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763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docx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

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种植方案

一、金银花的种植

金银花又称双花、银花、金花、二宝花,系忍冬科忍冬属忍冬种,为半常年率多年灌木。

金银花浑身都是宝,叶、蔓、花均可入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金银花为忍冬属植物的一种。

1.体态:

多年生半常绿灌木;

2.枝蔓:

蔓长,多为1—2米,茎细,中空,多分枝,幼枝绿色,密被短软毛,老枝毛脱落;

3.皮:

皮呈暗褐色,皮膜质呈长条状剥裂;

4.叶:

单叶对生,无托叶,具短柄。

长2—7毫米,被毛。

叶片纸质,广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5—6.0厘米,宽1.5—3.0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于心脏形;全缘,密被长缘毛,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被柔毛,老时无毛或主脉有毛;网状脉,侧脉4—6对;

5.花:

成对腋生,总梗长4—7毫米;苞片1对,叶状,卵形或广卵形,密被柔毛和腺毛,小苞片仅为子房的1/3—1/2长;萼5裂,密被柔毛,宿存;合瓣花冠,成管状,外被短柔毛;花初开放时白色,后边黄色,有清香味;唇形,细长,左右对称,上唇4浅裂,下唇不裂,相对反卷;雌蕊5个,花丝长,高出花冠,上有无数花粉;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种子数粒;花柱单一,柱头头状,花开放时高出整个花冠;

6.果实和种子:

浆果,呈小球形,成对,直径约为6毫米;幼时绿色,成熟时紫黑色,有光泽,内有种子2—12粒,并有紫黑色浆液,花期5—8月,果实7-10月成熟。

1、生育生长习性

金银花年生长发育阶段可分为六个生育期,即萌芽展叶期、露序期、现蕾期、开花期、缓慢生长期和休眠越冬期。

1.1根生长

金银花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因品种、树龄、立地条件、栽培措施不同而有变化。

在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中,2年生植株根深60厘米,根幅140厘米;3年生植株根深150厘米,根幅160厘米;10年生植株根深可达150—200厘米,根幅300—500厘米,根系主要集中在30厘米以内的上层土壤中。

延伸根通常粗0.5—0.8厘米,形成细而长的牛蒡根,须根发达,吸收根量大。

根系生长在一年里有两次高峰期,一次在4—5月,另一次在7—9月,11月根系停止生长。

根在分支一年能出现3—5次,吸收根寿命短,须根也易老化死亡。

故每年冬季和夏季宜深翻植株周围土壤,以利于根系的更新。

1.2芽生长

芽通常生长在新梢叶腋或多年枝茎节处,多为混合芽,具有早熟性。

除越冬芽由于气温低,当年不能萌芽外,一般每年能多次萌芽、抽梢、现蕾。

金银花在平均气温5°C左右进入萌芽期,每年出现两次高峰。

第一次在3月上、中旬,第二次在10月上、中旬。

每茬花的末期,结果枝新梢停止生长,在叶腋间或新梢顶端又萌动新芽,一年能形成3—5次枝,多次萌芽以徒长枝和长果枝萌动较早,短果枝萌动较迟。

晚秋萌芽多于越冬前展叶,次年温度升高后,大部分萌芽可继续生长而形成果枝。

初冬和早春,在主干基部和骨干枝分支处,常形成多枚不定芽,萌芽后多发育为徒长枝或长果枝,在早春萌芽生长前应及时除去。

1.3叶生长

叶片是担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生理功能的重要器官。

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植株单位叶面积,使植株大量接受阳光照射,吸收阳光,充分利用光能,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反之,如叶片过多过密,就会造成遮光蔽荫,影响光合作用,则同化作用较弱,相对的异化作用增强,呼吸消耗作用增大,合成物质积累少消耗多不利增产。

1.4枝生长

金银花的每次萌芽,都有发育成结果枝的遗传基础,都有现蕾开花的潜在能力,由于营养状况的不同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分别发育成结果枝、营养枝,徒长枝或叶丛枝。

1年生嫩枝呈绿色或紫褐色,多年生枝为灰白色,老皮呈层状剥裂脱落。

1.5茎生长

主干和多年生老枝称为茎,有主茎和侧茎之分,均为灰色或灰白色。

皮呈长条状剥落,新皮生出,老皮即逐渐撕裂掉落,老皮剥落1年1次。

主茎和侧茎构成地上部分的骨架,支撑树体,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承担产量,是高产的基础,故应及早注意培养枝干骨架。

