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1066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8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docx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全册教案陈听胡

第二课整理书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收拾、整理书包的方法,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就良好的品行。

教学重点:

整理书包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教具准备:

两个书包、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一些作业本、文具盒、卫生巾、一些课外书等。

教学方法:

对比法,情境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1.游戏:

比赛找书。

(1).同学们每天都背着书包来上学,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个书包,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

老师请两位同学上来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找书比赛,看谁找书的速度快。

你们能猜出他们谁可能找到得快一些吗?

(2).按要求找出语文书和数学书。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按照要求开始找书。

2.让学生体会整理书包的必要性。

(1)想一想:

××同学为什么找得慢一些?

(两人小组讨论后发言)

(2)××同学,刚才你为什么找得那么慢?

(3)老师展示两个书包(一个整洁,一个乱七八糟)

小结:

我们每节课拿书和本子,如果书包里乱七八糟的,容易拿得到吗?

(4)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呢?

生:

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理书包。

(板书:

整理书包)

二、学习新课

书包是我们携带学习用品的容器,如果能够合理安排空间并经常整理,使用起来就会更加方便。

【观察思考】

观察自己书包里面的结构,想一想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交流:

1.书包里分成几个区?

2.它们的结构适合放着哪些物品?

3.哪个区域取放最方便?

小结:

我们大多数人的书包是由大、中、小三层夹包组成的,可以分类放书本,旁边还有两个小袋子,可以放水壶和雨伞等,特别方便。

书包的背面有两条又宽又软的背带,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的把心爱的书包背在肩膀上。

【设计方案】

怎样合理施用书包内的空间

(一)、学生交流:

1.同学们检查一下自己的书包,干净吗?

里面有序吗?

2.每天整理书包,把不需要的物品拿出来。

3.常用的物品应放在容易取放的地方。

说说自己每天的书包是谁整理的?

怎样整理的?

小提示:

还可以例举一些整理书包的方法。

方法一:

先按书本的大小顺序装入书包,再把水壶、卫生巾等放在书包侧面的小包里。

方法二:

先把大书和小书放在一起,把本子放在一起,文具盒放在一边,再把大书和小书一起放进书包,再把本子和文具盒放进书包,最后把水壶放在书包侧面的小包里。

(二)整理步骤: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整理书包:

1.理出清单。

2.整理物品。

3.分区归类。

4.放置物品。

【动手实践】

按照步骤整理书包。

1.列出书包内需要携带的物品的清单。

 

2.方法步骤:

 

【分享成果】

在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一周的书包整理情况。

检查内容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学习用品齐全

其他用品齐全

放置合理

请认真完成以上作业。

总结: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需要经常整理,整理时可以运用今天整理书包的方法。

物品要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取拿方便。

课外作业:

今天自己回家后,可以试着整理整理自己的衣柜或书桌,还可以向爸爸妈妈学习,寻求帮助。

两周以后,我们将再组织一次评比,请家长和小伙伴来当评委,评选最佳“小能手”。

板书设计:

二、整理书包

一、书包的结构

二、设计方案

整理步骤:

1、理出清单。

2、整理物品。

3、分区归类。

4、放置物品。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成功之处: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分类。

本节课创设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整理书包以及练习中的分类等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了解,容易产生强烈的兴趣,有利于进行积极的思考,提出自己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分类的好处。

2、课内分类向课外不断延伸拓展,增加了学生应用实践的机会。

教学时我并不满足一个分类活动的设置,而是进一步创设了许多情境,这样分类的范围扩大了,给予了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学以致用。

3、多元化的活动为课堂注入了活力,德育适时渗透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从整理书包入手的这节课,贯穿始终的分类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做“生活的小主人”。

第三课学洗漱

备课人:

陈听胡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洗手、刷牙的方法步骤。

2.利用交流的方法,讨论洗漱的感受。

3.培养学生勤洗手、洗脸,勤刷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洗手、洗脸、刷牙的方法、步骤。

2.洗漱的具体部位是否清洁。

教学难点:

1.学习洗手、洗脸、刷牙的方法、步骤。

2.洗漱的具体部位是否清洁。

教具准备:

香皂、毛巾、牙刷、牙膏、水杯、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交流活动、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发现同学们课堂上精神很饱满,我猜呀,可能是大家都是讲卫生的原因。

我相信我们每天都坚持刷牙,洗手和洗脸的,对不对?

