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187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

《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树家初中六年规划.docx

树家初中六年规划

大桥县树树家乡初级中学六年发展规划

(2011—2016年)

第一部分学校背景分析

一、学校基础资源

大桥县树树家乡初级中学位于江油市新安镇场镇西北约500米处,占地约45亩,校舍面积达11989平方米,汶川大地震后,学校进行了大规模重建,现有教室24间,有理化生保管室、准备室及实验室各1间,实验设施设配备齐全,有图书保管室、阅览室各1间,有纸质、电子图书2万余册,多媒体教室1间,网络教室1间,远程教育接收室1间,空中课堂设备齐全,有各种电脑近50台,学生宿舍3800余平方米,食堂600多平方米,教师周转房1800平方米,室内体育活动室500平方米,塑胶运动场6000平方米,各种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齐全。

有教职工75人,女职工21人,本科学历49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学一级教师共21人,工人5人。

生源涵盖新安镇、义新乡全部村社和战旗镇、贯山乡、三合镇部分村社等近五万多人口。

现有初一及初三共19个教学班,学生949人。

二、学校办学优势

1、随着灾后重建的完成,学校硬件面貌有巨大改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等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进一步得到完善。

学校文化建设以“健康、快乐、向上”为主题正逐步加快实施。

周边环境较纯净,干扰小,社会风气正,当地政府重视,警校、校地共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系统不断完善。

2、近年教育教学质量呈上升趋势,学校领导班子工作积极性高,教育教学观念逐步更新,不断学习先进管理思想,全体教工工作积极性逐步上升,主人翁意识强,团结向上、进取的风气逐渐形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3、学校刚性制度化建设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各项管理机制的有效性、长效性逐步形成。

4、绩效工资的实施和完善将给广大教工带来极大的积极性。

5、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逐渐增强。

6、教育结构调整和灾后重建给学校跨跃式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7、教师专业、学历、年龄结构较合理,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师生、学校三者共同发展观念意识较强,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学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1、社会的“质量观、人才观、价值观”与学校教育的差异性,会给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以及全面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造成一定的困惑。

2、社会、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师的评价的差异性以及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或不全面,对教师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

3、家长不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良社会风气、不良诱惑等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造成极大影响。

4、学生、家长的安全卫生意识不强,学校安全问题、食品卫生、流行病、传染病等,给学校管理者及教工带来极大压力。

5、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开发和使用还较薄弱。

6、校本研修的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7、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待进一步研究。

8、由于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优质的生源及优秀的师资大量流向城市,学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二部分学校总体规划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办学目标:

学校坚持以法办学,以法执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培养健康学生,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围绕“务实、笃行、和谐、致美”的校训核心内涵,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不断完善绵阳市示范初中建设,逐步成为名符其实的江油名校,逐渐成为绵阳农村初中教育强校。

办学特色:

以弘扬“勤学苦练、严谨求实、团结奉献”的新中精神为内涵,以全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传承篮球精神和篮球文化为重点,打造具有丘陵地区特色农村寄宿制初中。

学校发展总体规划:

1、学校管理及制度建设:

(1)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岗位目标管理办法。

(2)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点落实完善《教职工常规管理制度》、《教职工评优晋级考核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等,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和奖励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以法治校,以情育人,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全面深化改革,真正把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等落到实处。

积极稳妥地搞好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4)通过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飞跃,规范化学校,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基本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特色和管理理论。

2、队伍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业务过硬、廉洁奉公、作风优良、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领导班子。

培养和建设素质高、能力强的中层管理队伍,使之成为学校各项工作保持良性运转的枢纽。

教师队伍建设:

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师质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中心,以培养“名优”教师和各级骨干教师为重点,形成教师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职业技术等级达到三级以上,普通话、计算机达到相关要求;在此期间应培养江油市级名优教师3名,江油市级骨干教师15名左右,健全各项奖惩机制,提升我校独特的教师文化品味,建立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要求的新型教师队伍。