一般来说,在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地,栽植后的前5年,其主干每年可增粗1厘米左右。

2、开花习性

金银花具有多次抽梢、多次开花的习性。

开花期从5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长达5个月。

在不加管理、放任自然生长的情况下,一般第一茬花在5月上旬现蕾开放,6月上旬结束,花量大,花期集中。

以后只在长壮枝抽生二次枝时形成花蕾,花量小,且花期不整齐。

若加强管理,经人工修剪,合理施肥和灌水,则每年控制其分期,使其较集中地开花3-4次。

银花植株从现蕾到花开放的全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

1.花米期:

花蕾长0.5厘米以下,似米粒,绿色;

2.青条期:

花蕾长0.5-3.5厘米,绿色,花蕾直立;

3.三布袋期:

花蕾长3.0-4.5厘米,唇部已膨大,微向内弯曲,绿白色。

着生在开头花以上,唇第四蓬;

4.二布袋期:

花蕾长4-5厘米,唇部明显膨大,向内弯曲,绿白色,着生在开头花以上,居第三蓬;

5.大布袋期:

花蕾长5-6厘米,唇部绿白色,含苞待放。

着生在开头花以上,居第蓬棚;

6.开花期:

花蕾全开放,长5-7厘米,花筒状。

二唇形,上唇四裂直立,下唇舌状反转。

花初开放时为白色,后逐渐变为黄色,2-3日变为金黄色至橘黄色,茎5-7天凋谢。

巨丰金银花就一棵植株而言,内膛长壮枝花蕾首先开放,外围短果枝开放迟。

在同一果枝上。

一般从基部以上4-5蓬叶腋处(多茬花常见于2-3蓬处)出现花蕾。

以下称为盲节,节间距自下而上逐渐变小。

花蕾自下而上,逐次开放,每天开放一蓬。

一条结果枝一般开花6-8蓬,最多达14蓬。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对土壤的要求:

巨丰金银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壤土,粘土,沙壤土,盐碱地等酸碱性土壤、荒薄粘重的土壤均能生长。

性喜好肥沃,以疏松、深厚、较肥沃的沙质壤土地生长最好。

沙土地种植金银花,可增加地面覆盖,起防风固沙作用。

沙土属热性土,土温易上升,只要注意管理,繁殖容易,生长快,品质亦好。

在盐碱地栽植,趁7-8月高温多雨季节种植,成活极易,这时土壤所含盐分淋溶下移,表土层含盐量减少,土壤淡化,对金银花成活、生根甚为有利。

2.对水分的要求:

巨丰金银花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不十分严格。

巨丰金银花喜湿润,常见在阴湿的坡地和沟河旁生长,在土壤水分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茂盛,产量甚高。

3.对光照的要求:

巨丰金银花喜光照,但又耐庇荫,在阴坡上或林木树下,植株生长仍然很好,但遇光照过分不足,影响花芽分化形成,则花蕾数量明显减少。

特别在任其自然生长的条件下,枝稠叶密,内膛通风透光不良,易导致病害加重,引起内部枝条干枯死亡,结果枝仅分布在植株外围,结果部位减少,产蕾量低下。

4.对温度的要求:

巨丰金银花适生长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当早春日平均气温上升到5℃时,越冬芽即开始萌动,随着气温的升高,芽体增大并逐渐展叶;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5℃时,开始现蕾;日平均气温达到20℃时,花蕾发育成熟并相继开放。

巨丰金银花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8℃,冬季气温下降到-25℃时,就会遭受到严重冻害。

5.巨丰金银花开花和有效积温的关系:

在一年中,巨丰金银花每次开花期和新梢生长期长短,都和有效积温有密切的关系。

新梢从萌芽到开花,所必须达到的平均有效积温为560℃。

第一次花期,由于春季气温较低,新梢成长期长达65天;第二、三、四次花期,由于正值夏季和初秋,日平均气温较高,新梢生长期差异较小,花期间隔的时间则趋于一致。

在开第一次花以后,一般每隔30-35天再开花一次。

4、栽植

4.1种植园地选择

金银花耐旱、耐寒、耐涝、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和偏碱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开花,但是为了达到丰产、优质和无公害栽培的要求,园地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并要远离城市、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大气、土壤、排灌水要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4.2精细整地

金银花密植园栽植前要进行土地平整,并要施足底肥,每666平方米地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5平方米,过磷酸钙30kg,碳酸氢铵50kg,硫酸钾10kg,硫酸锌1kg,为消灭地下害虫,可每666平方米地用辛硫磷1kg,拌细沙土加20kg耕前撒施,进行土壤处理。

