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269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docx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doc

工艺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1范围

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工艺管理工作和工艺纪律的考核。

2职责

2.1 技术部负责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制定、修订产品的工艺技术文件和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日常监督工作。

2.2生产车间各班组负责执行工艺纪律,并按要求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3      内容和要求

3.1工艺技术文件的管理

3.1.1工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的工艺规程和技术标准等。

3.1.2技术部提供各生产车间有效版本的工艺技术文件,确保其完整性、正确性与统一性。

3.1.3工艺文件的发放、使用、管理应执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3.1.4各生产工序班组应有本岗位工艺操作规程的有效版本。

3.1.5生产车间在用的工艺技术文件不得擅自更改,当发现错误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时应及时向技术部报告,由技术部工艺员负责对原工艺文件进行更改。

3.1.6工艺文件的修改不得采用涂改方式,应将更改部分用实线划去,然后在附近填写更正的内容。

3.1.7在更改部位附近标注本次修改所用的专用标记,并在文件更改栏内填写本次更改所用的专用标记、更改处数、更改通知单编号、日期和更改人签字。

3.2生产现场的工艺管理

3.2.1各生产工序的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操作规程。

3.2.2在加工前应按工艺规程对本工序的加工条件进行调整以达到规定要求。

3.2.3各工序的生产操作人员、应认真按工艺操作规程要求对产品进行加工。

3.2.4当因生产条件变更或遇有技术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工艺技术人员报告,由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调整后方可继续加工。

3.2.5所有设备和工装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计量器具应按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不得超期使用。

3.2.6生产操作人员应坚持“三按”生产(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和“三检”制度(首检中间检完工检)。

3.2.7生产车间要做好“三定”工作,即定人、定机、定工种。

3.2.8生产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操作证上岗,并按规定保养好使用的设备。

           9生产操作人员使用的工艺文件应保持完整、整洁,对在制品、量检具、工装等要妥善存放,保持工作场地整洁卫生。

3.2.10工艺贯彻率要达到95%以上,计算公式如下:

工艺贯彻率=已贯彻的工序总数/应贯彻的工序总数×100%

3.3工艺纪律检查与考核

3.3.1工艺纪律检查的内容见《工艺纪律检查记录》(附后)

3.3.2工艺纪律考核的组织和实施

3.3.2.1对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日常监督由检验员实施,发现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应责令其纠正,否则不得将其产品放行,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员承担。

3.3.2.2全厂性的工艺纪律检查由生产厂长负责,每月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本办法3.1、3.2条规定的全部要求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得分85分以上为合格,90-95分为优良,96分以上为优秀。

检查结束后应写出考核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处理措施,责成有关部门整改。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表

表码号:

部门:

编号:

年月日共2页第1页

序号

检查项目

主要内容

抽查方式及扣分办法

应得分

扣分

备注

1

工艺技术文件

a.技术标准、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要符合完整性要求。

缺少一份扣一分,缺三份及以上者,扣10分。

生产现场文件不清楚、有明显错误、随意划改,发现一处扣1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技术文件签署不全等,发现一处扣1分,发现三处及以上,扣10分。

15

b.工艺文件必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c.技术文件按规定程序签署完整方能执行,不得随意修改。

2

工艺执行

a.生产活动应按工艺规程操作,对技术文件的参数,要求应严格执行和做好相关记录。

检查各工序对文件的执行,不安工艺规程操作,一项扣2分。

抽查原始记录,无原始记录或无检测手段,缺少一项扣5分,缺少三份及以上者扣20分。

20

3

过程控制

a.严格执行三检(即自检、互检、巡检)和首检制度,并做好记录

抽查三级检验及首检记录,记录不规范的,每项扣3分。

查出一项无检验记录(制度规定要有记录的)本项记0分。

15

4

工艺装备

a.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工装模具、仪器、仪表及工具应符合工艺规定;使用方法正确、维护保养情况应良好。

使用的设备、工装模具及器具等符合工艺规定。

检查工具、量具的放置及防护情况。

抽查设备维修记录,工装模具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是否经过验证合格。

检查是否有超期未检和使用不合格的量、检具。

设备有定期检查记录及标识完整、清晰。

每处不符合扣2分。

20

b.工具、量具等放置整齐,按规定地点放置,防碰、防蚀。

c.工装模具、压力机、其它生产设备应经常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生产技术需要。

d.计量器具、检测装置应坚持周期检定,保持精度合格、标识清晰。

e.设备应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保持记录。

工艺纪律考核表

表码号:

