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438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docx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

网络问题分析处理流程

1KPI指标优化流程

1.1SDCCH分配失败率处理

SDCCH分配失败率,反映了手机在空中信令接入阶段的性能。

目前SDCCH分配失败采用的公式如下:

(ChannelRequired-ImmediateAssignmentCommand-GPRSAccessRequest)/ChannelRequired。

实际上,SDCCH在建立阶段的接入性能主要体现在ImmediateCommand下发后,直至建立成功Established之间。

处理流程如下:

一般来说,(MC8C-MC8B)/MC8C的值在10~20%之间,如果比值过高,首先检查统计有无异常,通常这一部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大量不成功的GPRS试呼造成,需要同时检查GPRSTBF建立成功率是否也有大幅度下降。

下发立即指配命令ImmediateAssignmentCommand到建立成功Established之间的损耗,是SDCCH在空中借口上接入时的损耗,由多种原因引起,通常需要由路侧,信令,硬件调测,规划RNP等共同来确定,常见的原因如下:

⏹基站天馈系统存在鸳鸯线;

⏹基站存在过覆盖

⏹基站存在弱覆盖

⏹基站BCCH和SDCCH的发射功率不匹配,常见于大配置小区

⏹小区的接入电平,小区重选等参数设置不合理

⏹基站周围存在上下行干扰

⏹……

1.2SDCCH掉话率处理

SDCCH掉话率反映了SDCCH信道占用期间的保持性能,通常SDCCH的掉话率应保持在1%以下。

建议SDCCH掉话坏小区采用和TCH掉话坏小区一样的标准,即门限设置为3%,超过此标准,即需要重点关注。

处理流程如下:

处理SDCCH掉话坏小区时,首先检查TCH掉话是否也较高,若TCH也较高,则与TCH掉话坏小区并案处理。

如果其他统计指标正常,仅SDCCH掉话高,则需要跟踪信令或者通过RMS报告检查小区中配置了SDCCH的载频质量。

对质量较差的载频,提交RNP检查其频率配置或者提交给硬件组进行处理。

如果所有配置了SDCCH的载频质量均良好,则需从信令上检查SDCCH掉话发生在哪个载频上,以及掉话之前的上下行电平level和质量quality,并调整SDCCH配置位置,甚至调整SDCCH配置到另外的TCUC。

1.3SDCCH拥塞率处理

目前CMCC采用的SDCCH拥塞统计公式为立即指配拒绝次数,对应counter为MC8d;实际上当SDCCH发生拥塞时,并不一定在空中接口发送立即指配拒绝消息。

处理流程如下:

SDCCH拥塞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SDCCH有资源配较小,可以通过增加SDCCH资源解决

⏹LAC或者重选设置不合理,造成LAC边界的SDCCH试呼过高,可以通过参数调整或者提交给RNP修改LAC边界位置,避开主要交通要道等

⏹幽灵请求。

当手机发起呼叫时,首先在空中借口上发送一个channelrequest消息,该消息在空中链路上为8bit编码,其中前三位为业务指示,后五位为随机识别码。

在切换执行进程中,如果手机收到handovercommand消息,则会向新的信道发送handoveraccess,该消息也是8bit位且8个bit全是随机码。

当相邻两个小区如果其中一个BCCH和另外一个小区的TCH频率相同,则切向该TCH信道的handoveraccess被BCCH频点收到后,会被BCCH误认为是一个channelrequest消息。

Handoveraccess消息可在空中接口上连续出现四次,如果同时有多个切换都被BCCH收到,则会在瞬间发生多次虚假的channelrequest。

这种现象即是幽灵接入。

1.4TCH分配失败率处理

目前小区TCH分配失败统计为AssignmentRequest到AssignmentComplete之间的损耗。

定义网络分配失败率,是为了考查MS在TCH接入阶段系统和无线接口质量。

根据信令流程分段,分配失败可以分为三部分:

