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6273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docx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监察课题调研

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规律及预防

报送单位名称:

周口市航务管理处

撰稿人姓名:

王霞郭子勤

职务:

鹿邑船闸所副所长处法规科科长

联系方式:

目录

一、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主要特点———————————————————2

(一)违纪主体呈现团伙化、主职化、行业化的特征——————————————3

(二)违纪手段呈现间接化、期权化、合法化的特征———————————————4

(三)违纪行为呈现出隐蔽化、智能化、灰色化的特征——————————————6

(四)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扩大化、严重化的特征———————————————7

二、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主要规律————————————————————8

(一)违纪分子具有"三个普遍"的规律—————————————————————8

(二)违纪分子具有"三个善于"的规律—————————————————————10

(三)违纪方式具有"三个利用"的规律—————————————————————12

三、当前违法违纪案件的预防————————————————————————14

(一)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廉政教育的长效机制———————————13

(二)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制体系———————————14

(三)加大监督力度,构建起权力制约监督的有效体系—————————————16

(四)坚持惩防并举,继续充分发挥惩处的重要作用——————————————16

参考文献:

————————————————————————————————18

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规律及预防

 〔摘要〕违法违纪案件是近年来腐败案件多发易发的领域之一,特别是交通运输系统如何有效遏止该领域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是当前党委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

调研文章在整理和分析案件,并在查阅部分案宗的基础上,归纳了案件特点和腐败特点,分析预判在诸多因素影响下该领域腐败案件的发展趋势,总结该领域案件多发易发存在特点和成因,并对如何有效治理和遏止腐败案件多发易发进行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违法违纪,特点,规律,预防

  反腐败是当前党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正确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

同时也必须看到,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还比较严峻。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案件仍在增加,涉及干部的职级层次较高;在某些地方和部门违反纪律的问题比较严重,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一再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仍然突出。

在我国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的新时期和新形势下,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需要研究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特点、规律和预防措施。

  一、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主要特点

  当前我国处于干部人事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行政审批体制、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等全方位改革的时期,这一时期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具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

  

(一)违纪主体呈现团伙化、主职化、行业化的特征。

1、团伙化。

目前违纪违法案件从过去以个体违纪为主发展到以团伙违纪为主,有组织的团伙性腐败、集团腐败呈上升趋势,出现了查处一个、扯出一串、带出一片的现象。

许多违纪违法分子从开始实施违纪违法行为时,就利用工作和社交之便,以权力为基础,对上寻求保护伞,对下寻求同流合污者,组成一个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共同体,互相保护。

甚至还有一些干部热衷于与不法大款互傍,同社会黑恶势力勾结在一起。

如沈阳的慕马案由司法机关刑事立案的66人,湛江走私案、厦门走私案涉案党政干部都是300多人,湖北的康赛集团股票案涉案达160多人。

  2、主职化。

一把手腐败是目前最常见腐败形态,很多串案、窝案围绕着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展开,被卷入到串案、窝案的都是一些被“大的一把手”领导的“要害部门”的“小的一把手”,以及“一把手”身边的亲属、秘书、司机、情人等。

大家都知道的沈阳慕马案,包括了沈阳市原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市政府秘书长4个“一把手”以及财政、建委、烟草、国税、地税、国资、物价、电信、土管等9个局的“一把手”,还有小单位的“一把手”几十个。

  3、行业化。

当前,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单位或集体的名义,用本单位、本系统的权力进行“创收”,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形成了“靠权吃权”式的行业腐败。

有的单位和执法执罚执收人员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三乱行为,有的变法定服务为“有偿服务”的行为,有的以扭转亏损局面为名乱涨价以及吃喝卡拿要等行为,有的以集体名义侵吞、截留国家财产或国家财政收入,作为集体挥霍浪费,有的以福利、奖金等名义集体私分。

  

(二)违纪手段呈现间接化、期权化、合法化的特征。

  1、间接化。

违纪人员往往通过间接获利,进行曲线敛财。

有的纵容、默许配偶、子女、情妇收取钱物,利用自己的职权或地位的影响为他人谋利;有的通过情妇、朋友等第三者进行中介收受钱物;有的由亲属、亲友等参与经营生意、入股等获利等间接获取财物。

有的通过高价买卖古董、字画、盆景等谋利;有的安排打麻将、玩扑克时故意输给受贿人。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就是通过情妇李平受贿4100余万,人称“大款警察”的鞍山市公安局原税侦分局局长林福久通过将自家的盆景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盆卖给有关企业积累了一千多万的家财。

  2、期权化。

违法违纪分子为了规避法律得到某种利益,实行权钱的延期交易:

有的利用在职时为他人谋利,在其离开现职岗位甚至退休后再收取回报的利益。

如某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案中,该企业购买者余某向负责企业改制的主管单位负责人刘某、陆某承诺,在他们退休后分别给5万元股份并任企业顾问。

有的违纪违法分子在职时先通过请托人先行收受,到一定时期安全后再从请托人处取回的形式来达到受贿的目的。

如某局原局长刘某在任职期间为某建筑老板王某谋利,先由请托人王某代为收取王某所送的现金3万元,在刘某调到其他单位任职3年后,刘某在觉得没有什么风险的情况下,从请托人王某处取回3万元钱。

  3、边缘化。

当前,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处于法律、纪律的边缘,难以追究,但确实又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比如有的利用职务消费大肆牟利和享乐,充分使用因工作需要而配备的小车、电话及其他用品,为个人的利益服务,即所谓“钞票不多,含金量高”,吃喝玩乐都能报销。