那么,你的洗漱方法是正确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到底怎样洗漱才是科学的。

(板书课题:

学洗漱)

二、学习新课

用正确的方法洗漱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使我们仪表整洁。

【观察思考】挑选适合自己的洗漱用品。

请大家思考:

1.你用的牙刷是儿童专用的吗?

你是选用小头、软毛的儿童专用牙刷吗?

2.你用的牙膏适合你这个年龄段使用的吗?

3.我们平时用的毛巾是棉质的吗?

棉质的毛巾吸水性更好。

【讨论交流】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平时自己的洗漱习惯,哪些需要改善。

生:

我刷经常是随便刷几下。

生:

我总是忘记刷牙齿的内侧。

生:

我的指缝有时洗不干净。

生:

妈妈常提醒我要记得洗耳朵和脖子,我总是忘记。

生:

……

小结:

同学们认真分析了自己的洗漱习惯,有很多做法是对的,也有一些做法要改善的,我们来学习正确的做法。

【动手实践】

1.学洗手。

洗手的方法步骤是:

流水湿手涂抹肥皂充分搓擦冲洗干净

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大家看大屏幕。

 

 

请大家跟着练习,相互交流。

2.学刷牙。

请学生回忆自己刷牙时有趣的细节

生:

张大嘴巴、伸着脖子、漱口时腮帮鼓鼓、牙刷在嘴里动来动去、满嘴泡沫……

师:

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刷牙的工具,哪位同学愿意来演示下你是怎么刷牙的?

教师选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来观看。

根据刚才的演示,引导学生说出方法、步骤:

挤牙膏漱口刷牙漱口清洗牙具

老师讲解正确的刷牙的方法、步骤

 

 

3.学生练习、模拟刷牙的方法,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洗脸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我们学习了洗手、刷牙的方法步骤,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其要领,那么,你认为洗脸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呢?

学生交流。

小结:

大家都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正确的洗漱方法,经过交流,把不正确的方法也改掉了,这很好。

请看课本“分享成果”。

【分享成果】请爸爸妈妈来评价自己的洗漱情况。

部位

是否清晰

部位

是否清晰

部位

是否清晰

面部

发际

双手

手心

牙齿

牙面

眼角

手背

内侧

鼻翼

指缝

咬合面

耳后

指尖

齿缝

颈部

手腕

牙龈交界处

 

板书设计:

三、学洗漱

1、学洗手的方法步骤:

(1).流水洗手

(2).涂抹肥皂

(3).充分搓擦

(4).冲洗干净

 

2、学刷牙的方法步骤:

(1).挤牙膏

(2).漱口

(3).刷牙

(4).漱口

(5).清洗牙具

 

教学反思:

学生在这堂课中有所收获,本堂课算是一堂成功的课。

本人认为有以下原因:

1、因为教学的过程非常清晰,所以学生能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学习。

2、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教态和蔼可亲,大方得体,并且抓住了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所以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乐于学习的心态学习这部分的内容,这也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原因所在。

3、在最后的结尾部分,老师以诚恳、真切的语言表扬了认真上课的学生,同时,也把这堂课的真正意义告诉了同学们,希望同学们健康、快乐,从中,学生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4、在小组研讨探究时,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让每个人的思维得到了碰撞,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自信心。

当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导入的时间过长,因此,重点和难点的时间分配上就有所欠缺,在下一个班级上课时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尽量精炼一些。

2、在教学的内容上,不仅要教学生正确的洗手方法,还要强调饭前、便后要洗手,当洗手时要注意节约用水,怎么才算冲洗干净,这些细节问题在课堂上也要说。

3、当出现了教学的失误时,不要慌张,以免影响后面的教学。

4、导入故事后,是否让学生说说刷牙的坏处,以作对比。

5、课堂的奖励是否应再公、平公正些。

 

第四课泥草莓

备课人:

陈听胡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草莓的突出特征。

2.选择合适的泥工方法和工具泥制草莓。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相互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观察草莓的外形特点,设计制作步骤。

2.动手泥制草莓。

教学难点:

1.泥制草莓的方法、步骤。

2.把握好你草莓的形状、特征。

教具准备:

陶泥、锥形刀、潮湿的抹布、水罐、草莓、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交流活动、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习用品,组织教学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出示草莓)学生见到草莓会很惊奇!