⏹AssignmentRequest之后的拥塞

⏹硬件准备分配失败

⏹无线口接入分配失败。

通常情况下,小区分配时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

TCH分配失败处理流程处理如下:

如果小区统计中拥塞次数较高造成分配失败,检查网络中是否开启TCH指配排队功能。

排队功能在无线侧是以BSC为单位开启的。

通常情况下,交换侧会打开排队指示功能,BSC的排队等待时间T11不设为0的情况下,当无可用TCH资源分配时,即进入排队等待缓冲区。

当交换侧未打开TCH排队功能时,也可以在无线侧开启强制排队开关QueueAnyway。

同时,排队等待时长timer由T11改为T11_Forced。

加大T11和T11_Forced,可以降低小区的拥塞情况,但可能会增加手机的呼叫等待时间。

如果网络已经开启排队功能,仍存在较高的拥塞,则可以通过话务切换,调整覆盖等手段来均衡话务;如果已经没有调整余地,则需要提交给RNP方面进行小区扩容或者小区分裂来吸收话务,降低小区的拥塞次数。

TCH分配如果由硬件故障造成,通常表现为小区中某些载频占用时常过短。

解决此类问题,可以通过lock/unlock载频,lock/unlockTCU来观察分配失败变化情况,问题确定后更换硬件,并重新调试。

与SDCCH分配失败类似,对下发AssignmentCommand到AssignmentComplete之间的损耗,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基站天馈系统存在鸳鸯线

⏹基站过覆盖

⏹基站弱覆盖

⏹上下行干扰

⏹网内存在二次中继设备,而此设备对某些频段不兼容,例如某些直放站不支持EGSM。

⏹……

解决TCH分配失败,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包括参数分析调整,DT测试,信令跟踪,RNP频率分析等。

1.5TCH掉话率处理

TCH掉话率反映了TCH成功建立后的呼叫保持能力,是衡量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掉话坏小区的考核门限是3%。

TCH掉话,从统计上分为四块:

⏹设备故障掉话,

⏹传输故障掉话

⏹切换掉话

⏹空中链路掉话

1.5.1设备掉话处理

减少和降低设备掉话率,需要提高设备日常维护质量。

最常见的设备掉话处理流程如下:

通常设备掉话主要和TRE,TCU,SWITCH三个单元相关。

当设备掉话集中在某一个载频上时,更换该载频;当设备掉话集中在几个载频上,且这几个载频共属同一块TCU管理,则更换TCU;如果一个BSC下有多个小区存在设备掉话,且分布均匀,则需要对该BSC进行硬件调测,一般该设备掉话由SWITCH模块故障造成。

1.5.2传输故障掉话处理

处理传输掉话,首先检查传输链路的告警。

建议在网络优化工程中,定期(例如一周)对网络中出现频次较多的传输链路进行统一检查和整治。

1.5.3切换掉话处理

切换掉话是当手机接收到系统下发的切换命令handovercommand后,向目标信道转换,在限定的时间内,既没有成功切入目标信道,也没有安全返回原来信道。

切换掉话可以根据切换的种类分为三部分,如下:

BSC内切换掉话:

当BSC向手机发出切换命令handovercommand时,T3103开始计时,在BSC收到来自切换目标小区的切换完成handovercomplete或者来自源小区的切换失败handoverfailure时将T3103复位,如果handover下发后,T3103逾时仍未收到以上两条消息,则记为一次BSC内切换掉话。

小区内切换掉话:

小区内切换掉话与TCH分配失败无返回SDCCH类似。

跨BSC切换掉话:

与BSC内切换掉话类似,只是T3103变为T8。

切换掉话处理流程如下:

小区内切换的过程和SDCCH到TCH之间的信道转换过程类似,一般出现高掉话的原因主要有载频硬件故障和上下行干扰严重。

小区间的切换,首先需要检查切换关系定义是否正常,然后检查切换参数,切换门限等,另外可以通过检查切换报告和实际的地理位置信息,察看实际发生的切换是否合理。

如果这些均正常,说明这些切换的发生是必要的,其切换掉话主要原因还是无线链路恶化造成的。

跨BSC的切换,如果涉及到跨MSC的情况,其流程较为复杂。

其无线方面的分析,与小区内切换相同;切换流程方面需要跟踪信令加以确认。

例如,在某种情况下,当目标小区的信道已经准备好,原小区的handovercommand已经下发,但此后由于流程原因,目标小区准备好的信道又释放了,则无论如何切换也不会成功。

这其中相当一部份由于无法再返回原信道,即造成掉话。

对于此类情况,可能需要联测A口,E口信令进行诊断。

1.5.4无线链路掉话处理

无线链路掉话,是掉话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在GSM系统中,定义了一个参数RadioLinkTimeout(无线链路超时),单位是SACCH测量报告周期的个数。

如果无线链路的某一帧未解出来,则RadioLinkTimeout减1,当该值归零时,BSS系统释放占用的资源,从而发生一次掉话。

适当提高该参数,可以降低掉话,该参数的调整,需要和T3109配合使用。

空中链路掉话,其原因很多,以下流程仅给出常见的问题处理方法:

对硬件性能下降一类造成的掉话,直接更换即可解决。

非硬件性能问题,首先需要检查切换关系定义是否完整。

在工程割接,小区删创之后,往往小区只保留了切入或者切出的单向切换关系。

当手机移动到小区覆盖边缘时,此时由于没有定义切换,就会发生无线链路掉话。

其次检查切换和功率控制参数的定义是否合理。

切换门限以及切换窗口的定义,以及乒乓切换的参数设置,均可以减缓或者提前切换的发生,设置不当就会产生不必要的切换掉话或者无线链路掉话。

功率控制的运用,可以在保证无线链路的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发射功率,从而减小上下行的底噪,降低掉话率。

另外其他诸如不连续发射等参数的设置也可以改变无线链路掉话状况。

对于参数设置,功能启用都正常的小区,可以检查小区的切换原因分布,来确认问题所在。

对于上行干扰问题,需要定位上行干扰源并排查。

对下行干扰问题,首先需要检查小区的覆盖是否正常。

其次,RNP方面检查频率规划设置是否合理。

对上下行电平问题,需要检查小区覆盖是否过远,天馈安装是否合理,小区是否存在鸳鸯线等等。

以上问题的解决,与SD掉话,TCH分配失败类似,需要综合统计报告分析,信令跟踪,路测,规划分析等多种手段来完成。

1.6切换成功率处理

切换成功率也是考核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切换成功率应保持在95%以上。

切换失败主要分为两部分:

切换准备失败和切换执行失败。

对于切换准备失败,BSC内的原因主要有目标小区拥塞,硬件问题等,其处理方法和BSC硬件分配失败相同。

对于跨MSC的切换,涉及E口信令转换,编码方式沟通等原因,需要信令跟踪分析,参见BSC切换成功率的处理。

以下仅对切换执行失败的主要处理流程进行说明。

切换失败处理流程如下:

处理切换失败,首先区分是BSC内切换失败还是BSC间切换失败。

判断方法根据报告中的相关counter,参见BSC切换准备失败处理中的表格。

当切换执行失败主要为跨BSC间切换时,需要跟踪信令排除信令配合问题。

其次,检查切换失败是切入失败还是切出失败,或者切入切出成功率均低。

如果切入切出均低,一般该切入切出成功率均在75%以下,同时本小区的分配失败又不高,通常是由于BTS时钟偏移造成,更换时钟板或者调整时钟即可。

如果仅切入成功率低,检查切换报告,该报告针对每一条切换关系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包含切换切入请求,切换尝试及切换成功。

