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408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docx

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

1.5水泥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

1.5.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和改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铺筑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土包括:

水泥

土、水泥砂、水泥石屑、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1.5.2施工准备

1.5.2.1技术准备

1.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已经会审。

2.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完成。

3.施工技术书面交底已签认完成。

4.基层用料检验试验合格。

5•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n设一中桩,平曲线段每10m-15m测设一中桩,同时测放摊铺面宽度,并

在摊铺面每侧200mm-500mn处安放测墩,同时测设高程。

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

绳或铝合金导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20m曲线段宜为10m。

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

张紧度,200m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

1.5.2.2材料要求

1.土:

对土的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型。

高速公路工程上用

于水泥稳

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和砂颗料,不包括土块或土团)的粒径大

小和组成,将

土分为下列三种:

细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

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中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啲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级

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粗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砂砾石、碎石土、

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所用的粗粒土和中粒土应满足下列要求:

(1)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组成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

5。

细粒

土的液限不超过40%塑性指数不应超过17。

对于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土中小于0.6mm的颗粒

含量在30%

以下,塑性指数可稍大。

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均匀系数大于10、塑性指数小于12的土。

对于

中粒土和粗粒

土,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和塑性指数可不受限制。

(2)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土的颗粒组成符合表1-8

的规定。

(3)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层:

不大于30%

底基层:

不大于30%。

ai-8土的频粒组咸范围

筛孔尺寸

遐过质量百井率(热)

底基层

a层

37.5

100

31.5

90—100

100

26.5

50—100

19

67-90

67-90

9.5

45—68

47—67

4.7^

29-50

29—49

3.36

13—33

17—3$

0.&

8S2

8-22

0.075

0—7

0—7

<28

<28

塑性指数

<5

<9

连:

集料屮65mm心下细粗土有魄■性指政时,-卜于60巧mm的竅做含屋不牆过5臥细粒土无坯性皆数,小于①阳5rmn的网

粒舍凤不翹过7%.

有机质含量超过2%勺土酸性大,不应用于水泥稳定土施工。

如需采用这种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

闷料一夜后才能使用。

硫酸盐含量超过0.25%的土禁止使用。

3.水泥

(1)品种: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水泥稳定土,快硬水泥、

早强水泥以及其他特种水泥不应使用。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进场后应取样

复试合格后使

用。

(2)水泥初、终凝时间:

宜选用初、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以适应工艺要求,一般要求初凝时

间大于3h

和终凝时间大于6h的水泥。

(3)强度等级:

宜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水泥或品质稳定的强度等级为32.5级的水泥。

4.水:

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土施工。

1.5.2.3机具设备

1.主要机械及仪器、检测设备:

灰土搅拌机、摊铺机、铲车、自卸汽车、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水车、

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钻芯机、弯沉仪、3m靠尺。

2.一般机具:

测墩、3mr或5mr直径钢丝绳、倒链、钢钎、铝合金导梁、试验设备等。

1.5.2.4作业条件

1.水泥稳定土的下承层已施工完毕并交验。

表面应平整、坚实,各项检测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检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弯沉、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

2.路肩处理:

在路堑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5mr-10mi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在路堤断面的

路段,当路肩用料与稳定层用料不同时,应采取培路肩措施,先将两侧路肩土培好。

路肩料层的压实厚度

应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在路肩和边坡上,每隔5mr-10m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

1.5.3

施工工艺

1.5.3.1工艺流程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t原材料试验t室内混合料配合比试验t调试拌合机t混合料拌和t运

混合料

T摊铺T碾压T接缝T养生

1.5.3.2操作工艺

1.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土的混合料组成设计的6d保湿养生及1d浸水抗压强度应满足:

高速公路基层3〜

5MPa高

速公路底基层1.5〜2.5MPa,具体强度依设计要求。

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水泥剂量、最佳

含水量和掺合料的比例。

2.原材料试验

(1)土和集料:

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试验、有机

质含量(必要时做)、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2)改善级配的调整试验:

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掺加某种土或集料改善其

级配的调整试验。

(3)水泥的强度等级、安定性、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初终凝时间试验结果应满足水泥稳定土对原材料的

品质要求。

3.室内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1)制备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土混合料,以水泥重量占全部集料和土的干重的百分

比表示。

1)做基层用:

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一般为3%、4%、5%、6%、7%;强度要求较高时为

4%、5%、6%、7%、8%;稳定塑性指数小于12的细粒土:

5%、7%、8%、9%、11%;稳定其他细粒土:

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

稳定中粒土和塑性土:

3%、4%、5%、6%、7%;稳定塑性指数小于12的

细粒土:

4%、5%、6%、7%;稳定其他细粒土:

