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60334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docx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练习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质量为50g的冰棒,受热熔化成水,水的质量是

A.0g

B.40g

C.80g

D.50g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C.校园里花香扑鼻

D.固体很难被压缩

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熔化放热

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液化放热

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一凝华吸热

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凝固放热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

海市蜃楼

B.

月食

C.

水中倒影

D.

露珠成像

5.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C.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7.下列不是为了增大响度的事例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内脏的声音

B.开大会时为使在场的人均能听到而使用扩音器

C.听报告时远处的同学把手挡在耳朵后面

D.电影院墙面加工得不太平整光滑

8.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公式

,由此判定,速度的大小

  

A.与通过的路程s成正比

B.与所需时间t成反比

C.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D.不随s、t的改变而变化

9.在以下单位换算的算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8千米=8千米×100米=8000米

B.28厘米=28×

米=0.28米

C.800分米3=800分米3×

=0.8米3

D.3厘米3=3×1000=3000毫米3

10.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

11.如图为一液位感应装置原理图,光束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屏的S点.如入射光方位、光电屏方位、容器的方位保持不变,且容器没有发生歪斜,则当液面升高时,反射光将

A.照射到S点左侧

B.照射到S点右侧

C.仍然照射到S点

D.无法确定

12.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

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多选题

13.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14.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的是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

B.蝙蝠利用超声波在夜间飞行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

D.如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增加湿度

15.分别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三个实心体甲、乙、丙,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B.甲物质的密度最小

C.甲物质的密度是丙的两倍

D.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三、填空题

16.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_____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

17.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

前者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后者光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18.如图的温度计,其示数为__℃.

19.将下列各现象中所属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内.初春“冰雪消融”_____;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出现“雾气”_____;秋天的早晨常常发生“日出雾散”_____.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气体遇冷时_____的结果.

20.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这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光。

2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cm。

22.某市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质量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

24.在探究影响环境的活动中,小明用手电筒灯光比较空气中浮尘的多少,他在夜晚向空中射一束手电筒灯光,空气中就会出现笔直的光柱,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1)光的传播遵循的规律是_____;

(2)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光柱是由于_____的原因.

四、实验题

25.(8分)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读出石块的质量是       g,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2)若实验中先测小石块体积,后测小石块质量,会导致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3)小明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几幅图象,如图丙所示。

其中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       ,此图象还可以表示哪两个物理量的关系        。

(4)在测量体积时,若不用细线拴住石块,石块松手后会沉入水底,从受力角度分析,石块下沉的条件是       。

若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你可以有哪些方法:

       (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26.如图甲所示,这是小刚所在实验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实验时该小组同学应该取两根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请分析实验时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________,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

(3)在实验中,小刚同学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A点燃,接着在玻璃板_______(填“后面”或“前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____________。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刚同学移开蜡烛B,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此时在蜡烛B这一侧观察时,白纸上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应该是:

_____________、目的是:

__________。

27.某同学位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的甲、乙所示。

(1)图甲装置缺少酒灯加热是_____(“可行”或“不可行”)的。

(2)实验中,从高温火焰传递给低温水通过_____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3)根据记录数据,描绘出如丙所示的图象可知该物质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________。

五、计算题

28.小刚从家中出发到市中心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求:

(1)步行的是图中哪一段?

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9.体积为90cm3的铜球,质量是534g,求

(1)该球是实心还是空心

(2)若是空心求空心部分体积?

(3)空心部分若用水银灌满,它的总质量是多少?

(ρ铜=8.9×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

六、作图题

30.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光路图.

七、简答题

31.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以防止引起森林大火,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32.寒冷的北方,在冬天放在室外盛水的陶瓷盆易“冻坏”,这是为什么?

(已知ρ冰=0.9×103kg/m3).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多选题

1、

2、

3、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四、实验题

1、

2、

3、

五、计算题

1、

2、

六、作图题

1、

七、简答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