3、校园建设

(1)全面完成灾后重建项目及附属设施,新建门卫室、硬化学生宿舍及食堂前道路。

(2)改造食堂,修建学生餐厅,完善生活服务设施。

(3)维护并修建教师周转房,改善教职工生活设施。

(4)进一步强化学校绿化,美化工作,打造园林学校。

4、设施设备

(1)进一步完善实验室,保证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代化。

(2)增加图书1万册,安装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学生电子阅览室。

(3)各班教室配置多媒体系统,实现远程教育资源班班通。

(4)建立校园网、学校网站、安装视频系统,创办校园广播电视台。

5、德育工作

(1)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逐步培养出具有“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能负责、能创新”的学生;使教师形成“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发展人”的素养;使全体师生形成具有“坚韧、尽责、笃学、创新”品格;最终建立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协同发展的交集。

(2)教职工深刻理解感恩尽责教育、成功教育、多元智能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并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改进、完善师德标兵评价机制,使教职工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寻找到成就感与幸福感;

(3)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有序、分层、渐进、一体。

(4)面对以“学困生”为主体的学校实际,建立健全优秀生与进步学生群体的表彰机制,进一步完善对班级的评价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的评比制度,建立学生档案袋,用好“我在阳光下成长手册”,“诚信手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组建好学生会、校内学生社团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发展个性,并逐步将社团活动课程化,形成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在广大学生中营造健康、快乐、向上、多彩的学习生活氛围。

(6)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6、教学科研工作

(1)通过校本研训,使全体教师能够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调整知识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构建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的多样化课堂形式。

(2)从教育细节入手,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中深入完善近年推出的四项重点常规工作——以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为核心改变教学设计;以评课前移为重点改进集体备课;以双项换位听评课促进观课议课;用质的研究、现象学的方法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日志。

(3)以教师校本学习“学分管理”与“教师发展档案袋”为抓手,逐步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机制与评价机制,形成适合于本校的校本研训体系。

(4)发挥、挖掘老教师潜能,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专长发展;建立教育教学沙龙定期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研讨活动;利用全体会、局部会开设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论坛,构建多元化学术氛围;经过努力,增加市级、江油市级和学校三级骨干教师及名优教师群体数量。

(5)通过推动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以激励性评价为载体,挖掘学生、教师潜能,不断树立师、生的“成就感、幸福感”;创设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江油市中游水平,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提升速度保持在江油市前列。

(6)开展具有科研性的生情、师情、地域特点的基础调研及分析工作,促进教育教学管理职能的转变;结合学生兴趣、教师“隐性”特长与地域文化背景,寻找我校师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发展的切入点。

(7)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方法”,尝试开设以学科拓展型、社会实践型、校园特色型以及学生兴趣型为主的校本课程;逐步确定适合于我校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定准培养过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最终构建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与评价体系。

7、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以“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不求人人最好,但求人人更好,让每一名学生都尽可能地做最好的自我,在不同的层次上有不同的发展,注重身体锻炼和身心和谐发展,为他们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8、特色建设

要大力弘扬学校建校四十年来形成的“勤学苦练、严谨求实、团结奉献”的新中精神,树立核心价值观。

立足学校实际,以全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传承篮球精神和篮球文化为重点,充分利用丘陵地区的特点,建设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农村寄宿制学校。

9、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学校发展和实际,突出特色,争创一流。

通过开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弘扬“新中”精神,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体现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校园环境,营造培养“健康、快乐、向上”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特色,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10、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成立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统一领导,分项落实,部门负责;每学年末召开座谈会,并写出规划落实情况自评报告;定期召开阶段性的专题工作布置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调整,确保规划的实施。

(2)成立发展规划审查领导小组,负责监督规划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对不能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干部进行责任追究。

(3)学校加快人事改革步伐,逐步精简机构、整合人力资源,初步创设健康的竞争氛围;逐步落实干部学习常规制、任期制、实习制,督促现任干部的学习发展,激励学校中青年骨干的工作积极性。

(4)开发学校办学资源;学校确立以探索师、生多元化评价和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发展策略,拓宽教育质量提高的途径。

(5)整合软硬件资源,进一步将资金投入重点转向教师培训与课改工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第三部分各年度实施规划

(一)2011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

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初步完善各项制度、完成灾后重建的扫尾工作,初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进一步改善学校校容校貌。

