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319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docx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论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2005会计陈秀玉导师:

周柯爱

[中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领域和方式也日益呈现多元化。

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和一个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体系作支撑的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财务报表越来越具有参考价值。

而财务报表分析通过专门的财务分析工具和方法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越来越具有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为报表使用人进行决策和改善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促进资产有效利用,推动产业升级,规避无效投资和资金浪费等作用。

但现行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指标以及财务分析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使得企业财务分析和评价有失客观。

为了帮助信息使用者有效的利用财务报表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就对影响企业财务分析发挥作用的各个角度进行一些探讨,并对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看法。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指标,分析方法,会计准则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的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目的是通过报表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它们的变动趋势,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则能够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衡量企业目前的的财务状况,并且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在现实中,由于现行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指标以及财务分析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使得企业财务分析和评价有失客观。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会计制度已经向国际会计惯例更加靠拢,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两大准则体系的发布,是我国会计改革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进一步趋同。

这更加要求能够克服局限性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从而客观、准确地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情况,为信息使用者正确做出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为了帮助信息使用者有效地利用财务报表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就对影响企业财务分析发挥作用的各个角度进行一些探讨,并对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看法。

1、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1.1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从信息来源看,财务报表信息是在一系列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规X下由会计核算系统生成的,并且受制于一系列会计原则的约束。

我们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依据的资料是各个时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作为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依据,其自身的局限是制约财务报表分析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决定了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在于:

(1)信息披露不完整性。

现行财务报表的表现形式表明其只能反映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且从信息发生的时间上来看,现行财务报表只能提供和反映已经发生的历史财务信息,而无法反映许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和信息使用者进行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其他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市场占有率、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等信息都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

(2)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及会计估计的存在。

财务报表编制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以及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可选择性,可能会造成报表信息的被粉饰。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同一经济业务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可以在一定的X围内进行会计估计,从而给人为操纵会计报表数据提供了机会,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和可比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的确定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主观估计因素,这些会计估计需要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企业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

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对可选择性的会计政策和对会计估计的主观估计的操作,到了年终由于会计与税法计算的差异,汇算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某些指标,如利润率指标中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及资产运用效率指标中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的周转率指标。

因此,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的质量必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3)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以历史成本计价相对可靠,但缺乏相关性。

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都是用货币计量的,这必然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币值稳定是货币假设的内容之一,所以现行财务报表忽视物价变动水平的影响,不能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收入、成本、费用的实际价值;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币值变化已是一个普通现象,货币计量假设的进一步松动,不但冲击历史成本,还冲击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的计量。

由于财务报表自身存在这些局限性.因此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财务报表本身信息的可靠性.否则难以真正实现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1.2财务报表分析人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人的局限性也就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观局限性,不同的人分析同一X报表很可能得出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

因此分析者主观因素对报表分析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报表分析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目的的局限性。

管理者们很少全面地去分

析或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往往是在感到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情况的某些方面有问题或某一方面有需求时,才会去了解、翻阅财务报表中相关的部分信息。

这样,带着一种特定目的割裂整体仅片面的分析或了解其所需的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或其他某一方面的情况都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而且有的管理者根本不重视财务报表分析,我所在的公司目前就很少做财务报表分析,忽略其作用。

(2)报表分析者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的心理定势。

公司的管理者作为企业主要领导人,由于自己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心血,因而容易产生对企业取得的成就常常津津乐道,而对出现的问题常常有一种辩解主观因素而强调客观的心理作用。

这样的心理定势使管理者有的分析失去公正、客观,分析时易带着某种偏见或片面,不能客观地作出分析结论。

(3)   报表分析者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人由于经验和素质不同,

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目标的实现。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人掌握财务分析理论、相关经济理论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理解就有差异,也就不能透彻解释各项计算指标的经济涵义。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计算多种财务指标实现的,一般来讲,分析的效果随计算指标越多而越准确。

且理论必须还要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更完善。

(4)   财务报表分析人的风险偏好。

报表分析者看待企业财务风险的偏好往往

各有差异。

因此,由于经验不同,分析人的风险观念也会有所不同,导致对同一指标高低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异,有人认为只有高风险才有高收益,而有人认为企业是稳妥一些保守些好。

所以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利用相近或相同的财务分析指标,可能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

(5)报表分析者有意操纵财务指标的行为。

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受制于企业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

