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641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1#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施工合同、公司管理制度,现场环境等。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兰州综合办公楼基地。

工程位于兰州市安宁区莫高大道。

其中1#楼为综合公建楼,地上21层,地下两层。

其中地下一层为库房,地下二层为停车场。

10#楼为办公楼,地上5层地下两层。

其中地下一层为库房,地下二层为停车场。

建设单位:

中铁二十一局甘肃房地产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

甘肃机械工业设计院

监理单位:

甘肃省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公司

三、施工部署

本工程1#楼筏板混凝土浇筑采用两台汽车泵,从东侧向西侧依次浇筑,当遇到施工后浇带时,应同时浇筑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待两侧浇筑基本结束时,在采用微膨胀C40P6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一台汽车泵在基坑内1#楼北侧自东向西进行浇筑,另外一台汽车泵在基坑外边1#楼南侧自东向西同时进行浇筑。

四、施工准备

4.1材料要求

4.1.1混凝土:

C40P6

4.1.2外加剂:

大体积(或高强)混凝土应掺用缓凝剂、减水剂及减少水泥水化热的掺合料。

4.2主要机具

4.2.1采用预拌混凝土时,需要准备足够的混凝土运输车。

4.2.2现场输送混凝土机具:

混凝土泵、泵车及钢、软泵管、塔吊等。

4.2.3混凝土浇筑机具:

活动电箱、插入式振动器、抹平机、小型水泵、泥浆泵等。

4.2.4其他专用机具:

电子测温仪和测温元件或温度计和测温埋管、空压机等。

4.2.5其他工具:

手推车、串筒、溜槽、吊斗、胶管、铁锹、钢钎、刮杠、抹子等。

4.2.6根据混凝土浇筑的面积准备好足够的保温保湿材料。

4.3作业条件

4.3.1已经与预拌混凝土供应方签订技术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注明主要技术条件,如:

强度等级、水泥品种、砂率、胶凝材料用量、入模温度、缓凝时间、坍落度、每小时供应量、碱、氯化物含量要求、外加剂及掺合料品种等。

当单一搅拌站不能满足混凝土供应量要求时,可根据需要由多家搅拌站联合供料,但须事先统一原材料品种及产地、统一配合比等。

4.3.2收听或查询混凝土浇筑时间段内天气预报,保证在浇筑期间不因天气原因中断施工或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4.3.3后浇带的堵挡工作、快易收口网分块已作好,止水钢板、止水带、止水条等安放就位。

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固定是否牢固,检查模板稳定性、支撑情况。

各工种自检合格后,办理隐、预检、交接检,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审批合格后报监理,取得同意后才能浇筑。

4.3.4浇筑前检查并清理基础底板、地梁、墙柱内残留杂物。

4.3.5模板轴线尺寸、标高等均经过检查,验收完毕。

标高控制线已按方案要求设置完毕。

4.3.6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4.3.7浇筑混凝土的架子、马道支搭完毕,并有良好的安全措施。

4.3.8现场有统一的指挥和协调,与作业面、混凝土供应站及泵工各方通讯方式落实、畅通。

4.3.9计量器具、试验器具、振捣棒等数量足够并检验合格。

操作者具有完好的绝缘手段。

4.3.10浇筑申请得到批准,会同监理、技术、质检部门对第一车混凝土进行质量鉴定。

4.3.11混凝土拖式泵和水平及竖向泵管安装到位、牢固可靠,泵管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所有机具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4.3.12混凝土泵设置处,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供料方便,尽量靠近浇筑地点、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

在混凝土泵作业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线等障碍物。

4.3.13必要时在现场配电室附近布置临时发电机,搭设好隔声棚。

4.3.14场内运输道路平坦,避免车辆拥挤堵塞。

加强现场指挥和调度,清理场内闲杂车辆及人员。

在进出场口设置交通协调入员,负责协调罐车的进、出场以及罐车与社会车辆关系。

浇筑场内设置交通指挥人员,负责指挥进场罐车的走向、错车、停车。

浇筑场内设置调度人员,负责调度进场的罐车停靠在适宜的拖式泵边,以防出现窝泵、抢泵的情况。

五、操作工艺

5.1预拌混凝土的场外运输→混凝土的场内运输与布料→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混凝土的养护→测温

