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教案.docx
《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启化学之门教学案教案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共1课时)
编制:
王兆岭沛县教研室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能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物质、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科技发展。
2、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自学导航】
1.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创造性的科学,我国古代的四大化学工艺、、、都是举世闻名的。
2.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例如:
为提供了,为提供了,为提供了。
3.化学科学是一门极富魅力的科学。
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化学可以指导人类合理利用;应用化学可以促进。
4.以下物品的发明与开发,属于化学对人体健康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A.不锈钢B.青霉素C.农药和化肥D.电话和电视机
5.化学科学的发展,促使人类诸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保健和医疗方面,科学家发现了青霉素,它的合成和应用,挽救了很多垂危的病人;的发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促进了基因工程的发展,产生了技术等等。
【合作探究】
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空中生烟等等)激趣设疑,展示化学学科的神奇与魅力,引发思考和讨论。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问题讨论
(1)铁锅烧菜有哪些好处?
(展示铁、铝的化学符号并初步认识)
(2)“水变油”能否为现实?
(展示水的化学符号并初步认识)
(3)吸烟有哪些危害?
(展示一氧化碳的化学符号并初步认识)
2、观察与思考
(1)学生阅读P3观察与思考的内容
(2)演示实验:
加热碳酸氢铵
观察现象(如何观察实验现象?
)
结论
(出示加热碳酸氢铵的文字表达式,展示二氧化碳的符号并初步认识)
讨论怎样保存碳酸氢铵?
3、交流与讨论:
关于物质的“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
二、化学指导人们合理利用资源
(一)水资源
1、问题讨论:
水资源利用现状2、化学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关系
(二)钢铁资源
1、问题讨论:
钢铁制品利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2、观察与思考
(1)演示实验:
铁生锈
(2)现象记录
现象解释
(三)空气
观察与思考:
(1)演示实验(P6)
(2)现象记录
现象解释
(出示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展示氧气的化学符号并初步认识)
实验分析:
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了什么?
讨论、总结验证火柴中是否含硫的基本思路。
?
?
?
?
?
?
?
?
?
?
?
对比试验:
木材的燃烧
实验现象的差异比较:
火柴燃烧后红色的液体颜色变淡而木柴燃烧后则没有明显变化。
问题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环境的“无”?
如“无硫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1、阅读P7-8页后讨论:
课本中提到哪些新材料,它们有哪些性能和用途?
2、H1N1流感与H1N1流感疫苗。
3、被誉为21世纪“材料之星”的是
【同步练习】
1.生态旅游是指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地旅游。
我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如何将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化,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增长点,下列建议或认识不合理的是()
A.要求游客将垃圾分类处置B.重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要适当控制其接待游客量
C.提倡使用以电力或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D.将收集的一次性发泡餐盒餐具倒入长江,以减轻当地污染
2.下列说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水能变成油B.吸烟有利身体健康C.用铁锅烧菜比较好D.点石成金
3.碳酸氢铵是一种色粉末状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时,在试管口闻到一股的气味,说明有产生;管口可看到有,说明有产生;同时还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说明有生成。
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以下做法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B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长江中D.燃煤发电电解解制得氢气和氧气
5.化学能帮助我们揭开生活中许多现象的奥秘,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回答:
(1)菜刀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
(2)由于吸烟时,人体要吸入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青少年更不要吸烟。
6.请将下列人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应的可解决方法用直线连接。
人类面临的问题可解决的方法
a.淡水资源紧缺⑴将海水淡化或把污染的水净化后使用
b.化石能源紧缺⑵研制出可自行分解的新型塑料
c.钢铁制品的锈蚀⑶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源等
d.“白色污染”问题⑷研制出各种性能优异的不锈钢等
7、课本上第15~16页有六张图片来说明化学研究的内容,其实就是六个精彩的化学史实,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图片,收集资料下节课课堂上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
编制:
王兆岭沛县教研室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及变化与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了解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手段来探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自学导航】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物质的、、等等。
2.物理变化中没有生成,水冷凝成冰属于______变化;化学变化中有____生成,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______变化。
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之一是植物的。
3.叫物理性质如
等。
叫化学性质。
4.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燃烧,是变化。
金刚石坚硬是金刚石的性质,能燃烧是金刚石的性质。
很多实验表明,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
5、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B.状态C.气味D.可燃烧
【合作探究】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学生交流]1、课本第8页的活动与探究。
2、学生简介课本第15~16页的图片,初步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科学探究]探究蜡烛的燃烧
1.点燃前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气味
2.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2.点燃蜡烛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1.点燃蜡烛,用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
2.用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用一个底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3.熄灭蜡烛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1.吹灭蜡烛,观察现象。
2.立即用火柴去点燃,观察。
[交流讨论]1、石蜡熔化前后物质有没有改变?
