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2139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x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E-pack绿色脱盐技术

 

xxxxxxxx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一、公司简介

二、膜技术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膜技术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007年8月)

近几年,膜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像飓风,一时间席卷全国,势不可挡!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8月关于“膜分离技术及其在水资源再利用应用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国内反渗透膜市场1996年~2005年十年间,规模扩大了13倍,累计引进国外RO膜元件的水处理能力约为1000万m3/d。

可是,目前国内RO膜元件市场几乎被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和海德能公司两家公司所垄断。

引进国外膜元件占国内膜市场的98%。

2006年增长了30%以上,预计2007年仍将有30%的幅度增长。

即2007年累计引进国外RO膜元件的水处理能力约为1938万m3/d。

目前,反渗透技术“RO+MB”是我国企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艺,根据我们在全国数百家用户调研的情况看:

脱盐水的成品水率仅在55~60%,40%以上的废水仅有很小一部分用于喷洒煤厂或做它用,大部分还是排掉的。

据此推算,2007年膜技术的制水能力将达到1938万m3/d。

如果每年制水天数按330天来计算的话,则每年由此产生的废水达1938万m3/d×330d×40%=25.58亿m3。

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量的5.5%。

25.58亿m3,这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

2007年,是完成国家“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关键年。

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铁腕”推动节能减排。

同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最大”彰显了中央节能减排决心!

《‘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10年单位GDP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20%以上的目标。

对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非环保的不合理技术设置准入门槛。

一提到离子交换,很多人就会想到了酸、碱,就认为它会对环境带来污染。

这是一个特别片面的误解!

今天,我们的E-pack脱盐水技术采用专用软件进行系统设计,阴阳床可实现等当量再生,完全可以使树脂再生时的酸、碱废水自中和,成份为中性无机盐类,实现PH值8左右,达到了国家PH6~9的环保排放要求,是一个环保节能节水型的好技术。

酸和碱,不仅不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而且,一个年产量10万t/a规模的氯碱(生产酸碱的企业)企业,可以给我们国家创造1.5亿的利润。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8月关于“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膜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每年可为国家减少酸、碱用量1000万吨。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国外先进的膜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给我们国家,给我们的民族企业带来的是失去了一百亿元利税的机会!

还有十几万人的就业机会!

国外先进的膜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使我国用于脱盐水的离子交换树脂产量减少了90%,给我们国家,给我们的民族企业带来了什么呢?

带来的是失去了十几个亿元的税收,几万人的就业的机会!

众所周知,膜技术的投资成本较高,是离子交换工艺的两倍,甚至更高;根据我们在数百家企业水处理系统的调研情况看,多半企业的运行成本比离子交换工艺还高的多。

尤其是采用自来水、水库水、地表水的企业,随着我国水价的不断攀升,很多城市水价已到5.0元/吨以上,今年三月一日,天津工业用水水价已上升到6.2元/吨。

而且,膜法脱盐水系统,即超滤UF+1#反渗透RO+2#反渗透RO+电去离子技术EDI,成品水率仅有50~55%,45%以上宝贵的淡水资源变成了废水被无奈地排掉。

节水、节能、环保,已成为我们国家,我们企业创新发展的主旋律。

然而,我们很多很多的企业往往忽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选择了高排放、高能耗、非环保的不合理工艺,造成了水资源大量的浪费。

现在,已有很多的企业,开始心疼这45%宝贵的淡水资源变成了废水,无奈再投资增加一套反渗透装置将其产出的浓废水回收,即使这样仍有接近20%左右的浓水白白排掉。

为了节省宝贵的水资源,我们的企业采用这种“污染——排放——回收”的“循环经济”工艺,这也算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吧!

(而E-pack脱盐水技术则不同,系统成品水率在95%以上,水耗仅为3~5%,是一个节水、节能、环保型的好技术。

2006年9月,在xxxx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水务大会上,来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对世界淡水资源的现状及未来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当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

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

这就是说,在21世纪,全世界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就是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在我国,一个人均淡水资源占有率还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的缺水大国,为了所谓的“环保”,以这种沉重的代价:

——以极其匮乏的淡水资源为代价!

——以昂贵的投资,加之居高不下的运行成本为代价!

——以我们民族的企业失去一百多个亿的利润为代价!

——以失去了二十多万人就业的机会为代价!

到目前,我国工业企业采用的反渗透膜有几家是国产的呢?

不足2%!

少的是那么的可怜。

几乎被国外公司所垄断!

我们98%的膜工程公司,选用的脱盐水的膜元件98%以上的是国外的,他们拼命地为自己的公司创利润,同时,也在为外国人赚钱!

