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岁补贡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450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岁补贡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多岁补贡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多岁补贡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多岁补贡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多岁补贡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岁补贡生.docx

《多岁补贡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岁补贡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岁补贡生.docx

多岁补贡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爱情是人类追求的最美好的情感,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从文学殿堂中一路走来,我们目睹了太多的爱情故事,你能举出哪些?

这些爱情故事都给我们许多启迪,今天我们来学习杜十娘的爱情悲剧,看看能给我们什么新的感悟

一、作者介绍

冯梦龙,字犹龙、耳龙;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龙子犹”。

江苏苏州人,明末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另外,他还增补过罗贯中的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过《列国志》。

他的“三言”与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

明代文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话本小说,话本原指“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后有些底本经过“说书人”不断丰富,再经过文人加工,逐渐成为短篇小说即“话本小说”,明代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拟话本”小说。

  二.作品介绍

  “三言”是明末冯梦龙编辑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简称。

每集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

编辑者做了统一加工,按章回小说形式给予各篇以整齐的回目,文字上也做了修饰。

“三言”中宋元话本约占三分之一,明拟话本约占三分之二,其中可能也有冯氏的创作。

“三言”的内容复杂,题材广泛,主要有:

市民生活,婚姻爱情,政治斗争,狱讼案件,友谊交往,历史故事等。

其中优秀之作,歌颂了人民的美好品德及斗争精神,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残暴,反映了封建社会尔虞我诈的世态人情。

但有不少作品存在着封建说教和迷信、消极思想。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故事梗概:

名妓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她深知沉迷烟花的公子哥们由于破家荡产,经常难以归见父母,便处心积虑地积攒了一个百宝箱,收藏在行院中的姐妹们那里,希望将来润色郎君行装,翁姑能体谅自己一片苦心,成就自己的姻缘。

经过长期寻觅,她选择了李甲,准备托付终身。

为了考验李甲的诚意,她让李甲到处借贷,又拿私蓄百余银两,终于完成了赎身从良的心愿。

姐妹们听说十娘将随李甲离开行院,纷纷前来相送,并以资助路费的名义将百宝箱交还给十娘。

李甲一直不知道杜十娘有百宝箱,他担心归家不为严父所容,十娘便主张泛舟吴越,徐徐图之。

途中,一富家公子偶睹十娘美貌,心生邪念,就乘着与李甲喝酒之机巧言离间,诱使李甲以千金之价把十娘卖给了他。

十娘闻知自己被卖,万念俱灰。

她佯装同意他们的交易,却在正式交易之际当众打开百宝箱,怒斥奸人和负心汉,抱箱投江而死。

两情相悦(开端)双双离京(发展)

怒沉宝箱(高潮)李甲染疾(结局)

四、具体赏析

  1.试分析女主人公杜十娘的形象:

  杜十娘在小说中是一个光彩夺目的悲剧形象。

她聪明、美丽、热情,又刚强、坚定、勇敢。

具体体现在:

为了实现自己从良的心愿,她攒聚了价值万金的珠宝,可见她是个聪明、有心计的人;她爱李甲,不惜跟鸨母正面发生冲突,可见她很勇敢;李甲“囊箧空虚”时,她不仅没有“打发李甲出院”,还非常热情地对待他,这又可看出她的热情。

她对爱情是执著的,当她“连日不见公子进院”时,就十分着急地派人到街上寻找,当李甲垂头丧气时,她用纯真的爱情来鼓舞李甲。

  杜十娘的性格特点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只是展示了美丽、善良、热情、聪明,以及对爱情的坚贞等方面,并没有全面展示其性格。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她的性格的另一面才逐渐显露出来。

当杜十娘听到李甲和孙富准备买卖她时,像晴天霹雳一样。

但随即她便猛然省悟到自己选错了人,她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

自己仍然是个商品,随意被人买卖。

她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不能摆脱被侮辱的地位。

她痛苦失望的同时又刚强而冷静地对待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

她故意装扮得整整齐齐,催促公子快去兑过银子。

然后当着孙富、李甲及两船之人打开描金文具,先后将其中的各种珍宝珠玉投入江中,痛骂孙富“破人姻缘,断人恩爱”,又指斥李甲“相信不深,惑于浮议”,愤慨自己“中道见弃”,更感叹自己的理想、幸福化为泡影,最后她投江自尽,以死来表达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反抗,以死来控诉那个黑暗的封建阶级社会。

她这种不屈的行为,使我们进一步看出了她性格的刚强和坚定,完整地了解了她性格特点的全部。

  2.提问:

如何理解李甲这个人物形象?

