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63133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

《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压带与风带二.docx

气压带与风带二

第八讲气压带与风带

(二)

【单元知识网络】

 

【考纲解读】

考核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熟练掌握季风的分布、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大气环流及其影响。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熟练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高频考点。

通过变式图考察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通过各种气候统计图表和区域图考察气候成因分析、气候类型判断、气候特征描述、气候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法指导:

】通过图文转化,深入理解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要点梳理】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及典型季风环流

1.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2.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

副热带的太平洋

西伯利亚、蒙古

赤道附近的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风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点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低温干燥

温暖湿润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范围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

印度半岛、我国西南局部地区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有利:

雨热同期;不利:

旱、涝灾害频繁

季风环流知识细化分析:

(认真领悟)

1.概念:

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盛行风,叫季风。

以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强盛而典型,范围最大。

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西南季风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

2.东亚季风:

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冬季,亚洲大陆吸热快,辐射冷却强烈,温度低,空气密度大,形成高气压,而与它邻近的太平洋、印度洋,由于水的热容量大,辐射冷却不如大陆强烈,相对而言,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形成低气压。

气压梯度自大陆指向海洋,因而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盛行偏北风。

夏季,亚洲大陆吸热快,辐射增温强烈,温度高,空气密度小,形成低气压;而海洋吸热慢,辐射增温缓和,相对而言,温度较低,气压较高,气压梯度力自海洋指向陆地,因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偏南风。

3.南亚季风:

冬季为东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为西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冬季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

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而此时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是一个低温高压区,气压梯度力由南向北,南来气流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该季节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考点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随纬度分布

2.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都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

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

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

气候

旱季时受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制,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旱雨两季

运用规律巧记各气压带或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的主要特征

从降水形成的原因分析,总结出一般规律,再去记忆各气压带或风带,以及季风环流的特点,即容易理解,又容易记。

降水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是:

①气温下降,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

②有充足的水汽。

依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各种气候类型的比较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全年气温高,旱、雨两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

气候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

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和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1.根据气候特征判断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第一步:

判断南北半球

最高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高

南半球

第二步:

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寒带气候

第三步: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2000毫米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毫米~1000毫米

夏雨型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毫米~1000毫米热带季风气候1500毫米~2000毫米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毫米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4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500毫米~600毫米

第三步:

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情况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毫米~1000毫米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250毫米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00毫米

【思维拓展】

影响气候的因素,除气压带、风带外,还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其中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候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为形成气候的外部条件。

补充:

降水及分布

降水的类型—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

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世界降水分布图

时间分布——年雨型、夏雨型、少雨型、冬雨型

4.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见右上图)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⑷密集多为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⑸封闭多雨中心:

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少雨中心:

距海远、地形闭塞

⑹雨岛效应城区降水量多于郊区:

原因:

城区温度较高,形成上升气流,加上多尘埃,水汽容易凝结

 

 

下图表示

14、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人口密度约400人/平方千米。

该岛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北部降水少,洋流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

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D.西南部降水多,地形

[2010·厦门模拟]下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读图完成15~16题。

15、a月甲地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16、导致该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形起伏 ④洋流分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

回答17~18题。

 

17、科考队在野外考察时,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

A.低温干燥    B.晴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18、图示气压系统较长时间控制该区域时()

A.海轮向东横渡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流

B.南极昆仑站出现极昼现象

C.东北平原时常受寒潮侵袭D.鄱阳湖流域大批候鸟栖息

右图是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差和降水差(甲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减去乙地各月的气温和降水)示意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气候类型的是(  )

A.①—甲、②—乙

B.③—甲、①—乙

C.③—甲、④—乙

D.④—甲、②—乙

20、形成甲、乙两地气候的主

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

A.大气环流B.纬度

C.地面状况D.暖流

 

 

二、综合题:

23、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处是____________风带,与图乙中____________处(a或b)的风向一致。

(3)图甲中C处是____________气压带,D处是____________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5)N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E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____(动力和热力)。

2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位于北半球(不考虑海拔因素),则P点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2)若此图位于南半球(不考虑海拔因素),则P点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25、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属于____________气候类型,乙地属于__________气候类型。

(2)乙地一月受____________控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七月受____________影响,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

(3)甲地所属气候类型在北美洲分布在____________洋沿岸,该地属于_________农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