这样既耗费了国家大量的财力,又严重制约了民族企业的发展,让自己国家的企业付出了昂贵的投资成本,加之居高不下的运行成本,使我们民族的企业失去了一百多个亿的利润!

那么,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外国人!

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工程公司,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扪心自问:

以损害了国家的民族的利益为代价,这种沉重的代价,值吗?

三、E-pack绿色脱盐水技术介绍

E-pack脱盐水技术,我公司与我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打造出当今世界上技术领先、环保节能的水处理工艺——E-pack绿色脱盐技术。

被媒体称为“当今世界上,水处理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的创新!

1、E-pack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10年来,E-pack技术在上海氯碱化工股份公司3×150m3/h工业用水、重庆紫光化工公司2×100m3/h电站锅炉及工艺用除盐水、山东兖矿鲁南化肥厂一期400m3/h、二期260m3/h、三期260m3/h电站锅炉及工艺用除盐水、山东华聚能源公司一期80m3/h、二期80m3/h、三期80m3/h电站锅炉给水、河南平顶山神马氯碱一期200m3/h、二期200m3/h工艺用水,驻马店骏马化工一期2×200m3/h、二期2×200m3/h电站锅炉给水,陕西榆林能化3×150m3/h电站锅炉给水,山东齐鲁味精集团热电厂2×120m3/h电站锅炉给水,烟台万华集团氯碱厂2×80m3/h工艺用除盐水,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一期2×200m3/h、二期200m3/h除盐水系统、山东金虹钛白化工有限公司220m3/h除盐水、新能凤凰(滕州)有限公司350m3/h一级除盐水和1000m3/h二级除盐水等数十项除盐水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典型案例

山东金虹钛白化工公司,原脱盐水系统分别采用100、150m3/h两套“多介质过滤器+反渗透+混床”技术,2006年10月采用E-pack绿色脱盐工艺对其进行改造,原水电导率917µS/cm,出水电导率0.5~2.0µS/cm,酸耗1.239kg/t水,碱耗0.539kg/t水,水耗仅有4.2%。

与原反渗透技术相比制水成本降低了30%,各项产水指标均超过了设计要求。

兖矿鲁南化肥厂400m3/h除盐水系统,采用E-pack工艺,出水水质:

电导率0.4~1.0µS/cm,SiO20.0~20µg/L。

酸碱耗:

31%HCl0.6kg/t水,32%NaOH0.40kg/t水,水耗3.5%左右,电耗0.38kwh/t水,周期制水量5400m3。

二期260m3/h除盐水、三期260m3/h除盐水改造工程也于2007年2010年相继完成。

《中氮肥》杂志2006年第6期,兖矿鲁南化肥厂对该技术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兖矿东滩电厂原除盐水系统,采用“4阳4阴”传统固定床离子交换技术,原水电导率1420.0~1960µS/cm,制水周期3~5小时,劳动强度非常大。

2005年5月采用E-pack技术对原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制水周期为8~12小时,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出水电导率0.5~2.0µS/cm,SiO2<50µg/L,制水成本降低了70%。

二期、三期除盐水改造工程也于2007年2008年相继完成。

烟台万华集团氯碱厂80m3/h除盐水系统,系统于2002年3月投入运行,运行九年来,出水水质:

电导率<0.8µS/cm,最小值0.1µS/cm;SiO2<20µg/L,最小值0.0µg/L。

采用一级除盐工艺,达到了二级除盐的标准。

(美国、韩国等国内外公司数十家企业到烟台万华集团氯碱厂。

河南骏化股份有限公司一期2×200m3/h、二期2×200m3/h电站锅炉给水改造系统,该系统分别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投入运行,电导率0.2~0.8µS/cm、SiO20.0~20µg/L、酸碱水耗降低了70%以上,周期制水量设计为7200m3,实际周期制水能力超过了10000m3,且各项产水指标远远超出了设计要求。

河南神马氯碱股份有限公司,200m3/h预处理+除盐水改造系统,2008年5月投入运行,电导率0.2~0.5µS/cm、SiO20.0~20µg/L、酸碱水耗降低了60%、周期制水量设计为4800m3,实际周期制水量达到了6000~6500m3左右,各项产水指标远远超出了设计要求。

