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228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

《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考试复习重点.docx

综合考试复习重点

封建王朝:

战国七雄互相角逐兼并的结果,出现了秦的统一。

秦朝的建立,结束了诸侯林立的局面,开创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统治。

这一政治形式,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以秦国原有制度为依据,整齐划一全国的各项制度,如郡县制和度量衡制度等,对于巩固与发展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206年,秦朝灭亡。

四年之后,西汉建立。

到西汉中期,逐渐确立起来的封建制度,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汉武帝加强法治和削弱封国势力,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巩固。

东汉是西汉政权的延续和发展。

在光武、明、章时期,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和帝以后,封建政治日趋衰落,外戚宦官专权。

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分裂割据的时代,其中除西晋的短期统一外,分裂达四个世纪之久。

但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承接了秦汉以来的趋势,并不断发展演化,为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对举荐人才,起过一定作用;但后来却造成士族垄断政局的现象。

西晋统治者分封宗室,诸王权力很大。

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演变为全面内战。

自西晋时期确立的门阀(士族)统治,至东晋盛极一时,一直持续到南朝前期,此后士族势力逐渐衰弱,庶姓寒士政治地位提高。

隋唐是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隋朝统治者采取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确立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能;改革地方机构,把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建立科举制度,扩大地主阶级政权的基础;改革西魏以来的府兵制,寓兵于农,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唐朝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而又有所发展,最重要的是增加宰相名额和设立政事堂。

这反映了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而当时解决矛盾的办法,总是有利于加强皇帝的权力。

唐高宗时制定的封建法典《唐律》,对中国及亚洲国家都发生重大影响。

唐朝继续实行府兵制和科举制。

“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而衰。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唐末农民战争加速了唐朝统治的瓦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中原地区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边疆地区封建化过程的完成,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

北宋在完成统一的同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由于北宋统治者推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导致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北宋中期,为挽救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王安石实行变法。

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遭到失败。

金政治制度各具特色。

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推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

金政权实行兵民合一制度,其统治力量大大加强。

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

元朝时候,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

元朝的重新统一,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与此同时,封建制度也逐渐走向衰落。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重要王朝。

明初的专制主义政权进行了全面的强化。

皇权至高无上,具有绝对权威,成为明朝政治制度的特色。

朱元璋罢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宰相制度从此废除。

明朝的军队,在中央由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同管理,二者互相制约,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明统治者建立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以加强对官吏和人民的监视和统治。

地方政府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三司”互不统属,有利于中央集权。

明中叶以后,官僚地主与皇族、宦官相勾结,形成最腐朽的大地主集团。

皇帝奢侈淫乐,不理朝政,大权旁落宦官之手。

此后又出现激烈的党争,从而国力日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朝是由满族贵族建立的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

军机处的设立,使朝政大计,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理藩院的设置,空前地增强了中央对边疆各民族的管辖。

康、雍、乾时期,清政府有效地战胜了各族上层反动分子的分裂叛乱活动,抗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武装侵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独立,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我国的疆域得以最后确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长期诸侯争战的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秦(公元前221~前206)。

秦始皇着手集中权力,宣布自己为始皇帝,并以后世子孙代代相承,进一步确立了父传子的世袭制度。

  继秦之后,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相继建立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和东汉(公元25~220),统称汉。

汉承秦制,进一步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序。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秦始皇统一中国及秦王朝的建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秦汉时期建立和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及诸如建立郡县制等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措施,一直为后世帝王的专制统治所效法。

秦汉以后沿袭了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基本上是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那样的盛世。

汉武帝后,在与西域及相邻的中亚诸国的交往中,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较发达的时代。

董仲舒之后,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司马迁的《史记》,张衡的候风地动仪,以及数学的《九章算术》,医学方面的《黄帝内经》等,均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蔡伦的造纸术,则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这个阶段,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道教则从本土源起。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豪强地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加强了自身的力量,酿成封建割据混战的局面。

此后历经三国(220~280)、西晋(265~316,见晋)、东晋(317~420,见晋)、南北朝(386~589),凡360余年。

其间,三国时魏、蜀、吴鼎足天下,东晋时十六国纷争不已,南北朝时南朝与北朝长期对峙,除西晋实现短期统一之外,中国基本上处于分裂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西、北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各民族之间的迁徙和杂处促进了融合。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至林邑(越南中部)、扶南(柬埔寨境内)、朝鲜半岛、日本、中亚诸国、大秦(罗马帝国)等地。

