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6299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

《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 考前三个月 选择题满分策略 第一篇 专题四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docx

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选择题满分策略第一篇专题四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

选择题满分策略第一篇专题四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复习题

1.(2017·天津理综,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

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答案 C

解析 A项,因O、N、Si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NH3>SiH4,正确;B项,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2O、NH3、SiH4、H2S等,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H等,正确;C项,HCl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

Cl>C,错误;D项,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规律,可推出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正确。

2.(2017·全国卷Ⅱ,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答案 B

解析 a、b、c、d分别为O、Na或Mg、Al、S。

A项,原子半径b>c>d>a,错误;B正确;C项,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不是强碱,错误;D项,S的氧化性比氧气的氧化性弱,错误。

3.(2017·全国卷Ⅲ,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W

X

Y

Z

A.氢化物沸点:

W<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W

C.化合物熔点:

Y2X3<YZ3

D.简单离子的半径:

Y<X

答案 D

解析 根据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四种元素位于第二、三周期,又知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可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有x+(x+2)+(x+3)+(x+4)=21,x=3,所以W、X、Y、Z依次为N、O、Al、Cl。

A项,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沸点:

NH3>HCl,错误;B项,Y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若为HNO3,则HNO3酸性强于Al(OH)3,错误;C项,Al2O3为离子晶体,而AlCl3为分子晶体,离子键要比分子间作用力强得多,故一般离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分子晶体,错误;D项,O2-与Al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O2-的核电荷数少,故其半径较大,正确。

4.(2017·全国卷Ⅰ,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于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 C

解析 W为氮元素,Y为钠元素,X、Y、Z形成的盐,加入盐酸生成黄色沉淀及刺激性气体,结合四种元素均是短周期元素,说明是Na2S2O3与盐酸反应生成S和SO2:

Na2S2O3+2HCl===2NaCl+S↓+SO2↑+H2O,X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

A项,O的非金属性强于N的,稳定性:

H2O>NH3,正确;B项,O2-、Na+均具有Ne的电子层结构,B正确;C项,Na2S溶液因S2-水解呈碱性,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错误;D项,S和O同属于第ⅥA族,S与Na同属于第三周期,正确。

角度一 微粒结构与化学键

1.一个信息丰富的粒子(原子或离子)符号

2.微粒间的“四个”数量关系

(1)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

(4)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

3.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4.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两种模型、四种符号、六种图示

(1)两种模型

(2)四种符号

3六种图示

例1 在二氯化铂的HCl溶液中通入乙烯气体,再加入KCl可得K[Pt(C2H4)Cl3]·H2O(蔡氏盐),下列相关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17、质子数为78的铂原子:

Pt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KCl的电子式:

[解题思路] “三步法”判断化学用语的正误

解析 A项,应表示为Pt;B项,应表示为;C项,有机物官能团不能省略。

答案 D

例2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只涉及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B.反应过程中只涉及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C.反应过程中只涉及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D.反应过程中既涉及离子键、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又涉及离子键、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解题思路] 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逐项对比→确定答案。

解析 Na2O2中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CO2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2CO3中存在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O2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答案 D

解析 13C和14C属于碳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二者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均为1;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分别是8、7;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均为3,但中子数不同,分别为3、4。

2.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A.Na2O2的电子式为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 C

解析 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应标出阴、阳离子,A错误;只有当乙醇与丙醇按照物质的量比1∶1混合时,106g混合物燃烧才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112L,B错误;Cl-核外有18个电子,即最外层电子数应为8,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B.只含H、N、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

D.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答案 B

解析 A项,没有同种元素之间的共价键,因而不含非极性键;B项,NH4NO3为离子化合物,HNO3为共价化合物,正确;D项,Na2O2中存在共价键。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3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

B.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

D.在反应O3+2KI+H2O===2KOH+I2+O2中,参加反应的所有臭氧都作氧化剂

答案 D

解析 O3为单质,A项错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仅有化学键断裂不是化学反应,如氯化氢溶于水,B项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分子,共价化合物中有的不含有分子,如二氧化硅,有的含有分子,如水等,C项错误;臭氧中的三个氧原子是按照一定方式结合的,虽然反应后有两个氧原子化合价没有变化,但臭氧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

[新题预测]

5.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

A.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C.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

D.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答案 C

解析 电子式只能表示羟基,氢氧根的电子式为,A错误;CO2是直线形结构,B错误;12C和14C只是中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正确;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例如硫离子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D错误。

6.氮化碳结构如图所示,其中β氮化碳硬度超过金刚石晶体,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

下列有关氮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化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氮化碳中碳显-4价,氮显+3价

C.氮化碳的化学式为C3N4

D.每个碳原子与四个氮原子相连,每个氮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

答案 B

解析 氮的非属性比碳强,氮应为-3价,碳为+4价。

7.四种多硼酸根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2B.y=3

C.z=4D.图(d)的化学式为BO2

答案 C

解析 A项,B是+3价、O是-2价、H是+1价,原子团“B3O6”带的负电荷数x=2×6-3×3=3,故A错误;B项,原子团“H4B4O9”带的负电荷数y=2×9-3×4-1×4=2,故B错误;C项,原子团“B2O5”带的负电荷数z=2×5-2×3=4,故C正确;D项,图(d)中最小重复结构单元为“BO2”,所带负电荷为2×2-1×3=1,化学式为(BO2)或BO,故D错误。

角度二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位置与结构的关系

周期序数

元素的种数

(1)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2)对同主族元素

①若为第ⅠA、ⅡA族,则这些主族某一元素的原子序数与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为上一周期的元素种数;

②若为第ⅢA、ⅣA、ⅤA、ⅥA、ⅦA族,则这些主族某一元素的原子序数与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为该周期的元素种数

短周期

第一周期

2

第二周期

8

第三周期

8

长周期

第四周期

18

第五周期

18

第六周期

32

第七周期

32

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本质

原子越易失去电子,金属性就越强;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就越强;即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的强弱,取决于其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2)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事实依据:

①置换反应:

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②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③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3.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规律

“一看”电子层数:

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

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

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4.巧记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方法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

例1 (2016·全国卷Ⅲ,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