2新型E-pack绿色脱盐技术特点

2.1设备简单、结构紧凑

与固定床相比,满足相同水量情况下,床体可减小,节省空间,且布水均匀,压降低;结构简单,4个主控阀门,易操作。

2.2最低的成本

投资费用树脂均一性好,交换容量大,强度高,不易破碎,使用寿命长。

运行费用再生效率高,再生剂比耗低,废液排放量少,逆流运行冲洗用水量小,运行费用比固定床工艺减少30~50%。

2.3杰出的出水水质

最佳出水电导率0.1~2.0μs/cm,

最佳出水含硅量≤20μg/L。

2.4与树脂均一性好完美的组合

树脂均一性好,装填量大,数量多,制水周期长。

运行流速高,一般在30~50m/h,产水量大。

3E-pack树脂特性

3.1粒径均一性好

树脂均一性好,且树脂内部网孔通道更加均化,物理、化学性能更加优良。

3.2更高的交换容量

树脂工作交换容量大,在全再生条件下,以穿透100PPb的Na+为泄漏点,与传统的001×7#普通阳树脂相比,周期制水量可提高20%以上。

 

3.3更高的强度,树脂使用寿命长,是国产普通树脂的2.0~3.0倍

E-pack树脂强度高,不易破碎,具有性能卓越的机械强度,良好的抗渗透冲击性能;树脂间隙一致,设备压降小,故障率大大降低。

3.4更低的水耗

E-pack树脂均一性好,且内部网孔均化,因此,再生剂扩散时间短,再生剂用量少,水耗降低50~80%。

 

3.5有良好的流体力学特性,压降低,不易产生偏流

 

3.6淋洗水量更少

 

 

3、工艺特点与经济性分析

目前,常用的工业给水脱盐技术有三种:

传统离子交换树脂脱盐、膜法脱盐和E-pack绿色脱盐技术。

3.1工艺特点分析

现将E-pack绿色脱盐技术,与传统离子交换脱盐和膜法脱盐技术的工艺特点分析如下:

三种工艺的工艺特点分析

项目

传统离子交换脱盐技术

膜法脱盐技术

E-pack绿色脱盐技术

适用范围

进水电导≤700µS/cm

水温5~40(℃)

浊度<2NTU

污染指数(无要求)

pH值(无要求)

CODMn<2mg/L

游离氯(Cl2)<0.1mg/L

含铁量(Fe)<0.3mg/L

进水电导≥1800μS/cm(较经济)

水温25(℃)

浊度<2NTU

污染指数<5

pH值3~11

CODMn<3mg/L

游离氯(Cl2)≈0.0mg/L

含铁量(Fe)<0.05mg/L

进水电导≤1800μS/cm

水温5~40(℃)

浊度<2NTU

污染指数(无要求)

pH值(无要求)

CODMn<5mg/L

游离氯(Cl2)<0.2mg/L

含铁量(Fe)<0.3mg/L

一级除盐出水水质

电导率3~10µS/cm

SiO2≤100µg/L

第一年除盐率98%,正常除盐率为95%以上,出水电导率随原水水质变化波动较大

电导率0.1~0.8μS/cm

SiO2≤20μg/L

二级除盐出水水质

电导率≤0.2μS/cm

SiO2≤20µg/L

电导率≤0.2μS/cm

SiO2≤20μg/L

E-pack绿色脱盐技术,一级除盐接近二级除盐标准

水耗

15~25%

40~50%

2.5%

设备

1、设备和配套管道、阀门数量多

2、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

3、设备多,占地面积大,土建投资高

1、对进水要求高,预处理设备数量多

2、系统投资大

3、运行成本高

4、成品水率低,只有55~60%,水资源浪费严重

5、膜元件需三个月定期清洗

6、膜法脱盐,酸碱耗量低

7、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

1、设备结构优化,4个主控阀门

2、操作简单,制水周期长,操作劳动强度低

3、单体设备制水量大,系统配置设备少,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少

 

预处理

系统

1、一般采用多介质过滤器,流速低,制水量小

2、过滤精度低

3、反洗水耗大,周期短

4、设备多,土建投资大

1、采用“加药装置+叠片过滤器+超滤”,系统庞大,设备多,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

