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6160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docx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

粤教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则某中学生身体的体积大约是()

A.4×102m3

B.4×10-1m3

C.4×102m3

D.4×10-3m3

2.如图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

B.夏天,露珠晶莹

C.秋天,大雾消散

D.冬天,霜满枝头

3.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是

B.盐水的密度是

C.如果按照B、A、C的顺序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按照A、C、B的顺序操作,如果盘中砝码因生锈质量变大,则测得盐水密度偏大

4.小明同学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以点燃的蜡烛为成像物体,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圆形光斑

C.三角形光斑

D.蜡烛的倒立像

5.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所成的像的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潜望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C.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投影仪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

B.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

C.人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5s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

7.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8.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行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是因为

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考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飞机为参考物,鸟的速度很小

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5s~8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

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D.小车在0~2s内比在5s~8s内运动的快

二、多选题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实像

B.本次凸透镜成像的典型应用是投影仪

C.若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将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则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变大了

11.小阳同学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B.体积相同的铝块和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倍

C.若质量相等,则实心铝块的体积一定大于实心铜块的体积

D.把酒精倒掉,剩下酒精的密度为

12.下列哪种现象能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

A.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

B.暖水袋里面装的是水

C.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防止菜冻坏

D.水力发电

三、填空题

13.小明要自制一支温度计,需要刻上刻度,在一个大气压下,他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应该是________℃. 

14.小花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像(选填“虚”或“实”),若她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再移动3m,最后她与像相距_____m,像的大小_____.

15.夏天要下雨时家里的水缸会有“出汗”现象,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原因是冰雪熔化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16.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声学知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是声音的_____不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

17.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

18.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_____(判断对错)

四、实验题

19.测量酸奶的密度

 

过程

小雨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m1如图甲所示,m1= ________g ;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V奶= ________.

结论

酸奶的密度奶_______g/.

交流

在交流讨论中,叶子姐姐认为小雨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

改进

叶子姐姐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

请你简要写出叶子姐姐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实验过程:

_________.

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________.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___________,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______(选填“前”或“后”);

(2)实验中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该像是____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5cm刻度线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继续将蜡烛移动到45厘米处时所成像为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将会看到屏上的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光屏上像的形状______(选填“变”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21.小明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___________,并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说明该地的气压___________(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标准大气压;

(4)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小明选择的固体是冰块,采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小华选择的固体是海波,采用如图2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

(写出两点)________

(2)在对冰块或海波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海波,这样做是为________

(3)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记录的测量数据.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时有着共同的特点,即:

________;在第6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23.小明有两个不同材料制作的正方物块颜色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它们的边长相等,红色块重6N,蓝色块重力未知.如图甲所示,将其中红色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刚好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小明再将蓝色块叠放在红色块上面,静止时,红色块刚好完全没入水中.(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图甲中,红色块放入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其排开水的体积;

(2)蓝色块的重力;

(3)蓝色块的密度.

24.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看成高度压缩的固态天然气,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都要小的多,被视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我国南海海底存储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1m3可燃冰可转化为164m3的甲烷气体和0.8m3的水.已知甲烷气体的热值为3.6×107J/m3.

(1)在标准大气压下,1m3可燃冰完全燃烧,最多能将多少0℃的水烧开?

〔c水=4.2×103J/(kg•℃)〕

(2)已知甲烷的密度为0.72kg/m3,求可燃冰的密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六、作图题

25.如图所示,F、F′是凸透镜的焦点,P、P′是2倍焦距处,请画出光线PA经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___.

26.如图所示,A、B是由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作出发光点S和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二、多选题

1、

2、

3、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四、实验题

1、

2、

3、

4、

五、计算题

1、

2、

六、作图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