊切忌过湿,以免碘酊流向背部引起皮肤烧伤或损坏衣物。

(6)

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7)

如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8)

手术区消毒后,铺无菌布单。

目的是除显露手术切口所必需的最小皮肤区以外,其他部位均需予以遮盖,以避免和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污染。

(9)

在手术区的皮肤粘贴无菌塑料薄膜的:

皮肤切开后薄膜仍粘附在伤口边缘,可防止皮肤上尚存的细菌在术中进入伤口。

(10)小手术仅盖一块孔巾即可,大手术,需铺盖无菌巾和其他必要的布单。

(11)原则是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两层无菌单遮盖

颈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

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甲状腺手术)

四肢手术皮肤消毒范围:

周圈消毒,上下各超过一个关节

十一、石膏绷带

适应症

1.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

2.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宜受压,不适合小夹板固定者。

3.病理性骨折。

4.某些骨关节术后,需较长时间固定于特定位置者,如关节融合术。

5.为了维持畸形矫正术后的位置者。

6.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用以固定患肢,控制炎症。

注意事项

1.要平整,切勿将石膏绷带卷扭转再包,以防形成皱折。

2.塑捏成形:

使石膏绷带干硬后能完全符合肢体的轮廓。

3.应将手指、足趾露出,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感觉和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