2、要求过滤精度高

3、原水需加药絮凝、阻垢

4、需蒸汽加热25℃浪费资源

5、水耗大,运行费用高

1、纤维纳米过滤器,流速高,制水量大,周期长

2、过滤精度高

3、反洗水耗低,,0.5~1%

4、设备少,投资省,大大节省运行费用

膜与树脂

1、国产树脂工交小

2、强度小,易破碎

3、使用寿命3年左右

1、原水预处理不好易致膜污堵2、CaSO4易使膜结垢

3、对NaCl、CO2等去除率很低

4、膜寿命一般为2.5~3年

5、原水温度对产水率影响较大

1、E-pack专用树脂,工作交换容量大

2、交联度高,不易破碎

3、使用寿命一般6~8年

水温影响

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温变化影响较小

原水温度变化对膜影响甚大,5~25℃温差,制水量减少51%。

即25℃时160m³/h的制水能力,5℃时只有78m³/h

1、E-pack专用树脂对原水温度变化影响甚小

2、5~25℃温差,制水能力减少4%

药剂

原水必须投加絮凝剂、阻垢剂、杀菌剂、还原剂等

酸碱

1、设备结构缺陷,布水不均,易偏流,酸碱不能充分再生,效率低

2、单耗高

酸、碱耗量低

1、设备结构优化,布水均匀,无偏流,酸碱再生充分,再生效率高

2、单耗低

环保

再生废液呈酸性,需加碱调节pH,增加成本

再生废液呈酸性,需加碱调节pH,增加成本

再生废液呈中性,pH8左右,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两倍制水能力

两个系列,可同时产水分别再生方式来增加制水能力。

系统最大制水量320m³/h

1、本系统最大制水能力只有160m³/h;

2、如生产需要增加制水能力,只有再投资增加设备。

两系列同时产水分别再生制水能力可达320m³/h,如线性流速为41m/h,制水能力可达2×200m³/h。

以重庆与德国巴斯夫MDI一体化项目为例:

3.2经济性分析

膜法脱盐技术如“多介质过滤器+超滤+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混床”脱盐工艺,其制水成本为5.3元/吨水;而采用E-pack绿色脱盐技术,其制水成本为1.1元/吨水。

膜法脱盐与E-pack脱盐技术经济性分析

项目

膜法脱盐工艺

E-pack绿色脱盐工艺

主要设备

换热器(2台)

盘式过滤器(6套)

多介质过滤器Φ3200(30台)

超滤(200m³/h6台)

保安过滤器(6套)

一级反渗透(200m³/h6台)

保安过滤器(6套)

二级反渗透(200m³/h6台)

脱碳器Φ2200(6台)

混床Φ2000(200m³/h6台)

加药装置(8套)

反渗透清洗装置(2套)

原水箱(2台)

脱盐水箱(2台)

超滤水箱(1台)

浓水箱(2台)

一级RO产水箱(1台)

二级RO产水箱(1台)

纤维纳米过滤器Φ2500(7台)

E-pack阳床Φ2500(7台)

脱碳器Φ2000(7台)

E-pack阴床Φ2500(7台)

E-pack精制床Φ2500(7台)

树脂清洗塔Φ2200(2台)

原水箱(2台)

脱盐水箱(2台)

设备数量

129台

41台

占地面积

4000m2

2000m2

设计制水能力

正常制水能力1200m³/h

正常制水能力1200m³/h

实际制水能力

平均制水能力1080m³/h

正常制水能力1200m³/h

出水电导率

0.3µS/cm

0.1~0.3µS/cm

再生(冲洗)水耗

25%

0.75

2.5%

0.04元/m3

排污费

25%

0.20

2.5%

0.00元/m3

电耗

2.5

1.50

0.40kW·h/m3

0.24元/m3

酸耗(31%HCl)

0.2

0.10

0.60kg/m3

0.3元/m3

碱耗(32%NaOH)(32%NaOH)

0.2

0.12

0.40kg/m3

0.24元/m3

蒸汽成本

1.15

/

/

药剂

0.65

/

/

膜(滤芯)折旧

0.37

/

/

厂房设备折旧

0.40

0.20元/m3

树脂

/

0.06

0.09元/m3

吨水运行成本

5.3元/m3

1.11元/m3

年运行成本

5.3×1200×8000=5088.0万元

1.1×1200×8000=1065.6万元

说明:

1、E-pack脱盐系统根据贵公司提供的原水水质设计;

2、膜法脱盐和E-pack脱盐成本中均不含原水成本、管理成本、维修成本、人工成本;

3、原水水价1.0元/m³,再生水价1.6元/m³,排污费0.8元/m³;

4、31%盐酸500元/吨、32%离子膜碱600元/吨、电价0.6元/kW·h;

5、年运行时间以8000小时计。

由以上经济性分析可以看出:

E-pack绿色脱盐技术与膜法脱盐技术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突出的成本优势。

1、成本低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吨水运行成本1.11元/m3,年运行成本为1065.6万元;

膜法脱盐技术,吨水生产成本5.30元/m3,年运行成本为5088.0万元,远远高于E-pack绿色脱盐技术,故选用膜法脱盐既不合理,也不经济!