从所周知,办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营利。

然而,营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通过正当的艰苦经营来谋取利润,也有的人通过不正当的操作来谋取私利。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操作非常普通,如部分人员利用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基础虚构某些交易与事项,从而达到内部人员希望达到的财务数据等做法,借以操纵利润,以达到制造假象,欺骗信息使用者的目的,并由此而带来全国X围内、大面积、普遍的诚信危机。

1.3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报表项目名实不符问题的存在。

按照国际惯例,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使列入资产负债表,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而是“虚拟资产”。

所以我们常见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如长期待摊费用、3年以上的不良应收账款以及冷背残次存货等,本质上是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虽然从性质上来说将其视为一种资产或流动资产,但事实上它并不具备变现支付的能力。

因此,财务比率中计算涉及到资产项目的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时,如果总资产或流动资产中包含“虚拟资产”,就会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从而影响评价的正确性。

此外,速动比率中的速动资产,是将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差额,被认为是变现能力迅速的资产,而实际情况并非尽然。

速动资产中显然也包括了如3年以上的不良应收账款等“虚拟资产”,它们既不“速”也无变现能力。

速动资产中的预付账款的变现速度甚至比存货还慢,因为它所要变成的原材料还只是存货的起点。

另外,应收账款有时甚至不符合流动资产的定义,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那么2-3年账龄的应收账款就不符合这个定义。

当企业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不良应收账款时或企业的短期股票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套牢而转化为事实上的长期投资时,即使速动比率大于理想值1,也不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

(2)部分指标计算公式的局限性。

部分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使企业财务分析不准确。

比如:

(1)对速动资产的界定:

其一、流动资产-存货;其二、流动资产一存货-预付费用;

(2)对存货周转率比率也没有统一的界定。

有采用“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或“销售收入/平均存货”,还有的采用“销售成本或销售收入/期末存货”等,这样,不同企业之间的同一财务比率就失去了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不可避免地影响指标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各项指标缺乏统一评判的标准。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时更应注重比较。

但是,不同行业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企业,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相同行业处于不同生长周期的企业,也是不能一概而论。

另外,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缺少行业标准比率,而各行业的比率水平相差很大,这使得财务比率分析没有参考数据,无法衡量企业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也就难以得出分析结论。

同时,对指标的解释需因时因事而异,指标的大小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好坏。

比如,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速动比率是1,但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账款,大大低于1的速动比率是很正常的。

因此,不能仅凭某个指标高于或低于理想值,就判定其能力的强弱,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下结论。

(4)分析体系中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营运能力等缺少反映企业现金流转能力的指标。

测度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一系列比率,包括营业利润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由于会计利润的计算过程中存在大量主观性、操纵性大的估算项目和会计政策可选择性所造成的差异,所以这些收益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信度;营运能力指标即资产运用效率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及固定资产周转率等,这些营运能力指标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然而这几个周转率指标可以说缓解了偿债能力指标存在的一些缺陷,但其也忽视了考察企业现金流转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由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构成,这些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偿还债务的能力,但它致命的弱点是债务的偿还是不以现金及等价物为保证的,如果该企业资产的管理及周转出现困难,计算出的比率显然是不能客观反映企业付现或偿债能力不佳的财务状况,同样也未能解决忽视考察现金流转能力的弊端。

1.4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分析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它们通过报表项目及其数据之间所揭示的财务关系的研究,给使用者提供了大量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决策的财务信息。

但其固有的局限性也是显著的:

(1)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确定指标间差异与趋势的方法,极为注重比较。

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

如数据可比具备的条件有计算方法相同、计价标准一致、时间长度一致等;同行业可比至少应具备:

同行业的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企业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和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限制了比较分析方法的应用X围。

另外会计数据都是用货币计量,这就必然受价格水平的影响。

由于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存在差异,从而使之缺乏可比性。

而价格水平的波动,则使不同时期的数据间更无可比性可言。

这些条件自然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X围。

(2)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率分析法是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

同样由于受到各种限制,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

主要表现在:

重“量”不重“质”。

常常堆砌大量单纯的数据指标,而忽视问题性质的剖析而得出分析结果;所采用的数据信息都是历史资料,不能够作为判断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可靠依据;分析所用的会计数据有些是通过估计和判断得出的,其结论难免出现偏差;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也会影响财务比率指标,误导信息使用者。

比如有的企业赶在报表编制日前将贷款还掉,事后再设法借入,这样会使企业的流动性比率所揭示的信息缺乏真实性,误导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3)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是与本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相比,一般运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这比分析单个财务报表能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企业发展的趋势。

但是趋势分析法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由于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会造成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1.5存在“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的“保留”陷阱

CPA被喻为无冕经济警察。

然而,继国内琼民源、银广厦、红光实业,以及国外的安然、世通等一系列审计失败案的频频发生之后,古井贡、XX旅游及国外的南方保健又粉墨登场,证券市场造假丑闻曝光上演了一幕幕惊人的欺诈活剧!