部门:

编号:

年月日共2页第1页

序号

检查项目

主要内容

抽查方式及扣分办法

应得分

扣分

备注

5

工作现场管理

a.生产、作业环境良好,具备便利、安全和整洁的操作平台和空间。

每条不符合扣1分。

发现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不合格产品无标识或混放者本项记0分。

15

b.技术文件和工作场所整齐、整洁、道路畅通。

c.不合格品或待处理品应隔离放置,不得随意摆放、混淆摆放,并应有明显的标识。

d.材料、半成品流转过程的标识明确,对特殊材质产品保护到位。

6

人员管理

a.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和考核,有资质要求的岗位有相应的上岗证。

若有新员工,抽查是否已进行岗位培训和教育,考核合格,能否满足本岗位的需要。

到生产现场向操作者了解情况,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抽查新员工实际操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每个不符合项扣2分。

15

b.操作人员应明确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熟悉操作规范和日常设备保养规范。

7

否决项

a.工艺贯彻率和其它否决项项目

计算工艺贯彻率,如果工艺贯彻率低于85%,扣除5分;低于75%则此次考核总分记0分。

在工艺检查过程中。

出现较严重不符项的,扣除5分;出现弄虚作假的记录材料,或出现严重不符项的此次考核总分记0分。

8

不符合项整改情况

按上一次检查通报复查,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整改的或三次以上出现类似违规项时2倍扣分。

总计

100

实际得分

 

工艺管理制度

 

濮阳市双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五年七月十七日

批准:

殷秀君审核:

娄本和编制:

王静平

 

说明

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我厂工艺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工艺管理制度”的制订,目的是为分公司工艺工作的运行提供依据。

分公司下属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制度制定各自的实施细则。

 

第一章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

第二章工艺文件齐套性规定

第三章工艺文件拟定程序

第四章自制工装管理办法

第五章工艺文件各级签字者的责任

第六章工艺技术攻关、工艺试验及其鉴定制度

第七章通知书使用范围与签署程序

第八章工艺文件更改制度

第九章工艺卫生与文明生产规范

第一十章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办法

附件1工艺文件编写规定

 

第一章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性审查和会签制度

1.1.产品设计文件必须经过工艺性分析和审查,使产品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获得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2.工艺性审查和会签程序

1.2.1.产品设计文件的工艺性审查、会签,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组织进行。

1.2.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先划分工艺路线。

再由专业工艺人员审查,并会签。

1.2.3.审查过程中如有分歧意见,由产品主持工艺师召集有关工艺人员和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1.2.4.未解决的分歧意见。

由主持工艺师和主管设计师协商处理,仍未解决。

由双方领导商定或呈报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裁决,然后再行签字。

1.3.工艺性审查、会签要求。

1.3.1.工艺性审查、会签工作。

按整件齐套进行。

1.3.2.待审查的设计文件底图,必须有设计、审核签字。

1.4.工艺性审查主要内容

1.4.1.产品材料工艺性审查

(1)材料牌号、规格、状态和技术要求是否正确,选用是否合理。

(2)净重栏是否填写

1.4.2.结构工艺性审查

(1)设计基准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2)结构要素是否合理

(3)技术要求是否适应本厂的设备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

(4)结构尺寸、形状是否有利于加工和检测。

(5)整、部件分级是否适应装备工艺要求。

(6)整、部件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本厂有无对应检测设备和手段。

(7)引证文件是否合理、正确。

1.5.本厂设备能力和工艺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或难以达到的设计要求,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组织拟定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

例如外协、攻关、申报技措计划等。

 

第二章工艺文件齐套性规定

2.1.生产定型工艺文件有五类十六种

2.1.1.工艺路线(产品车间分配表)

2.1.2.工艺规程

(1)专项工艺

(2)合编工艺(3)汇总表(4)典型工艺(5)工艺细则

2.1.3.工艺装备

(1)专用工装

(2)自制工装图册

(3)专用设备

2.1.4.汇总清单

(1)工艺关键件清单

(2)产品不稳定项目及其废品率清单

(3)加工用试件清单

(4)易损件清单

(5)工艺调整垫圈清单

2.1.5.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1)产品车间分定额

(2)产品汇总定额

2.2.产品主持工艺师可以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酌减工艺文件的种类,但需经产品主持工艺师所在部门领导批准。