(每年可节省运行成本:

5088.0—1065.6=4022.4万元)

2、能耗低

E-pack绿色脱盐技术运行电耗低,只有膜法脱盐技术电耗的1/4~1/5;吨水电耗仅为0.40kW·h/m³。

膜法脱盐技术,吨水电耗为2.5kW·h/m³,而且,采用膜法脱盐技术,每年耗用大量的蒸汽。

原水温度从15℃增加到25℃,10℃温差每年消耗蒸汽至少12.0万吨,如蒸汽成本120元/吨,吨水费用将达1.5元,仅此一项,与E-pack绿色脱盐技术的总成本相当。

一般蒸汽成本在1.5~2.0元/吨水。

3、排污低

E-pack绿色脱盐技术,系统总水耗仅为2.5%;

膜法脱盐技术,系统水耗高达40~50.0%,为了节省水资源,采用二级反渗透将一级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但是,二级反渗透浓水(10%),加上混床再生废液(3%),以及超滤浓水(10%),仍有25%的浓水白白排掉,即每年约有300万m³左右水资源无奈排放。

超滤UF回收率一般85~90%,按90.0%计算,反渗透RO回收率65~73%,按70.0%计算,混床再生水耗按3%,其它反洗等水耗2%计算。

原水水量=1200÷0.97÷0.9÷0.9÷0.98=1558.47m³

系统回收率:

1200÷1558.47m³=76.99%

而E-pack绿色脱盐技术,系统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7.5%。

4、投资低

由工艺特点分析可以看出,采用膜法脱盐技术,设备129台,数量多,占地面积大,不仅设备投资大,而且土建厂房投资较大,至少4000m2。

而采用E-pack绿色脱盐技术,设备41台,数量少,占地面积小,投资相对较小,0.713年可以收回设备投资。

5、环保

E-pack绿色脱盐技术,可实现等当量再生,再生时酸碱废液自中和(pH8左右),无需再加酸碱调节,节省酸碱,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保”要求;

而膜法脱盐技术,再生酸碱废液呈酸性,不能实现自中和,需加碱调节,造成酸碱浪费。

3.3投资回收期

采用E-pack绿色脱盐技术,与膜法脱盐相比,每年可节省运行成本:

5088.0—1065.6=4022.4万元

采用E-pack绿色脱盐技术,设备总投资2868.7078万元。

投资回收期:

2868.7078÷4022.4=0.713年。

四、纤维纳米过滤器

纤维纳米过滤器

纤维纳米高效过滤器,是我公司科技人员与清华大学专家教授联合技术攻关,共同研制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的流体过滤设备。

具有过滤速度快、精度高、截污量大、易反洗、水耗少、运行费用低等七大特点。

纤维纳米过滤器,流量从单台出力为50~300m3/h不等。

当过滤器运行一定时间或当其进出水压力差达到一定值时,过滤器即进行反洗。

通过反冲洗,使滤料充分膨胀,将粘附在滤料表面的杂质易剥离冲洗,使过滤器恢复原来的过滤性能。

二、纤维纳米过滤器与传统多介质过滤器的比较

纤维纳米过滤器与传统多介质过滤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精度高

粒径大于2μm的悬浮颗粒去除率达95%以上。

可滤除水中多种污染物,如悬浮物70~98%,有机物50~80%等等。

2流速高

在确保过滤精度前提下,过滤器的过滤流速为30~50m/h。

3适应性强

对原水中悬浮物浓度变化有很好的适应性,如水库在多雨季节的

丰水期水质变化较大时,出水仍能达到用户要求。

另外,由于滤床结构及滤料本身的特点,可以在不加任何絮凝剂的情况下实现高效过滤,很好地解决了低温、低浊水处理的难题。

低温水进水浊度小于10NTU,出水浊度小于1NTU。

4纳污量大、过滤周期长。

5水耗低

设备反洗水耗量小于制水量的0.5~1.0%,是多介质过滤器反洗

水耗量的1/5~1/10。

且洗净度高,剩余积泥率小于1%。

6原水预处理简便,加药量少,运行费用低

由于该设备适应性较强,使得原水预处理变得较为简单。

(1)低温水进水浊度小于10NTU,出水浊度<1NTU;

(2)当原水小于50NTU,可采用微絮凝接触过滤,不设沉淀池,且出水浊度<1NTU;

(3)原水大于50NTU沉淀池体积可大大减少;

(4)根据滤床结构及滤料本身的特点,絮凝剂投加量是传统技术投加量的30%左右。

周期制水量的提高,电耗也随之减少。

7占地面积小

纳米过滤器单台设备产水量大,占地面积小,可节省大量的配

套管道、阀门,以及土建、厂房投资。

 

附件一

纤维纳米过滤器与高效纤维过滤器性能比较

比较项目

纤维纳米过滤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