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638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docx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石头书》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磊、勘、秃、刨”等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探、趴、读、痕、波、浪、壳、昆、煤、炭”等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课文第五、七、九、十一自然段解决“为什么叫石头书”这个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石头书指的是什么。

领悟对话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19课石头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磊、勘、秃、刨”等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探、趴、读、痕、波、浪、壳、昆、煤、炭”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

一块小石头。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书,回忆一下,你都读过哪些书?

(生说)

师: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读书的作用?

生:

丰富知识。

师:

老师要告诉大家:

读书只是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你知道吗,大自然也是一本书,只要我们善于探索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老师给大家带了几张图片,这是什么?

生:

石头。

师: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石头,他们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探索石头中的奥秘。

教师板书:

石头书

师:

当你看到“石头书”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

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

大家都想很快找到答案,一直把问题都弄明白为止,对吗?

师:

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就叫“刨根问底”,那么就让我们轻轻找开书,到课文中去刨根问底吧!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

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不读破句。

2.读后思考:

用“”划出川川和磊磊向叔叔问了几个问题,并用①②等标上次序;用“﹏”划出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小组讨论交流自读课文的收获。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记忆生字,检查自学。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生字词。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勘探好奇矿物聚精会神化石贝壳煤炭地壳刨根问底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认读生字“磊、勘、秃、刨”,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指名解释词语:

“聚精会神、刨根问底、勘探”

生:

聚精会神:

生:

刨根问底:

生:

勘探:

(3)齐读生字词。

(4)指导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探、趴、读、痕、波、浪、壳、昆、煤、炭”。

生:

“探、趴、读、波、浪、煤”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都是在左边,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

生:

“痕”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良”去掉上面一点。

生:

“壳”是上下结构,上面不是“土”是“士”。

生:

“昆”书写时上紧下宽。

(5)描红临写。

教师指导。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找朋友。

lěikāntūpáo

秃刨磊勘

二、看拼音,写词语。

kāntànpāxiàdúshūyǔhén

 

bōlàngbèikékūnchóngméitàn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奇怪—()刨根问底—()聚精会神—()

四、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石头一()书一()队员册

一()密林一()小鱼一()高山

一、lěi—磊kān—勘tū—秃páo—刨

二、勘探趴下读书雨痕波浪贝壳昆虫煤炭

三、好奇寻根究底全神贯注

四、块册个片条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2.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

一块小石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师: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知道了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

请大家把它画出来来。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出四个问题分别是:

哪里有书呀?

这书上有字吗?

这书上有画吗?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作用呢?

3.师:

这两个小朋友一连串提出了四个问题,看来他们非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了。

你们能用一个文中的词语来形容这两个小朋友吗?

可以用“刨根问底”来形容。

4.你们想刨根问底吗?

过渡: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读课文。

二、刨根问底,理解石头书

1.指名说。

我们一起来读读。

像他们这样不断追问,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用文中的一个词就叫——刨根问底。

教师板书:

刨根问底。

学习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为什么说石头就像一本书?

你知道了吗?

再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找出几点理由(用波浪线圈画出关键词句)。

2.交流:

你找到石头像书的第一个理由是——

A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一层又一层的石头,就像书——教师板书:

形似书

B石头书上有字教师板书: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用直线画出石头书上的字。

②认识:

雨痕、波痕。

③认识:

矿物,关注省略号。

石头中蕴含的矿物种类丰富,神奇美丽。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石头书中不仅有神奇的字,还有美丽的画(教师板书:

画)

①(课件出示化石图)你知道什么叫化石吗?

交流。

出示:

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后,其遗体或遗迹被埋藏在地层里,经长期的石化作用,变成了像“石头”状的东西。

师述:

老师今天带了一块珍贵的三叶虫的化石,想不想看一看?

它来自5.6亿年前,一亿年就是一万万年,5.6亿年前,就是五万万六千万年前。

谁想触摸一下这古老的化石?

你看,这么一块小小的石头,却能告诉我们在5.6亿年前就生活着三叶虫!

②那么这些化石(课件出示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

自由读11小节。

③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叔叔是怎么知道这些变化的?

让我们通过图片看一看这个地方变化的过程。

指名推断。

教师小结:

补充“沧海桑田”。

这一切都是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告诉我们的。

D读懂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了解了地质变化,对我们还有哪些帮助?

①指名读第13节。

交流:

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

②总结:

化石就像书一样,不仅因为外形相似,更因为它有字、有画,而这字画就像我们的课本一样,给我们——!

教师板书:

有学问

3.小结:

一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

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想让大家在课后继续刨根问底:

是不是所有石头都是书?

是不是只有石头才是书?

4.指名朗读课文。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领悟对话写法,尝试小练笔。

1.同学们,《石头书》还有一个值得大家刨根问底的地方:

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小节?