6%、8%、10%、12%。

在能估计合适剂量的情况下,可以将五个不同剂量缩减到三或四个。

(2)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

混合料

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可用内

插法确定。

(3)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试件干密度=击实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x现场要求压实度。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所得的干密度制备强度试验的试件。

试件的最少试验数量应符合表

1-9的规

定。

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如不能降低偏差

系数,则应增加试验数量。

(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试件在规定的养生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1d后,进行无侧限抗

压强度

试验。

规定的养生温度为:

冰冻地区20±2C;非冰冻地区25±2C。

计算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Cv。

表1-9最少的试件数璟

稳定层类型

下列恢差系数时的试件数量

小于10%

10堤〜15墟

小于30K

稳宦细戯土

6

9

稳定中粒土

9

13

稳定粗粒土

g

13

(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

该水泥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式

要求:

R>Rd/(1-ZaG)(1-1)

式中:

Rd――设计抗压强度;

G――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取保证

95%此时Za=1.645。

(7)工地实际水泥剂量应略高于试验剂量。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

量多0.5%

〜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

(8)为保证拌和的均匀性应取最小剂量。

当混合料组成设计所确定的水泥剂量小于最小剂量(表1-10)

要求时,应取最小剂量。

集中厂拌〔%)

稳定中程土和粗程土

3

稳定细粒土

4

(9)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和所达到的干密度的影响

:

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对

混合料

强度和所达到的干密度有明显的影响。

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混合料拌和后每隔2h

取样进行重型

击实试验,并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

即拌和后相隔Oh、2h、4h、6h、8h分别做击实试验

确定最大干密度

和制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确定现场最迟碾压时间。

4.调试拌合机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通过筛分检查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并测定

混合料

含水量,使混合料颗粒组成及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若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

重新调试设备。

5.混合料拌和

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

拌和前反

复调试好

机械,以使拌合机运转正常,拌和均匀。

各成分拌和按比例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拌和时加水时间及加

水量应进行记录。

随时抽查混合料的级配及集料的级配。

拌和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佳

含水量1%〜

2%,并根据天气状况及运输距离的远近调整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大于最佳

含水量,以补偿后续工序的水分损失;施工现场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比室内试验所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

一般不少于0.5%,最多不超过1%在拌和过程中随时采用EDTA曲线法抽测水泥剂量,拌和完成的混合料

应无灰团、色泽均匀,无离析现象。

6.运混合料

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到现场进行摊铺,从第一次在拌合机内加水拌和到现场压实成型的

时间不

得超过延迟时间。

当运距较远时,车上的混合料应加以覆盖以防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保持

一定的装载高

度以防离析。

运输混合料的自卸车,应避免在未达到养生强度的铺筑层表面上通过,以减少

车辙对已碾压成型的稳定层造成损坏。

7.摊铺

(1)确定松铺系数:

根据不同的机械和材料,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系数。

通过试验

路段检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上料、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以及

一次碾压长度的

适应性等。

试验路段拟采用不同的压实厚度,测定其干密度、含水量及使混合料达到合格压

实度时的压实

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序的施工工艺。

(2)如下承层是稳定细料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

当水泥稳定土需分两层施工时,

在铺筑上层前,应当在下层表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

在铺筑上层稳定土之前应根据下承层湿润情况

洒水,始终保持下承层表面湿润。

(3)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专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

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4)拌合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

摊铺机宜连续作业,拌合机的总产量宜大于

400t/h。

拌合机生产能力较小,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应采用最低速度摊铺,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根据路

幅宽度确定摊铺机组合个数,在两个以上的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时,应保持摊铺机前后相距5m-10m,并

对摊铺混合料同时进行碾压。

8.碾压

摊铺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展开压实工作。

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

压时,采用轻型压路机配合轮胎式振动压路机,对结构层在全宽内进行碾压,先静压一遍。

复压时,采用

重型压路机加振碾压,在碾压过程中测定压实度,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终压时,采用轻型压路机,

静压一遍。

碾压完一般需6-8遍。

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

上道碾

压相重叠300mm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压实。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

1.5-1.7km/

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裂纹搓板及起皮松

散等现象。

泥稳定层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碾压过程中,水

泥稳定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

其他方法

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分层施工时,分层厚度的确定与碾压机具有关。

用20t以上轮胎式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

的压实厚

度不应超过200mm压实厚度超过200mm寸,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0mm分

层摊铺时,下

层宜稍厚。

应严格控制水泥稳定层压实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路面面层一致,水泥稳定层施工时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9.接缝

(1)横向接缝要求

1)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

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

2)设置横向接缝时,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人工将末端含水量、高程、厚度、平整度合适的混合料

修整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

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

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稍许高出方木高度。

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

将砂砾或碎

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3)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且中断时间已超过延迟时间,应将摊铺机附

