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4105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

《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docx

三年级音乐教案下2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共产儿童团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小英雄们的故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的光荣感.使命感。

 

2、准确学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能用坚定自豪的声音.充满活力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儿童美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3、学习律动表现儿童团员的精神面貌和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学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音乐《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新歌教学 

1、节奏练习 图片导入新课 

师:

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

(红星,五角星)师: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红星的故事。

(边播放音乐,边讲述故事)。

那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初步产生情感体验)师:

故事中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

你能说出歌曲的名字吗?

生:

(答)师:

当你听到这首歌时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

(激动等)师:

在那个年代连儿童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

你们想和儿童团员一样和敌人做斗争吗?

(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师:

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

 生:

愿意 师:

红军要开会,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邀请儿童团员站岗,每位来开会的红军都有一个暗号,只有拍对.唱对暗号的红军才能进去开会。

 

出示节奏谱:

 

①X     X·X    X   X   

   ② X·X  X  X    X   —     

(学生动作:

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红军,一组扮演儿童团员。

拍对的红军,儿童团员为他们贴上红星。

) 

2、练一练.唱一唱 

1 1 5  1 ∣3.    1 ∣5  1  3  1 ∣5   - ∣

3 3 1 3 ∣5.  3∣5  5  3  5∣1   - ‖ 

3、学唱歌曲 

(1)生聆听歌曲 

师:

同学们,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我们的团歌。

(播放歌曲)学会用听觉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听歌曲中学会歌曲。

提示:

用手击节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2)说一说,歌曲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 

(3)有感情地读歌词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注意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4)学唱歌词 

跟琴小声熟悉歌曲,对准歌词,尤其是一音多字处。

 

三、律动表现:

学做儿童团员 

四、拓展升华,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师:

同学们,儿童团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发展到今天是什么组织?

 生: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

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

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

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再次复听,学生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五、结束语 

1、师:

让我们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2、播放《共产儿童团歌》的伴奏音乐.

六、板书设计

共产儿童团歌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卖报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2、学生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学习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其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情绪的启发以及歌曲的处理。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要把你们的表情写在脸上,把你们的歌声放在心里。

(播放“国歌”) 

2、欣赏了这首歌曲,你们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升国旗的情景) 

3、这首歌曲的曲名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它还有另外一个曲名,是什么?

《义勇军进行曲》。

 过渡:

同学们已无数次聆听过这首歌,但它却依然那么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么伟大的作品是谁作曲的?

(聂耳)  

三、《卖报歌》曲作者简介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

1927年聂耳考入云南第一师范,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戏剧演出活动。

1928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活动,后因叛徒告密逃亡上海。

到上海后,聂耳继续从事革命生活,同时积极创作歌曲,用音乐鼓舞人民起来斗争。

1935年国内日益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聂耳出国学习,赴苏途中,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年仅23岁。

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41首作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

  

四、 新授歌曲

1、聂耳不仅创作了举世文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还为小朋友写了一首歌曲,你们的爸爸妈妈也曾唱过,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

 (放歌曲范唱)  

2、介绍《卖报歌》的由来。

 

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

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

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

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

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

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

叫卖声更加清亮:

“卖报!

卖报!

七个铜板两份报!

”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

“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

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

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

  

3、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描写旧社会报童生活的《卖报歌》,用“LU”试着跟歌曲模唱旋律。

 

4、学唱第一段。

  

(1)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第一段。

先听老师范唱一遍,请你们轻声的模仿。

(2)学生跟琴小声的模唱。

 

(3)找出你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

 (师范唱,生学唱) (请会唱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唱难点)

(4)跟琴完整演唱第一段。

 

(5)自学2、3段。

 

(6)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思考:

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

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

(生:

明快、活泼、速度稍快)(歌曲虽是反映孩子们对旧社会痛苦生活的控诉,但曲调色彩明朗。

唱时声音要明快、活泼,速度稍快。

第一段可以理解为“小毛头”为了生活,每一天都希望买出更多的报纸,多赚点钱。

这是一种天真活泼的想法,所以在演唱时要唱得天真活泼。

)  

(7)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歌曲拍击节奏。

 五、拓展练习:

(哪个报童在唱歌) 

1、认识5位报童,跟老师一起熟悉这5位报童分别唱的什么。

2、跟琴唱一唱。

 

3、师弹旋律,生模唱并找出是哪位报童唱的歌。

 六、 小结  

老师:

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七、板书设计

卖报歌

八、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并了解蒙古族音乐,并能跟着音乐学习表演“骑马、扬鞭、射箭”的动作。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辩出音乐力度的变化,感受体验,二分、四分节奏。

 

3、通过欣赏乐曲,感受木琴的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力度的变化,体验、二分、四分节奏。

  

【教学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体验二分、四分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演示内容 :

(1)出示一幅蒙古草原景色图,提问:

美丽的大草原上有些什么动物?