本文是如何通过对比手法来展示其性格特征的?

  明确:

李甲是个庸懦自私、背信弃义的纨袴子弟。

这一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在与杜十娘的对比中展示出来的。

在赎身出院的问题上,杜十娘显示了她的勇敢和智慧,而李甲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庸懦无能、动摇不定。

让他去借钱,可一连六天分文没借到,他的无能的弱点充分显示出来了。

杜十娘对爱情执著、坚定,他却瞻前顾后、犹豫不定,以至于最后为了钱财不惜出卖感情。

他的行为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和生活特殊性的原因,但他的自私、懦弱、背信弃义却是显而易见的。

  3.提问:

作者是如何塑造孙富这一形象的?

  学生思考后明确:

盐商孙富是个卑鄙和奸诈的小人。

他垂涎于杜十娘的美貌,是个淫恶之人;他用计来结识李甲,是个卑鄙、狡黠之人;他玩弄伎俩,拆散李甲和杜十娘的姻缘,是个不道德之人。

他在满口“仁义道德”的幌子下,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作者对这一形象持憎恨和厌恶的态度,他是故事中几个反面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4.提问:

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其根据是什么?

  明确:

杜十娘的悲剧是社会的必然。

她是名妓,是凭借美貌、聪明和才情赢得贵家子的欢心。

她被京城贵公子们吹捧的基石是不牢固的,别人其实是把她当作玩物看待的,不可能付诸真情,更何况在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里也是不允许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去娶烟花巷里的娼妓贱妾的,不能“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的。

更何况杜十娘想依托的李甲是个怯懦、自私、卑鄙的伪君子,他身后的父亲李布政又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使怯懦性格的李甲更增添了恐惧感。

所以尽管杜十娘百般与命运抗争。

她最终还是逃脱不掉悲剧的命运。

  5.试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学生讨论后明确:

本文通过杜十娘的悲剧故事,写出了杜十娘作为下层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正当要求。

作者在杜十娘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塑造了一个美的灵魂,同时以一种深沉的义愤表现了这个美好的人生追求怎样在那个社会毁灭。

全文寄予了作者对追求幸福却被迫牺牲性命的妇女的同情,对背信弃义的纨袴子弟和破坏他人幸福的阴险小人的憎恨,也是对造成故事悲剧结局的那个社会的无情揭露,对残害妇女的阶级的无情鞭挞。

  (解说:

作品通过对杜十娘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朽性,也显示了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学习本文应注意作者创造杜十娘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应透过现象看到其实质。

  6.提问:

如何理解人物的语言特点?

  明确:

本文的语言具有口语化、朴实自然的特点。

特别是主人公杜十娘,通过朴实的语言反映了她聪明、刚强等性格特点。

如投江之前对李甲的一番话“……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

今日当众目之前,开箱出视,使郎君知区区千金,未为难事,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平中见奇,不仅揭穿了李甲的背信弃义。

也显示了她的性格特点以及对生活的绝望。

  五、课文总结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学习,重点应是对杜十娘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她是一个一心追求幸福而被抛弃的妇女形象。

她的性格特征主要是从情节的发展中,从她跟周围人物的关系中逐渐被揭示出来的。

学习时可以从杜十娘和李甲性格对比中认识杜十娘的鲜明形象。

杜十娘的“美”

1.智勇双全的智慧美

  杜十娘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优秀女性形象,承袭了古代文学作品塑造出来的诸如罗敷、刘兰芝等女子身上的智慧美。

十娘希望李甲为她赎身,她清楚地知道鸨母的用心,就利用机会,赚得了鸨母只要三百两银子身价的诺言。

又怕鸨母失言,用言语激怒她,使她发下“若翻悔时,做猪做狗”的咒愿。

这就为她挣脱妓院准备了条件。

十娘出院,与鸨母交割,鸨母不料公子有银,黯然变色,似有悔意。

十娘以“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相逼。

怀着对美好的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十娘巧妙地抓住机会,与鸨儿斗智斗勇,终于赎身脱籍。