2.3.生产定型工艺文件底图中,自制工装图册和汇总清单在产品主持工艺师所在部门资料室归存,其余全部正式归档。

2.4.新产品设计定型前工艺文件齐套内容,由产品主持工艺师根据实际需要提出。

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后执行。

一般包括:

2.4.1.白卡工艺规程(通常为专项工艺,合编工艺和汇总表)。

2.4.2.白卡自制工装图

原则上不提选正式专用工装和专用设备。

个别确实需要申请工具车间制造的工装,绘制底图,按“0”批工装管理。

2.4.3.产品设计部门直接向供应部门提供原材料消耗定额。

2.4.4.由产品主持工艺师直接在产品图纸上划工艺路线,分公司下属各单位技术室在技术准备过程中发现的技术问题,由产品设计人员处理。

 

第三章工艺文件拟定程序

3.1.产品设计定型前的工艺文件

3.1.1.编制白卡工艺文件

3.1.2.工艺文件拟、审程序

分公司下属各单位技术室工艺员拟制(编制1份,供生产存留、使用。

用后由各单位计调室收回返技术室存)——技术室主任审核。

3.1.3.工艺关健件和选用自制工装的工艺规程

各单位技术室工艺员拟制(含自制工装设计)——技术室主任审核——主持工艺师同意

“0”批工装按3.2.4.条处理

3.2.生产定型工艺文件

3.2.1.编制工艺文件底图

3.2.2.专项工艺、合编工艺和汇总表拟、审程序

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技术室主任审核——相关单位工序会签——材料定额员旁签——主持工艺师复核,注意核对工艺路线,检查齐套性——标准化审查——技术处领导批准——工装管理员检查工装使用性———归档

3.2.3.典型工艺和工艺细则拟、审程序

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技术室主任审核——相关单位会签——主持工艺师同意——标准化审查、编号——技术处领导批准——工装管理员检查使用性——归档

3.2.4.专用工艺装备(专用工装)

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专用工装设计任务书和订货单,技术室主任审核——工装设计员设计——设计组长审核——技术室工艺员会签——工装管理员建立使用卡片并订货——标准化审查——归档

如果专用工装由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设计,程序可以相应简化。

但签署必须齐全。

3.2.5.自制工装管理办法按第四章

3.2.6.专用设备

3.2.6.1.立项

分公司下属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拟制“专用设备申请卡”——技术部主任审核——各分厂主管领导同意——产品主持工艺师同意——分公司技术处领导批准——计划员编号

3.2.6.2.设计

设计员设计——设计室主任审核——使用设备厂工艺员会签——设计单位领导批准——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办理晒蓝、保存好底图和“专用设备申请卡”

如果专用设备由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设计,立项和设计程序可以简化。

签署必须齐全。

3.2.6.3.制造

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拟制“专用设备申请制造报告”——分公司技术处领导同意——副总经理批准——计划员持报告和蓝图送生产计划处下达生产计划。

外购件清单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由承制单位直接报送技术处。

3.2.6.4.验收

由分公司技术处组织验收,由设备管理员纳入设备管理。

3.2.6.5.生产验证

试用6~12个月后,由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纳入工艺。

并按技术处的规定转为固定资产。

3.2.6.6.底图修编

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将底图退还设计单位——设计员修编——设计组长审核——分公司技术处计划员注销计划——标准化审查——归档

图纸修编后,使用说明书、明细表和外购件清单必须齐全。

3.2.7.工艺路线(产品车间分配表)

产品主持工艺师拟制——室主任审核——单位领导批准——归档

3.2.8.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综合明细表(产品汇总定额)和按产品分车间零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产品车间分定额)

材料定额员拟制。

并建立材料使用性卡片——主管材料定额员审核——技术部领导同意——技术副总经理批准——归档

3.2.9.产品工艺关键件清单

各分厂技术室主任提出——各分厂主管领导同意——产品主持工艺师审定、汇总、划分等级——技术处领导同意——副总经理批准——各分厂资料室归存

3.2.10.产品不稳定项目及其废品率清单

各分厂技术室主任提出——各分厂主管领导同意——产品主持工艺师审定、汇总——技术处领导批准——主管工艺师存

3.2.11.加工试件、易损件和工艺调整垫圈清单

各分厂技术室主任提出——主持工艺师审定、汇总——技术处领导批准——主管工艺师存。

3.3.正式工艺规程、汇总清单、工装图纸。

以及各分厂技术室开列的清单,和产品图纸、工装定货单一起流转。

3.4.各类工艺文件传递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问题提出人直接同拟制者协商。

有分歧时逐级上报协调处理,直至工艺文件签署齐全。

拟制者才算完成任务。

3.5.技术处资料室归存的工艺文件和图纸。

由资料员统一办理晒蓝。

按规定发放到各单位。

需要更改时,由拟制者以通知书形式通知资料员。

3.6.会签、旁签、同意和批准。

规定在工艺文件封面后首页位置。

见艺表1a以及专用工装、专用设备装配图上签署。

但应对整份资料负相应的责任。

3.7.审核、同意和批准允许指定专人签署。

 