会计舞弊层出不穷,而审计却对此类财务报表的公充性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说明了CPA职业道德的缺陷,他们由注重专业水准的提高转向商业推销能力的专业化。

这样,即便出自经济警察之手的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也会大打折扣,若以此基础上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更显得无意义可言。

2、财务报表分析体系的改进方法

2.1对财务报表本身的改进

首先,新的经济环境给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会计信息一方面表现于会计信息过量,另一方面企业和市场所需要的真正有效的信息却存在很大的缺口。

所以,现行财务报表的改进可以沿着两条路径进行:

一条路径是充分披露方向;另一条简化披露方向。

沿着前一条方向的改进:

一方面附表附注会越来越丰富,已进入“附注时代”;另一方面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品种也越来越多。

可能涉及的有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市场预测、人力资源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增值报告等,这都是为了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所做的努力和尝试,因此,这种改进成为改革财务报表的主流,而且这一改革方向并不会改变,只是对现有改革成果的完善与丰富,并对报告方式进行创新。

财务报表改进的另一方向—简化披露,这一方向的改革仅是伴随充分披露进行,只是作为对信息过量倾向的矫正手段而已,难以成为改革的主流,目前的成果主要是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简化的年度报告也融入了其他财务报告中,与充分披露方向相结合。

其次,对于历史成本的会计计量而言,我们不能完全摒弃,但是应当加以改进:

一是加快提取折旧的速度,尽量缩小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的距离,到原有资产的保值,减少企业的损失;二是实行现行成本计价,改变传统的成本计价方法,使账面价更加接近现实价,缩小实际价值与变现价值的距离,增强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最后,严格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尽可能地减少或甚至禁止同一类经济业务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减少人为操纵空间,使同行业间统一口径,更具可比性。

2.2对财务报表分析人的改进

分析人员的恰当判断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加强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逐步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另外,也可以采用分析人员外部化,即请系统外部专业人员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以减少主观性,使分析更公正。

同时更多企业应重视财务报表分析,才能使财务报表分析人更具动力,才能更促进报表分析人的改进。

2.3对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改进

(1)  对流动性指标和资产负债率指标计算的改进。

针对前面提及的资产项目中存在部分“虚拟资产”,为了较客观地评价流动性指标和资产负债率指标反映的实际情况:

首先,对于速动比率指标,凡是快速变现资产能力较强的都可以归入速动资产项目,所以可以用企业的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好客户的应收账款或账龄小于1年的应收账款,若企业的产品比较畅销,变现能力很强,还可以加上存货中产成品等作为速动资产,来计算企业的速动比率指标,则更能准确衡量企业快速变现资产的能力。

其次,对于流动比率指标,可以剔除不能变现的预付账款、预付费用等及流动性较差的且长期滞销而没有计提存货减值准备的存货和不良应收账款,来计算企业的流动比率,使之更能准确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再次,对于现金比率指标,反映即时付现能力,也是表明企业最坏情况下短期偿债能力如何的指标,应该包括货币资金和保持短期投资状态的短期投资净额(交易性金融资产),而剔除短期股票投资套牢而转化为事实上的长期投资。

一般来说现金比率重要性不大,因为不可能要求企业用现金和短期证券投资来偿付全部的流动负债,但是当企业应收账款、存货的变现能力存在问题时,现金比率就显得很重要了。

一般情况下,这个指标很高也不是好事,它可能反映企业不善于充分利用现金资源,没有把闲置的现金投入经营以赚更多的利润。

但企业保持一定的合理的现金比率是很必要的。

最后,对于资产负债率指标是反映债权人权益的受保障程度,等于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而资产总额中同样包含“虚拟资产”,如果某企业的资产中包含着相当多“虚拟资产”,由此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指标即使低于国际通常认为较为合适的资产负债率60%,也不能真正地反映企业在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程度就好,所以对于资产负债率指标中的分母资产总额应剔除“虚拟资产”,这样才真正地反映债权人权益的受保护程度。