              

(2)节奏练习(结合律动表演)   

(师)我们一起来骑马(生)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   X  X ︳ X  X  ︳ X  X  ︳ X  X   

(师)我们一起来射 箭(生) 嗖 -- ︳ 嗖 --X  -- ︳X - 

  师:

“听,这是什么声音?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 (学生回答)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 (学生回答) 

师:

“因为马蹄声从弱到强,音乐中用<这个符号表示。

接着我们就来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欣赏引子 

(1)听辨主奏乐器 

师:

“这段乐曲由哪种乐器演奏?

”(学生欣赏后回答) 师:

“这段乐曲是由木琴独奏。

” 

(2)听辨木琴的音色 

师总结:

木琴的音色清脆、明亮。

 

3、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师:

“听听乐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师:

“这段乐曲根据情绪的变化可以分成三段,我们分段欣赏。

” 

4、欣赏第一段 

师:

“这段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师总结:

“这段乐曲描绘了小骑兵骑着马,挥着鞭在大草原上巡逻的威武形象。

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我们学学小骑兵的动作。

” 

5、欣赏第二段 

师:

“这段音乐情绪如何变化?

”师总结:

“第二段音乐的情绪从舒展到激烈。

乐曲的前半部分表达了小骑兵欢乐的心情而后半部分表现了小骑兵骑着战马迎着狂风暴风雨奋勇前进。

” 师:

“想想用什么形式表演第二段乐曲?

”师总结:

“一部分同学摆造型,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骑兵,还有的同学可以模仿风声。

大家一起表演。

6、欣赏第三段 

师:

“这段乐曲情绪和哪段相似?

”师总结:

“第三段的情绪和第一段相似,都是活泼、欢快的。

表现出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暴风雨后的喜悦心情。

描绘了战马渐渐远去的情景。

 师:

“表演第三段时除了造型、舞蹈外还可以加上什么?

” 师:

这次表演加上打击乐器。

(双响筒、碰铃) 

7、教师总结:

我们欣赏了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要向小骑兵学习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二、完整欣赏乐曲,边听边表演。

三、板书设计

我是人民小骑兵

四、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的情感,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及歌曲的时代背景,想象出当时王二小和敌人斗争的情景。

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聆听音乐提高对音乐的审美及情感体验的能力。

3.能看着歌词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以情带声,用较连贯的气息和自然而委婉的声音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

感受、欣赏并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教育。

选定正确的速度、力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连贯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听过《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吗?

那么同学们都知道王二小的故事吗?

哪位那位同学将这个故事用简短的话来告诉老师。

二、教师介绍歌曲相关创作背景和歌曲题材,音乐的风格特点等

师:

小朋友说的很好,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旋律,像阵阵清风传送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军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使我们的老乡和干部得到了安全,敌人受到了惩罚,而我们的小英雄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以一个精心锤炼,富于概括力的曲调配以多段歌词,曲调优美动听,又略带悲凉的色彩,感情容量较大,充分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哀思。

《歌唱二小放牛郎》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

采用了叙事歌曲体裁,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首叙事歌曲是在民间分节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接近我国的民间小调,曲调优美动听,感情容量大,使人回味无穷,因而不觉单调乏味调乏味。

使歌曲富有艺术魅力。

三、初听全曲,整体感知 

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这首歌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唱?

引导说出:

“悲伤地,沉重地,怀念地…”

四、深入聆听,体会情感 

带着我们感觉出来的感情,跟随录音唱一遍这首歌。

五、琴声引导,学唱歌曲 

让我们跟随乐曲用自然、沉重的声音来学唱一遍这首歌,缅怀这位可爱小英雄吧!