5.2混凝土的场外运输

5.2.1搅拌站按签订的技术合同供应预拌混凝土。

5.2.2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应满足均匀、连续供应混凝土的需要。

5.2.3罐车在盛夏和冬季均应有隔热保温覆盖、控制混凝土出罐温度。

5.2.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卸料前,筒体应加快运转20~30s后方可卸料。

5.2.5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

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20mm。

需调整或分次加入减水剂时均应由搅拌站派驻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

5.3混凝土的场内运输与布料

5.3.1固定泵(地泵)场内运输与布料

(1)受料斗必须配备孔径为50mm×50mm的振动筛防止个别大颗粒骨料流人泵管,料斗内混凝土上表面距离上口宜为200mm左右以防止泵入空气。

(2)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纯水泥浆或1:

1~l:

2水泥砂浆滑润管道后,再泵送混凝土。

(3)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连续泵送。

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

进行抽吸往复推动数次,以防堵管。

(4)泵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不应成堆浇筑。

(5)泵管向下倾斜输送混凝土时,应在下斜管的下端设置相当于5倍落差长度的水平配管,若与上水平线倾斜度大于7°时应在斜管上端设置排气活塞。

如因施工长度有限,下斜管无法按上述要求长度设置水平配管时,可用弯管或软管代替,但换算长度仍应满足5倍落差的要求。

(6)沿地面铺管,每节管两端应垫50mmxl00mm方木,以便拆装;向下倾斜输送时,应搭设宽度不小于1m的斜道,上铺脚手板,管两端垫方木支承,泵管不应直接铺设在模板、钢筋上,而应搁置在马凳或临时搭设的架子上。

(7)泵送将结束时,计算混凝土需要量,并通知搅拌站,避免剩余混凝土过多。

(8)混凝土泵送完毕,混凝土泵及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推动清洗球清洗,压力不超过0.7MPa。

方法是先安好专用清洗管,再启动空压机,渐渐加压。

清洗过程中随时敲击输送管判断混凝土是否接近排空。

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备用。

(9)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不应长于45min,如超过60min则应清管。

(10)泵管混凝土出口处,管端距模板应大于500mm。

(11)盛夏施工,泵管应覆盖隔热。

(12)只允许使用软管布料,不允许使用振动器推赶混凝土。

(13)在预留凹槽模板或预埋件处,应沿其四周均匀布料。

(14)加强对混凝土泵及管道巡回检查,发现声音异常或泵管跳动应及时停泵排除故障。

5.3.2汽车泵布料

(1)汽车泵行走及作业应有足够的场地,汽车泵应靠近浇筑区并应有两台罐车能同时就位卸混凝土的条件。

(2)汽车泵就位后应按要求撑开支腿,加垫枕木,汽车泵稳固后方准开始工作。

(3)汽车泵就位与基坑上口的距离视基坑护坡情况而定,一般应取得现场技术主管的同意。

(4)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不得大于2m。

5.4混凝土浇筑

5.4.1混凝土浇筑可根据面积大小和混凝土供应能力采取全面分层(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14m、厚度1m以上)、分段分层(适用于厚度不太大,面积或长度较大)或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宽度的3倍)连续浇筑,分层厚度300~500mm且不大于振动捧长1.25倍。

分段分层多采取踏步式分层推进,按从远至近布灰(原则上不反复拆装泵管),一般踏步宽为1.5~2.5m。

斜面分层浇灌每层厚300~350mm,坡度一般取1:

6~1:

7。

见图3.4.1。

本次浇筑采用斜面分层式。

5.4.2浇筑混凝土时间应按下表控制。

掺外加剂时由试验确定,见表3.4.2。

混凝土搅拌至浇筑完的最大延续时间(min)表3.4.2

混凝土强度

气温

混凝土强度

气温

≤25℃

>25℃

≤25℃

>25℃

≤C30

120

90

>C30

90

60

5.4.3混凝土浇筑应配备足够的混凝土输送泵,既不能造成混凝土流浆冬季受冻,也不能常温时出现混凝土冷缝(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