这么多小节,除了第一小节,其他都是——对话。

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把要介绍的科学知识写清楚,使我们和文中的川川、磊磊一样“刨”到了很多学问。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好对话。

欣赏课文对话片段:

作者除了写对话内容,还写了——提示语。

一般来说,提示语有这么几种情况。

位置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呢?

写对话时,不仅要灵活变化提示语的位置,还要关注内容,根据人物的特点,加上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

3.小练笔:

晚上回到家以后:

川川地说:

“今天我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多音字组词。

hǎo()qiào()zàng()chǔ()

好壳藏处

hào()ké()cáng()chù()

二、组词。

探()趴()痕()浪()

深()扒()很()狼()

三、请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

2.叔叔您在看什么呀川川好奇地问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请改为陈述句)

2.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请改为反问句)

参考答案:

一、

hǎo(好人)qiào(地壳)zàng(宝藏)chǔ(处理)

好壳藏处

hào(爱好)ké(外壳)cáng(珍藏)chù(好处)

二、探索深水趴下扒开痕迹很好波浪野狼

三、1.:

“?

”2.“,?

”。

四、1.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本厚厚的书。

2.难道石头书里的学问不多吗?

板书设计:

《石头书》

形相似

刨根问底有字、画

有学问

【教学反思】

通过研读教材,我觉得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应该是凭借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挖掘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将本文从石头书的样子、字、画、作用划分为四部分讲解。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途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以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易懂、乐学;同时关注学生读书、表达等语文素养的培养。

总的说来,这节课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对文章有了透彻的理解。

整个课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课件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但还有一些地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中改进,例如:

课堂语言要更加精炼、板书要更加规范、写作方面的的指导还有更仔细……。

说课稿

一、说教材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两位小朋友——川川和磊磊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

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赞扬了他们刨根问底的精神。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

写石头的外形一层一层的,像一册厚厚的书;第二部分(6-11):

介绍了石头书的内容:

“字”和画;第三部分(12-14):

写石头书的作用。

课文情趣

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本课“磊、勘、秃、刨”等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探、趴、读、痕、波、浪、壳、昆、煤、炭”等10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自主学习为主,借助图片资料引导孩子们围绕“为什么叫石头书?

”这个问题探究有关石头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赏析课文第五、七、九、十一自然段解决“为什么叫石头书”这个问题。

2.教学难点:

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方法。

  在教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精讲精问,让学生自己多读多练,重在积累和感悟。

课堂上努力做到扩大训练面,让每个学生多读多练,重在参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反馈和调控,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学生细细的读书,静静地思考,展开适当的讨论,给学生学习和自主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做到引导,扶持,点拨,“到位”而不“越位”。

  指导学生写字,培养书写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师: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知道了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

请大家把它画出来来。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出四个问题分别是:

哪里有书呀?

这书上有字吗?

这书上有画吗?

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作用呢?

3.师:

这两个小朋友一连串提出了四个问题,看来他们非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了。

你们能用一个文中的词语来形容这两个小朋友吗?

可以用“刨根问底”来形容。

4.你们想刨根问底吗?

过渡: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读课文。

(二)刨根问底,理解石头书

1.指名说。

我们一起来读读。

像他们这样不断追问,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用文中的一个词就叫——刨根问底。

教师板书:

刨根问底。

学习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为什么说石头就像一本书?

你知道了吗?

再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能找出几点理由(用波浪线圈画出关键词句)。

2.交流:

你找到石头像书的第一个理由是——

A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一层又一层的石头,就像书——教师板书:

形似书

B石头书上有字教师板书: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用直线画出石头书上的字。

②认识:

雨痕、波痕。

③认识:

矿物,关注省略号。

石头中蕴含的矿物种类丰富,神奇美丽。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C石头书中不仅有神奇的字,还有美丽的画(教师板书:

画)

①(课件出示化石图)你知道什么叫化石吗?

交流。

出示:

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后,其遗体或遗迹被埋藏在地层里,经长期的石化作用,变成了像“石头”状的东西。

师述:

老师今天带了一块珍贵的三叶虫的化石,想不想看一看?

它来自5.6亿年前,一亿年就是一万万年,5.6亿年前,就是五万万六千万年前。

谁想触摸一下这古老的化石?

你看,这么一块小小的石头,却能告诉我们在5.6亿年前就生活着三叶虫!

②那么这些化石(课件出示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呢?

自由读11小节。

③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叔叔是怎么知道这些变化的?

让我们通过图片看一看这个地方变化的过程。

指名推断。

教师小结:

补充“沧海桑田”。

这一切都是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告诉我们的。

D读懂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了解了地质变化,对我们还有哪些帮助?

①指名读第13节。

交流:

这里的省略号告诉我们——

②总结:

化石就像书一样,不仅因为外形相似,更因为它有字、有画,而这字画就像我们的课本一样,给我们——!

