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规程编制指南.docx
《作业规程编制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规程编制指南.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11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
11.1编制概要
(1)每一个工作面,在开工前,按照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进行施工。
(2)规程编写人员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3)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
①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
②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平面图、剖面图。
③巷道开口大样图、巷道支护断面图、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④掘进机截割顺序图、设备布置示意图,供电系统示意图。
⑤炮眼布置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装药结构示意图等。
⑥通风系统示意图、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防尘系统示意图。
⑦抽放瓦斯系统、安全监测仪器仪表布置示意图。
⑧避灾路线示意图。
(4)巷道布置应因地制宜,以安全、经济为原则。
(5)掘进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并按顺序编号。
(6)《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且又属于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执行的条文,只需在作业规程中写上该条文的条、款号,在学习作业规程时一并贯彻其条文内容;未明确规定的,而在作业规程中需要规定的内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
(7)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求。
①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②编写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预见性、针对性、可行性。
编制前,编写人员必须先到现场勘察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掌握现场施工条件;要使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规定。
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突然遇到地质构造,过较大的断层、褶曲构造、老空,瓦斯异常、透水等;遇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冒顶区,应力集中区;施工过程中遇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地层;在火区附近、注浆采区下分层威胁施工安全;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方式发生变化,与作业规程不符;作业规程有关规定不具体或未包括的内容;其他可能受到危害或威胁的施工现场。
④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编制的内容。
包括施工方法、工艺、工序安排等;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生产系统与原规程不同的,在措施中说明;工程的规格尺寸等,要有附图;其他与措施有关的内容。
(8)巷道贯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①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
②工序安排,在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只准从一个掘进工作面向前贯通,另一个工作面必须停止作业等。
③工作面加强顶板支护的支护方式。
④贯通前长探短掘,明确探眼的位置、角度、深度、数量,附三视图。
⑤制定爆破制度,设定警戒位置,对有关设施采取保护措施。
⑥水、火瓦斯与有害气体的检查和处理办法。
⑦贯通前通风,贯通后调风的方法,附贯通前后通风示意图。
⑧有水患的巷道贯通,制定探水、放水、排水的办法。
(9)预防瓦斯突出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①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②防突措施的选定。
③注水措施技术参数。
④预测指标和临界值的选定。
⑤预测方法。
⑥操作要求。
⑦安全防护措施与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
(10)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新编写作业规程。
①地质条件围岩有较大变化。
②改变了原巷道规格和支护形式。
③改变了原施工工艺和主要工序安排。
④原作业规程与现场情况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11.2规程编制
11.2.1概况
11.2.1.1概述
(1)巷道名称、位置与煤(岩)层、相邻巷道的关系,巷道的用途、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服务年限、开(竣)工时间等。
(2)施工中的特殊技术要求、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3)按比例绘制巷道布置平面图。