5.4.4混凝土浇筑顺序

(1)全面分层法在整个基础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回来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好。

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构件长度超过20m时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分段分层法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分层。

(3)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5.4.5局部厚度较大时先浇深部混凝土,然后再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确定上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

5.4.6集水坑内混凝土的浇筑

(1)根据大面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速度、范围,由专一(或多台)混凝土泵提前进行临近集水坑底、吊帮模板内泵送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

将集水坑混凝土浇筑至与大底板平齐,与基础底板混凝土整体衔接。

(2)较深的集水坑采用间歇浇筑的方法,模板做成整体式并预先架立好,先将地坑底板浇至与模板底平,待坑底混凝土可以承受坑壁混凝土反压力时,再浇筑地坑坑壁混凝土,要注意保证坑底标高与衔接质量。

间歇时间应摸索确定。

(3)一般底板浇筑顺序由长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推进,或由两端向中间浇筑。

集水坑壁应形成环行回路分层浇筑。

集水坑侧壁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对称浇筑的方法,确保侧壁模板受力均匀。

5.4.7振捣混凝土应使用高频振动器,振动器的插点间距为1.5倍振动器的作用半径,防止漏振。

斜面推进时振动棒应在坡脚与坡顶处插振。

5.4.8振动混凝土时,振动器应均匀地插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每点振动时间10~15s以混凝土泛浆不再溢出气泡为准,不可过振。

5.5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5.5.1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浇灌方向,从顶端往回浇灌,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并有意识的加强两侧模板处的混凝土浇筑速度,使泌水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并使其汇集在上表面,派专人用泵随时将积水抽出。

5.5.2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其表面水泥浆较厚,为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裂性,在混凝土浇筑到底板顶标高后要认真处理,用大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待混凝土收水后,再用木抹子搓平两次(墙、柱四周150mm范围内用铁抹子压光),初凝前用木抹子再搓平一遍,以闭合收缩裂缝,然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5.6混凝土的养护

5.6.1高温季节优先采用蓄水法(水深50~100mm)养护,后用薄膜覆盖。

冬施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先采用不透水、气的塑料薄膜将混凝土表面敞露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塑料薄膜上面须覆盖一至两层防火草帘进行保温。

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分养护。

5.6.2塑料薄膜、防火草帘应叠缝、骑马铺放,以减少水分的散发。

5.6.3对边缘、棱角部位的保温层厚度增加到2倍,加强保温养护。

5.6.4为保证混凝土核心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小于25℃及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小于25℃,采用塑料薄膜和防火草帘覆盖养护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时的气候、测温情况、混凝土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通过热工计算来随时增加或减少养护措施。

5.6.5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覆盖,补救。

5.6.6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干缩、后期温差变形而产生裂缝,使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以及使用其他品种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14d,炎热天气还宜适当延长。

5.6.7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强度标准值的30%后、内外温差及表面与大气最低温差均连续48h小于25℃时,方可撤除,并应继续测温监控。

必要时适当恢复保温,解除保温应分层逐步进行。

5.7测温

5.7.1测温点的布置:

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沿所浇筑高度,一般应布置在底部(指梁板结构)、中部(核心)和表面;平面则应布置在温度变化敏感部位、构件的边缘与中间,平面测点间距一般为15~25m。

深度方向测温点分布离上、下边缘部位的距离约50~100mm,距边角和表面应大于50mm。

5.7.2测温点应在平面图上编号,并在现场明示编号标志,便于他人检查。

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并与其对比,绘制温度-时间变化曲线,测温周期应不小于14d。

测温记录应及时反馈现场技术部门,当各种温差达到20℃时应预警,25℃时应报警。

5.7.3使用普通玻璃温度计测温:

测温管端应用软木塞封堵,只允许在放置或取出温度计时打开。

温度计应系线绳垂吊到管底,停留不少于3min后取出并迅速查看记录温度值。

5.7.4使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

附着于钢筋上的半导体传感器应与钢筋隔离,保护测温探头的导线接口不受污染,不受水浸,接入测温仪前应擦拭干净,保持干燥以防短路。

也可事先埋管,管内插入可周转使用的传感器测温。

5.7.5测温温差控制值:

内部温差(核心与表面下100~50mm处)不大于25℃,表面温度(表面以下lOO~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0mm处温差不大于25℃,补偿收缩混凝土≯30℃(蓄水养护条件下);当欲撤除保温层时,表面与大气温差应不大于20℃,否则夜间应恢复保温措施。

六、质量标准

6.1主控项目

6.1.1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6.1.2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6.1.3大体积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加强带、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满足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6.1.4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压力与混凝土的膨胀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6.1.5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碱量、氯化物含量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6.2一般项目

6.2.1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2.1。

允许偏差项目表6.2.1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基础

15

钢尺检查

独立基础

10

垂直度

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全高(H)

H/1000且≤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截面尺寸

+8,-5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钢尺检查

七、成品保护

7.1跨越模板及钢筋应搭设马道。

7.2泵管下应设置木方,不准直接摆放在钢筋上。

7.3混凝土浇筑振动棒不准长时间触及钢筋、埋件和测温元件。

7.4测温元件导线或测温管应妥善保护,防止损坏。

7.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之前除浇筑人员外,他人不准踩踏。

7.6测温人员记录完测温值后应及时覆盖测温部位,保证各点混凝土表面覆盖严密。

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8.1水泥品种应选用铝酸三钙含量较低、水化游离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尽可能低的低收缩水泥。

宜选用含碱量不大于0.4%的水泥。

8.2混凝土坍落度不稳定:

混凝土运输车到达现场后,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都需进行目测,对混凝土搅拌车不小于2h至少进行一次抽测,每工作班不少于4次。

从搅拌车运卸的混凝土中,分别取1/4和3/4处试样进行坍落度试验,两个试样的坍落度之差不得超过30mm。

当实测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通知搅拌站,严禁私自加水搅拌。

8.3混凝土冷缝:

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

8.4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浇筑时,每条泵管配备2~4条振捣棒。

使混凝土自然缓慢流动,然后全面振捣。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步混凝土前后各布置两台振动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由于底皮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角处,解决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相应跟上,保证混凝土流淌处及各点不漏振。

8.5混凝土表面形成泌水:

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浇灌方向,从顶端往回浇灌,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并有意识的加强两侧模板处的混凝土浇筑速度,使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使最后一部分泌水汇集在上表面,派专人随时用泥浆泵将积水抽除,不断排除大量泌水。

8.6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易发生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到底板顶标高后要认真处理,可用铁锹铲走并按标高用大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待混凝土收水后,再用木抹子搓平两次,以闭合收缩裂缝,然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8.7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热高又不容易散失,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变大,温度应力也相应变大,易造成混凝土开裂:

测温中如发现混凝土核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大于20℃时,测温人员应进行警惕,当发现混凝土核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大于22℃时,测温人员应将测温数据及时上报项目技术组,由技术组会同生产、材料等部门进行协调,采取保温、苫盖、延长覆盖时间等措施保证混凝土核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不超过25℃。

8.8夏季施工应采取对砂石等原材料覆盖、冰水拌制混凝土等技术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低于28℃,以减低混凝土构件核心温度。

九、附图、附表

 

1、管理组织及人员安排

现场总协调:

孙建华

现场内车辆指挥及砼联系:

朱小元

振捣技术指导:

高国本、宋长君

轴线标高符合:

曹继强、周卷伟

砼提浆及抹面:

陈忠、曹小红、刘世杰

电气配合:

洛旭东、王红军

试块留置:

张艳丽

砼浇筑:

陈忠、曹小红、刘世杰

模板跟踪检查:

杨志伟

钢筋检查复位:

康永禄

普工配合:

万保安

材料保障:

王军彦

2、主要材料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泵

2

不小于47m

2

混凝土罐车

满足连续浇筑

3

震动棒电机

4

2台备用

4

振动棒

大力牌,L=10m

6

4条备用

5

振动棒电源线

m

400

6

提浆机

3

7

电子测温仪

2

8

电子测温导线

按规格已按放

9

工业棉毯

2000

保温保湿

10

彩条布

1000

防雨

11

雨鞋

30

3、测温孔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