2.纯贞爱情美

  杜十娘在两性相爱上,她要求的不是短暂的欢爱,甚至也不是婚姻。

如果仅仅要求婚姻,那么这个愿望对杜十娘来说非常易实现。

她当日如若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那么赎身、还家、缔结良缘,不费吹灰之力。

既然如此,杜十娘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人间那一份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男女情感——爱情。

具体而言:

  

(1)杜十娘追求的那份情感是非物欲的。

杜十娘身份低微,被当时的世俗社会当作只要有钱就可以随意欺辱的对象。

出卖色相的生涯使她感受到深重的欺辱和伤害。

因此,她急于从良,却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不愿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的砝码,她从内心里呼唤一种不为物欲和利害关系所左右的人际关系。

毫无疑问,只有在这种关系中,人才能真正地尊重自己、关心他人,才能产生包含人性中一切美好成分的真情,包括爱情。

  

(2)两心如一、心心相印的爱情。

杜十娘追求的是一份生死无憾的真情。

怎样才是“生死无憾”的真情,杜十娘没有说,但从她不去用百宝箱苟全得到幸福、不去接受被买卖的命运等种种举动,看得出她渴望自己的情人不把自己当做可以随意买卖的烟花,而是相濡以沫的伴侣,她渴望自己与情人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相互吸引,她在寻求一份人间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情感——两心如一、心心相印的爱情。

  (3)不为“礼”所拘的执著追求的“情”。

李甲是个愚蠢、懦弱的纨绔子弟,他所贪恋的不过是十娘的姿色;对于十娘的从良,他一直采取消极态度。

在李甲心理的天平上,一头是封建礼教、门第观念,一头是十娘的爱情。

李甲在这“礼”与“情”的抉择中,他的天平最终倒向“礼”的一边,这绝不仅仅因为狡猾诡诈的孙富的出现和酒楼上一番“高明”的“心腹之谈”,重要的是,李甲对杜十娘最终是“发于情,止于礼”。

遵从礼教,遗弃十娘,这是他的必然归宿。

这样十娘的苦心经营、勇敢追求,只能被残酷的礼教打得粉碎。

此后的十娘,面对着黑暗的社会、卑鄙的小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怀抱百宝箱而沉江。

十娘勇敢追求的是一种不为“礼”所拘的与“礼”坚决抗争的情。

  3.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所以具有难以穷尽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女性悲剧故事。

鲁迅曾言: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杜十娘的悲剧价值就在于中国女性对美好爱情的孜孜追求,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冲破了旧有的等级、尊卑秩序。

正如中国古代许多爱情悲剧故事一样,主人公势必在爱情追求的道路上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其悲壮的美学意蕴也就在于此。

杜十娘抱匣沉江的那一幕,其悲壮的艺术效果就如焦刘悲剧中的刘兰芝“自挂东南枝”,就如充满浪漫色彩的“梁祝化蝶”,又如咯血死去的林黛玉。

比较之下,杜十娘的悲壮力量是更为沉重的。

因为不仅仅是诸如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势力那无形的血盆大口吞噬了她,更有在这种势力摆布下的富豪子弟李甲的负心和孙富的奸诈用心,他们合伙把这一为纯贞爱情而付出的女子推向了绝路,那悲壮的一幕是凄惨的,更是美的——留给了人间一份至真至纯的情感美。

杜十娘:

1.美丽(外貌肖像描写)

2.热情、心地善良(李甲手头越紧,她心头越热。

3.聪明勇敢、对幸福和真情的热烈追求(①杜妈妈逼已身无分文的李甲出三百两赎十娘,十娘将计就计,赎身离开妓院;②试探李甲的诚意,没有马上拿出百宝箱;③百宝箱藏于姐妹院房中。

|①连日不见李甲便叫小厮儿上街寻找;②柳遇春口中赞美杜十娘的话。

4.有主见有见识(“于苏、杭胜地,权作浮居”)

5.刚毅不屈(怒沉百宝箱,愤然投江) 

李甲:

 

1.庸懦自私、背信弃义(因惧怕严父,资金困乏便卖了十娘)

2.内心矛盾,摇摆不定(在孙富的蛊惑之下轻易卖了十娘) 