(2)对资产运用效率性指标计算的改进。

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资产周转率等指标。

在计算这类资产周转率时,分母为企业该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平均占用额。

这样的计算不能真正体现其管理效率的高低: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及其管理效率,各类会计教材中的公式为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但是,分母直接采用现行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的期初数与期末数的算术平均数作为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依据,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令人费解。

因为,一般而言,企业坏账准备越多,说明企业的债权管理效率越低、效果越差;但坏账准备越多,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数额就越小,按这个公式计算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就越大,其反映的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效率就越高。

计算结果跟实际情况相互矛盾。

而且年终突击收账是多数企业的习惯。

应收账款余额从年初开始渐渐增加,快到年终时达到最高,经过突击收账后,又快速减少。

这样的结果就是期初和期末的应收账款的余额相对期中都要显得少,只以期初期末数求平均而计算的应收周转率指标会明显偏高,不能真正反映企业资产的运营水平。

所以对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计算,要尽可能地按月平均,而不仅仅是期初期末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其分母为期初存货净额和期末存货净额的算术平均数,一般来说某企业存货跌价准备越多,说明企业存货变现速度慢、资产流动性弱、盈利能力不强及其存货管理效率低,但以公式计算的结果却是存货跌价准备越多,存货周转率却越高,周转次数却越多,同样存在着跟实际情况相互矛盾的结果,等等。

所以本人认为,要真正实际地反映资产运用效率并避免这种相互矛盾的情况出现,必须对现行资产运用效率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资产减值准备越多,说明企业无效资金占用越多,企业资产管理效率也就越低。

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运用效率,在计算资产的周转率指标时,其分母所反映的资金占用额不应该扣除资产减值准备。

(3)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的完善。

从发展及实务角度看,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中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投资报酬分析指标应完善反映企业现金流转能力的指标。

现金流量分析可以使信息使用者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资本流量和管理。

它的出现成功地弥补了利润表中的数据有人为粉饰和调整的存在的不足,在国际企业对比分析中,与现金流量有关的指标尤其有用。

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获取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与会计利润相比较,从理论上讲,更具客观性与稳健性;从实务上讲,分析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正确评估企业收益及风险;对债权人来说,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有助于稳健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进而测度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即以现金及等价物的偿债的保证程度。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可完善若干现金流量分析指标:

①补充盈利能力的指标:

首先,补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营业利润,全部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这三项指标能从总体上反映出在企业利润中有多大比例的现金支持,从而帮助使用者判断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其次,补充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和主营业务收现率: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净资产,该指标是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有效补充,它更注重现金概念、更为保守、也更真实可靠,通过对比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对那些提前确认收入的人为操纵的问题就会明显地暴露出来;而主营业务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是评价企业销售质量的指标,是为了检验收益质量而设置的,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有多大比例转换成了现金,又有多少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

对于那些利用应收账款虚增收入的企业的操纵利润的行为明显暴露;

②完善偿债能力的指标,如现金到期债务比=全部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全部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债务总额比这两项指标能有效地反映公司所有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能稳健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避免了全部账面利润可以进行全部及时支付的假象。

利息保障倍数能有效地反映经营活动现金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因此利息保障倍数用经营现金净流量来测算企业用现金偿付利息的保障程度更加可靠。

③增强营运能力的指标,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资产总额等,以充分揭示正常的经营活动带给企业的现金及其等价物。

等等这些指标都是有效地避开人为操纵真实反映企业的各项能力,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正可靠的信息。

2.4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改进

企业的理财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财务关系日趋纷繁复杂,财务分析的任务也日益多样化。

财务分析的方法是完成财务分析任务的手段,财务分析既要为国家宏观管理和企业微观管理提供信息,也要为企业的其他外部利害关系人和投资者提供信息。

因此,仅仅依靠借助一两种分析方法,就能彻底解决有关管理的经济系统中的一切问题是不可能的,要和多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财务分析的结论更为准确和完善。

(1)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代企业不仅面对国内环境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有时很难定量,但会对企业财务报表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比如会计报表外部信息等。

因此,我们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需做出定性的判断,要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两者相互作用可使报表分析达到最优化,更好地反映真实情况,获得决策有用的信息。

(2)坚持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我们所看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