耕地深度数25cm,随耕随耙,然后搭乘2~4m宽的畦埂。

4.3选择壮苗

壮苗是提高成活率,提早结蕾和早期丰产的基础,目前金银花生产上使用的壮苗标准是:

茎秆粗壮,节间短、空心小、苗高35-50cm以上,根茎粗度0.6-0.8cm以上,木本长度10-15cm以上,新枝基部粗0.4cm以上,新枝长度10-30cm以上,10cm以上侧根3条以上。

使用壮枝,当年即可大量结蕾,可提早2~3年进入盛产期。

金银花种苗基本分0.3-0.7,0.4-0.7,0.5-0.7。

4.4科学栽植

金银花栽植要根据地质、土壤决定栽植密度,山坡瘠薄地土层浅生长慢,密度应适当加大,建议株行距米左右,亩栽株。

平地株行距米,亩栽株先按确定的行,株距规划好定植点,然后在定植点挖50cm见方的定植穴,生土与熟土分开放置,每穴施入腐熟有机肥5—10kg,过磷酸钙0.3—0.5kg,肥料与热土掺匀填到穴内,每穴栽1株,栽植深度比苗木在苗圃中的深度略深一些,栽后踏实浇足定植水,待水阴干后封土略高于地面。

为了提高成活率和快速返苗,一般在定植后2-3周应再浇水一次,以后视情况浇水。

4.5栽植时间与栽植技术

近年来随着金银花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应用领域的拓宽,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改进栽培技术,提高金银花前期产量并维持盛产期年限,已成为公司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金银花种苗单纯营养生长期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特点,采取了提高初栽植密度,一年后视生长情况和空间的大小逐步间伐移栽等措施,不仅使金银花前期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提前2~3年进入盛产期,而且在进入盛产期后,植株生长基本不受影响。

空间利用仍较合理,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间和气候资源,大大提高了经济综合效益,克服了纯密植园前期产量高,后期产量低和稀植园进入盛产期迟、前期产量低的缺点。

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4.5.1栽植时间

金银花四季均可栽植,9月中旬~翌年3月中旬栽植成活率较高,华北地区以南以秋季栽植为好。

此期气温虽然明显下降,但低温仍在适宜根系生长的范围之内,新栽的金银花在土壤冻结以前伤根可以愈合,并能发出大量新根,成活率高,来年春季长势旺,缓苗时间短,产花量大,翌年后定植的金银花虽然可成活,但发芽和根系愈合生长同步进行,地上部和地下部争夺养分、水分矛盾突出,缓苗时间长,前期长势差,当年产量小。

华北地区冬季严寒、干旱、缺水多风地区为预防抽干,可在春季定植。

4.5.2栽植模式

4.5.2.1等行等株模式

该模式进入盛产期后的株行距均为1.5~2m,每666平方米株树为167~296,初栽植密度(666~1184株/666平方米)是盛花期密度的4倍,一年后隔行间伐,保留333~592株,2~3年后隔株间伐,保留永久性植株167~296株。

采用该模式第1年可间作菊花、板蓝根、旱半夏、大蒜、洋葱、菠菜等经济作物。

该模式的优点是能保证金银花生长不受作物影响,前期产量高,第一年每666平方米产量即可到达10~20kg,第2年可达40~60kg,3~4年即可进入盛产期。

4.5.2.2宽行密株模式

此模式进入盛产期后的行距为1.8~2m.,株距为1.6~2m,密度为185~231株/666平方米,初栽植密度(740~924/666平方米)为盛产期的4倍,一年后隔株间伐,每667平方米保留370~462株,2~3年后第2次隔株间伐,保留永久性植株。

采用该模式,第1年行间除间作以上经济作物外,还可以间作大豆.小麦、大麦等低杆植物,但播种幅宽不宜超过1m,以免影响金银花生长。

该模式的优点是田间管理方便,但金银花生长稍受作物影响。

4.5.2.3直插建园模式

采用直径0.8cm以上、长度35—40cm的健壮枝条作插穗,代替苗木建园,栽植密度及间伐步骤同模式(3.1)、(3.2)。

埋条深度为枝条长度的1/2~1/3,埋后踏实浇透水,越冬前共浇2~3次水并于越冬前埋土防冻保墒。

采用此法建园,要考虑补苗问题,因此株间可部分加密或一穴双株。

该模式优点是:

可解决苗源不足问题;缺点是:

