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870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

《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docx

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

附表B星级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

附表B-1安全耐久

评价指标

标准条文

评价内容及评分规则

评价方法

分值设定

评分

安全

(53分)

4.2.1

(10分)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并合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采用隔震、消能减震设计,提高建筑物的设防类别或提高其抗震性能要求时的有效手段。

注意以下控制点:

1)评价应有设计方编制的基于性能化设计的计算分析报告;2)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3)为满足使用功能而达到高于现行标准的要求。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结构计算文件;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结构计算文件、项目安全分析报告及应对措施结果。

10

4.2.2

(15分)

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

1采取措施提高阳台、外窗、窗台、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水平;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现场考察感知。

5

2建筑物出入口均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施,并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风或挡雨措施结合;

5

5

3利用场地或景观形成可降低坠物风险的缓冲区、隔离带。

4.2.3

(10分)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

1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玻璃;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等;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安全玻璃及门窗检测检验报告、现场考察感知。

5

2采用具备防夹功能的门窗。

5

4.2.4

(10分)

室内外地面或路面设置防滑措施

1建筑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生间等设置防滑措施,防滑等级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d、BW级;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防滑材料有关测试报告、现场考察感知。

3

2建筑室内外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d、AW级;

4

3建筑坡道、楼梯踏步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d、AW级或按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

3

4.2.5

(8分)

采取人车分流措施,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有充足照明

人车分流将行人和机动车完全分离开,互不干扰,可避免人车争路的情况,充分保障行人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安全;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照明应以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为评价指标,其照明标准值应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的有关要求。

预评价:

查阅照明设计文件、人车分流专项设计文件;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现场考察感知。

8

耐久

(47分)

4.2.6

(18分)

采用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

1采取通用开放、灵活可变的使用空间设计或采取建筑使用功能可变措施;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建筑适变性提升措施的设计说明;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建筑适变性提升措施的设计说明、现场考察感知。

7

2建筑结构与建筑设备管线分离;

7

3采用与建筑功能和空间变化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布置方式或控制方式。

4

4.2.7

(10分)

采取提升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

1使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线、管件;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产品设计要求;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产品说明书或检测报告。

现场考察感知。

5

2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并考虑部品组合的同寿命性;不同使用寿命的部品组合时,采用便于分别拆换、更新和升级的构造。

5

4.2.8

(10分)

提高建筑结构材料的耐久性

1按100年进行耐久性设计;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材料用量计算书、材料决算清单。

10

2采用耐久性能好的建筑结构材料,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对于混凝土构件,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或采用高耐久混凝土;

2)对于钢构件,采用耐候结构钢及耐候型防腐涂料;

3)对于木构件,采用防腐木材、耐久木材或耐久木制品。

10

4.2.9

(9分)

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

1采用耐久性好的外饰面材料;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评价:

查阅装饰装修竣工图、材料决算清单、材料检测报告及有关耐久性证明材料。

3

2采用耐久性好的防水和密封材料;

3

3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3

Q1满分值

预评价100;评价100

指标(预)评价总得分

xx

总得分数占满分值比例是否≧30%

是□否□

附表B-2健康舒适

评价指标

标准条文

评价内容及评分规则

评价方法

分值设定

评分

Ⅰ室内空气品质

(20分)

5.2.1

(12分)

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1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规定的限值。

低于10%,得3分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建筑材料使用说明(种类、用量)、污染物浓度预评估分析报告;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建筑材料使用说明(种类、用量)、污染物浓度预评估分析报告,投入使用的项目尚应查阅室内空气质量现场检测报告、PM2.5和PM10浓度计算报告(附原始监测数据)。

3

低于20%,得6分

6

2室内PM2.5年均浓度不高于25μg/m3,且室内PM10年均浓度不高于50μg/m3,得6分。

6

5.2.2

(8分)

选用的装饰装修材料满足国家现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中对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

1选用满足要求的装饰装修材料达到3类及以上,得5分;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工程决算材料清单、产品检验报告。

5

2选用满足要求的装饰装修材料达到5类及以上,得8分。

8

Ⅱ水质

(23分)

5.2.3

(8分)