11.2.1.2编写依据
(1)经过审批的设计与其批准时间等。
(2)地质部门提供的地质说明书,提交批准时间和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井地质规程》规定。
(3)说明有关矿压观测资料。
(4)其他技术规定。
11.2.2地面相对位置与地质情况
11.2.2.1地面相对位置与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1)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等。
(2)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
(3)分析老空区的水、火、瓦斯等对工程的影响。
11.2.2.2煤(岩)层赋存特征
(1)叙述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f),预计巷道揭露的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与特征分析。
(2)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地温等。
(3)其他煤(岩)层技术特征分析。
(4)按比例绘制地层综合柱状图。
(5)根据相关参考规定对围岩进行分类。
11.2.2.3地质构造
(1)描述巷道煤(岩)层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断层,褶曲,裂隙,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陷落柱,导水性与其控制程度等参数。
(2)受冲击地压威胁的煤(岩)层或应力集中区掘进,对施工的影响,应有技术分析。
(3)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岩巷时,必须使用经定期验证的地质资料。
(4)按比例绘制地质平面图、剖面图。
按比例绘制瓦斯地质图。
(5)根据普氏岩分类法对围岩进行分类。
11.2.2.4水文地质
(1)分析巷道区域的主要水源,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形式、涌水量、补给关系、影响程度等。
(2)分析巷道区域的图纸资料,分析相邻老巷、老空积水、钻孔终孔位置、封孔质量、构造导水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程度。
(3)分析第四纪砂砾层水、承压水等的水量、水压与其与工程的距离和关系,进行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
(4)积水区域附近掘进巷道,应在掘进工程平面图上标出其“三线”(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
(5)根据隔水层安全厚度、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的计算参考公式,确定相关参数。
11.2.3巷道布置与支护说明
11.2.3.1巷道布置
(1)描述巷道布置:
层位、水平标高、断面、工程量、坡度、中腰线、开口的位置、方位角等。
(2)巷道净断面的设计,必须按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计算。
(3)突出矿井巷道布置原则:
充分利用保护层,避开地质破碎带,避开应力集中区,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等。
(4)巷道开口施工:
开口方法和步骤,开口前的准备工作,开口附近的支护加固,一次成巷、支护方式等。
(5)巷道施工顺序:
巷道为分段定向施工时,逐段说明巷道中线方向、坡度、各段长度、与煤层的相对位置等。
(6)特殊地点的施工:
如车场、硐室、溜煤眼、交叉点、绞车房等,该巷道与其顶部或底部老巷道的岩层厚度,要将其空间位置、坡度和特殊要求描述清楚。
特殊工程应按设计要求绘制大样图,标出开口的位置、转变点、起坡点,平、竖曲线等计算数据。
(7)按比例绘制巷道剖面图,按比例绘制开口大样图。
(8)根据巷道断面形状与其适用条件确定最优巷道。
11.2.3.2矿压观测
(1)观测对象:
矿压显现明显、跨度大的巷道,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岩层中的巷道,破碎带的巷道,“三软”(顶板软、煤层软、底板软)与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层的巷道,不支护巷道,各类支护巷道等。
(2)观测内容:
顶底板活动规律分析;不支护巷道表面位移量观测,支护巷道顶板离层量、底板与两帮变形相对移近量监测,支护质量动态监测,锚杆锚索锚固力检测等。
(3)观测方法:
主要包括矿压观测仪器、仪表的选型、安设位置,矿压观测方式、观测时段等。
根据掘进巷道顶板压力显现状况,安设顶板离层仪、锚杆压力指示仪等,对锚杆受力与围岩位移进行适时观测。
(4)数据处理:
监测数据与支护设计不符时,应重新计算,改进设计。
11.2.3.3支护设计
(1)根据巷道围岩性质,矿压观测资料,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支护设计,确定巷道支护形式,选择支护参数等。
(2)巷道支护设计,可采用以下办法。
①解析法:
根据巷道围岩的物理学性质、坚固程度、地压作用方向与大小,巷道的不同用途、条件,合理选择支护方式与参数。
②工程类比法:
参照煤炭系统总结的经验,根据本煤矿或邻矿同煤(岩)层矿压观测资料、支护方式与参数和经验公式进行设计。
③围岩松动圈分类法:
根据巷道围岩松动圈分类与锚喷支护建议进行支护设计。
(3)巷道临时支护的方式:
明确临时支护的方式,确定工作面与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间的最小和最大距离。
(4)坚硬稳定的煤、岩层中巷道不设支护的条件和要求:
①巷道开凿后,岩体不发生明显的变形和位移。
②巷道在整体均匀的岩层中,无冲击地压危险。
③煤和半煤岩巷道中,煤层无自然发火危险。
④岩体位移测定自然稳定,或有相邻矿井同类地质条件不设支护的巷道为依据。
⑤制定不设支护的安全措施。
(5)复合顶板、软岩巷道或特殊地点需锚索时,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锚索长度与布置方式。