通过检查这几个counter来确定切入失败是集中在某几条切换关系还是所有的切入都差。

如果所有切换失败都差,则参见小区分配失败率流程进行处理。

如果只有某几条切换失败较高,需要RNP核查,看是否有同BCCH,BSIC的误切换发生。

如果切出成功率差,同样检查切换报告,切出差是集中在某几条切换关系还是所有切换关系。

对集中在某几条切出差的情况,根据分配失败的处理流程检查目标小区。

对所有切出均差的情况,需要检查小区覆盖,小区硬件性能,及上下行干扰等。

1.7干扰处理

上行干扰会使系统掉话率增加,减少基站的覆盖范围,降低通话质量,使网络指标和用户的通话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处理流程如下:

1、无线系统自身问题一般集中在天线器件、基站接收通路的问题上,由于基站子系统问题造成的上行干扰高存在以下规律:

INTERFERENCEBAND统计值随话务量变化,话务量高时,INTERFERENCEBAND也随之增高,到深夜话务量降低后,INTERFERENCEBAND统计恢复正常。

一般如果出现这样的规律,首先要考虑无线子系统的问题。

2、直放站产生干扰的原因是空间的白噪声和直放站自身的噪声经过放大后,通过上行链路连同手机信号一同到达基站接收端造成对基站的上行干扰。

由于直放站引起的上行干扰统计上的规律为:

与话务量无关,只要直放站工作,INTERFERENCEBAND统计24小时高。

3、干扰机干扰是出于特殊目的,为阻断移动通信信号而采取的一种干扰方法,目前发现的主要应用于会议保密,也发现个别加油站为阻止司机在加油站内打手机而安装的干扰机。

干扰机造成的干扰极其强大,统计上附近基站的INTERFERENCEBAND值最高达到30左右,使掉话次数成倍增长,用户明显感觉通话存在问题,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影响非常大。

4、联通 800MhzCDMA干扰中国移动GSM网络上行信号。

实际工作中发现,当CDMA基站天线与GSM基站天线距离很近,特别是两天线正对,并且距离小于100米(经验值)的情况下,CDMA系统会对GSM系统产生较强的上行干扰。

1.8TBF建立成功率低处理

通常上下行TBF建立成功率保持在93%以上。

处理流程如下:

1.检查告警和USD占用,如有硬件故障先处理硬件故障;

2.做Re-InitializeGPRS;

3.做ResetBTS;

4.做ResetTCU;

5.如无效果,根据历史指标变化趋势判断是载频故障还是频点干扰

UL/DLTBF正常释放率低处理办法同上。

1.9PDCH拥塞处理

UL/DLTBF建立失败有部分是无线拥塞原因,说明该小区复用度极高流量极大,或有突发的极大量GPRS占用。

处理流程如下:

1)观察是否为持续出现,若为突发,则建议先进行观察。

2)若为持续出现,则必须迅速增加PDCH信道解决。

1.10上下行GPRS重传率高处理

处理流程如下:

1.降低UL/DL初始化编码方式;

2.挑选频点单独跳频;

GPRS数据重传率主要是由于无线环境质量不佳,造成空中链路误码率较高。

解决的根本方法,与GSM的TCH分配失败和掉话率类似,提高空中接口的无线环境质量。

2DT/CQT测试及分析流程

DT是发现网络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做好DT分析工作是日常工作中必要的工作项目,只有很好的分析DT测试数据,发现网络显性和隐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网络质量,改善终端用户满意度。

DT分析主要针对以下问题:

Ø掉话分析:

掉话是测试中考核项目,而此项目相对来说比较难控制,因为许多随机掉话并不一定能找出原因。

但对那些因网络引起的掉话,或网络中存在隐藏问题有可能导致掉话的区域,则在日常分析中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需要反复测试来验证其效果,确保三方测试时尽可能少的掉话。

Ø未接通分析:

未通率一般都是在跨LAC区重选时被叫手机在做位置更新时导致的未接通,由于位置更新是随机的,所以这种未接通是不可以避免的,网优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少的发生此类未接通,那么,就需要对全网的LAC边界进行合理化优化,结合测试结果,尽量减少乒乓的位置区重选;