直饮水、集中生活热水、游泳池水、采暖空调系统用水、景观水体等的水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1直饮水、集中生活热水、游泳池水、采暖空调系统用水、景观水体等的水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得8分;

2当项目中除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外,未设置其他供水系统时,本条直接得8分。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市政供水的水质检测报告(采用市政再生水时,可使用同一水源邻近项目一年以内的水质检测报告);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设计说明、各类用水的水质检测报告。

8

5.2.4

(9分)

生活饮用水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采取措施满足卫生要求。

1使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成品水箱,得4分;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设计说明、储水设施详图、设备材料表);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含设计说明、储水设施详图、设备材料表)、设备材料采购清单或进场记录、水质检测报告。

4

2采取保证储水不变质的措施,得5分;

5

3建筑未设置生活饮用水储水设施,本条可直接得分。

9

5.2.5

(6分)

所有给水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

所有给水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评价分值为6分。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标识设置说明;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标识设置说明。

6

Ⅲ声环境与光环境

(32分)

5.2.6

(8分)

采取措施优化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声环境。

1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4分;

或满足以下条件也可累积得分:

1)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合理,没有明显的噪声干扰,得2分;

2)采用同层排水或其他降低排水噪声的有效措施,使用率不小于50%,得2分。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噪声分析报告;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室内噪声检测报告。

4

2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高要求标准限值,得8分。

8

5.2.7

(10分)

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良好。

1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

预评价:

查阅围护结构的构造说明、大样图纸等设计文件,主要构件隔声性能分析报告或构件隔声性能的实验室检测报告;

评价:

查阅预评价方式涉及的竣工文件,还查阅室外与房间之间、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性能、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的现场检测报告。

5

2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

5

5.2.8

(10分)

充分利用天然光。

1居住建筑室内主要功能房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其采光照度值不低于300lx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6h/d,得5分;其采光照度值不低于300lx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8h/d,得6分。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动态采光计算书、公共建筑内区采光系数计算书、地下空间采光系数计算书;

评价:

查阅预评价方式涉及的竣工文件,动态采光计算书、公共建筑内区采光系数计算书、地下空间采光系数计算书或采光检测报告。

6

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60%,得3分;

2)室内主要功能房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的采光照度值不低于采光要求的小时数平均不少于4h/d,得3分。

6

3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0.5%的面积与地下室首层面积的比例达到10%以上,得2分。

2

4主要功能房间有眩光控制措施,得2分。

2

5.2.9

(2分)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

1居住建筑:

其与相邻建筑的直接间距超过18m,得2分;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文件,公共建筑还查阅视野模拟分析报告;

评价:

查阅预评价方式涉及的竣工文件。

2

2公共建筑:

主要功能房间能通过外窗看到室外自然景观,无明显视线干扰,得2分。

2

5.2.10

(2分)

建筑内合理设置适宜人们接近自然的开敞、半开敞空间。

建筑内合理设置适宜人们接近自然的开敞、半开敞空间,评价分值为2分。

预评价:

查阅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说明;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并现场核实。

2

Ⅳ室内热湿环境

(25分)

5.2.11

(8分)

具有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

1采用自然通风或复合通风的建筑,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热环境参数在适应性热舒适区域的时间比例RT

30%≤RT<40%

预评价:

查阅建筑、暖通专业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第1款还查阅室内温度模拟分析报告和舒适温度预计达标比例分析报告;第2款还查阅预计达标比例分析报告。

评价:

查阅预评价方式涉及的竣工文件,投入使用满1年的项目,应以基于实测数据的达标比例分析报告替代前述各项预计达标比例计算分析报告,并附相关实测数据。

2

30%≤RT<50%

3

50%≤RT<60%

4

60%≤RT<70%

5

70%≤RT<80%

6

80%≤RT<90%

7

RT≥90%

8

2采用人工冷热源的建筑,主要功能房间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规定的室内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整体评价Ⅱ级的面积比例RA

60%≤RA<70%

5

70%≤RA<80%

6

80%≤RA<90%

7

RA≥90%

8

3同时存在自然通风、复合通风和人工冷源的建筑,应分别计算不同功能房间室内热环境对应第1、2款的达标情况,按面积加权进行评分。

8

5.2.12

(8分)

