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723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

《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docx

小升初押题卷二附详解

2020年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押题卷二

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9分)

1.看拼音,写词语。

tiàoyuè  

kuānkuò  

cāngying  

zhélǐ  

jūnyún  

yánsù  

qīngxī  

liànxí  

shuāidǎo  

bózi  

2.用“然”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昨天天气预报说,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

今天早晨,气温  降了下来。

我哆嗦着走在上学的路上,  看见一道红光从我眼前闪过,哇,一位中年人  穿着红色短袖衬衫在跑步,一股敬佩之情  而生。

我不禁振作精神,大踏步向学校走去。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拘束(shù)浑浊(hùn)

B.疙瘩(gā)适当(dāng)

C.苔藓(tāi)瓦蓝(wà)

D.退缩(suō)瘦削(xuē)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丝毫香飘十里风花雪月理直气状津津有味

B.销毁难以置信振天动地索然无味理所当然

C.游泳人影绰绰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美中不足

D.颓败清波漾漾相依为命决口不提天南海北

5.下列词语中与“负荆请罪”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如释重负B.久负盛誉C.忘恩负义D.不分胜负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星》﹣巴金﹣现代

B.《幼时记趣》﹣沈复﹣明代

C.《赤壁》﹣杜牧﹣宋代

D.《本命年的回想》﹣沈从文﹣现代

7.根据对偶的特点,与“风吹水面层层浪”构成对联的一句是(  )

A.飞霞落影片片红B.霜雪满地处处白

C.雨打沙滩点点坑D.画眉登枝声声脆

8.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出一个造句

一本  

成  结  

  瞪  呆

  发光

四  八  

秋风  

造句:

  。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9.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炎帝之  ,名曰  ,女娃游于  ,溺而  ,故为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  。

故的意思是  ,堙的意思是  ,短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10.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弦”字右半边“玄”读  ,加了“弓”字读  。

“绝弦”的表面意思是“隔断琴弦”,其实指  。

现代汉语里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譬如作家不再创作了叫作  (息影封笔收山)。

(2)从此之后人们把  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  。

11.读诗明理: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处在  、  、  、  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首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说明了“当局者迷”这个道理。

学了这首诗,我得到的启发是  。

12.爱国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面对国家前途,诸葛亮是这样说的“  ”;面对国难,曹植这样说“  ”;面对朝廷割地求和,李纲这样说“  ”。

13.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  坐天下﹣﹣毛手毛脚

(3)  的芭蕉扇﹣﹣能大能小

(4)  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14.博览群书(根据课外书阅读做题)。

(1)中国最早的王朝是  朝。

(2)“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  的故事。

(3)在鸦片战争中,主持虎门销烟的爱国英雄是  。

A.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

(改为比喻句)

  

(2)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

  

16.综合实践。

《止咳灵药物说明书》写道:

“本品适用于感冒,肺部或喉炎引起的咳嗽。

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日三次,每次四片,儿童每次减半。

不得空腹服用。

”八岁的弟弟感冒咳嗽,请你有条理地告诉他应该怎样服药,需要注意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15分)

17.课外阅读。

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

它的茎是淡红色的,很粗,就靠它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

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

它的花也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

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太阳花的生命力很强。

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

我起初不相信,拔起一株太阳花剪掉它的根,插进花盆里做实验。

过了几天,我拔起那株花,它的底部已经长出了三四根胡须似的小根。

太阳花还耐旱。

有一次,一连好几天我忘了给月季花和太阳花浇水。

月季花已失去了昔日的娇艳。

太阳花却仍旧精神抖擞,并向月季花微微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

太阳花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它向人们要求的却极少极少。

一捧泥土,一束阳光,它就能开花,就能吐香,就能给大地增添生机。

(1)用“”画出文中比喻句,写出用  比喻  。

(2)用“”画出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

(3)仔细读短文,判断选择,对的打“√”,错的打“×”。

①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可见它的生命力很强。

  

②太阳花是一种木本植物花。

  

③“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这句话是说太阳花既比水仙清雅,也比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4)填空。

①短文4个自然段都是围绕  来写的,其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是  。

②作者写太阳花的样子时,从它的  、  、  三方面来写的。

③作者写“太阳花”时,抓住了它的  、  ,同时还通过和水仙、君子兰进行  ,反映它外表的  。

为后文对太阳花品质的赞美作了铺垫。

18.