第四章自制工装管理办法

4.1.自制工装的定义

结构简单,由各生产厂自行设计制造的工装。

称做自制工装。

4.2.自制工装应用范围

自制工装适用于单件和批量不大的成批生产。

4.3.自制工装的编号

自制工装按下述方法编号

Z

产品图号

自制工装顺序号

汉语拼音“自”的第一个字母

工艺特征代号

4.4.对自制工装图纸的要求

一般只绘制一张能够表明结构、零件装配状况。

标有主要尺寸要素的装配图。

一律用3号幅面格式1底图描制,可以根据需要延长。

4.5.产品设计定型前的自制工装。

4.5.1.产品设计定型前的自制工装属一次性使用

4.5.2.在白卡工艺选用自制工装的工序中,注明“自制××”字样。

4.5.3.自制工装在白卡工艺简图栏中绘制,随产品图纸。

白卡工艺流转,供生产使用;生产完成后,由各分厂计调室收回返技术室存留。

4.6.生产定型阶段自制工装

4.6.1生产定型阶段自制工装。

要以产品为对象,按产品图号顺序汇总装订成册,封面书写“×号产品自制工装图册”。

4.6.2.在正式工艺文件选用自制工装的工序中,注明自制工装号。

以及“一次性使用”或“可重复使用”字样。

4.6.3.自制工装图册的拟、审程序。

各分厂技术室工艺员设计(底图)——技术室主任审核、汇总——各分厂资料室存、办理晒蓝、装订和发放。

4.6.4.更改办法按第三章第五条(3.5)执行。

4.6.5.自制工装图册的蓝图,发至生产计划处、人力资源处和使用单位。

4.6.6.可重复使用的自制工装。

由各分厂工具室上架、登记、建卡、按正式工装管理。

4.6.7.可重复使用的自制工装。

因产品图纸更改,或因磨损超差等原因不能再用时,由各分厂提出书面申请,技术处主管人员同意后,作报废处理或另作它用。

4.6.8.一次性使用的自制工装不作标记,由生产班组直接管理、使用。

4.7.自制工装供料方法

4.7.1.一次性使用的自制工装

各分厂材料员开料单(设计定型前自制工装需带工装图纸)——各分厂领导签字——供应部门核对图纸供料。

4.7.2.可重复使用的自制工装

各分厂材料员开料单——厂主管领导签字——供应部门核对图纸供料。

4.8.自制工装的制造工时

4.8.1.人力资源部按自制工装图册定工时。

4.8.2.一次性使用工装。

按投入生产批次。

逐批追加工时。

4.8.3.可重复使用工装再次生产,按技术处通知书追加工时。

4.9.工时和材料费用计入对应零件生产成本。

 

第五章工艺文件各级签字者的责任

5.1.拟制、设计者的责任

5.1.1.正确性:

能够按照工艺规程。

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稳定的产品。

5.1.2.经济合理性:

保证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设备、专用工装、标准工具、加工方法、加工余量选择经济合理。

5.1.3.继承性:

努力提高对原有工艺方案、典型工艺、工艺装备等的继承性。

5.1.4.完整性:

确保工艺文件齐全、完整。

5.1.5.协调性:

按工艺文件生产时,各生产单位不产生工艺上的矛盾。

5.1.6.安全性:

按工艺文件生产时,工人操作安全。

5.1.7.标准化:

编制工艺文件中,遵循工艺标准化要求,认真贯彻各级标准及标准化有关规定。

5.2.审核、复核者的责任

5.2.1.对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工艺方案合理性、专用工装选用的必要性等负责。