优化建筑空间和平面布局,改善自然通风效果

1居住建筑:

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

≥8%

预评价:

查阅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平立剖面图、门窗表等设计文件,第1款还查阅居住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书;第2款还查阅公共建筑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

评价:

查阅预评价方式涉及的竣工文件。

5

≥10%

6

≥12%

7

≥14%

8

2公共建筑:

过渡季典型工况下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的面积比例RA

70%≤RA<80%

5

80%≤RA<90%

6

90%≤RA<100%

7

RA=100%

8

5.2.13

(9分)

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改善室内热舒适

可调节遮阳设施的面积占外窗透明部分比例Sz

25%≤Sz<35%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产品说明书、计算书;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产品说明书、计算书,必要时现场核查。

3

35%≤Sz<45%

5

45%≤Sz<55%

7

Sz≥55%

9

Q2满分值

预评价100;评价100

指标(预)评价总得分

xx

总得分数占满分值比例是否≧30%

是□否□

附表B-3生活便利

指标类别

标准条文

评价内容及评分规则

评价方法

分值设定

评分

出行与无障碍

(16分)

6.2.1

(8分)

场地与公共交通站点联系便捷

1按下列规则评分,最高分3分:

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2分;

2)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得3分。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

3

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不少于2条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

3

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台。

2

6.2.2

(8分)

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

1建筑室内公共区域、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及道路均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建筑专业、景观专业、装饰专业);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

2

2建筑室内公共区域的墙、柱等处的阳角均为圆角,并设有安全抓杆或扶手。

2

3设有可容纳担架的无障碍电梯。

2

4人行通道设置遮阳避雨设施。

2

服务设施

(25分)

6.2.3

(10分)

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1住宅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5项,得5分;满足7项及以上,得10分。

其它居住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4项,得5分;满足5项及以上,得10分。

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

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3)场地出入口到达中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1000m;

4)场地出入口到达医院的步行距离不大于1000m;

5)场地出入口到达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

6)场地出入口到达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7)场地周边500m范围内具有不少于3种商业服务设施;

8)场地内配建有公共卫生间。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位置标识图;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投入合用的项目尚应查阅设施向社会共享的实施方案、工作记录等。

10

2公共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3项,得5分;满足5项,得10分:

1)建筑内至少兼容2种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功能;

2)建筑向社会公众提高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

3)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车位数占总车位数的比率不低于10%;

4)周边500m范围内设有社会公共停车场(库);

5)场地不封闭或场地内步行公共通道向社会开放。

10

6.2.4

(5分)

城市绿地、广场及公共运动场地等开敞空间,步行可达

1场地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公园、广场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位置标识图;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

3

2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

2

6.2.5

(10分)

合理设置健身场地和空间

1室外健身场地面积不少于总用地面积的0.5%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场地布置图、产品说明书;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产品说明书。

3

2设置宽度不少于1.25m的专用健身慢行道,健身慢行道长度不少于用地红线周长的1/4且不少于100m

2

3室内健身空间的面积不少于地上建筑面积的0.3%且不少于60m2

3

4楼梯间具有天然采光和良好的视野,且距离主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5m

2

智慧运行

(29分)

6.2.6

(8分)

设置分类、分项用能自动远传计量系统,且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

设置对电、气、热的全部建筑能耗的计量和管理系统。

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电气等各部分能源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并能实现远传。

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传输、存储、分析功能,系统可存储数据均应不少于一年。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能源系统设计图纸、能源管理系统配置、等);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投入使用的项目尚应查阅管理制度、历史监测数据、运行记录。

8

6.2.7

(5分)

设置PM10、PM2.5、CO2浓度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且具有存储至少一年的监测数据和实时显示等功能

对于安装监控系统的建筑,系统应至少对PM10、PM2.5、CO2分别进行定时连续测量、显示、记录和数据传输的功能。

监测系统对污染物浓度的读数时间间隔不得长于10min。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监测系统设计图纸、点位图等);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投入使用的项目尚应查阅管理制度、历史监测数据、运行记录。

5

6.2.8

(7分)