《新叶》

①一夜春雨。

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

“新叶!

”我不由眼睛刷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

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

“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

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

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翼,坚贞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当冰消雪融,它更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

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

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老远看去,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

密处,浓得深远,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

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

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去了。

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

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或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

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

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

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自献。

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

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有花朵的“别样红”?

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

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不为呢?

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按要求填空。

希: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

(2)第①自然段描写作者内心感觉的一句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3)新叶是怎样从枝干上长出来的?

请再读第③自然段,把生长的动作词找出来:

  

(4)第④自然段用了打比方来描写绿叶,分别比作  、  、  、  。

(5)第⑤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  作用。

(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谦逊﹣﹣  清高﹣﹣  

(7)请写出第⑦自然段中与“无穷碧”和“别样红”有关的诗句。

(8)读了本文,你有哪些启示?

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写。

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满分35分)

19.口语交际

(1)读片段,在横线上加上仆人与财主针锋相对的一句话。

从前有个财主,是个刻薄鬼。

有一次,刻薄鬼叫仆人去买酒,只给仆人一个酒瓶却不给钱。

仆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

“老爷,没有钱怎么买酒啊?

”财主生气地说“花钱买酒谁不会?

不花钱买酒,才算是有能耐呢!

”仆人听了,便拿着酒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仆人拿着空瓶子回来了,说:

“酒来了,请喝吧!

”财主一见空瓶,大发雷霆,骂道:

“岂有此理!

酒瓶里没有酒,叫我喝什么?

”仆人答道:

“  ”

(2)写出下列成语故事的主要人物。

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指鹿为马

  

完璧归赵

  

20.本学期即将结束,你一定做过让自己至今还记忆犹新的事,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写下来。

要求:

题目自拟。

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9分)

1.【分析】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跳跃宽阔苍蝇哲理均匀

严肃清晰练习摔倒脖子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

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分析】考查了组词填空,需要理解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分析所填的词语。

【解答】骤然:

突然;忽然。

忽然:

表示事件或动作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居然:

竟然,表示出乎预料。

油然: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结合语境分别选“骤然”“忽然”“居然”“油然”。

故答案为:

骤然忽然居然油然

【点评】组词填空,可放在词语中结合词义来进行。

也可在理解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

3.【分析】本题考查了易读错的汉字,易读错的汉字多是很容易混淆的读音,也多是多音字或形近字,要注意在语言环境中多读,然后进行分辨。

【解答】A.“浑浊(hùn)”读音错误,应该读“hún”意思是:

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B.“疙瘩(gā)”读音错误,应该读“gē”,意思是:

小球形或块状物。

“适当”应该读“shìdàng”,意思是:

合适;恰当。

C.“苔藓(tāi)”读音错误,应该读“tái”,意思是:

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瓦蓝(wà)”读音错误,应该读“wǎ”,意思是:

湛蓝。

故选:

D。

【点评】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

4.【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理直气壮:

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状”改成“壮”。

B.有误,震天动地:

震动了天地。

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振”改成“震”。

C.正确。

D.有误,绝口不提:

这件事情绝对不和别人说。

“决”改成“绝”。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

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

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

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分析】考查了多义字。

“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

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负荆请罪:

背着荆条去认错。

表示认错的意思。

“负”背着。

A.如释重负:

像放下了重担那样轻松。

“负”担子。

B.久负盛名:

长时期地享有好名声。

“负”背负、背着的意思。

C.忘恩负义:

忘掉了别人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负”违背。

D.不分胜负:

不分胜利和失败。

“负”失败。

故A、C和D的意思和“负荆请罪”的“负”意思不同,B相同。

故选:

B。

【点评】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6.【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正确。

B.错误。

《幼时记趣》作者沈复是清代散文家,作家,词人。

C.错误。

《赤壁》作者杜牧是唐代诗人。

D.错误。

《本命年的回想》作者刘绍棠。

故选:

A。

【点评】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7.【分析】此题考查对联知识,解答此题,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

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其次要认真分析上联联意,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作答。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得对联拟写能力。

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结合句子:

雨打沙滩点点坑。

这句话符合“风吹水面层层浪”的对偶关系,故选C。

故选:

C。

【点评】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8.【分析】考查了补写词语和造句,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解答】一本正经成群结队目瞪口呆闪闪发光四平八稳秋风习习

成群结队:

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故答案为:

正经群队目口闪闪平稳习习

成群结队﹣﹣一到放学的时候,学生们成群结队地走出校门。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

9.【分析】原文: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解答】考查了内容填空及字词意思的理解。

结合原文及译文可知答案。

考查了人物形象的理解。

课文写了精卫及其子孙日日夜夜填海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精卫及其子孙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

故答案为:

少女女娃东海不返精卫东海因此堵塞;

坚强不屈、坚韧不拔。

【点评】有些文言文中文言词不好理解,学习时要注重课文中的解释,然后再去理解句子或整篇的文意。

要学会充分利用课本资料。

10.【分析】参考译文:

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能理解他心意的人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解答】

(1)考查了对汉字的读音和词语意思的掌握情况。

“弦”字右半边“玄”读“xuán”,加了“弓”字读“xián”。

“绝弦”的表面意思是“隔断琴弦”,其实指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不再弹琴了。

现代汉语里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譬如作家不再创作了叫作封笔。

(2)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

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复弹琴。

之后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故答案为:

(1)xuánxián不再弹琴了封笔;

(2)真正了解自己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

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11.【分析】《题西林壁》诗歌内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解答】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写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告诉我们: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故答案为:

宋;苏轼;正面;侧面; 远;近;高;低;对于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点评】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白居易的《长恨歌》;苏轼的《琴诗》等。

12.【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解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出自《宋史•李纲传》。

故答案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13.【分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解答】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结合《西游记》中的人物及故事情节,依据句义写出即可。

故答案为:

(1)猪八戒;

(2)孙悟空;

(3)铁扇公主;

(4)如来佛。

【点评】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很容易找到答案。

14.【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历史了解。

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上网或阅读相关书籍、报刊完成。

对于搜集到的资料要注意整理与分类。

【解答】

(1)中国最早的王朝是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

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三过家门而不入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3)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签订的。

故答案为:

(1)夏;

(2)大禹;

(3)A。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课外知识的搜集与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5.【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

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

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

(1)改为比喻句,把“箭”比作“雨点”。

(2)改为转述句,把引号里的“我”改为“他”,“他”改为“诸葛亮”,去掉冒号和引号。

故答案为:

(1)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2)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点评】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6.【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解决问题。

【解答】由于弟弟是儿童,所以要在成人的基础上,用量减半,即每次两片,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

结合“不得空腹服用”可知,要饭后服用。

故答案为:

每次两片,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饭后服用。

【点评】阅读说明书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阅读技能,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阅读实践。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15分)

17.【分析】短文以《太阳花》为题目,主要写太阳花的外观、颜色、而且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但是尽管如此,它的生命力很强,而且还耐旱。

太阳花无私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要人类要求的却极少极少,一捧泥土,一束阳光,它就能开花,就能吐香,就能给天地增添生机。

全文通过对太阳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答】

(1)本题考查比喻句的使用。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文中的比喻句在短文第一自然段“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

”这句话将太阳花的叶子比作小香蕉。

(2)本题考查中心句。

中心句就是直接表明本段主要内容或点明中心,一般在句首或句尾,统领下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作用。

所以在第二自然段中心句为开头第一句话,即“太阳花的生命力很强。

”在第三自然段中心句为开头第一句话“太阳花还耐旱。

(3)本题考查对短文的理解。

①短文第二自然段“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后来“我”用没根的太阳花做实验,“过了几天,我拔起那株花,它的底部已经长出了三四根胡须似的小根。

”由此可知,太阳花没根也能活。

所以①应是正确的。

②短文第一自然段“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

”由此可知太阳花是草本植物,所以②是错误的。

③“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这句话用的词语是“比不上”即太阳花不如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所以③是错误的。

(4)本题考查对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