杜妈妈:

只认钱不认人,嫌贫爱富(李甲有钱时胁肩谄笑,奉承不暇;李甲没钱时就千方百计逼赶他。

) 

柳遇春:

通情达理,真挚重情(知道杜是真心跟着李甲后,便全心全意帮助他们,成全他们)

孙富:

邪淫,卑鄙,狡诈,可耻(用记结识李,抓住李的弱点鼓惑他,在满口“仁义道 的幌子下,用金钱收买了李的心,使李双手奉上十娘。

  

四、体会十娘真挚情感,深讨文章主题

通过以上的人物分析,我们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那么,现在就请你们讨论之前我们提到的一个问题:

杜十娘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出路,反正她有的是金银珠宝,为什么她要选择自杀呢?

也就是说,杜十娘的悲剧能否避免?

(讨论)

(鼓励个性化阅读,各抒己见)

小说发生的背景是中国的明朝时期。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最为充分和繁荣的时期。

历史书上就曾告诉我们,明朝时候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传统的价值观念开始产生巨大的变化。

从较浅的层次上看,似乎造成杜悲剧的原因是封建的门第观念及传统贞节观等。

但仔细阅读小说,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在那个时代金钱的力量压倒了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及各种传统的封建思想。

这样,金钱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与意识,那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带来了平等的气息。

从这个层次上来说,杜所追求的真挚的爱情实质上是一种对平等,对“做人”尊严的渴望。

她追求的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

可惜的是,李甲再一次将她当作商品转卖给别人,无情地剥夺了杜追求幸福的愿望和人格尊严,使杜彻底伤心绝望。

可以说杜的选择是对平等的追求以及对自己尊严的捍卫。

她的死更显出她的人格魅力。

而作者安排杜的投江也从某种意义上突破了只揭露封建传统观念造成杜悲剧这个浅层次意义,而从金钱——物欲——真情这一层次上,深化了主题思想,使主题具有永恒性与现代意义。

 

金钱——物欲——真情,在当今社会仍然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金钱是万能的,金钱又是万万不能的”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可是当你面对金钱的诱惑时,是否真正体味这句话所蕴涵的深意?

是否能经得住金钱的诱惑与责任感的考验?

对金钱的过分追求,使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成了以利益为目的的关系,使人把金钱的价值看得高于友谊,高于真情,使人对自己和他人都失去了一份起码的尊重,更何况那些为了金钱出卖朋友、人格、良知、情感的人呢?

他们已经被物欲操控,由人降格为“兽”了。

所以,今天我们学习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仍能被杜那种追求至真至纯的真情以及捍卫人格尊严的精神所震撼。

她的人格魅力在现代社会更加透射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金钱——物欲——真情这一矛盾关系今后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那么今天所学的杜十娘的人格魅力是否给你们一些启示呢?

 

 

 

十娘,就把这当作一块跳板吧

十娘,你乃京城“第一名姬”,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奇葩,从外貌到才艺到心灵作者都赋予了你超级的美感。

“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樊素。

”真是美若天仙,何必为一个“丑男”而断送自己美好的前程呢?

要知道,那李甲只不过是你的一块跳板而已罢了。

“恩深似海思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

情投意合,海誓山盟,你认为他就是你生命中的唯一,其实,这些都只是过眼云烟。

当你细想,你以为不可以放手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生命中的一块跳板,他用你争取来的最低价帮你从良,要知道,你可是“久有从良之意”啊!

从良之后,你站在李甲这块跳板上,一跃而起带着你的百宝箱,要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我怀疑你在跳江的那一刻脑袋里是不是短路了。

这也许并不能够怪你。

追求的是“边城”中的那种没有物欲的比水晶更透明更纯净的爱情,没有物质上的贪念,只有精神上的快感。

而对李甲,这种懦弱无能,凭别人三言两语就能左右自己思想的人,即使你窥望他,给他最后一次机会,可他还是“欣欣似有喜也”。

在当时你所沉受的莫大痛苦也许直接就让你走上绝路。

所有的衰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会变得很精彩。

人在跳板上,最痛苦的不是跳下的那一刻。

而是跳下来的之前,心里的挣扎、犹豫、无助和患得患失,根本无法向别人倾诉。

我们以为跳不过去,其实,闭上眼睛,鼓起勇气,就跳过去了。

有什么东西不可以放手的呢?

