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9225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复习资料全部专题

字音

第七单元:

清平乐翁媪鸡笼卧剥莲蓬

饯行友谊当作随即暂时伫立按捺不住脍炙人口

诸暨供给秦家积攒运载闷热闷得慌

押解差人抡起较量掂量彩头教头衣裳功夫本事

一锭银子踉跄

第六单元:

浸蚀啃啮脊背毛毛棱棱

安徽给予白炽灯不教一日闲过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诞生颁奖机械

厄运纤维国榷挣脱坎坷崎岖

揭开结上丝带钥匙攥住颠簸混为一谈怒发冲冠

第五单元:

卧佛帛画掠走宏伟瑰丽惟妙惟肖轻拨银弦彩带飘拂

拂过喧嚣缝隙撩过来乐池漂浮挟来訇然作响

玉屏楼屏息凝神遒劲苍劲用劲儿蟠曲屹立

第四单元:

携带应邀纤弱呼吁提供恶化约翰逊轩然大波

姹紫嫣红

崭新无垠呜咽舷窗

第三单元:

后羿逢蒙百宝匣嫦娥奔月奸诈贪婪翻箱倒柜树影婆娑皓月当空

和尚皎洁即兴妥帖斟酌宽恕

张口结舌

第二单元:

树干抽搐颤动奇特动人金蝉脱壳端详(仔细地看)伺机刹那间鸟栖虫居鼓鼓囊囊满载而归可恶苍劲耕耘洋溢浩瀚云锦

第一单元:

扁舟即使正月教书炊烟娓娓动听戛然而止教诲之恩

成语

1.水浒成语:

哀鸿遍野妻离子散鸿:

大雁。

逆来顺受官逼民反

忍无可忍逼上梁山

劫富济贫铤而走险劫:

抢劫。

济:

救济。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替天行道志存高远(梁山好汉打出的旗号:

替天行道)

2坚持不懈的成语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接连不断坚韧不拔

滴水穿石日雕月琢持之以恒

3评价诗词等艺术作品的成语:

誉满天下脍炙人口炉火纯青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名垂青史赞叹不已

4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树木葱茏青翠欲滴姹紫嫣红

5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

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6来自寓言的成语: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掩耳盗铃买椟还珠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揠苗助长杯弓蛇影鹬蚌相争叶公好龙狐假虎威

7来自历史的成语:

卧薪尝胆(勾践)破釜沉舟(项羽)

完璧归赵(蔺相如)精忠报国(岳飞)

望梅止渴(曹操)三顾茅庐(刘备)

凿壁偷光(匡衡)囊萤映雪(苏胤、孙康)悬梁刺股(苏秦)

8来自神话的成语: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天衣无缝火眼金睛

9看到莫高窟想到的四字词语:

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惟妙惟肖丰富多彩

灿烂辉煌举世闻名鬼斧神工独一无二

断崖绝壁慈眉善目威风凛凛

10看到黄果树瀑布想到的四字词语:

气势非凡雄伟壮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

远近闻名举世闻名鬼斧神工独一无二

11看到黄山奇松想到的四字词语:

郁郁苍苍饱经风霜千姿百态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充满生机

▲改错:

金壁辉煌()卧心尝胆()手屈一指()

穿流不息()错手不及()惊慌失措()

半途而费()名垂清史()维妙维肖()

情有独中()迫不急待()形像逼真()

名幅其实()指手划脚()凶相必露()

▲解释带点字意:

博览群书博:

广泛

家徒四壁徒:

只,仅仅

一袭破衫袭:

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

奋笔疾书疾:

急速。

安然无恙恙:

病。

不足为奇足:

值得。

欣喜若狂若:

好像。

身临其境临:

来到。

引人入胜胜:

胜境,美妙的境地。

积累运用

1.姓氏歌

Zhārénshèngshànhuàyuèqiúyān

查任盛单华乐仇燕

Héqiánggěxièyūnìngyīnggān

和强盖解於宁应干

Guōzháiōupiáoshéxiǎnzēngjiān

过翟区朴佘冼曾菅

Yùfǔlíngxuānyuán

尉迟皇甫令狐轩辕

判断:

秦始皇、秦桧都姓秦。

()

苏轼就是苏东坡。

()

孔子、孔明都姓孔。

()

李白就是李太白。

()

孟郊、孟姜女都姓孟。

()

诸葛亮就是孔明。

()

夏侯淳、夏明翰都姓夏。

()

康熙姓康。

()

东郭先生姓东郭。

()

“阎”和“闫”一样。

()

欧阳修姓欧阳。

()

“傅”和“付”一样。

()

2.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各朝代名人:

春秋:

孔子老子祁黄羊

战国:

屈原蔺相如廉颇

秦:

秦始皇赵高

汉:

刘邦李广

三国:

刘备诸葛亮曹操

晋:

王羲之陶渊明司马炎

南北朝:

花木兰祖冲之

隋:

程咬金裴元庆

唐:

李世民李白唐玄奘

五代十国:

李煜(yù)

宋:

赵匡胤苏轼包拯

元:

关汉卿

明:

朱元璋李时珍郑成功

清:

林则徐曹雪芹吴敬梓和珅

3公益用语:

生活中不能没有绿色!