近及其下

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

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2)纵向接缝处理:

原则上应避免纵向接缝。

若分两幅摊铺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m

〜10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进行碾压。

10.养生

(1)每一施工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水泥稳定土层分层施工时,下层

水泥稳定土碾压完后,若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上层碾压作业时,其下层水泥稳定土层应养生7d后铺

筑上层水泥稳定土。

(2)养生方法

1)宜采用砂层保护法进行养生,砂层厚度宜为70mn〜100mm砂铺匀后,应立即洒水,并在

整个养生

期间保持砂的潮湿状态。

不得用湿粘性土覆盖。

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2)对于基层,也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

沥青乳液的用量按0.8〜1.0kg/m2(指沥青用量)选用。

青乳液宜分两次喷洒:

第一次喷洒沥青含量约35%的慢裂沥青乳液,使其能稍透入基层表层。

第二次喷洒

浓度较大的沥青乳液。

如不能避免施工车辆在养生层上通行,应在乳液分裂后撒布3mm〜8mm的小碎(砾)

石,做成下封层。

3)无上述条件时,也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

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

整个养生期间应

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

(3)交通控制:

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土层上,除洒水车外,应禁止一切其他机械

车辆通行。

在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土层上,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30km/h,禁止重

车通行。

1.5.3.3季节性施工

1.水泥稳定土施工宜在春末或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间的最低气温应在5C以上,并保证在

冻前半

月至一个月完成,以防冻融破坏。

2.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混合料遭雨淋。

并采取措施排

除表面水,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避免降低水泥稳定土强度。

1.5.4质量标准

1.5.4.1基本要求

1.土和粒料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土块应经粉碎,并应根据当地料源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

2.水泥用量应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

3.摊铺时注意消除离析现象。

4.混合料应处于最佳含水量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5.碾压检查合格后应立即覆盖或洒水养生,养生期应符合规范要求。

1.5.4.2实测项目。

见表1-11、表1-12。

S1-J1水淀土基层和底基层买测项目

检査项且

规宦值或允许帽差

检査方怯和频率

摆层

底基层

1A

压实度

代表值

®JTGF80/1附录E检査+毎200m毎

1

(%)

极值

§1

车道£处

2

平整

12

3tug尺:

每测2懋X10尺

3

纵断高看(mm)

+5+—15

水准仪:

每蹬0m测4仆断面

4

度{mm)

荷含没计要或

尺驗;每ZOOtn测4个斯面

匕A

厚度

代表值

-10

按JTGF80/1附录H检査,每2DDm每

合搐值

车道1点

橫坡S

±0.3

木准仪:

毎200m4个断面

强度(MPa)

捋合设计要求

按JTCF8D/1录匚检查

表1-12水泥稳定粧料底基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査喷且

规定值或允许锻羞

检查方祛和频率

1A

妊实度

代表值

96

按JTGF80/1阳录B检査,每ZtXhn每车道

极值

92

2处

2

平整度〔mm)

13

3m直尺:

每200m测2^hX10尺

3

纵断高程Cmm〉

+51—15

水隈仪:

每魏Dm测4个断面

4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上每200m测4处

厚度

代表值

-10

按JTGF80/1附录H检査+每200m每车道

(mm)

合格值

—25

1点

6

横坡伙〕

二0.3

水准仪:

每鈿叶1测4个断面

强度(MPa)

密合设计要求

按JTGF80/1录1□检査

1.5.4.3外观鉴定

1.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

2.施工接茬平整、稳定。

1.5.5成品保护

1.5.5.1封闭施工现场,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养护路段。

1.5.5.2悬挂醒目的禁行标志,设专人引导交通,看护现场。

1.5.5.3严禁车辆进入处于养生期间的路段。

1.5.5.4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如必须调头,应在调头处覆盖100mm

厚砂砾,以保证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1.5.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561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时,水泥稳定土从拌和到碾压之间时间宜控制在3〜4h。

确保

水泥稳定土

在终凝前完成碾压,防止因延迟时间降低水泥稳定土的强度。

1.5.6.2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中,两施工段的衔接处按规定认真处理,防止接茬处出现裂纹和压实度达不

到设计要求。

1.5.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5.7.1环境管理措施

1.对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可能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采取封闭措施以减少扬尘,保护周围

环境。

2.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时都要采取隔油措施,以防油料污染水质。

3.对施工噪声应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4.施工临时道路定期维修和养护,每天洒水2〜4次,防止扬尘。

1.5.7.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应有施工机械安装、使用、检测、自检记录,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保证机

械的安全使用性能。

2.施工现场的材料保管应依据材料性能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冻、防火、防爆等措施。

3.施工现场应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