文化方面,玄学盛行,佛、道二教在相互斗争中蔓延、发展,但统治者一般都保护佛教。

文学艺术方面,建安七子、陶渊明等人的诗文,刘勰的文学评论《文心雕龙》,王羲之等人的书法,顾恺之等人的绘画,敦煌石窟等石窟寺艺术,皆为不朽之作。

科学技术方面,祖冲之第一个将圆周率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下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1000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则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巨著。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灭陈,南北重新统一。

618年,唐高祖李渊在其子李世民(见唐太宗李世民)支持下建立唐朝(618~907)。

907年,朱温篡唐为梁(后梁),是为五代(907~960)之始;约在同一时期,南方出现了或并列或相续的9个小国,加上北方的1个小国,合称十国(902~979)。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进入长期统一,而后又步入短期分裂的时期。

从总体上看,这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中国封建社会一度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隋唐时,典章制度方面多有建树,其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隋唐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是中国历史上的高潮时期。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当时在世界上也位于前列。

文学以唐诗成就最大,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2000多位诗人的近5万首诗歌。

以初唐陈子昂,盛唐李白、杜甫,中唐白居易、元稹,晚唐李商隐、杜牧为杰出代表,名家辈出,许多名篇传诵千古。

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后世影响甚大。

颜真卿的书法,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的绘画,《霓裳羽衣舞》等音乐舞蹈,以及众多的石窟艺术,均光被后世。

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火药两项均出现于这一时期,其他如天文、数学、地学、医学、建筑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唐朝皇帝多尊崇道教,但道教主要在上层流行,影响不及佛教。

商鞅变法: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商鞅方升、商鞅戟)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

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期以后最为强大的国家。

虽然后来商鞅被车裂而死,新法却并未废止。

三家分晋:

战国时期政治局面的特点是七雄并立。

在战国七雄中,齐、楚、燕、秦早在春秋时期,有的甚至在更早的西周时期,就已经是有名的诸侯国了,而赵、魏、韩三国却是在春秋末年通过对晋国的瓜分才形成的。

可以说,赵、魏、韩三家分晋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战国时期的开始。

初税亩:

春秋时,产生了新的赋税制度。

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实行初税亩,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

这是古代田税的开始。

鲁成公元年(前590),作丘甲,按土地面积征收一定量的军赋(甲),从而使税和赋合而为一。

春秋战国之际,地税的征收已很普遍。

秦国于简公七年(前408)实行「初税禾」的实物地税制度。

战国时,各国税制不一。

秦国首先实行户口登记制,并据以征收田地租税和接人头征收「头会」(人口税)。

合纵连横:

马陵之战以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秦、齐两强遥相对立,他们扩充地盘都要危及邻国。

当一强攻势凌厉,被攻国常常乞求另一强出来支援和保护,或几个弱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一强。

韩赵魏等国内部分成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派。

秦齐两强为了孤立对方壮大自己,也展开了争取与国的斗争。

军事冲突结合外交斗争,于是各国相互结约联盟,从而展开了合纵连横的活动。

 所谓合纵连横,从策略上来说,合纵是“合众弱以攻一强”,阻止强国进行兼并。

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强国迫使弱国投降并帮助它进行兼并。

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从燕到楚,南北合成一条纵线,东抗齐或西抗秦是为合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东西连成一条横线,进攻其他弱国是为连横。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秦齐两强并立,合纵连横一般是针对或围绕它们展开的。

合纵既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连横既可以连秦,也可以连齐。

直到长平之战以后,才凝固成合纵是六国并力抵抗强秦,连横是六国分别投降秦国的意思了。

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噬和种植的书不烧。

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

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人。

这两件事,历史上叫作"焚书"、"坑儒"。

楚汉战争:

秦朝灭亡后,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

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历史上称为西汉。

文景之治:

西汉刘邦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广大农民积极生产;也由于他们父子进一步改善政策,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到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史称此时为“文景之治”。

吴推恩令:

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汉武帝采纳大臣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

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管理。

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

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的削弱了诸侯王国势力。

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执掌朝政,又逼李渊退位,自己即位为帝,并于627年改年号贞观。

他改革国家机构,维新政治;轻徭薄赋,疏缓刑法;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锐意经史,借鉴前代成败;斥弃群小,不听谗言。