(6)位于软岩中的巷道和受动压影响的巷道,采用柔性或可缩性支护形式,有底鼓的应明确防治办法。
(7)按比例绘制巷道支护平面图、断面图。
按比例绘制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8)根据巷道支护分类规定确定巷道主要支护型式参考表、确定支护设计或锚喷支护参数。
11.2.3.4支护工艺
(1)各类支护工艺与要求。
①锚杆与联合支护。
Ⅰ锚杆(锚网、锚索)的材质、规格、间排距、。
安装(包括药卷的种类、数量与使用要求)、锚固力等要求。
Ⅱ锚杆的孔位、孔深和孔径应与锚杆类型、长度、直径相匹配等要求。
Ⅲ锚网的铺设与锚杆或其他锚固装置连接牢固等要求。
Ⅳ软岩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全长锚固等要求
Ⅴ喷射材料(水泥标号,速凝剂型号,砂子、石子的颗粒等),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计算出配比,混合料的搅拌、速凝剂用量、喷射工艺等。
Ⅵ喷射混泥土的风压、水压、温度等。
Ⅶ对粉尘浓度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规定等。
Ⅷ巷道涌水的处理方式。
Ⅸ备用材料数量、规格、存放地点。
Ⅹ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
②支架支护
Ⅰ钢混支架:
钢件和钢筋混凝土加工件的品种、制造形状、规格尺寸、强度、配件、背板、充填材料的规格、质量等要求。
Ⅱ金属支架:
支架必须构件齐全,撑杆(拉杆)、垫板、背板的规格,支架的顶部、两帮背紧、背牢、充满填实,安设方式等要分别要求,可缩性支架可缩量应与围岩的变形相适应。
Ⅲ备用支架的数量规格、存放地点。
Ⅳ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
③砌碹支护
Ⅰ预制混凝土块、料石等规格。
砌体厚度、基础槽深度、砂浆配比、强度设计、砌体壁后充填质量、砌体灰缝质量等。
Ⅱ碹台的架设应与巷道中心线垂直,结构尺寸、喧台的间距、倾斜巷道迎山角度、支设方法、固定方式、脚手架设置等。
Ⅲ筑碹体操作工艺、砌体顺序、一次砌体长度、砌体壁后充填材料的选择、高冒区的处理方式等。
Ⅳ备用砌拱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存放地点。
Ⅴ明确支护质量与要求。
(2)各支护工序的安排与要求。
11.2.4施工工艺
11.2.4.1施工方法
(1)确定巷道施工方法。
(2)巷道开工工方法;从支设巷道开口临时棚开始,到支上固定棚为止,工顺序作必要的描述。
(3)特殊条件下的工方法如:
Ⅰ石门揭开煤层时的施工方法:
放震动炮、打超前钻排放瓦斯等。
Ⅱ硐室的工方法:
交叉点位于Ⅰ类、Ⅱ类围岩宜采用全断面工法,位于Ⅲ、Ⅳ类围岩中的宜用分层施工法。
Ⅲ交岔点的工方法:
位于Ⅰ、Ⅱ类围岩宜用全断面工法、位于Ⅲ、Ⅳ类围岩宜用分部工法,位于5类宜用导硐工法
Ⅳ倾斜巷道的工方法:
支架应有迎山角、支架防倒采用上、下撑拉杆,增设防滑、防跑车装置,掘进、扒装机械固定等。
11.2.4.2凿岩方式
(1)确定凿煤(岩)方式。
(2)机械作业方式,截割顺序等。
(3)炮掘施工工序安排,工艺流程等。
(4)描述全岩巷、半煤岩巷、煤巷掘进施工,不同的钻爆、扒装、运输方式等。
(5)不同施工方式的机具、钻具、供电、照明、湿式凿岩(煤)、通风、设备布置方式等。
(6)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倾向的巷道掘进,采取先抽后掘的施工方式等。
(7)对掘、斜交、正交巷道时,必须有准确的实测图;当两个巷道接近时、斜巷与上部巷遭贯通时的施工方式等。
(8)绘制设备布置示意图。
绘制掘进机截割顺序图。
11.2.4.3爆破作业
(1)爆破条件:
巷道断面、顶板,通风方式、瓦斯含量,掏槽方式,周边眼与设计轮廓线关系,循环进度,炸药的种类,雷管的型号,炮眼利用率,炸药、雷管消耗量等。
(2)掘进采用锚喷支护钻爆法施工时,必须采用光面爆破。
爆破参数,宜符合下列规定:
Ⅰ炮眼的深度为1.8~3.5m。
Ⅱ周边炮眼的间距为350~600mm。
Ⅲ周边炮眼的密集系数为0.5~1.0。
Ⅳ周边炮眼的药卷直径为20~25mm。
(3)爆破说明表:
炮眼的名称、眼距、角度、深度、数量,使用炸药、雷管的品种,装药结构、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式、起爆方式、爆破顺序等数据。
(4)炮眼布置图:
标明巷道岩石的厚度,断面形状、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方向、角度,炮眼编号等参数。
(5)在有瓦斯或有煤尘爆炸危险的掘进工作面,爆破应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注明采取的安全措旋。
具体说明光面爆破作业采取的措施等。
(6)绘制炮眼布置正面图、平面图、剖面图。
绘制装药结构示意图。
11.2.4.4装载与运输
(1)确定装载与运输方式。
(2)装载、运输机械与其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运输距离等。
(3)煤、矸、材料、设备等的运输方式。
(4)人员进、出工作面与物料运输安全隔离方式与要求。
(5)耙装机固定、防滑、防出槽、机身照明方式,耙装机与掘进工作面的最大和最小的允许距离等。
(6)小绞车与回头轮的安装、固定方式等。
(7)装载与运输各工序安排,与其他工序协调等。
(8)绘制运输系统示意图。
11.2.4.5管线与轨道敷设
(1)风筒、风管、水管、缆线等吊挂方式与工作面保持间距等。
(2)敷设轨道的型号,中心线距、轨距、轨枕等参数,临时轨道、永久轨道、道岔、调车场质量要求等。
11.2.4.6设备与工具配备
列表说明所需设备、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等。
11.2.5生产系统
11.2.5.1通风
(1)选择通风方式、通风设备、设施。
①采用压入式、抽出式通风方式。
②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
③高瓦斯区域、瓦斯抽放对通风的特殊要求。
④局部通风机、压风机、配套通风设施与防尘、隔爆、监测设施的安装位置等。
⑤风筒选择、敷设方式。