2、石蜡燃烧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结论]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小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学生讨论]课本第23页第4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联想与启示]P12: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金刚石燃烧。
[问题交流]在这两种情况下,金刚石发生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
[小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见课本第12页)。
[举例讲解]食物腐败是生成了新物质,属于,有特征:
发臭、变味等等。
[观察]课本第12页图1-30,思考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演示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倒入多量的盐酸
镁条燃烧实验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
[交流讨论]1、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哪些?
()
2、电灯发光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3、你认为进行科学探究的要素有哪些?
[总结]完整的科学探究由个要素构成。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今天的实验仅仅只是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用了其中的个要素.
参阅课本第18-19页相关内容。
【同步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烧制瓷器C.汽油挥发D.火柴燃烧
2.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开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B.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
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D.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B.用铝做成锅C.用石墨做电极D.用铜制造导线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沉淀产生的一定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5.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①镁带消失了,②看到耀眼的白光,③放出大量的热,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6.做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实验时,试管夹通常应夹在()
A.试管的口部B.试管的底部C.试管的周上部D.试管的中部
7.课本第13页“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实验现象为
原因为
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B、木材制成桌椅C、自行车轮胎爆炸D、火药爆炸E、冰块溶化
F、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G、铝制成铝锅H、食物腐败I、蜡烛熔化J、蜡烛燃烧
K、钢铁生锈L、铜器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成铜绿。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
编制:
王兆岭沛县教研室
【学习目标】
进一步了解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认识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初步体验通过实验进行科学研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自学导航】
1、判断:
能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举例说明。
2、针对下列物质,与同学交流你所知道的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碳酸氢铵
②酒精
③金刚石
3、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研究蛋白质结构的基础上,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
4、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填“易”或“难”)溶于水。
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变化,因为该过程中有生成。
5、下列叙述中画线的部分属于A、B、C中的某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反应条件B.反应现象C.结论和反应结果
给碳酸氢铵加热(),试管内壁有液体出现(),这是生成的水珠(),闻到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氨气();再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处,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还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合作探究】
【复习回忆】:
1、水和酒精如何区别?
利用了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
2、分析下列变化,指出变化的本质区别
①木条折断,木材制成桌椅,木条燃烧②铁矿石的粉碎和炼成钢铁③铁制成铁锅和生锈
④水受热变成水蒸气,通电却变成氢气和氧气⑤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碳酸氢铵化肥自动消失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和特征
没有生成的变化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形状、状态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二者关系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发生化学变化
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熔点沸点、不溶性、硬度、、光泽。
测试手段:
人的感官、简单的仪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看能与谁反应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问题交流]1、查看课本第119页,铁矿石冶炼是化学变化吗?
反应物?
产物?
2、为什么铁矿石可以炼成铁却不能炼成金?
3、“水变油”为什么不可能?
[讨论小结]
、物质的组成——元素。
有的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更多的物质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
、物质的构成——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新的物质却不能产生新的元素。
[演示实验]用燃烧匙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葡萄糖、砂糖、面粉(见课本P14)。
现象:
结论
【说明】:
物质虽然不同,却可能含有相同的元素。
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三种物质都含有三元素。
虽然组成元素一样,但构成它们的粒子的结构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性质。
【展示】:
金刚石、石墨结构模型。
金刚石导电、坚硬。
石墨导电、质。
【说明】它们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但是构成它们的粒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小结】:
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所以化学需要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
讨论交流:
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练习与实践]课本第16页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142到144页的图教师介绍然后学生练习
【同步练习】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有发光或能量变化的现象B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发生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D有气体生成
2、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B.磨杵成针C.滴水成冰D.积土成山
3、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石蜡燃烧、石蜡融化B鸡蛋变臭、人的呼吸C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D酒精的挥发、酒精的燃烧
4、加热某种固体变成气体,则该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能是化学变化D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地壳中蕴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可以为生产、生活提供热能,最好将它们()
A直接燃烧B不要开采C综合利用D低价出口
6、21世纪的“材料之星”是()
A纳米材料B钛合金材料C可降解材料D光导纤维
7、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难溶于水,密度约为空气的1/14,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将氢气通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过一会加热试管,黑色的氧化铜变为光亮的铜,根据以上内容,可以知道:
(1)氢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2)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8.怎样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区分下列各组物质?
(1)白醋和酒精
(2)铁丝和铜丝
(3)面粉和食盐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
编制:
王兆岭沛县教研室
【学习目标】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知道化学实验室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自学导航】
1、是学习化学的最重要方法。
2、课本第142页,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用于的常用仪器。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三个部分,其中_________温度最高。
酒精灯使用时绝对禁止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以免失火。
用完后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3、请你设计一个的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气体。
怎样设计实验证明人体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含二氧化碳多?