对,草莓。

有的同学已经很馋了,想尝尝草莓是什么味道?

但是,今天你要做出一个好看的草莓来,才有机会尝到真草莓,有信心吗?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如何制作泥草莓。

(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观察思考】观察草莓的外形特点,选择合适的泥工方法和工具。

(一)、草莓的外形特点和组成部分。

首先,请大家看看这些草莓的外形特征是什么?

生:

像心形,鼓鼓的。

一头细,一头粗。

红色的,上面有很多小点点。

有红色和白色,上面的小黑点是种子……

师:

大家的观察地可真仔细啊。

那么,你看,这些草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生:

由果实和叶子组成的。

生:

那不是叶子,是萼片。

草莓由萼片、果实、小种子三部分组成的。

(二)、选择用合适的工具

大家交流一下本节课做泥草莓应该用到那些工具?

生:

抹布、锥形刀、牙签、水罐。

【设计方案】分小组泥制草莓,商讨制定泥制方案吧。

各小组商量如何制作,并说出制作的方法、步骤。

制作步骤:

1、泥制。

2、刻画。

3、粘接。

4、整理。

【动手实践】按照设计方案及流程,动手泥制草莓。

1、泥制

取一小块儿陶泥,团一团,搓一搓,搓出草莓的形状,再捏出3、4个萼片。

2、刻画

用牙签或锥形刀在陶泥的外层,点制出草莓种子。

用锥形刀在萼片上刻画出叶筋。

3、粘接

在草莓的顶端打湿,轻微地刮毛,把萼片蘸水轻轻粘贴在草莓上。

4、整理

调整外形,完成作品。

把做好的草莓,轻轻地放入瓶中。

【分享成果】小组交流分享泥制草莓的经验和心得。

生:

根据容器涉及草莓的大小与多少。

生:

选用合适的工具与方法,有助于突出作品的特点。

生:

工作结束,要把场地收拾干净。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泥草莓的制作方法,课下,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制作其他的水果,装扮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四、泥草莓

制作步骤:

1、泥制

2、刻画

3、粘接

4、整理

 

教学反思:

原来的教学内容设计我是遵循赏析——探究——制作——评价提高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我经过考虑,还是修改了教学方式,先不急着欣赏作品,而是先和孩子们做几个手部动作的“手指操”,“转一转,捏一捏。

”“按一按,压一压,这样能做出什么形状的陶泥?

”“扁扁的象饼一样。

”“揉一揉呢?

能做出什么形状?

”“圆圆的,象小汤圆!

”“好!

真棒!

咱们班里的同学看来一个个的都是玩陶泥的高手啊。

”及时地表扬他们。

“那……搓一搓呢?

”“是条形!

象面条一样!

”同学们更得意的抢答起来。

“答得好!

同学们,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的手指灵巧的话,可以用刚才的几种方法来制作各式各样的陶泥物品。

接下来的捏泥巴课堂基本就在孩子们的探究——比赛创新制作——互相赏析——交流经验的过程中顺利开展下来。

最后,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用手机把优秀学生作品拍下来,然后把作品归还给学生。

知道自己的心血作品可以拍照上传到学校的网站里,爸爸妈妈可以在网上看到,同学们高兴极了。

看到同学们这么喜欢上劳技课,而且主动要求带工具,我心里也很高兴。

对于一个劳技教师来说,我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喜欢上劳技课,进而喜欢艺术,当然,最终的目标是让他们喜欢艺术,创造艺术。

对此,我觉得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劳技的那份喜爱,而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

第五课学打结

备课人:

陈听胡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打结的方法。

2.选择合适的绳子将几本书进行打结。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相互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观察打结的方法,设计打结步骤。

2.动手打结几本书。

教学难点:

1.学习观察打结的方法,设计打结步骤。

2.用不同的打结方法捆扎几本书。

教具准备:

几根尼龙绳子、线绳子剪刀、几本故事书。

教学方法:

演示法、交流活动、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习用品,组织教学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绳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学习几种常用的打结方法。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思考】观察课本中的图片,想一想: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打结?