设置各类用水远传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1设置用水量远传计量系统,能分类、分级记录、统计分析各种用水情况。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远传计量系统设置说明、分级水表设置示意图、水质监测点位说明、设置示意图等);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含远传计量系统设置说明、分级水表设置示意图、水质监测点位说明、设置示意图等)、监测与发布系统设计说明,投入使用的项目尚应查阅漏损检测管理制度(或漏损检测、分析及整改情况报告)、水质监测管理制度(或水质监测记录)。

3

2利用计量数据进行管网漏损自动检测、分析与整改,管道漏损率低于5%。

2

3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生活饮用水、管道直饮水、游泳池水、非传统水源、空调冷却水的水质指标,记录并保存水质监测结果,且能随时供用户查询。

2

6.2.9

(9分)

具有智能化服务系统

1具有家电控制、照明控制、安全报警、环境监测、建筑设备控制、工作生活服务等至少3种类型的服务功能。

预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智能家居或环境设备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智能化服务平台方案、相关智能化设计图纸、装修图纸);

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投入使用的项目尚应查阅管理制度、历史监测数据、运行记录。

3

2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

3

3具有接入智慧城市(城区、社区)的功能。

3

物业管理

(30分)

6.2.10

(5分)

制定完善的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实施能源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且有效实施

1相关设施具有完善的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预评价:

不参与。

评价:

查阅相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运行记录。

2

2物业管理机构的工作考核体系中包含节能和节水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3

6.2.11

(5分)

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中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

1平均日用水量大于节水用水定额的平均值、不大于上限值。

预评价:

不参与。

评价:

查阅实测用水量计量报告和建筑平均日用水量计算书。

2

2平均日用水量大于节水用水定额下限值、不大于平均值。

3

3平均日用水量不大于节水用水定额下限值。

5

6.2.12

(12分)

定期对建筑运营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运行优化

1制定绿色建筑运营效果评估的技术方案和计划

预评价:

不参与。

评价:

查阅相关管理制度、年度评估报告、历史监测数据、运行记录、检测报告、诊断报告。

3

2定期检查、调适公共设施设备,具有检查、调试、运行、标定的记录,且记录完整

3

3定期开展节能诊断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优化方案并实施

4

4定期对各类用水水质进行检测、公示

2

6.2.13

(8分)

建立绿色教育宣传和实践机制,编制绿色设施使用手册,形成良好的绿色氛围,并定期开展使用者满意度调查

1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绿色建筑技术宣传、绿色生活引导、灾害应急演练等绿色教育宣传和实践活动,并有活动记录

预评价:

不参与。

评价查阅相关管理制度、工作记录、活动宣传和推送材料、绿色设施使用手册、影像材料、年度调查报告及整改方案。

2

2具有绿色生活展示、体验或交流分享的平台,并向使用者提供绿色设施使用手册

3

3每年开展1次针对建筑绿色性能的使用都满意度调查,且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公示

3

Q3满分值

预评价70;评价100

指标(预)评价总得分

xx

总得分数占满分值比例是否≧30%

是□否□

附表B-4资源节约

指标类别

标准条文

评价内容及评分规则

评价方法

分值设定

评分

Ⅰ节地与土地利用

(40分)

7.2.1

(20分)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1住宅建筑:

表7.2.1-1居住街坊人均住宅用地指标评分规则

人均住宅用地指标A(m2)

得分

平均3层及以下

平均4~6层

平均7~9层

平均10~18层

平均19层及以上

33<A≤36

24<A≤27

19<A≤20

15<A≤16

11<A≤12

15

A≤33

A≤24

A≤19

A≤15

A≤11

20

预评价:

查阅规划许可的设计条件、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相关施工图。

评价: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相关竣工图。

15

20

2公共建筑:

表7.2.1-2公共建筑容积率评分规则

行政办公、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旅馆饭店、交通枢纽等

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

得分

1.0≤R<1.5

0.5≤R<0.8

8

1.5≤R<2.5

R≥2.0

12

2.5≤R<3.5

0.8≤R<1.5

16

R≥3.5

1.5≤R<2.0

20

3对于居住建筑中的宿舍、公寓类建筑,可参照公共建筑中的行政办公、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旅馆饭店、交通枢纽等建筑类型的规则评分。

8

12

16

20

7.2.2

(12分)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按表7.2.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评分规则

建筑类型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

得分

居住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