浇水次数多,与间作物管理不协调,成活率比采用苗木稍低。

4.5.2.4高产实验种植模式

金银花适应性很强,荒地、坡地、沟地、河边、地边、房前屋后等均可栽植。

高产实验盛产期一般亩产180—200公斤,最高达到260公斤。

在大田常规栽植一般定植穴30—40CM见方,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前期产量,定植金银花苗木可按行距1M,株距75CM栽植每亩888株。

在山东临沂高新区种植基地试验每亩第一年888株,第二年深秋在行间隔一株疏除移走一株,形成1.5M*1M新株行距,亩保留444株,前两年的产量效益非常明显,根据生长情况,如已郁闭,第三年或第四年隔行移出一行,最终形成(2M*1.5M)的株行距,亩保留222株。

这种先密植,后疏间的方法能够有效保证金银花丰产期的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定植前三年主要对植株进行修剪培养成树型,兼顾产量获得效益。

对于大田栽植也要先挖坑或条状沟,施有机肥,浇水后栽植。

水肥条件好,生长快,产量高。

5、种植园区管理

中耕时期为早春萌芽前后5—8月份,中耕时期植株附近要浅,以免伤根,行间可以稍深。

在杂草滋生的季节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但双子叶杂草混生时,可以选用20%克无踪或50%绿必克等除草剂。

使用这类除草剂时,喷头加防护罩,以免喷到植物上。

5.1施肥

基肥一般在早春或晚春施,最佳时期是晚秋,秋冬季施肥有条件的(亩)使用金银花专用有机肥40-80公斤,其他条件可以少量氮磷钾肥和复合肥,亩用量15-25公斤,土杂有机肥一般幼树每亩施肥3方左右,大树每亩施肥5-10方。

具体方法:

在树冠两侧垂直投影处挖长50-60cm,宽30-40cm,深30-40cm的条状沟,将肥料与一般坑土掺匀,填入沟内,然后填入另一半土,下一年再另两侧已同样的方法挖沟施肥。

5.2追肥

追肥一年3-4次,第一次在早春萌芽前后进行,以后在每次花蕾采收后追肥,每棵成株施NPK三元复合肥0.3-0.4公斤,或二胺0.3公斤加磷酸钾0.1-0.2公斤,小数酌情减少,也可以使用扶疏人粪尿。

施肥方法是在树冠周围垂直投影处挖5-6个深15cm的小穴,放入肥料,填土封严,每次追肥后都要浇水。

5.3叶面喷肥

叶面喷肥的时期为萌芽后新梢旺盛生长期和每次夏剪新梢出生以后,喷肥肥料和浓度,尿素0.3-0.5%、磷酸二径钾0.2-0.3%、硼砂0.3%,叶面喷肥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叶背面为喷肥的重要部位。

5.4浇水

金银花性喜湿润。

一般要做到封冻前浇一次封冻暖根水,立春土地解冻后,浇1-2次水润根催醒水,以后在每茬花蕾采收期前,结合施肥浇一次促蕾保花水。

每次追肥时都要结合灌水,以促进肥料分解,加速根系吸收,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6、金银花的整形和修剪

6.1整形

整形能使树体具有良好合理的结构,主次分明,各级枝组配备合理,占有最大的结果空间,使树体呈比较理想的圆头状、伞状、墩状。

6.1.1圆头状形

为了方便采摘和管理,树高和冠幅宜控制在1.2-1.3米左右。

自然圆头形一杆6—9个一级骨干枝,分上中下三层着生在主杆上,层间距离18—20公分;7—11个二级骨干枝分别着生在一级骨干枝上,18—25个三级骨干枝着生在二级骨干枝上;80—100个结花母枝着生在二、三级骨干枝上,结花母枝枝间距离8—10公分,全株高度1—1.3米,冠径1.2—1.4米。

培育方法:

第一年一杆三枝,主杆高度人工控制在40—60公分之间,一级骨干枝保留3—5个节剪去顶梢;第二年补充主杆30—40公分,在二次主干上培育2—3个一级骨干枝;第三年再次补充主杆高度30—40公分,同样在第三次补充主杆上培育2—3个一级骨干枝。

骨干枝的长度要根据主杆的粗细来决定,一般都在3—5个节进行打头集中养分促使主杆和主枝增粗。

并逐年在一级骨干枝上培育出二、三级侧枝和结花母枝。

6.1.2伞状形

伞状形主杆三个,1—2年分段促壮补杆高度达到0.8—1米,冠径1.2—1.3米,要求一级骨干枝6—7个,角度30—40度,分上下两层着生在主杆上,层间距离18—20公分,上小下大呈伞状形。