君臣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国家,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因而被称为“贞观之治”,成为封建政治的典范,受到历代史家的盛赞。

开元之治:

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712-756年),前期年号叫开元,后期叫天宝。

唐玄宗在其统治前期,注意政治,并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裁汰冗官,抑制食爵贵族,压抑佛教,改变宫廷生活奢靡的风气等。

他任命的宰相姚崇、宋也是有才干、敢进谏的人。

因此,这个时期,政局稳定,生产发展,户口数增加。

开元年间,是唐朝社会经济繁荣和国势强盛的时期,因此旧史上称为“开元之治”。

安史之乱:

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边镇节度使权力膨胀,中央集权削弱。

管辖今河北、山西、辽宁一带的节度使安禄山,乘唐朝内地兵力空虚、政局混乱之机,于755年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乱。

叛军很快攻占洛阳、长安。

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即位。

由于叛军暴虐,人民纷纷起来反抗。

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庆绪所杀,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了长安和洛阳。

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并自称燕帝,再次攻下洛阳。

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这场叛乱。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开始由强盛转向衰落。

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是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

  藩是保卫,镇指军镇。

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唐玄宗在位(712—756年)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力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一共设立了9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

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经常以一人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内地,最重要的州就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就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

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了不少的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

后来又扩充到全国。

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

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

方镇并非都是割据音,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官职任免出于朝命。

但是在今河北地区一直存在着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在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段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兴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

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为“藩镇割据”。

  。

农民起义军失败后,这些藩镇立即转入相互兼并的战争中,数十年战争不断,几乎遍及全国。

天祐四年(907年),名义上的中央朝廷也被藩镇之一朱温夺去了,历史终于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

直到北宋统一,才结束了这一局面。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改革。

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神宗赵顼即位。

神宗立志革新,熙宁元年(1068)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

东林党:

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

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

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明神宗朱翊钧统治后期,宦官擅权,倒行逆施,政治日益腐化,社会矛盾激化。

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人提出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减轻赋役负担、发展东南地区经济等主张。

他们还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等针砭时政的意见,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各种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明末党争中,东林党的主要对立面是齐楚浙党。

万历后期,双方以争国本为首,以三案为余波,相攻不已。

 

 天启中,宦官魏忠贤专政,形成明代势力最大的阉党集团,齐楚浙诸党争相依附之,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

天启四年(1624),东林党人杨涟因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捕,与左光斗、黄尊素、周顺昌等人同被杀害。

魏忠贤又使人编《三朝要典》,借红丸、梃击、移宫三案为题,毁东林书院,打击东林党。

东林著名人士魏大中、顾大章、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斯等先后被迫害致死。

齐楚浙党又造天鉴诸录,加东林以恶名,并列党人榜于全国,每榜少则百人,多至五百余人,凡列名者,生者削籍,死者追夺,朝中善类为之一空。

魏忠贤还指使党羽制造《东林点将录》,将著名的东林党人分别加以《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企图将其一网打尽。

七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死,次年毁《三朝要典》,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

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明、清文字狱:

"文字狱"是我国封建王朝统治者为推行思想、政治。

文化专制,利用文字对知识分子罗列的罪案。

在中国封建社会,以文罹祸的情形很复杂,统治者或吹毛求疵,有意罗织;或仅仅根据其思想倾向而治罪,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文字狱"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

清乾隆年间,史学家兼文学家赵翼,第一次注意到文字狱,比较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南宋秦桧当政时以及明初的文字狱,把诸如"诗案"史狱、"表笺祸"之类的罪案做了一个抽象概括,命名为"文字之祸"。

到了嘉庆年见间,官文文件中出现"文字之狱"的提法,因此,从乾嘉以来,"文字狱"这个提法便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知识分子由文字而获罪的代名词。

改土归流:

元、明、清三朝的封建统治者,对西南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度,即:

对各族原来的统治者封以世袭官职,利用他们来统治本族人民,这就叫“以土官治土民”。

土司对中央朝廷有缴纳贡赋和应调出兵的义务,对内则仍保持旧有的统治权力。

土司制度是一种间接统治。

为了建立直接统治,明王朝曾部分地废除了世袭土官,代之以由中央朝廷任命、可以随时更调的、非世袭的地方官(与“土官”相对而言,被称为“流官”),这就叫“改土归流”。

清王朝在康熙(1662-1722)后期特别是雍正时期(1723-1735),用武力强制手段,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西南各省的苗族聚居区大都废除土司,设置了府州厅县。

