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赤壁赋》教学设计.docx
《课题《赤壁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赤壁赋》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赤壁赋》教学设计
课题:
《赤壁赋》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课时:
两课时
提供者:
孙玉平
单位: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职业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三册课文《赤壁赋》既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之作,又是代表苏轼散文最高成就的一篇经典美文。
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
情、景、理三者在文中得到和谐统一,一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
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两个学期的高中学习,精读了几篇文言,完全具备了理解一般的文言的自学能力,在有注解和字典的帮助下能够自行疏通文意。
由于本文是在学习了《归去来兮辞》之后学习的,学生对赋体文已有一定的了解,对骈散结合的文字也有很感性的认识。
对苏轼生平、思想、诗文也都有所接触了解。
像著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初中就已学过,高中又学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
这就为学习《赤壁赋》作好了知识的储备。
另一方面,高一年级的学生思想正逐渐走向成熟,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理想的探求及在如何面对人生挫折的问题上也有更多属于个人的思考。
这是思想的储备。
所以《赤壁赋》的鉴赏教学可以说是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候。
虽然如此,对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学生而言,感受文辞之妙、情景之美尚可以努力做到,但要理解千年之前的苏轼此文在人生哲理上的感悟并能产生一些思想情感的共鸣却还是并非易事。
再由于对古代文学审美趣味的隔膜,也会使学生对鉴赏缺乏兴趣,也很有可能把鉴赏变成教师的一厢情愿。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赤壁赋》作为一经典美文不论在语言文字还是在思想文化上对后代散文都颇具影响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品味。
但受应试思想影响,文言文教学长期存在重字词轻鉴赏的状况,无形中丧失了从传统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厚营养的机会,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都是一个无形的缺失。
也有些教师认为,此文在思想内容上较为艰深,学生很难对它产生兴趣,鉴赏教学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吃力不讨好。
鉴于这些原因,对《赤壁赋》的“鉴赏”教学就很值得思考。
在完成诸如通过诵读感受这篇文赋的音韵的美感,疏通字词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句式,对文章的思路有一个的整体把握后,如何通过鉴赏来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欣赏能力,使学生能较深入地感受到苏轼散文文质之美?
首先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作好充分的鉴赏准备。
鉴赏是极具个性化的。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历经千年还能保有它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对它有丰富多元的解读。
所以只要学生从文本出发并言之有理都可给予肯定,但我们也知道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还是哈姆雷特,他不能变成林妹妹。
所以鉴赏才强调要知人论世,紧扣文本赏读。
由于高一学生对苏轼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苏轼的生平经历思想诗歌作品都已有所接触,教师就可以在这样一个知识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去获取更丰富的一些背景资料,甚至也还可以印发一些相关资料,对缺乏阅读主动性或阅读面狭窄的学生尤其必要。
所谓厚积薄发,如果学生不能占有较为充分的资料那他的审美体验就可能是单一狭隘片面的还可能是苍白的。
他也很难与同伴进行共享。
他在课堂上就可能产生孤独疏离感。
所以让学生对苏轼及其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占有一个较丰富的资料是上好鉴赏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所以,本课第一课时的安排很重要的一块是对苏轼其人及其诗文的补充了解,使原来参差不齐的知识结构有一个相对平等的起点。
其次,教师要习惯于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学生的个体体验是读解经典最初也是最为珍贵的情感。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并使它成为鉴赏课的一种常态,而不是为上公开课而做的一种现场秀,让学生常常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并能与同伴、老师共同分享,那么,学生就可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期盼,在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得到情感熏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并常能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那就正符合了的新课标的精神倡导,使阅读鉴赏成为每位参与者的一种心灵享受。
其次,教师个人的学养、备课的深入与否,课堂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激发,问题的设置,适时的导引,学生群体文学的素养都关系着一堂鉴赏课的成败。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难点
苏轼歌咏赤壁的两赋一词,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多篇。
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鉴赏相联系,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
“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
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作家作品
1、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主要作品:
《东坡集》、《东坡乐府》
2、与苏轼有关的合称:
(1)三苏:
苏洵(父)、苏轼、苏辙(弟)
(2)宋四家(书法):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3)苏辛:
苏轼与辛弃疾—他们皆是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
(4)唐宋八大家(散文):
韩愈、欧阳修、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3、散文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
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
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
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三、整体把握
1、研习第一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的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
这是写赋的笔法,如一首诗歌前的小序。
第二层,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是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五—七句,先写景后叙事,是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明确: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3)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
以喜悦为主。
2、研习第二段
疏通文字后提问:
(1)本段可分几层?
明确:
可分两层。
第一层写作者的歌声。
第二层写客人的箫声。
(2)本段刻画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
本段刻画了一个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
与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
明确:
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看出。
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
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5)本段的“悲”从何体现?
明确:
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
(6)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明确:
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7)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
转折过渡。
3、研习第三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
(2)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
悲伤。
(3)“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
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就悄然消失了。
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遭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到这样的苦闷和迷茫之中。
虽为客语,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4、研习第四段
疏通文字之后提问: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
本段的感情色彩变为喜悦。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明确: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答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5、研习第五段
疏通文字后提问: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
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本段感情色彩是“喜”。
照应了开头飘然欲仙的快乐。
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
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
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抄写在书本显眼处
能够清晰回答
文学常识,必须识记
了解本文体裁
四、合作探究
1、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客人一曲洞箫,“倚船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
第3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
客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
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
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
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
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波澜。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
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2、就文章的构思,表达方式或语言特点作个性化鉴赏。
提示:
⑴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
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
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⑵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江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
如开篇,作者笔下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
作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再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⑶名家点评示例: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
“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
”(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可采用讨论合作的方法,分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然后选代表发表看法,要求用语简洁、准确。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设计努力体现了课程改革思想,在具体的阅读鉴赏教学过程中擅长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也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对话教学平台。
正如作者所说课程改革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应对自如,才能在新课程的舞台上跳出符合“标准”的舞蹈。
对《赤壁赋》这一文本的研究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是本设计的一个亮点。
教学中能够处理好文本的作者意义与阅读者的个性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多元与一元、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既不离开文本又能有所延伸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情感储备,在对《赤壁赋》的见仁见智的鉴赏交流中,学生对苏轼及其作品的兴趣得到激发,共同分享了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了对《赤壁赋》的理解和体验,还能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再一次验证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最终指向的总是对人类心灵的关怀的观点。
古文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不易理解,上课期间学生比较认真,精神集中、认真做笔记、踊跃回答问题,教学效果较好。
八、板书设计
第一段:
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
主客异现---
主人:
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
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
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生命短暂欢乐难久
第四段:
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摒弃贪欲及时行乐
第五段:
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