(2)说明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装设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锁(风电、瓦斯电闭锁)设施,装备“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的功能。
低瓦斯矿井局部通风机采用装有选择性电保护装置的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采用风电、瓦斯电闭锁的方式等。
(3)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各煤矿企业制定的“一通三防”规定或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用量,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等因素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最大值。
①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11-1)
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100——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
超过1.5%的换算值;
q——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k——掘进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应根据实际观测的结果确定(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之比)。
通常,机掘工作面k=1.5~2;炮掘工作面志=1.8~2.0。
低瓦斯高二氧化碳矿井还必须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可参照按瓦斯涌出量的计算方法。
②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11-2)
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25——每千克炸药爆炸不低于25m3的配风量;
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用量,kg。
③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11-3)
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④按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计算。
(11-4)
式中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Q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额定风量,m3/min;
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
kf——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一般取1.2~1.3,进风巷中无瓦斯涌出时取1.2,有瓦斯涌出时取1.3。
Q大于或等于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与风筒实际漏风量之和,需实测而定。
(4)根据上述计算的工作面需要风量要求,进行局部通风机、风筒规格选型。
①局部通风机风量的确定。
(11-5)
式中Qf——局部通风机风量,m3/s;
QJ——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ΦC——风筒的有效风量率,(%)。
风筒有效风量率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Ⅰ有效风量率(ΦC。
这是指风筒送往掘进工作面的风量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之比的百分数。
(11-6)
式中ΦC——有效风量率,(%);
Qa——风筒送往掘进工作面的实际风量,m3/min;
Φ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Ⅱ漏风率(L1)。
这是指风筒的漏风量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之比的百分数。
(11-7)
式中L1——漏风率,(%);
Q1——整列风筒的总漏风量,m3/min;
Φ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②局部通风机风压的确定。
局部通风机压人式通风时的工作全压为:
(11-8)
(11-9)
(11-10)
式中hft——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
R——风筒风阻,N•s2/m4;
Q——风筒平均风量,m3/min;
Q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Qa——风筒出口风量,m3/min。
hv——风筒出口动压;
D4——风筒出口直径,m。
③局部通风机选型。
压入式通风时需计算局部通风机全压工作风阻Rft:
(11-11)
式中Rft——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N•s2/m4;
hft——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
Qa——风筒出口风量,m3/min。
抽出式通风时,需计算局部通风机全压工作风阻Rfs:
(11-12)
(11-13)
式中Rfs——局部通风机静压工作风阻,N•s2/m4;
hft——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
hfv——局部通风动压,Pa;
ρ——空气密度,kg/m3;
Qf——局部通风吸风量,m3/min;
S0——局部通风机出风口断面积,m2。
(5)掘进工作面风量验算。
①按最低风速验算。