﹝教师弹琴同学们唱。

﹞唱后提问;“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生:

﹝是无数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

﹞师:

对,我们一定要珍惜。

学生随琴声轻声分句唱词,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及指导,最后随着琴声完整地初唱全曲。

 

六、加强体验,演唱处理 

本课歌曲段落较多,当学生们都能完整地演唱后,采用多种形式的练唱,如领唱与齐唱的结合,老师唱与学生齐唱的结合,学生分组接唱等。

练习过程中,要始终把握歌曲塑造的特定情景,将呼吸、吐字、咬字及力度变化等表现手段有机渗透于演唱的指导中去。

七、总结:

 

经过同学们的学习,同学们说一说王二小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英勇顽强 不怕牺牲 舍己为人)

师:

同学们想不想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

引导学生说出:

努力学习,有正义感,勇敢机智,爱护公共财务,做一名文明的好少年等。

师: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小英雄怀念和崇敬的心情再唱一遍这首歌。

在歌声中结束。

八、板书设计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舍己为人

九、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小小作曲家

2、小小歌唱家《小蜜蜂》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同头换尾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用这种创作手法创编旋律。

2、能够视唱《小蜜蜂》曲谱,掌握合唱的要求,即音高准确、声音和谐。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理解同头换尾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用这种创作手法创编旋律。

2、能够视唱《小蜜蜂》曲谱,掌握合唱的要求,即音高准确、声音和谐。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小小作曲家

1、老师提问:

书上的两条金鱼有什么不同?

2、老师提问:

这种创作手法在音乐创作中也会出现,你们知道这种创作手法的名字吗?

3、老师介绍同头换尾的相关知识。

4、学生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完成下面的旋律,并唱一唱。

1=C2/4

53∣1165∣323∣5—∣

∣∣∣∣

二、小小歌唱家《小蜜蜂》

1、学生视唱高声部曲谱,并思考:

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

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随琴演唱高声部曲谱,注意第一、三乐句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二乐句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学生视唱低声部曲谱,注意小二度音程的音准。

4、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合唱以下旋律:

1=C2/4

5—∣3—∣2—∣1—∣

3—∣1—∣7—∣1—∣

5、师生合作演唱,老师唱低声部曲谱,学生唱高声部曲谱。

6、师生合作演唱,学生唱低声部曲谱,老师唱高声部曲谱。

7、学生分成两组,合唱两个声部,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三、板书设计

音乐实践

四、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黄鹂鸟的歌》《蜗牛的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黄鹂鸟的歌》;能用饱满、坚定的声音演唱歌曲《蜗牛的歌》;能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能背唱这三首歌曲。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明亮、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黄鹂鸟的歌》;能用饱满、坚定的声音演唱歌曲《蜗牛的歌》;能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能背唱这三首歌曲。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黄鹂鸟的歌》

1、老师弹奏《黄鹂鸟的歌》旋律,并提问:

这是哪首歌曲的旋律?

2、老师伴奏,学生复习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

3、老师出示《黄鹂鸟的歌》歌谱并范唱,学生听听旋律是否熟悉。

4、学生随演唱歌曲,老师指导学生唱好歌曲,要求用明亮、轻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5、学生背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蜗牛的歌》

1、学生编创几个有特点的表现蜗牛爬树的动作,并在歌曲《蜗牛的歌》的音乐中表演,以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2、老师出示《蜗牛的歌》歌谱,并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3、学生随琴视唱歌谱。

4、学生随琴演唱歌曲,老师指导学生唱好歌曲,要求用饱满、坚定的声音表现歌曲。

5、学生背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导入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

2、学生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3、老师指导学生编创符合歌曲情绪的声势动作,并随音乐参与表现,同时熟悉歌曲旋律。

4、学生随琴演唱歌曲,注意要用活泼、风趣的声音表现歌曲。

5、学生背唱歌曲。

6、由老师设计适合全体学生参与表现的动作,边唱边用动作参与歌曲表现,为音乐剧第三场第三个场景的歌舞表演做铺垫。

板书设计:

小小音乐剧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编创并表演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的编创,并能与同学合作,设计出音乐剧的台词,编创音乐剧各场景的表演形式。

2.能积极学习音乐剧的表演,能初步胜任音乐剧中一个角色的表演。

【教学重难点】:

1.能积极参与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的编创,并能与同学合作,设计出音乐剧的台词,编创音乐剧各场景的表演形式。

2.能积极学习音乐剧的表演,能初步胜任音乐剧中一个角色的表演。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复习上节课唱过的三首歌曲:

《黄鹂鸟的歌》《蜗牛的歌》和《蜗牛与黄鹂鸟》

二、教师简介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剧情

三、设计音乐剧中的台词

1.老师引导学生设计第一场第三场景“争吵”的台词,并尝试表演,老师指导台词表演。

2.学生分组设计第二场第一个场景“蜗牛来了”的台词,并尝试表演,老师指导台词表演。

四、编创各场景的表演

1.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编创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的表演。

2.老师指导编创。

3.三组分别展示各组编创成果,老师点评、指导。

板书设计:

小小音乐剧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剧表演排练

【教学目标】:

能积极参与排练,能较好地完成音乐剧中一个角色表演。

【教学重难点】:

能积极参与排练,能较好地完成音乐剧中一个角色表演。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

一、排练方式和要求

1.将学生分成2到3个大组(视班上总人数而定,一组15至20人),分三个场地(音乐教室、本班教室、舞蹈排练室等),整体排练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2.每组选出组长(导演)负责组织排练。

3.完成《蜗牛与黄鹂鸟》表演设计方案。

二、学生分组排练,老师巡视指导

三、各组汇报排练情况

四、老师总结情况,布置下节课的分组表演活动

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再组织排练几次,争取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下节课展演时,需做好表演准备,如各组自备音乐、道具、服装等。

板书设计:

小小音乐剧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小小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能与学生合作,较好地完成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的表演。

2、能初步以各种音源和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运用于艺术表现,学习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他人沟通。

【教学重难点】:

充分借助《蜗牛与黄鹂鸟》的有趣故事“情节”,风趣而生动的角色“形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积极参与创造和表现,并从中获取有关表演的知识、技能,逐步积累创作经验。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头饰,用竹竿和画面搭成的庭院、葡萄架、道具、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学生分组展示《蜗牛与黄鹂鸟》的表演

二、老师组织评议,引导欣赏

老师及时组织大家对台上的表演进行评议。

首先,老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表演进行充分的鼓励,可以“看谁找的优点最多”为竞赛题,引导学生从故事的完整性、表演的艺术性、台词设计的精彩性、动作设计的新颖性、表演合作的协调性等多方面讨论各组的成功之处。

其次,可以谈谈改进的建议。

三、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表演、最佳布景等奖项,以示鼓励和肯定。

四、课后设计一个“写感想”的作业,让学生把这个活动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交流分享。

五、老师推荐学生观看音乐剧《猫》,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剧这门艺术表现形式的了解。

板书设计:

音乐剧展示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采山》

2、小小作曲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山》,让学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

2、知道歌曲是民族五声调式。

 

3、认识X与XXX XXX节奏,能准确地拍读,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4、能够选择合适的节奏用1、2、3、5、6五个音编创四小节旋律。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十六分音符的唱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琴、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幅画,请看(出示图片):

清晨的大山静悄悄的,一会儿热闹起来:

小猴子、青蛙、兔子、山羊、山鸡„„等等,还有数不清的小鸟,它们都从四面八方来到这宁静的大山,各自显示着自己。

噢,原来动物们要开一个音乐演唱会。

突然,一个小女孩,提着小篮子,一边唱一边来采山,你们听,她来了。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采山》,师:

放《采山》音乐,让学生聆听。

 师:

同学们,小女孩起了个大早到大山里采到许多野果、山菜,心里特别愉快。

当然我们也替她高兴,让我们一起来为她祝贺吧!

2、听音乐,师与生一块边听边拍手。

 师:

小女孩唱得好听吗?

生:

好听!

 

师:

你记住了其中的哪一句?

唱一唱好吗?

学生演唱。

师及时给予表扬。

3、教读歌词:

 同学们请跟老师一块随音乐读歌词好吗?

好!

(一起读) 

4、教唱歌曲:

 师:

同学们说小女孩唱得《采山》歌很好听,让我们一块高兴地唱起来吧!

生:

(有感情地唱)师:

同学们唱得很好,真棒!

 

5、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师:

同学们,现在我唱上句,同学们接下句。

 师:

分组唱,一组唱上句,二组唱下句。

6、歌曲表演:

 

师:

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

能边跳边唱吗?

学生分小组歌表演。

 

7.讨论:

劳动给你带来了什么?

你喜欢什么样的劳动?

师生讨论。

 四、小小作曲家

1、学生识读教材中呈现出的小熊打鼓、小号手吹号、青蛙叫的节奏谱。

2、老师提问:

同学们还能模仿哪些生活中物品或动物声音的节奏?

(钟表走动的声音、羊叫声、下雨声等)

3、学生分组讨论,并用手敲击或用口读出想到的节奏。

4、老师提问:

同学们能不能把1、2、3、5、6五个音填入到刚才你们创作的节奏中呢?

5、学生分组,自由创编,并演唱各自创编的旋律。

五、教师小结

学习这首歌曲后,同学们明白了劳动能给我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劳动是愉快的。

有时间我们相约一个日子,一起去采山吧!

 

板书设计:

采山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贝壳之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贝壳之歌》。

2、通过学习歌曲强化环保意识。

3、在合唱过程中能够注意两个声部的均衡与和谐。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演唱歌曲。

 

    2、明白爱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  

【教具准备】:

 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