二级骨干枝12—15个,分别着生在一级骨干枝上。

三级骨干枝20—30个,长度3—5个节剪去上梢部分,结花母枝100—120个,枝间距离8—10公分着生在二、三级骨干枝。

6.1.3墩形

适合坡度大的瘠薄地,它的特点不分主干,栽后第二年春季从金银花基部萌发数个围芽,在抹芽时选留3-5个粗壮围芽待长成围枝后留3-5个节去掉顶梢,用土把围枝基部堆起来就可斜向上长,成为当年的结花主干枝,经过两年的管理便可成为墩形。

适宜生长地段和优缺点:

自然圆头形:

主杆高达1—1.3米,需2—3年培育成形,进入丰产晚于伞状形,其通风透光好,适合肥沃土壤生长;

伞状形:

株高0.8—1米,只需二年培育成形,进入丰产期早,抗风能力强,适合丘陵和坡改梯地段,通风透光差一些,产量没有自然圆头形高;

墩形:

适合山坡瘠薄地,成形快、抗风能力强、通风透光差、株形矮,产量不如以上两种。

6.2修剪

根据金银花喜光的特点,在修剪上要使其通风透光,以疏散形,产量较高,修剪时使枝条分布均匀。

栽后3年进入盛花期,以产花为主,并继续培养主干、主枝,扩大树冠,一般一年修剪3次为宜。

6.2.1春季修剪

栽后1-2年的幼树以整形为主,栽后一年幼树,春季萌芽的新枝,春剪宜轻不重要,剪去花枝的1/3,剪去枯枝、病虫枝、徒长枝。

清明前对其徒长性枝摘心,使其分生正常的花枝,通过第一次修剪使其多分枝,促使养分都集中在花枝上,保证第一茬花的产量。

一般第一茬花占全年产量的50%,所以第一次修剪即冬剪很重要,修剪要轻,防止徒长。

第一次修剪枝枝见剪,疏除徒条,及时除掉徒芽、徒条。

从中选出一粗壮直立枝作为主干培养,当长到25CM时进行摘心,促发侧枝,萌发侧枝后及时掰去下部徒长枝,上部用同样的方法选留主干,通过疏下截枝,疏掉徒长枝及内堂弱枝,其他枝当花朵摘后剪截,促发花枝,这样2-3年即可成型,一般树高1.6米左右,以方便采摘为宜。

6.2.2夏季修剪

夏剪对二三茬花增产影响大,修剪得当产量增加显著,采花时间相对集中,采摘方便。

第二次修剪:

在第一茬花采摘后进行,第一茬花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花采摘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第二次修剪。

此时正是麦前干旱季节,对长势旺盛的枝条剪去顶梢,控制顶端优势,以利新枝条萌发。

影响通风透光的应全部剪除,对生长细弱,叶片发黄的小枝条,树势较弱应适当重剪、多疏,将老花枝截去1/2,并疏去下部内堂弱枝,交叉重叠枝。

第二次修剪,打尖清膛,除弱留强,疏阴留阳,使其通风透光。

第二茬花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夏剪。

此时高温高湿,是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这次修剪要细,高剪下留,树低剪下,留上。

6.2.3冬季修剪

冬剪一般在冬季到翌年春芽萌动前进行,冬剪主要掌握“旺枝轻剪,弱枝重剪,枝枝都剪”的原则;要考虑新枝长出后株型完整合理,有利于通风透光。

壮枝宜轻剪一般保留8-10对芽;弱枝要重一些,保留3-5对芽;对细、弱、病和缠绕枝交叉枝要全部剪除。

修剪要因地制宜、因株制宜,切忌“一刀截”。

对水肥条件好,生长壮旺的植株一般剪要采取回缩更新,以疏删为主,动“大手术”的方法,改造更新老化树。

对定植后的幼龄花株,以培养株型为主,一般先留3-5个主杆,主杆的布局要合理,应采取短截顶梢,促其增粗。

根据以上技术要领,总结一下要点:

打尖清膛,去弱留强,清理土叶,徒枝剪光,疏枝成形,通风透光,树形伞状,高产保障。

二、芦荟的种植

温室栽培是指不适宜芦荟生长的地区,如寒冷、多雨地区,利用防寒、防雨或其他设施,利用人工设备提供满足芦荟生长发育的温湿度、水分、土壤肥料,甚至空气成份等外界条件。

温室地址的选择,应考虑到芦荟适合在阳光充足、排水育好的肥沃松疏地块中种植。

选地时要长远规划,综合考虑,特别地大面积生产芦荟的情况下,应尽量靠近路边,以便将来生产的芦荟能及时外运。

温室形式有风障、冷床、温床三种。

能够保持较高的空气浓度、一面坡温室、节能型温室、美国胖龙温室,其中节能型温室最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生产芦荟。