你倾尽所有去爱他,你以为你绝对不会放手,当他要出卖你,你又可以怎么样?

站上跳板,跳过去,何必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呢?

“百宝箱”折射的杜十娘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中,百宝箱现身三次,每每将杜十娘的可贵之处呈现得淋漓尽致。

百宝箱的首次亮相不乏些许神秘色彩。

“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

这一举动让我生疑:

前文看来,杜十娘是个重人情,懂礼让的女子。

然而面对貌似贵重之馈,为何“不开看,不推辞”?

原来此乃十娘所积之物。

早在风尘之年,十娘就为从良之路铺下基石,不得不让人佩服十娘目光的长远。

再看百宝箱的出场方式。

本是自己之物,十娘为何兜了个圈子,让它从别人手中失而复得?

这种对百宝箱来路的伪装,是否有其深意?

仔细想来,原因有二。

十娘选择从别人手中接纳宝箱无非是为了强调宝箱的最初所有者。

而在当时的环境,财富客体与财富主体往往是有很强的相互作用的。

也就是说,财富就是财富所有者地位的体现。

显然,杜十娘的意图是为了让李甲看到:

财富本不是我的,因此你我是同等无财富无地位的夫妻。

可见,十娘强调的是一种平等。

这种心灵上的抚慰,让李甲卸下了“吃软饭”的负担,同时给了李甲一种内在的压力,让他明白自己正受人接济,日后定要勤劳养家。

这一做法的积极作用之二便是十娘自己得益了。

既然宝箱是十娘友人所赠,则李甲不便知其内容,就隐瞒了财富的多少。

这种隐瞒是十娘的保留,是十娘为自己留的后路:

倘他日李甲有负于她,她大可携了自己的财富去重谋新生活。

“接宝箱”一举对于杜十娘的智慧可谓展露无遗了。

当李甲愁于轿马之费时,杜十娘便制造了百宝箱的第二次出场。

她开宝箱,取银整五十两,解了李甲燃眉之急,让他“感激流涕”。

类似的镜头前面也有:

当李甲行走多日而分毫未获时,十娘雪中送炭地拿出一百五十金,让李甲看到了一丝亮光。

这种在万难之时的抚慰,往往给人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

于是,我们不由得感叹杜十娘的体贴入微和温柔娴良。

布甘露于贫脊,送明火于寒冬,赋予了杜十娘一种神性之美。

“百宝箱”将杜十娘推向了目光的焦点。

这时的杜十娘抛开了温柔与理性,全然一个刚烈的女子。

她的一举一动,牵动了众人。

有李甲的悔恨之心,有孙富的惊讶之色,以及围观者的遗憾之感。

只有在这个时候,一个柔弱的烟花女才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

她给负心汉与挑拨者开了一个人生的玩笑,同时也让众人心中有了某种感触某种意识。

杜十娘的选择是个大义之举,她与百宝箱的下沉也许就是想将那时压在人们头顶的乌烟瘴气一起带下水底吧!

原来沉甸甸的百宝箱,藏的尽是杜十娘之宝。

课文两监生形象初探

国子监,又名太学,是明朝的最高学府,凡是在国子监中求学的人,便一律被称作监生或太学生。

对于监生这个名词,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儒林外史》中严监生这个守财奴的大名可谓耳熟能详。

今天我要说的,便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两位监生。

首先出场的是北雍的代表人物——李甲。

这位公子哥“自幼读书在庠,未得登科”,好不容易凭借着万贯家财进入了北雍,该是发奋用功之时,他倒好,“与同乡柳遇春监生同游教坊司院内”,只因贪恋杜十娘的美色,先是置老父的家书教训于不顾,后因老父发怒而更不敢回。

更有甚者,在他外出借钱不成,无脸见十娘时,才惊觉自己“平日间有了杜家,连下处也没有了”,真是可笑可叹。

再看着李甲二字,不过类似于张三、王五,窥一斑而见全豹,可见北雍中的其他人,纵非十分像李甲,也有七八分了。

接下来是孙富,这位南雍“学子”出生富贵之家,文中虽未详细提及其求学经历,但也有一句描写:

“生性风流,惯向青楼买笑”,只此一句,便将他的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

此人半夜听闻十娘歌声,首先想到的便是“此歌者必非良家”。

既然是必非良家,敢问公子你又是从何得知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

至见了十娘,孙富即起了不良之念,一心想把十娘据为己有。

一个孙富如此,很难让人保证这南雍中的其他人不如此。

最后是这两位代表人物的聚会。

“两人赏雪饮酒”,一开始只说些“斯文客套话”,然后“渐渐改入花柳之事,二人志同道合,说得入港,一发成相知了”。

好一个志同道合,原来斯文客套话只是个幌子,花柳之事才是正题,足见他二人趣味之低级。

更是因为这花柳之事,两人早上才见面,下午便成了知己,南雍与北雍臭味相投,实为两个烂泥潭。

试想明朝时的监生,其文化水平差不多相当于现今的大学生,应该称得上是知识分子之流,怎会如此龌龊不堪呢?

这就要看当时的社会背景了。

文中开篇说道,由于朝廷处于“兵兴之际,

粮饷未充,暂开纳粟入监之例”。

李甲孙富这类人,非富即贵,根本不存在什么借读书博取功名,封妻荫子之念。

在他们看来,这监生二字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家人或作足面子罢了。

这样一来,他们的心思便全放在了吃喝玩乐之上。

而朝廷之所以让这群不学无术之人进入国子监的原因,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只为一个字:

钱!

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万历年间是明朝政治最腐败,经济最混乱的时期呢。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朱翊钧“不视朝,不御讲筵,不亲郊庙,不批答奏章”,终日与妃嫔饮酒作乐,“以金钱珠玉为命脉”。

一国之君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他的那些个臣民了。

有人说知识分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

有了李甲孙富之流,这个社会怎会进步发展?

无怪乎十娘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投江自杀,而这,便是造成十娘悲剧的致命伤的所在了。

 

我读李甲的“四哭”

俗话说: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李甲偏是个爱哭的人。

文中有四处提到了李甲的哭。

一是因筹金不成,李甲“见了十娘,默默无言”,接着“眼中流下泪来”。

李甲周折六日并无铢两,双手空空,羞见芳卿。

在四儿受十娘之托,把李甲从外扯回到十娘身旁时,李甲愧疚万分,以泪洗面。

在这里李甲因为世态炎凉、人情淡薄、饱受三亲四友之冷遇而哭;因为时日逼进,自己无能力使十娘从良而哭;因为与十娘的真情得不到亲人的应允而哭。

二是在李甲身无分文时,十娘下锁开箱,取出“赠”银五十两,并宽慰道:

“可稍佐吾夫妻山水之费矣。

”“李甲且惊且喜道:

‘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矣。

此情此德,白头不敢忘也!

’自此每谈及往事,公子必感激流涕。

”这是激动的哭,更是感恩的哭。

可见,李甲是个通情达理、知恩图报的人。

三是李甲将孙富之策告知十娘时,说话前“扑簌簌掉下泪来”,然后“含泪而言”,“说罢,泪如雨下”。

我们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李甲哭成这样,是因为轻信孙富之言,拘于礼法。

一则害怕绝父子天伦、断手足之情;二则担心与十娘白头偕老会成泡影。

足见他虽无主见,但还是个重情之人。

况且他在听了孙富的一席话后并没有自作主张、欣然接受,而是答道:

“小妾千里相从,义难顿绝,容归与商之,得其心肯,当奉复耳”。

可见他不是真的昧了良心要将十娘卖掉来得孙富的千金。

四是杜十娘怒沉百宝后,李甲“不觉大悔,抱持十娘痛哭”,“又羞又苦,且悔且泣”。

即使先前李甲有错,那么此时他的痛哭也足能表达他的悔过之心了。

只可惜十娘没给他悔过自新的机会,毅然投河自尽。

李甲为何偏爱哭?

我认为李甲不是爱哭,而是不得不哭!

李甲为了能与十娘永结同心,四处碰壁、百般无奈,不得不——以泪洗愁、以泪倾诉、以泪惜缘、以泪驱忧。

李甲的哭,是对无能的自责,是对无奈的宣泄,是对无助的呐喊,是对真情的缠绵;更是对封建礼教的鞭挞,对封建制度的控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