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870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

《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docx

广东海洋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摘要)

何 真

(二○○九年九月四日)

 

各位同事:

下午好!

今天下午,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广东省教育厅今年第67号文《关于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指导意见》,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结合学校实际简要谈些思想上的认识与工作上的看法。

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准通过了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一个指导和推动我省特别是“珠三角”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省教育厅在2009年7月印发了一个重要文件:

《关于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这是一个方向准、立意高、内涵深、内容新的,对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很强的指导性的重要文件。

为了制定好我校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并切实抓好整改工作,以及为了起草好学校党代会报告和规划好新学年工作,刘书记和我都认为很有必要认真学习好教育厅这个文件。

在具体学习之前,先简要回顾一下《纲要》出台的有关背景。

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等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时候了,现在广东以及“珠三角”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传统发展模式已然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迫在眉睫,这就是《纲要》出台最主要的社会背景和原因,《纲要》为“珠三角”包括整个广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省高等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我们知道,“珠三角”的发展对广东的发展能起到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所以《纲要》的实施能推动整个广东包括粤西的迅速发展。

我们又知道,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推动和引领,所以《纲要》的实施也为广东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听取部分高校贯彻落实《纲要》的汇报会上,汪洋书记强调,各高校要抓住《纲要》贯彻实施的机遇,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为了使各高校实现高等教育新的跨越,推动高校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省教育厅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精心制定了《指导意见》,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以准确把握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增强改革紧迫感,明确改革方向,做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用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学校发展上水平。

《指导意见》强调,贯彻落实《纲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握“科学发展,先行先试”这一灵魂和精髓,把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学科齐全,人才汇聚,科研创新的优势,着重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服务社会水平等方面全面对接《纲要》,用新的思维和机制来谋划高等学校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为广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是《纲要》的灵魂和精髓,社会经济发展要“先行先试”,我想,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的工作也要“先行先试”!

《指导意见》提出了贯彻落实《纲要》的主要工作任务,一共有23项。

对一些问题,我讲稍详细点;时间关系,对有的问题,我就点一个题。

第一,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制度,就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教,民主管理,依法办学。

首先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要认识到,高等学校是一个学术机构,不能完全用政府的方式来管理,高校的管理除了行政管理之外,在相当程度上还是文化管理、人文管理,所以要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和学术骨干的作用,尤其要发挥他们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的职能部门主要是根据上级的法规和文件的精神以及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学单位的教学科研工作进行宏观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不能过多地、不合适地干预。

学院则要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要相对分开。

民主管理要加强教代会、工代会、校务公开、院务公开、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依法办学,主要是指依法自主办学,国家应该赋予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则应给予二级学院更多的管理权限。

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可以用这么五句话来描述,做到了这几方面,学校就能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良性机制。

对外,学校要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关系,创新合作机制,建立紧密的校地、校企合作关系,把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有效地引导到地方建设中。

第二,坚持高等学校分类定位、分层办学原则。

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并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科学制定符合学校定位,反映学校特色的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途径,办出特色、优势和品牌,力争在本类型和层次上争创一流。

《指导意见》指出了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这四类院校分别应如何定位、如何办学。

其中教学研究型大学要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我认为,地方高校在探索自身的发展路子时,应该遵循两个主要原则:

一是分类分层原则,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确定适宜自身发展的办学目标和途径,在所属的类型中和层次上办出特色和水平;二是服务面向原则,也就是高校应根据所属区域经济状况、产业结构特征和社会文化水平来规划学科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广东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海洋!

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末,广东要初步建成海洋经济强省;海洋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要明显提升,主要海洋科技领域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逐步建成以“数字海洋、生态海洋、安全海洋、和谐海洋”为特征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但我国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总量不足,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沿海地区,作为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广东海洋产业发展战略需要,主动适应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需要,主动适应贯彻落实《纲要》的战略需要。

我校即将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

所以要将办学类型定位由原来的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要以建博为契机,把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建博加快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将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将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广东,面向基层,面向沿海地区,面向涉海行业。

我校的发展战略和定位是基于四位省委书记对我校的重托,基于办学宗旨和地理环境(我校位于海岸线长达1500多公里的湛江,位于北部湾的东部,面向南海),基于我校行业传统特色和全省学科格局。

定位之后,如何把学校做大做优做强?