(爱护绿地)

知识就是力量。

(尊重知识)

水,生命之源!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保)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环保)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环保)

4保健养生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

生命在于运动。

药补不如食补。

春捂秋冻,到老不病。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早餐要饱,中餐要好,晚餐要少。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5跟戏曲有关的谚语: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6俗语:

马前卒——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含贬义)。

拦路虎——比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困难。

老狐狸——比喻非常狡猾的人。

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7名人名言

观察的名言: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战胜挫折的名言: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坚持不懈的名言: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8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9诗词部分

《清平乐村居》词

作者:

南宋辛弃疾

词牌名:

清平乐题目:

村居

上片:

写老夫妻俩下片:

写三个儿子

思想感情:

作者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

《题秋江独钓图》诗

作者:

清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杯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九个一突出孤寂

《所见》诗

作者: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林樾:

树阴。

意欲:

心想。

思想感情:

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松下问童子》诗

作者: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思想感情:

隐者高洁的性格、诗人对他的仰慕

送别诗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赠汪伦》)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

《送友人》

5.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别董大》)

7.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

《送别》)

田园诗: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

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词)

写小孩子的诗: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白居易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袁枚

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胡令能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

带“风”字的诗句:

春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孟浩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

秋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课文内容

1“滴水穿石”

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

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

齐白石(现代书画家)

诺贝尔(瑞典化学家)

谈迁(明末清初浙江史学家《国榷》明朝编年史)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资治通鉴》

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18世纪)

坚持不懈的成语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接连不断坚韧不拔

滴水穿石日雕月琢持之以恒

2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颁奖仪式:

每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

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

分别奖给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诺贝尔诞生1833年10月21日斯德哥尔摩

逝世1896年12月10日下午4点半意大利

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3读书莫放“拦路虎”

在课外阅读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拉路虎”——成为阅读障碍的生字,这时,我们就要查查字典。

本学期我们就要养成这种勤查字典的良好学习习惯。

4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牧童和狼》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我还知道的伊索寓言:

《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

5推敲

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认真,《推敲》就写了贾岛反复推敲《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

最后用“敲”,理由是:

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敲门表明贾岛是一个懂礼貌的人);2.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

现在人们就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6水浒传

▲作者:

元末明初施耐庵

▲《三国演义》罗贯中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

▲水浒故事:

武松打虎杨志卖刀

人物

故事

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拳打镇关西

林冲

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棒打洪教头

武松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宋江

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浔阳楼题反诗

李逵

浪里斗白条探穴救柴进中州劫法场

▲水浒成语:

哀鸿遍野妻离子散

逆来顺受官逼民反

忍无可忍逼上梁山

劫富济贫铤而走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替天行道志存高远

7名人

王冕元末明初画家、诗人。

谈迁明末清初史学家《国榷》

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

徐霞客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昆虫记》

莱特兄弟美国发明飞机

陶行知我国人民教育家《人有两个宝》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

作品:

《母亲》《童年》《在人间》

《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

《海燕之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告诉我们:

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伊索古希腊奴隶公元前6世纪《伊索寓言集》

人物

(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王冕

(武艺高强、谦虚有礼、足智多谋)的林冲

(盛气凌人、目中无人、欺人太甚、

傲慢无礼、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洪教头

(坚持不懈)的李时珍

(孜孜不倦)的爱迪生

(坚持不懈)的齐白石

(热爱科学、无私奉献、造福人类、舍生忘死、

锲而不舍、百折不挠、不屈不挠)的诺贝尔

(不屈不挠、持之以恒、自强不息、

名垂青史、奋笔疾书)的谈迁

(勇于探索敢于实验、注意观察)的富兰克林

(顽强乐观、敢于拼搏)的恩科西

(人民衷心爱戴、伟大和蔼可亲)的邓小平爷爷

(力大无穷、为民除害)的后羿

(美丽善良、舍己为民)的嫦娥

(奸诈贪婪)的逢蒙

(认真严肃、锲而不舍)的贾岛

(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迷恋昆虫)的法布尔

(教学有方)的田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