Ø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相对来说比较容量分析,但每个小区都其自身的覆盖区域,那么做这种解决方案时需要注意,即要达到目的,又要不影响现网,所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所以通过不断的优化,尽量使每一遍区域都有明显的主控,以达到更高的网络质量。

另外还需要分析有下行质量差问题、切换失败问题、GPRS掉线问题、GPRS速率慢等问题。

3EDGE/GPRS优化流程

3.1NSEI优化

NSEI的调整主要目前是使跨PCU的小区重选减少,降低信令负荷,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对PCU资源进行整理,将PCU拥塞严重的小区进行调整,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

这部分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现网中不断有新站入网,而同时话务量和数据量也不断的增长,虽然通过NSEI的调整控制PCU不拥塞,但不能保证新站入网后还不拥塞,当网络发生改变时,那么则需要对整个BSC的NSEI重新规划,以达到合理利用。

3.2数据业务时隙配置优化

数据业务时隙和语音业务是相矛盾的,如果满足数据精力,那么就需要牺牲语音业务,所以在确保语音业务的同时尽可能多的配置数据业务时隙,这才能真正的提高用户满意度。

随着数据业务的不断增大,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老的时隙配置已经不能满足现网的需求,在之前的优化中已经进行扩容,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资源的优化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只有减小网络拥塞,才能提高数据业务的速率,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终端用户的满意度。

3.3GPRS/EGPRS拥塞小区

ØGPRS时隙上行TBF申请分配拒绝>50%(分母大于等于100次);GPRS时隙下行TBF申请分配拒绝>40%(分母大于等于100次)。

这个指标反应了GPRS接入被拒绝的程度,在几百次的TBF请求中有很高的分配拒绝率。

优化方案有:

1)检查是否CS话务较忙

2)检查是否有小区GPRS吊死现象

ØGPRS时隙上下行TBF因为CS话务而被释放百分比>1%(分母大于等于100次)或>2%(分母大于等于100次),这个指标反应GPRS时隙被CS话务挤掉的程度。

优化方案有:

1)需要参考CS话务来进行扩容

Ø实际使用GPRS时隙>=平均域大小并且有可观的升级请求>100次和很多的拒绝数>20%,该指标反应GPRS申请更多时隙被拒绝的程度,它会反应在GPRS占上小区后下载速率会受限。

优化方案有:

1)适当调整CDEF值

2)需要参考CS话务来进行扩容

Ø有可观的GPRS话务>100K并且有很高的上下行平均每时隙TBF数:

上行或下行>1.5TBF/TSL,此指标反映GPRS拥塞程度。

优化方案有:

1)适当调整CDED、CDEF值

3.4GPRS/EGPRS接入性能优化

RACH申请上行TBF的首次接入成功率,因为上下行传送数据,时不时会通过RACH发送TBF请求,RACH的一次接入成功率低会影响到终端用户的上下载瞬间速率。

1)对于市区中存在成功率较低的小区一定要及时解决,否则会影响路面测试效果

2)对于郊区可能是信号覆盖边缘处的GPRS接入可以暂不处理

3.5GPRS时隙分配使用性能

Ø上下行时隙请求分配率

这项指标反应了上下行时隙分配的时候,是否受限于现有的时隙资源。

因为上行多数申请1个时隙,大都能满足条件,接近100%,而下行因为手机的多时隙要求,即使GPRS话务很低,也很容易低。

1)优化方法采用拥塞小区处理方式

Ø平均GPRS域大小

可以作为参数调整的参考,如果OMC中此值小于定义的对应的时隙数,则说明CS话务较多,会抢占PS缺省时隙。

Ø上下行TBF掉线率

TBF掉话率的上升,根据触发条件,主要是由于手机在很慢的小区重选或弱信号覆盖,而基站方认为无响应算作TBF掉话造成。

所以只要GPRS用户集中在信号较弱(如覆盖相对较弱的居民区)或小区重选慢(实际就是主控信号容易变弱的情况)时就会变差。

1)优化思路是基于一段时间的TBF掉线小区,对于高发TBF掉线地段进行归类分析

2)如在LAC边界可更改HYS

3)合理调整越区覆盖小区天线

3.6GPRS/EGPRS编码方式性能

Ø误块率(BLER)