如果能够比较好地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应该说学校总体上就是科学发展的。

因此,我们必须理性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规模做到多大?

结构如何优化?

质量如何保证?

效益如何提高?

我们说不是规模越大效益越高,有一个最佳点,或者说有一个理想区间,当超过一定规模以后,学校又要向银行贷很多款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更多地引进教师,负担会大大加重,又要好多年才缓得气过来。

在政府投入不足的背景下,如果认为规模越大,效益越高,那是不科学的。

具体到我们学校,主校区的本科生应该是25000人比较合适;海滨校区4000人;我们要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要加快发展,看看再过6~8年能不能达到3000人;独立学院能做多大就做多大。

按照教育部的办学指标,通俗点说就是一人一分地,主校区实际上能建设的土地是2500亩左右,所以是25000人左右。

我们要注意到,主校区是我们最重要的校园,要有较高的水准和品位,要对后人负责,不能搞得密密麻麻的。

本、专科生(不含独立学院)加上研究生,学生人数将超过30000。

如果教职员工控制在2000人以内,学生员工比就达到15以上,这个比值是比较理想的,也会有比较好的效益。

我们的生员比既不能与985研究型大学攀比,也不能向基本上是纯教学型的院校看齐。

既要保证有比较好的效益,更要提高质量,强化特色,提升水平。

学校要科学发展,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结构。

生员比是直接衡量办学效益的一个基本指标,比值越大,效益越高。

这个比值的分子也有结构,那就是研究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分母也有结构,就是专任教师占教职员工的比例。

这些结构如果能很好地优化,效益就上去了。

因此,要提高效益就要控制进人,催缴学费,增加创收,以及科学管理。

第三,完善高等学校财政投入与分配机制。

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

高等学校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和联合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上的资金投入与合作。

要加强经费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高校的经费使用应以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和根本出发点。

目前广东的生均拨款为6300元,从明年开始,提到6600元,增幅不到5%,未来几年总体上学校经费很紧张。

现在,学校争取到了发放住房补贴的政策,学校为此要自筹2000万,财政压力很大。

所以要开源、节流、堵漏,要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建设资金。

在相当程度上讲,资金的使用应“大钱大器,小钱小器”,用于学科建设、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扩大办学所需的学生宿舍就应该舍得投入;而不该花钱或不需多花钱的项目就不要投,或者少投、慢投。

有的项目还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财务部门要对财务工作加强宏观指导与管理,做到财力集中,财权分散,精细管理,勤俭办学。

第四,完善高等学校用人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汇集各学科优秀人才,为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事制度保障。

第五,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推进我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和“千百十工程”计划的实施,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

进一步拓展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视野,面向海内外招聘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上个学期我校的酬金分配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出现了新气象,各单位满负荷用人的意识增强了,教师干部的工作量意识增强了。

体制改革是除弊式的根本举措,不是一般性的改良,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更不是零星地打补丁。

在引进人才方面,我们要坚持“用好现有的人,培养有潜力的人,引进高水平的人”的方针以及“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明确方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的原则,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年轻骨干教师以及创新团队的建设。

学校要积极争取申报“珠江学者”。

要加快引进高水平的拔尖人才,比如我们海洋科学学科人才的引进就尤为紧迫,明年上半年要基本完成建博队伍的汇集工作,建立一支数量适宜、素质高、能力强的学术队伍,具体讲就是以学科带头人领衔,学术带头人为骨干,博士、副教授为主体的学术队伍。

人才引进工作要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进行统筹,引进学科建设、科研工作需要的拔尖人才,引进专业建设急需的优秀人才。

第六,加大创新团队建设力度。

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原则,创新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

打破人才封闭机制,突出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科研团队,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组建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协作体系。

第七,加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整个学校虽然不是职业院校,但有一个职业技术学院,职院专业课的老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只有实操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专业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

第八,深入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

第九,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汇聚优势,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和主流方向,结合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扎实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

我们在培养人才、发展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要做到“三个为主”: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开展应用研究为主,以服务南方海洋和水产事业为主。

需要指出的是,开展应用研究为主,是从总体上讲的,不是不要基础研究,多科性大学必须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以支撑应用研究的技术突破和水平提升;否则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没有后劲。

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多为,有所少为的原则,选好领域,选准方向,深入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并与应用研究相辅相成,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第十,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

重点开展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海洋技术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着力研究突破制约现代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