学生:

扎口袋、系绳子、系腰带、系红领巾、扎头绳、系鞋带……

老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二)下面,我们学习四种打结方法。

教师手拿绳子,示范:

1、端头结(单结):

防止绳子(线)头松散,不易解开。

方法是:

压,由线上跨过。

穿,由线圈中穿过。

口诀:

压、穿、拉。

2、单活结:

方便解开。

3、死结:

防止松开。

4、蝴蝶结:

造型好看,易打易结。

(三)练一练

根据刚才所讲的内容,结合课本,自己练习,可以和同桌讨论。

 

【设计方案】用下面的材料把笔记本捆扎结实,商讨捆扎的方法和步骤。

材料:

长短不同的尼龙绳树根,剪刀。

生1:

先计算出需要多长的绳子。

生2:

绳子的连接处需要打死结。

生3:

横竖交叉割捆一圈。

制作步骤:

1、备绳。

2、打捆。

3、捆扎。

【动手实践】将几本书捆扎在一起。

1、备绳。

根据书本的多少,准备绳子的长短。

2、打捆。

正面横放,背面交叉,再正面分别压挑。

如果绳子太短,可以用2根绳子系在一起。

注意:

2根绳子的连接处要打死结。

3、捆扎。

打单结和蝴蝶结。

学生练习:

可以和同桌商量,有问题可以商量着解决。

【分享成果】在自己学会的打结方法后面画上“√”,为自己各种打结满意程度点赞。

绳结名称

是否学会

为满意的打结方法点赞

端头结

单活结

死结

蝴蝶结

 

板书设计:

五、学打结

一、打结的方法:

1、端头结。

2、单活结。

3、死结。

4、蝴蝶结。

二、制作步骤:

1、备绳。

2、打捆。

3、捆扎。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对中国结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之,我想到了各种各样的绳,生活中的绳,生活中的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结。

之后,眼前豁然开朗,我可以开展一系列与绳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下面我就说一下《打结》一课的设计与反思。

本节课是通过“系红领巾”的比情景让学生发现结。

思考现在结都应用于生活中的什么地方,感受结无处不在,用途广泛。

紧接着通过学生自己打擅长的结,认识常用的几种结。

通过自学,互相学,小组研究学,学会新的打结方法。

这一系列活动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打结的快乐。

单手打结魔术是一个拓展,让学生感受魔术中结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最后欣赏中国结艺,感受它独有的魅力。

有一幕印象最深刻,就是在小组研究学习新的打结方法这一环节。

各小组长取结绳图解时,场面很混乱。

看着各位小组长迫不及待地抢,深怕被别组拿光的急切样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觉到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还需大力加强,在教学中每个环节时间的安排上还应多思考,使自己的课堂更灵活、更科学、更具实效性。

 

第六课择菜、洗菜

备课人:

陈听胡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掌握择菜、洗菜的方法。

2.学会用选择不同的择菜、洗菜方法。

 

3.培养学生养成承担力所能及干家务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叶菜和其他蔬菜的不同择菜、洗菜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区分叶菜和其他蔬菜的不同择菜、洗菜方法。

教具准备:

胡萝卜、辣椒、芹菜、大蒜,小水盆、垃圾篓,课件。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交流、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今天老师想搞个素食大餐,这不,特意买来了许多菜,可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呀?

有人帮忙没有?

(学生纷纷说:

“让我来帮助你”。

)谢谢!

你们都是热心人。

不过,只有正确掌握择菜、洗菜的方法,才能干得又快又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择菜、洗菜。

二、让学生尝试,探究择菜的方法

1、带着问题去独立看书。

课件出示思考题:

(1)蔬菜分为哪几类?

各类蔬菜的择菜方法是怎样的?

(2)洗菜的方法有哪几种?

边看边划出相关答案。

板书:

2、指名回答问题

(1)的第一问(课件出示答案)

3、四人一小组,分工试着择菜,边择边说,比比哪组择得又好又快。

赛前老师提出要求:

(1)要注意安全。

(2)不乱抛垃圾。

(3)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4、教师桌上分四类蔬菜及工具,每类指名上台示范边择边说方法。

问:

谁还又补充或还可以用别的工具来择?