5.2.2.对操作安全性、质量控制可靠性、材料毛坯类型、主要工艺技术要求的经济合理性负责。

5.2.3.对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负责。

5.2.4.对标准和有关技术法规的贯彻负责。

5.3.会签的责任

会签者应对所会签的有关部份能在本单位执行负责。

会签后,根据实际需要,拟制相应的工艺文件。

5.4.同意者的责任

5.4.1.对工艺文件执行中业务渠道是否协调、畅通负责。

5.4.2.对技术法规和工艺管理制度的贯彻负责。

5.4.3.对工艺文件的完整性、齐套性负责。

5.4.4.保证工艺文件没有原则性错误。

5.5.批准者的责任

5.5.1.对工艺文件是否符合上级部门的有关方针政策负责。

5.5.2.对工艺管理制度的贯彻负责。

对工艺文件的质量负责。

5.6.定额者的责任

5.6.1.对工艺材料消耗定额的正确性负责。

5.6.2.对材料利用率的提高负责。

5.7.标准化人员的责任

5.7.1.对有关标准化法规和标准的正确性负责;对工艺文件的贯彻负责。

5.7.2.对工艺文件签署齐全和完整性负责。

5.7.3.对工艺文件保持高的继承性负责。

5.7.4.对材料、标准工具选用符合现行标准负责。

5.8.对签署的一般要求

5.8.1.工艺文件签署必须齐全,一人只许签署一栏。

5.8.2.各级签署要认真履行职责。

5.8.3.字体清楚、注明日期、不准代签、不准摹仿他人笔迹冒名签署。

5.8.4.非本企业人员不得在工艺文件中签署。

 

第六章工艺技术攻关、工艺试验及其鉴定制度

6.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列为工艺技术关键或工艺试验项目。

6.1.1.成批生产中的不稳定项目。

6.1.2.技术要求高、工艺难度大,本厂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工艺关键件。

6.1.3.试制期间未彻底过关,降低技术指标通过。

成批生产中需要继续解决的项目。

6.1.4.成批生产中新发现的,带有普遍性质量问题的项目。

6.1.5.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6.2.工艺技术关键和工艺试验项目等级划分原则。

6.2.1.按关键工序的难易程度和技术要求划分等级。

6.2.2.共分五级

一级:

国际先进水平。

首创、或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的项目。

二级:

国内先进水平。

国内首创,或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的项目。

三级:

国内已掌握,但我厂还需花费很大努力,经过试验才能掌握的项目。

四、五级:

需经努力,采取措施后才能解决的项目。

6.3.项目确定程序

6.3.1.工艺技术关键和工艺试验项目,需经分公司技术处确认,统一归口管理。

6.3.2.产品工艺关键件和不稳定项目按第三章3.2.9和3.2.10条的程序确定。

6.3.3.项目批准后,由各分厂主管领导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工艺技术攻关和工艺试验措施计划,经主持工艺师同意。

分公司技术处领导批准后实施。

一、二级项目的措施计划,由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批准。

6.3.4.由各分厂主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

处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4.工艺技术攻关和工艺试验的计划管理。

6.4.1.措施计划批准后,由公司技术处下达工作令号,转发生产计划、供应、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疏通业务渠道。

进度由生产计划部门统一协调、考核。

6.4.2.攻关和试验中所需物资,由实施单位开列清单。

技术处主管人员审批后,报供应部门领取。

6.4.3.工时定额由人力资源处制定,实施单位按项目令号单独统计。

6.4.4.实施过程中跨单位的协作。

由生产计划处协调。

6.4.5.攻关和试验费用,按项目令号汇总统计。

摊入生产成本。

6.5.攻关标准和鉴定程序。

6.5.1.攻关标准

(1)加工对象符合产品设计或工艺技术要求。

合格率在75%以上,具体项目具体规定。

(2)工艺规程、工艺装备、通过生产验证,操作工人已基本掌握操作技巧。

进入成批生产后,不会存在重大技术问题。

6.5.2.鉴定资料准备。

包括:

(1)技术总结报告;

(2)成套工艺文件(含工装);

(3)检测证明;(4)用户意见;

(5)鉴定证书草本;

6.5.3.由分公司技术处组织鉴定委员会鉴定,办理鉴定证书。

鉴定委员会由工程师以上5~11名专家组成。

一、二级项目鉴定证书需经分公司副总经理批准。

三、四、五级项目鉴定证书由公司技术处领导批准。

6.5.4.鉴定书一式三份,由公司技术处分送有关单位。

技术资料由公司技术处资料室收存。

6.6.奖励

6.6.1.参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工作的有关规定。

由公司给予嘉奖。

6.6.2.奖励费用计入生产成本。

 

第七章通知书使用范围与签署程序

7.1.通知书使用范围

7.1.1.向有关部门发出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中的临时性指令。

7.1.2.对协调的技术问题,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7.1.3.向有关部门发出临时性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