BLER反应的是在无线接口上RLC层RLC块的传输误块率。

对于上行RLC块的传送过程一般是:

PCU先下行发送USF,手机收到后再发送RLC块。

所以如果下行有问题,上行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上行BLER可以看做是包含了下行BLER的效果;对于下行RLC块方向,是基于RLCBLER块的直接统计。

1)在实际优化中,我们一般关注下行的BLER

2)优化频率干扰

3)优化弱覆盖

4)优化越区覆盖

5)硬件检查

ØCS2编码占用比率与MCS1-9的占用比率

BLER按照默认参数的设置,不跳频的网络始终使用CS2的编码方式,跳频网络可以在CS1和CS2之间动态调整,在C/I较低时使用CS1而在C/I较好时使用CS2,所以可以通过对CS2的比率与MCS的比率来评估无线的环境

1)在实际优化中,我们一般关注下行CS2的占用率

2)优化频率干扰

3)优化弱覆盖

4)优化越区覆盖

5)硬件检查

3.7小区C/I干扰优化

干扰无论对数据业务还是语音业务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数据业务上主要的表现就是C/I较差,CVBEP8PSK和MEANBEP8PSK都很低,分别低于7和28,C/I往往会低于14以下,这时候数据重传率很高,超过15%,消息解读成功率下降,故接入性能变差。

解决干扰的大致思路:

判断干扰的来源,网内还是网外?

若是网内,则有可能为频点干扰,交调干扰、设备自身带来的干扰,逐一排差,若是网外,则排差直放站或其他干扰仪器造成的干扰。

根据每种干扰的特性,进而优化C/I。

3.8小区频繁重选优化

在GPRS系统中,不存在切换的概念,无论在分组传输模式下还是在分组空闲模式下,GPRS都将采用小区重选程序。

GPRS小区重选与GSM小区重选是相互独立的。

在空闲模式下,GPRS手机仅执行小区选择过程。

GPRS的小区选择过程与GSM是一样的,在分配GPRS专用信道之前,GPRS移动台一直在利用GSM信令资源。

移动台处于GPRSStandby或Ready状态时,由MS执行小区重选。

只有当A类移动台处于电路交换模式时,网络将按照切换程序选择小区。

当电路交换释放后,MS就重新开始小区重选。

如果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不存在PBCCH信道,则移动台将去监听BCCH广播的系统消息,并采用电路交换模式下的C1/C2准则进行小区重选。

当在选择的PLMN驻留时(正常驻留),MS可以选择一个不同的小区(一般小区重选)。

优化小区频繁重选的参数主要有CRH、CRO、RXLEV_ACCESS_MIN、TO、PT、PO等参数。

同时对LAC和RAC频繁更新也要根据语音的方式进行优化。

3.9网络参数分析优化

在资源优化、无线环境优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参数优化,加强优化的深度和广度,使得网络的性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特别后期优化中,效果将非常明显。

和GPRS有关的系统消息主要有系统消息13和分组系统消息13,系统消息13在BCCH上发送,分组系统消息13在PDCH的PACCH上发送。

系统消息参数的配置对手机的行为和网络的性能都有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特别需要特别关注参数,说明如下:

DRX_TIMER_MAX:

手机在从数据传输状态(TRANSFER状态)转入空闲状态(IDLE状态)后,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处于NONDRX状态,此时下行TBF建立的立即指导消息不需要计算寻呼组后在PCH上发送,可以直接在AGCH上发送。

上述时间由系统消息的DRX_TIME_MAX和手机在ATTACH消息中上报的DRX参数的最小值决定。

如果将DRX_TIME_MAX设大,将缩短下行TBF建立的时间,但手机的待机时间会有所降低。

通过调整DRX_TIME_MAX,也可以调节AGCH和PCH上信令负荷。

T3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