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451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docx

高二语文限时训练蔡惠瑜

文昌侨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测试题

(满分60分时间:

6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别出心裁,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

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

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

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

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

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

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

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

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

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

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选自2010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旨趣,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19分)

穆宁,怀州河内人。

父元休,有名开元间,献书天子,擢偃师丞,世以儒闻。

宁刚正,气节自任。

以明经调盐山尉。

安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

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宁摄东光令御之。

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

始,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

及是,闻真卿拒禄山,即遗真卿,真卿喜,署宁河北采访支使。

宁以息属其母弟曰:

“苟不乏嗣,足矣!

”即驰谒真卿曰:

“先人有嗣矣,我可从公死。

”既而贼攻平原,宁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过河,见肃宗行在。

帝问状,真卿对:

“不用穆宁言,故至此。

”帝异之,驰驿召宁,将以谏议大夫任之。

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

上元初,为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住埇桥。

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宁不与。

光弼怒,召宁欲杀之。

或劝宁去,宁曰:

“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

”即往见光弼。

光弼曰:

“吾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

”答曰:

“命宁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

今公求粮,而宁专馈;宁有求兵,而公亦专与乎?

”光弼执其手谢曰:

“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

”时重其能守官。

累迁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

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京师。

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以征商贾,又纵兵剽行人,道路几绝。

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

后刺史疾之,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

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

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

召入拜太子右谕德。

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

宁默不乐,唶曰:

“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

”遂移疾,满百日注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

德宗在奉天,奔诣行在,擢秘书少监,改太子右庶子。

帝还京师,乃曰:

“可以行吾志矣!

”即罢归东都。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作》)

[注]满百日,古代指官吏休假一百天。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州县并力捍贼捍:

抗击

B.史思明略境略:

侵犯

C.宁以息属其母弟曰属:

托付

D.后刺史疾之疾:

疾病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穆宁以气节自任的一组是()

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

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

檄取资粮,宁不与

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

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叛贼攻打平原时,穆宁曾经向颜真卿提出过坚守平原的建议,颜真卿没有听从。

肃宗知道原委后认为穆宁不一般。

B.李光弼对穆宁不给资粮的行为很生气,穆宁认为自己奉公办事,不能擅自发资粮。

最后,李光弼就此事向穆宁道歉,时人也推重穆宁能格守职责。

C.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但因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为泉州司户参军事。

D.穆宁刚正、有气节去并不得志,被人诬陷,冤情得到申雪后也未得到重用,被安置在闲散官位上。

穆宁因此闷闷不乐,以有病为借口,长时间不参加朝会。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

(2)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

三、诗歌鉴赏(11分)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结合诗句简要叙述。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

四、古诗文默写(6分)

13、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14、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15、,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父子之间的怯意

韩羽

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

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

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

"唱一个我听听。

"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

他说:

"瞎胡唱,别唱了。

"我说:

"你唱一个。

"他唱起来:

"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越唱越带劲儿。

我家有个大宜兴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喝得高兴了,还逼着我们喝。

说"喝",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

"过来,喝!

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

想挨揍啊!

"

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

"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

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

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竞与文人想到了一起。

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

"走,看庙去。

"母亲说:

"今儿不拉土了?

"父亲说:

"回来再说。

"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

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

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

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

全堂邑县境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

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

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

"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

"又用手摸着墙说:

"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

"父亲惊奇了,我也惊奇。

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

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

"像是烧焦了一样。

"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

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

"使劲儿看,好好记住。

"

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

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

吃过早饭上路,父亲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

一直走了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

"快到了,你走吧。

"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鸟鸣声。

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

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

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30多岁,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

我说:

"今儿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

"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着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

"我小时侯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

和看庙差不多。

"

刚走过展览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检烟头,我嚷了一声:

"扔了!

你也不嫌脏。

"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

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

我反而愿意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

11.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在作品中的作用。

(5分)

12.在"唱戏"和"看庙''两段描述中,除了"勤俭"外,还表现了"父亲"哪些个性特点?

请列点回答(每点用序号标明)。

(6分)

13.请概述"父亲"对"我"产生"怯意"的原因。

(8分)

14.简析文中倒数第三段划线句子的作用(6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9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这两件事情虽然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但其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C.张大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1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目前中国经济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二是因为美元的过量发行导致了美元的泛滥和全球流动性过剩。

B.今年悉尼海港大桥嘉年华活动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新南威尔士州的居民,还包括澳大利亚其他各州居民以及一些国际游客。

C.“放心早餐”工程是以服务大众为出发点的服务性行业,是一项惠民便民的民生工程,自全面启动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D.面对频频发生的践踏事件,许多专家认为,是否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逃生技能的训练是避免事件发生的关键。

1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青衫是文化的,它昭示的一切,来自十年寒窗、秉烛夜读之苦。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更何况还有心中那座黄金屋,在远方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①只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判断,也美若虚幻