Ⅰ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岩(单位:
m3/min)。
(11-14)
式中9——按岩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的换算系数;
S岩——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m2。
Ⅱ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Q煤(单位:
m3/min)。
(11-15)
式中15——按煤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的换算系数;
S煤——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m2。
②按最高风速验算。
岩巷、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最高风量Q(单位:
m3/min)。
(11-16)
式中240——按掘进工作面最高风速4m/s的换算系数;
S——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m2。
③按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验算,见表11-1。
表11-1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
炸药量/kg
<5
5~20
>20
温度/℃
16以下
16~22
23~26
16以下
16~22
23~26
16以下
16~22
23~26
需要风量/m3·min-1
40
50
60
50
60
80
60
80
100
④按有害气体的浓度验算。
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11-17)
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p瓦——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6)掘进工作面风量经验算必须同时满足以上4个条件,如果有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条件要求,需重新对局部通风机选型。
(7)安装局部通风机的地点,全风压风量要大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还应保证局部通风机吸人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口之间的最低风速,全岩巷道不得低于0.15m/s,煤巷和半煤岩巷不得低于0.25m/s的要求等。
(8)绘制通风系统示意图。
(9)根据常用局部通风机吸风量参考表、柔性风筒有效风量率与漏风率参考表、胶皮风筒摩擦阻力系数表、局部通风机与风筒配套选用参考表与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参考表确定需要的相差参数。
11.2.5.2压风
(1)确定掘进工作面风源,压风方式。
(2)移动压风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管路长度、管径、风压、安装位置、敷设路线等。
①空气压缩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耗风量应按下式计算:
(11-18)
式中Q——总耗风量,m3/min;
α——管路漏风系数;
β——风动机械磨损消耗风量增加的系数,宜为1.10~1.15;
γ——高原修正系数,海拔每增加100m,系数增加1%;
n——同型号风动机具使用数量,台;
K——凿岩机、风镐同时使用系数;
q——风动工具耗风量,m3/min。
②各个施工阶段的风量供应变化较大时,备用风量应为设计风量的20~30%。
(3)绘制压风系统示意图。
(4)根据管路漏风系数参考表、凿岩机与风镐同时使用系数参考表确定所需系数。
11.2.5.3瓦斯防治
(1)掘进工作面临时抽放瓦斯泵站安设的地点,瓦斯抽放管路安设方式、敷设长度、管路中混合瓦斯浓度,设置警戒、超限报警、通风方式、风量要求,抽出瓦斯引排地点,抽放瓦斯操作工序等。
(2)突出威胁区内掘进作业对煤层突出危险程度的预测办法。
(3)突出危险区内掘进作业必须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
(4)超限报警设备、报警系统安设方式,超限报警时处理程序等。
(5)入井人员必须按规定携带甲烷检测报警仪、自救器等。
(6)绘制抽放瓦斯系统示意图。
11.2.5.4综合防尘
(1)说明防尘供水水源、水量、水压与管路系统,安设除尘风机、水幕、防爆水袋、降尘设施个数与位置;掘进机内、外喷雾装置,湿式钻眼、水炮泥、爆破喷雾、冲洗巷帮、装煤(岩)洒水、净化风流、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2)绘制防尘系统示意图。
11.2.5.5防灭火
(1)相邻采区、相邻煤层、邻近巷道火区情况。
(2)大倾角的煤层,火区下部区段掘进巷道的条件。
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中掘进巷道时,对砌碹或锚喷后的巷道空隙和冒落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沿空掘进巷道临近火区、老空前必须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性充填等措施。
(3)说明巷道施工时,消防供水管路系统、防灭火器材的存放方式和地点等。
11.2.5.6安全监控
(1)相邻采区、相邻煤层、邻近巷道瓦斯涌出变化等情况。
(2)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控制规定,安设瓦斯监控系统。
(3)绘制安全监测仪器仪表布置示意图。
11.2.5.7供电
(1)供电设计。
①选择电压等级、供电方式,防爆设备的选型,计算电力负荷等。
②进行电气保护整定计算。
(2)绘制供电系统示意图。
11.2.5.8排水
(1)预测掘进工作面最大涌水量。
(2)确定排疏放水方式,选择排水设备型号、管路规格、临时水仓的地点和容积、排水路线等内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