(让学生创新回答)老师同时检查学生是否把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择掉。

5、师小结:

可见,不同种类的蔬菜,用不同的择菜方法。

三、洗

1、回答问题

(2)。

(课件出示答案)

2、每组洗自己择好的菜,边说边洗。

教师巡视:

是否洗得干净,表现好的进行表扬。

3、请一人上台示范洗蔬菜。

4、小结:

洗菜的注意事项。

补充说一些小常识,有农药的菜可放盐水清洗。

四、开展“我是妈妈的好帮手”家务劳动大比武。

选四组,每组四人,分工合作,上台比赛:

择菜、洗菜。

集体评价择菜、洗菜的效果,胜者颁发“好帮手”奖牌。

五、分享

1、师生共同说收获。

2、布置课外作业:

回家给父母择菜、洗菜。

 

板书设计:

六、择菜、洗菜

择菜:

不同种类用不同方法。

洗菜:

冷水洗干净(常用)

 

教学反思:

《择菜、洗菜》是三年级“走进家务劳动”的一项活动。

课前,老师要求学生先通过观察家长的劳动,然后再自己去亲身体验。

由于有了课前的亲身体验,于是在课堂上学生能就自己所学会的某一项择菜本领与他人进行劳动过程及劳动经验的分享,使学生做到有话可说。

课堂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只是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能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如:

我在备课时原先安排了自认为有一定难度的示范讲解“莴笋的择菜方法”,由于一位学生在“我来露一手”中展示的就是这个内容,因此老师就把这个环节省去了,只是在学生讲解的时候略加补充。

由于本次公开课是对家长开放的半日活动,因此听课的都是学生的家长,我抓住这个契机,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家长这个难能可贵的资源开展活动。

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学生却学会了几种不同的菜的择菜技能,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课后家长们一致认为这样的课很有意义。

 

第七课、用电话交流

备课人:

陈听胡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话交谈的特点,掌握电话交谈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在实际过程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家长工作中的应对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电话交谈的特点,掌握电话交谈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灵活应变,恰当得体地进行电话交谈。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生观看视频:

打电话(儿歌)。

二、情境分析、感性认识

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提问:

找一找你认为的打电话过程中存在的不好的表现。

三、讨论交流理性归纳

1、分组讨论:

组别

讨论内容

讨论要求

第一组

总结不宜打电话的时间。

分具体情况分析,语言简洁,符合逻辑,符合生活实际。

第二组

通常使用的语言有哪些?

电话接通后,打电话的一方一开始应当向对方告知哪两件事情?

第三组

通话结束后,哪一方先挂?

第四组

电话交谈中语气、语调、语速该如何把握?

第五组

若要在电话中向对方把事情交代清楚又不耽误对方时间,应注意什么?

2、总结归纳。

3、欣赏打电话的正确的做法。

4、请结合幼儿儿歌创编技巧,将《电话交谈》归纳的知识创编成小歌谣。

四、情境表演个性发挥

组别

扮演的角色

交谈要求

第一组

(虚心家长组)

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请教教育的问题。

关心孩子,态度诚恳

第二组

(耐心幼师组)

幼师一一回答家长的有关询问,解释家长的疑问,检查自己、劝慰家长。

充满爱心,耐心细致

第三组

(刁蛮家长组)

孩子在园游戏时碰伤了,家长很是心痛与愤怒,质问老师要求道歉与追究责任。

态度生硬,语气强势

第四组

(冷漠家长组)

面对自己的孩子将同伴弄伤了,无动于衷,一幅不以为然的样子。

不以为然,冷漠自私

第五组

(老人家长组)

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听力又不好。

反应迟钝

1、先在小组内训练。

2、再每组选派代表上台,与他组成员进行即兴的情境表演。

3、评选优秀选手和最佳表演者。

五、总结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打电话这一生活素材,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方案。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隐含的数学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通过执教这节课使我深深的体会到: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思考交流时间,学生间思维的碰撞有可能创造课堂的亮点。

在教学中,首先情景导入,然后提出问题,我为学生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次提出问题之后,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从而得出各种方案,教师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多种情况,并努力搜集和捕捉学生中好的资源与好的问题,并呈现各种资源。

因此才有了学生多种精彩的方案设计与层层递进的问题呈现。

其次,充分交流,资源共享,有效互动,促进生成。

这样,经过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学生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