②且不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想

③即使读遍经史子集,又何苦之有呢

④苦虽苦矣,但是,苦中之乐,自有个中真味

⑤夜深人寂,有红颜相伴,素手秉烛,红袖添香

A.④⑤①②③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⑤③

D.⑤①④③②

六、仿写(6分)

16、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幸福是;幸福是。

(3)按要求,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由三个单句组成的语段。

(6分)

要求:

①以"檀香山神店谷纪念陵园"为语段的开头。

②表达简明、连贯。

曾为结束十年内战,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巨大贡献的张学良先生与前年谢世的夫人赵一获合葬在檀香山神店谷纪念陵园内一处占地约200平方米的、绿草如茵的山坡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4~8题。

(21分)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

本出孤微。

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

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

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

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

称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

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

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

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

对曰:

"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

州书佐黄昌妻也。

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

"昌惊,呼前谓曰:

"何以识黄昌邪?

"对曰:

"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

"昌乃出足示之。

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

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

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现。

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

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

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

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政尚严猛,好发奸伏尚:

崇尚

B.其妇归宁于家归宁:

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C.视事四年视事:

就职治事

D.遂敕收付狱,案杀之案:

立案

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好之,遂就经学/(余)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B.何以识黄昌邪/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C.为奉贼所略,遂至于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昌乃出足示之/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3分)

①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②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③悉为断理,莫不得所④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⑤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⑥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③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悉数杀死,使大姓们吓得发抖。

B.黄昌任蜀郡太守时,有七百多人前来诉讼,黄昌都给予了合理的判决处理。

C.黄昌任州书佐时,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认,他们抱头痛哭,仍旧结为夫妇。

D.黄昌任陈相时,认为彭氏妇人行为放纵,将其收捕入狱,并杀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译文:

(2)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译文:

(3)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

译文:

二.

4.D(追究,查办)

5.B(什么/为什么;A因此;C被;D于是)

6.A

7.C(与妻子相认,不是在任州书佐时)

8.(见参考译文划线部分)

附参考译文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

出身寒微,居住的地方靠近学校,多次见到儒生们在校学习行礼,因此喜爱学问,学习经学。

他又懂得法律文案,因此在郡中任决曹。

当时州刺史巡行所属部域,见到黄昌,很赏识他,就征召他为从事。

后来黄昌担任宛令,处理政事严厉凶猛,喜欢揭发奸邪。

有人偷了黄昌的车盖,黄昌开始并不声张,后来才秘密派出亲信到他部下贼曹的家里,并突然找到赃物,于是把贼曹一家悉数收捕,同时杀死。

大姓们见此吓得发抖,都称黄昌神明。

 朝廷提拔有才能的官员,黄昌升为蜀郡太守。

前任太守李根年老,为政糊涂,百姓多被侵害蒙冤。

等到黄昌到任,吏胥百姓前来诉讼的达七百多人,黄昌都给予判断处理,无不合理。

他暗中拘捕了一个盗匪的首领,逼使那盗首交代各县中强暴的人的姓名和住处,于是派人分头捕捉,无一漏网。

以前的奸恶之人,都逃亡到其他郡境。

当初,黄昌担任州书佐的时候,他妻子回娘家,遇到盗贼被劫走,因此流转到蜀地成了别人的妻子。

她儿子犯案,她就到黄昌那里投案责备自己。

黄昌怀疑犯人的母亲不像蜀人,就问她原因。

她回答说:

"我本是会稽姚戴次公的女儿,州书佐黄昌的妻子。

我曾因为回家,被强盗掳掠,于是流落到这里。

"黄昌大惊,叫她上前并说到:

"怎样识别黄昌呢?

"她回答说:

"黄昌左脚心有黑痣,常自称当官至二千石。

"黄昌于是伸出脚来给她看。

两人因此相抱痛哭,仍旧结为夫妇。

黄昌在职四年,被征召,再迁为陈相。

县里人彭氏原来骄横放纵,在大路边建造高楼。

黄昌每次出行巡视县境,彭家的妇女就登楼去看他。

黄昌很不高兴,就下令收捕入狱,治罪杀了她们。

又升为河内太守,再转为颍川太守。

永和五年,被征召担任将作大匠。

汉安元年,升为大司农,又贬为太中大夫,死于任上。

六.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年冬天,一位父亲需要柴火,他找到了一棵"死树",把它锯倒了;春天来了,树桩周围竟然满绽新芽。

惊愕之余,这位父亲深感内疚地想:

我原以为这棵树肯定死了,现在却分明看到主根处它还有着生命的活力。

"于是,他叮嘱家人:

"别忘了这个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就作出消极的结论。

"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看法?

请以"冬天的树"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

“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

”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

”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

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

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

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2、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根据所提拱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

不少于600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