教师板书:

有学问

3.小结:

一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

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想让大家在课后继续刨根问底:

是不是所有石头都是书?

是不是只有石头才是书?

4.指名朗读课文。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领悟对话写法,尝试小练笔。

1.同学们,《石头书》还有一个值得大家刨根问底的地方:

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小节?

这么多小节,除了第一小节,其他都是——对话。

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把要介绍的科学知识写清楚,使我们和文中的川川、磊磊一样“刨”到了很多学问。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好对话。

欣赏课文对话片段:

作者除了写对话内容,还写了——提示语。

一般来说,提示语有这么几种情况。

位置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呢?

写对话时,不仅要灵活变化提示语的位置,还要关注内容,根据人物的特点,加上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

3.小练笔:

晚上回到家以后:

川川地说:

“今天我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集中体现了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

好的板书还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

根据本课的教学预设过程,将形成如下板书,使本课的学习变得更加一目了然。

《石头书》

形相似

刨根问底有字、画

有学问

《石头书》教学反思

《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小朋友与勘探队员的对话,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石头就像一本书,里面蕴含着许多学问,并赞扬了这两个小朋友爱“刨根问底”的科学探索精神。

1、教学效果:

在读书的时候,学生的评价更是让我收益不少.大多时候学生总是带着一双挑剔的眼睛去看别人.但是最近,学生总是能用发现别人,欣赏别人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一个问题了.在评价别人读书时,我就有体会.孩子们总是说:

他这个~~地方读得很有感情,把川川那好奇的样子给表现出来了,但是,表现的还不够强烈.可以这样读.她自己就示范开来了.呵呵,这让我这个当老师的真是太开心了,孩子能用这样的方式去评价别人,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语言上还是在态度上,都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再就是在品读课文内容时,学生对这两个孩子提出的三个问题,都能在文中把课文内容打乱以后,再去梳理出头绪,寻找到答案来.这就运用了课文中的刨根问底来展开教学.如:

1,石头书上有字吗?

有哪些字?

你从这些字里读懂了什么?

2,石头书上有画吗?

有那些画?

你从这些画里又读懂了什么?

3,看懂了这些化石有什么用呢?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即让学生明白了刨根问底这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又让学生知道了刨根问底能得到什么.相信孩子们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也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以激发和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

2、成功之处:

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过朗读深入感悟课文,了解“岩石”这本大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拓展视野,自觉的探索大自然,初步开发的探究精神。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三.不足之处:

1、在讲授“石头书上的字”时,我没有处理好,忽略了学生的理解程度,例如,对于矿物的教学,只是出示了图片,矿物里面的小不点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时应该让学生通过看图再说一说这些红的、黄的、闪光的、透明的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如钻石、红宝石、煤炭-----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

2、在把握好时间上,我也没有处理好,由于环节设置的原因,原本在结束时拓展性问题也因时间关系,没能来得及好好将,这也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更要精练化,对于学生的预设还要更详细全面。

四.改进措施:

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朗读深入感悟课文,了解“岩石”这本大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有感“趣”、知“趣”到探“趣”,并拓展视野,自觉的探索大自然,开发初步的探究精神。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石头书》教学反思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一.教学效果:

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

1、外形:

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

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

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

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许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

而再归根到底到一个词,那就是“刨根问底”,于是,在教学时我就是通过这6个问题去引导学生理解“刨根问底”这个词,这样抓住文中的主线,一层一层地进行理解、朗读、再感悟。

弄明白石头书上的每个字和每幅画,都有它特殊的含义。

抓住“刨根问底”和“好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围绕问题质疑,通过朗读深入感悟课文,了解“岩石”这本大书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拓展视野,自觉的探索大自然,初步开发的探究精神。

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课堂上,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他们读出文字背后的动作、神态、情感,并给予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将“刨根问底”的习惯真正内化,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良好习惯。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我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质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首先,让学生结合平时见过的书说说。

其次当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开始质疑:

什么是石头书?

石头书上有字吗?

石头书有什么作用……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从文中将答案找出来,整体把握课文。

三.不足之处:

1、在讲授“石头书上的字”时,我没有处理好,忽略了学生的理解程度,例如,对于矿物的教学,只是出示了图片,矿物里面的小不点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时应该让学生通过看图再说一说这些红的、黄的、闪光的、透明的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如钻石、红宝石、煤炭-----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

2、在把握好时间上,我也没有处理好,由于环节设置的原因,原本在结束时拓展性问题也因时间关系,没能来得及好好将,这也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更要精练化,对于学生的预设还要更详细全面。

四.改进措施:

由于这篇课文是科学小品文,所以适当的补充一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课堂上给学生看了雨痕、波痕和矿物的图片以及一个科普小视频: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学生觉得石头书非常奇妙,果然如川川和磊磊说的一样:

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