闭关政策:

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清初统治者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

同时,他们还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危害清朝统治,因此严厉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政策。

  清初,为了断绝东南沿海反清力量之间的联系,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对外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四个海港。

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由政府控制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这种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它严重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中国近代落后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郑成功:

(1624-1662年)

  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

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

明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称“国姓爷”。

永历帝时封为延平郡王。

其父郑芝龙降清,他反对其父投降,坚持抗清。

1661年,他率二万五千名将士和几百艘战舰,从厦门、金门出发,向盘踞我国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发动进攻。

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发展台湾的经济文化,对台湾人民作了有益的贡献。

郑成功收复台湾,在我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屯田:

曹操实行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屯田分民屯和军屯。

民屯就是招募流亡农民,把他们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几十人为一屯,在屯田官吏管理下,垦荒种地。

屯田农民要把收获物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交给政府,不服徭役,但不许离开土地。

让士兵一面戍守,一面屯田,叫军屯。

屯田的实行,发展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军粮供应,为曹操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基础。

魏建国以后,继续推广屯田制,并使它更加完善。

均田制:

唐朝沿用北魏的一种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均田制规定,十八岁以上的男子授田一百亩。

其中二十亩叫做“永业田”,八十亩叫作“口分田”。

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谷物二石,叫作“租”;纳绢二丈或布二丈五尺,叫作“调”;服徭役二十天,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唐朝输庸代役不再象隋朝那样有年龄限制。

这些制度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地主的田地保留不动,贵族和官僚可以按照等级占有永业田。

他们都不纳租调,不服徭役。

但是,均田制使农民可以耕种一定数量的土地。

纳绢代役的规定使农民的生产时间比较有保障,这都在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常平仓:

众所周知,在中国自汉朝以来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儒家思想是处于正统地位的,所以它对中国济贫制度的影响很深。

国家的积极介入是中国古代济贫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当时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济贫思想的实践主要是以丰补欠的储粮度荒。

从汉朝开始,中国就有了由朝廷兴办、名为“常平仓”的仓储制度;到了隋朝,又有了以地方劝募为主的“义仓”;到了南宋年间,出现了主要由社区管理,居民普遍加入,带有一定社会保险意义的“社仓”。

漕运:

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河、海)调运粮食、物资,供应京城或军需,这就是漕运。

早在三国时代,曹操为了北征乌桓,曾在今日的天津一带开挖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沟通南北水道,以利军运。

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这里又处在运河北端,成为河运、海运的交汇之地。

当时,天津军粮城地处平虏渠南端和海河近旁,就是唐代停舶海上,内河漕船和储存军粮的重地。

杜甫的《后出塞》诗写道: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当时的渔阳郡就在今日天津城北及东北部一带。

元代因运河淤浅不畅,要通过海路转运漕粮。

驿传:

为了迅速传递皇帝圣旨和国家公文,我国从殷商开始就建立了驿传制度。

就是在国家通信干道上每隔60~100里设一个驿站,实行人马接力,迅速将文书传达到目的地。

唐朝杨贵妃在长安吃到的鲜荔枝,就是用驿马运过来的。

杜牧在《过华清宫》中描述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就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

公元1141年宋高宗用12道金牌把抗金名将岳飞从抗金前线召回首都临安。

这12道金牌正是用当时最快的“急脚递”级别的驿马传送的。

宋代沈括形容驿马速度时说,“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

到了清初驿传发展得最为鼎盛,要求驿马每日行走600~800里。

例如康熙年间,传递平定吴三桂三藩叛乱的消息,从大西南到京师5000多里路9天就到。

井田:

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

开始于商朝,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进一步推广,春秋晚期逐渐瓦解。

西周的一切土地都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并要交一定的贡赋。

周王和诸侯等大小奴隶主住在城邑里,城邑周围的田野,被水渠和道路划成象井字形的方块,故称“井田”。

奴隶主强迫奴隶耕种井田,剥夺他们的劳动成果。

占田课制:

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

是战国、秦汉以来「名田」制度和限田政策的产物。

晋初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土地兼并渐趋严重,为加强对自耕农民的控制,及限制土地兼并,以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徵发,太康元年(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后,西晋政府遂颁布占田、课田令。

占田、课田令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