4、阅读课本第142-143页的图,认识常用仪器。
5、阅读第146-147页《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与同学交流做实验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合作探究】
一、《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介绍
阅读第146-147页内容,强调做实验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实验课前,要复习课文里的有关内容,并预习本实验的内容,要求做到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明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每次实验时,要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桌上的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
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
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3.做完实验后,要认真写出实验报告或填写实验报告册。
4.实验完毕,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要,更不要,要放入。
用过的仪器洗涤干净后放回原处。
经教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5.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6.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毫升,固体只需。
二、认识常见仪器及主要用途
1、铁架台(带铁夹和铁圈)主要用于固定仪器装置。
2.试管(规格以管口外径mm×长度mm表示,如18×200、10×100)。
主要用作反应容器,或盛放少量化学试剂,也可作为成套反应装置中的一部分。
试管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3.烧杯(规格以容量mL表示):
主要用于反应物量较多、反应过程中无挥发的反应的反应容器,也通常作为物质的、溶液的的容器。
不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加热时要垫。
4.试剂瓶: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分为(放固体试剂),、滴瓶(放液体试剂)
5.集气瓶:
用于收集气体。
外观与广口瓶类似,只是两者部位不同。
6.量筒:
用于。
无“0”刻度线,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
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再用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
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
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量筒最小量程与最大量程关系:
;数据记录注意问题
三、药品的取用
1、粉状药品:
用药匙或取用,注意一、二、三。
2、块状药品:
用镊子取用,注意一、二、三。
3、液体药品:
、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
吸有药液的应悬空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试管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试管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倾斜试剂瓶使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
(一倒放、二向手、三斜持、四挨口。
)
四、分别学会给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加热的操作
1.下列仪器不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集气瓶D.燃烧匙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化学反应生成水,或固体药品潮湿受热后水蒸发出来,又在管口处冷凝成小水珠,为防止水珠倒流到热的管底,管口应_____________。
加热时要先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试管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可以对着自已或他人。
4.夹试管夹时,试管夹应从试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
1、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少量试剂的反应一-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一-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一-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一-细口瓶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B.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用干净的纸擦试干净D.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通常用清水冲洗干净
3、下列药品的取用,需药匙的是()
A酒精B小石块C白醋D葡萄糖
4、用量筒量取10ml水,读数时视线俯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
A10mlB小于10mlC大于10mlD无法估计
5、可用于搅拌、蘸取试液和引流的仪器是()
A药匙B滴管C玻璃棒D温度计
6、可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是()
A量筒B试管C烧杯D滴瓶
7、下面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用试管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2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1—2mL
3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4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8、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2课时)
编制:
王兆岭沛县教研室
【学习目标】1、复习酒精灯的使用和加热方法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和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交流与讨论。
【自学导航】
1、查资料或与同学讨论:
(1)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
(2)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水生成?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B.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竖直放置在火焰上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3、化学实验中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是()
A倒入垃圾箱B.随意倒入下水道C倒入指定容器D倒回原瓶
4、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以_______能、_______能、_______能等形式释放能量,而绿色植物要吸收_____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木材燃烧时以_______能、_______能等形式释放能量。
5、从玻璃棒、漏斗、100mL量筒、胶头滴管、试管夹、10mL量筒、铁架台、药匙等仪器中,选取合适的仪器填在下列横线上:
(1)取用粉末状药品要用。
(2)量取5mL液体用。
(3)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必须使用。
【合作探究】
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一)活动与探究:
铜绿的性质
【展示样品】有一种矿石称为“孔雀石”,它有孔雀羽毛的绿色斑纹。
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1.它的颜色、状态是。
2.取一些碱式碳酸铜的粉末,撒人水中,搅拌静置,现象是
3.取少量碱式碳酸铜粉末装入试管,再加入少量白醋,现象是
4.取少量碱式碳酸铜粉末装入试管,再用酒精灯加热,现象是(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有药品的部位),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处,观察到现象是。
5.用玻璃棒蘸一些碱式碳酸铜,在酒精灯上灼烧,现象是。
[想一想]
(1)在上面的哪些实验中,碱式碳酸铜发生了化学变化?
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通过以上实验,你对碱式碳酸铜的性质有了哪些了解?
【猜想验证】铜绿与盐酸的作用
(1)需要的仪器和药品:
(2)操作步骤
(3)现象(4)结论
.铜绿与盐酸的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给铜绿加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研究;
阅读:
18页,交流下列问题。
1.科学探究:
以观察、实验、实践为主的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提出——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收集
——解释与——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化学实验的观察:
可以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应注意对实验前、中、后的观察。
(见下表)
实验的观察
变化前
变化中
变化后
(1)有哪些物质参加
了反应
(2)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1)反应条件(加热、点燃、高温、催化剂等)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