有的利用合法程序任人唯亲,为了使自己的亲信被任用,在选拔干部时,通过有选择地听取意见、划定范围、预设标准等方法,排除他人竞争的可能,使预定的人员在看似平等的形式下,通过正常的程序和合法的形式任命。

有的滥用收费、执法和司法中的自由裁量权,为他人或自己牟利。

如武汉市中级法院副院长柯昌信等13名法官受贿案,就是利用法律赋予他们的自由裁量权收受钱财,在查处他们后,许多法官承认收了钱财,但认为自己的判决没有违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三)违纪行为呈现出隐蔽化、智能化、灰色化的特征。

  1、隐蔽化。

有的不求所有只求占有。

如在贿赂犯罪中只要汽车、房产的使用权不要所有权,只要股权中的收益权不要股权,如某公司原总经理刘某为其弟购买国有资产谋利,其弟将5万元的分红权送给刘某。

有的以借为名,行收受之实,如某企业负责人王某低价出售该厂资产时,向购买人“借”款5万元。

有的不可靠的钱不收,事情办不到的钱不收;有的通过内外勾结、上下勾结作案,难以暴露。

  2、智能化。

许多违法违纪分子由过去利令智昏、不计后果的“冲动”型,转变为处心积虑、预谋在先的“智能”型。

他们在学习和研究法律后,再在违纪违法中运用来化解风险、逃避打击,表现出更高的智能。

有的利用集体决策规避失职渎职的责任。

有的明知以个人名义作出某种决策会受到追究查处,便互相勾结,以集体决策的形式,谋取非正常利益,事后又以集体决策失误为由,避免个人承担责任。

有的肢解法律纪律中犯罪和错误的构成要件,查处后难以定性。

有的在受贿时,千方百计将为他人谋利的行为与收受财物的行为分开,用权的不直接收钱,收钱的没有权,一旦案发难以认定。

比如原广东省法院院长麦崇楷精通法律,所以他自己从不收钱,只要儿子麦永成为别人请托什么事都答应促成,从不让他儿子告诉自己收了别人多少钱,大搞父子“二人转”,收钱不办事,办事不收钱。

  3、灰色化。

有的违纪分子故意模糊获利的性质,达到减轻处理的上的,利用过年过节、生病住院、婚丧嫁娶、培训学习等几个时机收受钱物,查处后收受钱物数额虽大,但大部分属于红包之类的灰色收入,经统计近三年的案件,涉及经济类违纪的案件中,60%以上都有收受红包的错误。

有的利用法律的空档,对巨额财产不交待来源,最后造成获取的非法利益虽多,但大部分属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明明是贿金变成了来历不明的灰色收入。

  (四)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扩大化、严重化的特征。

  1、谋取利益日趋多样化。

从过去单纯接受财物发展到接受非财物性贿赂。

如由他人支付旅游、留学、嫖赌和养情妇、包二奶的费用,收受真迹字画、高值古玩、珍邮等收藏品或高档艺术品,收受高尔夫会员卡等高档消费会员卡等。

从过去生活物质资料的需求发展到谋取政治需求、精神需求和性需求。

出现跑官买官、买卖各种荣誉、谋取当选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收买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出书、包二奶、接受高消费娱乐活动等行为。

从过去的占有实物形态发展到占有价值形态。

有的收受股票、股份;有的在他人的著作上署名;有的侵占国有企业的商标、品牌、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

从过去单纯谋取个人利益发展到谋取单位、地方和部门的利益,出现了单位犯罪、行业不正之风等。

  2、违纪领域日趋扩大化。

违纪违法活动从过去单纯以经济领域为主,广泛地渗透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政治领域出现了买官卖官、红顶商人、红色黑老大等组织人事腐败,在文化学术领域出现了有偿新闻、有偿出书、出钱买角色等案件。

违法违纪活动从以传统的三机关一部门为主,广泛地渗透城市社区、农村村组、破产关停企业以及一些被称作清水衙门的基层单位。

违法违纪活动从公共投资、专项资金等热点和公有制经济领域,广泛地渗透公益事业、文化传媒等非热点领域,以及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

  3、危害后果日趋严重化。

现在的案件,一般情况下科级干部金额达几万元,处级达几十万元,厅级达几百万元,省级达千万元。

涉案人员的级别越来越高,无形损失越来越大。

在违法违纪人员获取的非法利益的同时,导致公共决策失误,投资扭曲,生产成本非正常上升,经济秩序紊乱,巨额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下降,人民负担加重,从而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安徽省副省长王忠在任阜阳市委书记期间,大搞政绩工程,不择手段地敛财,造成阜阳市财政欠发工资4亿元,财政负债7.8亿元。

  二、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主要规律

  认真分析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的特点,剖析一些典型案例,可以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一)违纪分子具有“三个普遍”的规律。

  1、在利欲面前,普遍心态失衡。

一是“眼红”心态使一部分干部主动违纪,他们看到社会上大款们花天酒地的生活,心理失衡,认为他没有自己能力强、资历深,他能享受,我为何要受穷?

于是在工作中开始以权谋私。

二是吃亏心态使一部分干部被拉下水,一些为党和人民工作多年的老干部,吃亏的心态使他们忘却了党员的身份,使他们的视线转向对金钱的追逐,于是在即将退休前,被“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的思想左右,伸出了贪婪之手。

原红塔烟草集团公司老总褚时健就是快退休时,认为自己将一个地级的烟厂治理成了每年利税几百亿元的大烟厂,与社会上一些私营企业老板相比所得到的太少了,最后伸出了贪婪之手。

三是贪色心态使一部分干部被不法分子利用,他们看到社会上的大款包二奶、养情妇,于是不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