第十一,加强校企合作、校市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加快高等学校现有较成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和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孵化、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为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湛江市委市政府准备制定加强与广东海洋大学等三所大学合作的体制、政策与具体措施。

旨在加快推进市校合作,整合市校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湛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湛江建设。

市里具体出台了一个《关于加强与在湛省属高校合作的意见》,指导思想是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纽带,建立稳定、完善的市校合作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实现市校互动融合,形成高校支持地方发展、地方助推高校发展的“双赢”格局,共同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基本原则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注重创新,注重实效。

内容包括:

建大学科技园区,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共建研发基地,共建成果转化基地,培育科技市场,加强人才交流,开展教育教学双向交流,开展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共建文化基础设施,合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合作发展文化产业,搭建产学研交流对接平台,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开展决策咨询合作,实施课题优先工程,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校孵化项目入驻大学科技园区,减少行政收费,创建市校合作风险投资公司,设立市校合作专项基金,建立市校合作机构,市校合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定期沟通协调制度,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等。

市委市府此举对高校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很受鼓励,倍感振奋。

关键是市领导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到了高校的战略地位,改变抓好湛江的教育主要是抓好中小学教育的观念。

我多次对市领导讲,广东海洋大学首先是湛江人民的大学,为湛江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为湛江作贡献。

学校要主动为地方服务,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

通过科技研发,增强我们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通过社会服务也能促进科技研发水平的提高。

高校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在服务中提高学校的地位,我们就会有更多的资源,就能够增强实力,就能增强服务能力,这就是良性循环。

千万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否则死路一条。

第十二,加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大课题的科学研究。

以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类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平研究基地为平台,着力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化发展,为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实现智力与决策的“对接”。

第十三,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我省产业发展和人才资源发展的总体规划,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扶持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积极开展与传统产业体系结合较紧密的学科专业的改造,努力办好特色学科专业。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的全面修订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我们海洋事业要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高校则应建立现代的人才培养体系。

省委常委胡泽君部长在今年暑期读书班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遵循三个规律:

人才培养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海大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学科特色、资源基础和服务面向等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既不能盲目求高求全,也不能降低标准,突出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要从“粗放式”的人才培养观念转变到“精细化”的人才培养观念,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来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从注重共性教育观念向既注重共性、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观念转变,因材施教,培养个性鲜明的人才。

我校要结合全省产业调整布局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及时调整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大力扶持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积极开展与传统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结合较紧密的学科专业改造。

要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做到通识课要通,基础课要厚,专业课要精且富有特色。

要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依托政府、行业和企业,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更好地为学生的实践锻炼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需要,而且要进行引领,主动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大家知道,湛江即将要上一个中科炼化的一体化项目,这个项目一方面可以给湛江带来600亿元的直接投资,每年可创造65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和58亿元的税收,能彻底解决广东成品油紧张的局面,为下游行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为湛江大手笔谋划钢铁、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石化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拉动上千亿元的下游产业链。

这是一个安全、环保、健康的项目。

在采取先进的工艺技术之后,二氧化硫的脱除率达到96%以上,尘粉除去率达到99.8%。

所以我们要抓住机遇,适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开展科技咨询、科技项目的研发,开展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合理地设置专业方向,培养湛江大项目工程所需人才。

要及早准备,主动出击,抢抓机遇,主动适应湛江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为湛江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第十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计划。

加快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加强研究生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

第十五,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推动高等学校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全面改革,适应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的需要。

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条件切实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进一步带动和加强本科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第十六,优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结构。

第十七,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新模式。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十八,优化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等学校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智力引进、人才培养合作和科研合作,积极引进海外知名大学的课程结构与体系。

第十九,实施高等学校品牌战略。

第二十,构建以人为本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培养具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使命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二十一,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机制。

打击学术腐败和其它学术不端行为,严惩各类学术腐败,净化校园。

第二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我校要成立贯彻落实《纲要》领导小组,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纲要》的贯彻落实。

半个月前,学校已将制定实施方案的有关工作进行了布置,先由有关职能部门拟出落实《纲要》的意见,再由规划处进行汇稿。

我认为实施方案要做到“三个统一”:

一是与党代会报告相统一,二是要与学校发展规划包括博士单位建设规划相统一,三是要与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相统一。

第二十三条,加快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

省教育厅将建立相关配套措施,建立高校生均定额拨款增长机制,逐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