温室可用透明覆盖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薄膜、长寿膜(PE防老化膜)、PVC多功能复合膜等搭建。

除塑料薄膜外,为防止夜间大棚风的热量散失,产生霜冻,还要在塑料棚下加盖草帘、纸被、超微棉多合编织布防寒帘等。

1、简易大棚栽培技术

简易大棚结构比较简单,可以随意拆装、更换地点。

但芦荟属于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种植后多年不宜移植,且不耐寒。

根据我国气候区域的特点,简易大棚适宜长江流域、华南北部、福建西北部地区使用。

它可以保证芦荟安全越冬,还能够避免梅雨季节和夏季高不曙曝晒的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

简易大棚可分为拱圆型塑料大棚,单斜面、双斜面塑料大棚,圆型充气大棚,菜窑型塑料大棚,连栋塑料大棚等几种类型。

建筑简易大棚,选址应当考虑主要的因素有:

既要通风好,又不能在风口处,以避免大棚受风害侵袭而遭到毁坏。

地势要有灌溉条件,地下水位较低,以利于及时排水和避免地面积水。

土质肥沃疏松,以利透气和芦荟生长。

建棚地点应距道路近些,便于日常管理及产品运出。

2、精细整地和增施肥料

在选好芦荟种植地以后,要及时整地。

一般要在定植前半个月出地耕翻晒白,以利于土壤熟化,促进芦荟幼苗发根。

施足基肥,是芦荟获取高产的关键。

每公司可施优质腐厩肥1。

5吨,而且要深施15-20厘米以下,为芦荟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施肥结合深耕是改善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两者结合可使土肥充分融合,满足芦荟的营养需求。

深耕结合细耙,增加活土层。

耙碎耙细有利于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水分太多时,可以及时散墒;水分不足时,又能减少土训水分的散失。

精耙可以有效地调节土壤水分的正常运行。

为今后的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3、采用良好的培育壮苗

芦荟品种选择是大棚栽培芦荟和芦荟得高产的重要环节。

“上农大叶芦荟”是上海农学院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经精心选择培育而得的大型芦荟品种,可供食用、药用,也可作为化妆品的工业原料,具有很高利用价值。

符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

在大棚栽培芦荟,要尽量利用优良品种的壮苗。

芦荟壮苗的标准是,株高20厘米以上,茎苗定植,缓苗快、发根早,抗病性好,有利于第一年获取高产。

用大棚栽培芦荟,在冬季可以对芦荟进行保护,使其免受低温寒冷的危害,安全越冬。

4、露地栽培技术

露地栽培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冬季不能在0℃以下的低温。

同时,也不宜有太多的降雨量。

如果降雨量大,便应搭设塑料棚防护。

芦荟耐干旱,怕水渍,种植园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地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上。

露地栽培尤其要做好排水工作,应按地势走向挖好完整的排水沟渠,平时及时疏通排水沟,特别在夏季。

因为芦荟短暂积水尚能忍受,一旦积水超过10小时以上则会造成大量芦荟根系的腐烂。

露地栽培芦荟,由于2-3年以上不更换土地,因此每年应补施肥料。

整个生长期还要注意松土除草,不稳的苗应适当培土。

过旱季节还要注意浇水。

气候适宜地区,在没有保护的温室和塑料大棚的条件下,发展大面积的芦荟栽培,已形成了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可以满足芦荟进一步加工的需要。

在我国,适宜发展露地种植的地区有海南、广东、闽南等地。

这些地区四季元霜,气候温和。

国外一些国家也采取露地栽培方法。

如美国泰勒芦荟实验室,在德克萨斯热带地区拥有大面积的芦荟种植园;美国的芦荟公司,芦荟栽培集中在终年无霜的三个国家种植,数千亩的芦荟园内种植有芦荟600多万株。

热带地区雨水大,降雨多,梅雨季节长,造成土壤易积水或土壤湿度过大;其次,夏季高温曝时间长。

这些气候特点给露地栽培造成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芦荟忌积水,如果栽培地出现积水或积水时间过长易造成芦荟根系生长不好,严重时根系变点、变烂,及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