具体实施步骤及举措

1、成立学校六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部署各项工作。

2、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融入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使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

3、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工作实效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4、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

坚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四川省教师八不准》、《省规范办学二十五条》等文件。

5、继续开展新课程课改工作和完善校本培训的系列工作,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6、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相应培训和各类竞赛,提高综合素质。

7、加强本校承担的各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完成本年度课题研究计划,形成中期性报告。

完成市级课题的立项。

8、继续争创文明行为示范学校和市双十星学校。

9、做好灾后重建的扫尾工作,新建门卫室、硬化校内道路。

10、教育教学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2012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

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具体实施步骤及举措

1、紧紧按照区教体局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2、进一步规划校园建设,营造校园优美和谐环境。

完善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改造学生食堂、修建学生餐厅,改善学生生活服务设施。

3、安装教师备课室,配备教师办公电脑,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

4、继续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继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5、紧紧围绕市教体局综合目标考核细则,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6、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演练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7、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同类学校中上游水平。

8、加强训练,传承篮球文化,传承我校篮球运动强校特色。

(三)2013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规范管理体制。

具体实施步骤及举措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依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2、通过教代会,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力争使我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飞跃,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水平。

4、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做好校园部分场地的硬化工作,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努力打造园林学校。

5、进一步加大远教管理力度,强化远教资源的接收和运用,加强对远教管理员的检查和督促,确保资源的及时下载,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建设学生电子阅览室、建立校园网、学校网站。

6、本年度,培养市级名优教师1-2名,市级骨干教师4-5名。

7、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四)2014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具体实施步骤及举措

具体实施步骤及举措

1、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学校应把教师素质的提高摆在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地位。

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教师自我学习和内在素养的提升。

在学历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学习,本年度教师大专学历达95%,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成为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调学习型教师。

2、继续组织各类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相关培训和校内培训,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3、组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案例评选及推荐活动,形成人人懂科研,人人会科研的良好氛围。

4、继续加强新一轮课题研究,努力打造一支课题研究队伍,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5、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加大学科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的培养,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

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

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6、本年度,培养市级名优教师人2-3名,市级骨干教师5-8名、校级骨干教师10-15名。

7、继续改善办学条作、修建教职工周转房,改善教职工生活服务设施。

8、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入江油市同类学校前列。

9、开发校本课程,编写篮球教材,加强训练,篮球运动强校特色更加鲜明。

(五)2015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

完善育人网络,增加学校工作实效性,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学校功能体系。

具体实施步骤及举措

1、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懂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

2、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教师大专学历达100%,

3、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开展“自知、自立”教育,使学生行规内化。

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5、、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功能室的配套等,继续添置电教设备及图书。

完善学校场地硬化的整体实施,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建设,打造精品化绿化,提升学校品位。

6、争取配套资金,力争完成“班班通”工程建设。

7、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认可。

(五)2016年度工作目标

目标:

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形成各种体系,深化学校办学内涵,提高学校建设品味,总结六年工作规划的落实工作,为新的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实施步骤及举措

1、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学校广播电视台,提高学校网站质量。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学生会、校内学生社团组织,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发展个性,并逐步将社团活动课程化,形成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在广大学生中营造健康、快乐、向上、多彩的学习生活氛围。

3、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

逐步培养出具有“会学习、会生活、会健体、能负责、能创新”的学生;使教师形成“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发展人”的素养;使全体师生形成具有“坚韧、尽责、笃学、创新”品格;最终建立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协同发展的交集。

4、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结合学校课改课题,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评价体系。

5、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完善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创建市级园林学校。

6、完善教研网络,完成市级教研课题的结题的推广工作,准备新的教研课题的立项工作。

7、总结和反思,加强宣传,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

分层次全方面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反思不足,找准问题,确定解决的措施,为下一个五年规划做准备。

学校六年规划,是我们新的发展蓝图,力争反映出时代发展要求,昭示着学校的美好明天。

我们坚信,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目标的逐年实现,新安初中在地震重建后的六年,必将描绘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2010年9月新安初中三届二次教代会通过)

2010年9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