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9002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是

A.转变教育的发展B.转变经济的发展C.转变科技的发展D.转变文化的发展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A.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B.德育为先C.能力为重D.全面发展

3.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

A.民主法治B.爱国主义C.自由平等D.公平正义

4.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

A.热爱学生B.注重礼仪遵守公德C.集体主义D.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5.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

A.最合适的教育B.最优质的教育C.最先进的教育D.最特殊的教育

6.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锐意创新的品质是

A.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B.团结协作C.为人师表D.廉洁从教

7.提出“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8.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

A.复杂性B.示范性C.灵活性D.创造性

9.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传授知识C.发展智力D.陶冶情操

10.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立即指示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抽象直观D.言语直观

11.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学内容B.教学目的C.教学质量D.教学手段

12.当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特朗普制

13.教师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擎领地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

A.比较结课B.归纳结课C.活动结课D.悬念结课

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法B.陶冶法C.说服法D.锻炼法

15.个体生长过程有两个高峰,其第二高峰

A.乳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

16.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A.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

B.德育为先,教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C.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D.德育为先,教师为本,知识为重,终身学习

17.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学习方案是

A.学习策略B.学习目标C.学习过程D.学习内容

18.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情感B.意志C.感觉D.气质

19.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捕捉基本信息,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存在某些心理异常状况并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的方法是

A.心理测量B.环境适应判断C.症状观察法D.自然实验法

20.教师利用班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改变学生态度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B.榜样力量C.奖励与惩罚D.群体约定

二、判断题

1.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A

2.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A

3.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是我省华夏历史文明A

4.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它不具有强制性,所以适龄儿童少年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B

6.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A

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教师个人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过程。

A

8.学校和社会联合,营造家庭教育氛围,是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A

9.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A

10.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

11.教师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B

12.新课程改革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

13.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的结论甚于研究的过程。

B

14.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于学校赋予教师管理学生的权力。

B

15.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不稳定性,并且有高低、好坏之分。

B

16.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区别。

A

17.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个基本原则。

A

18.课堂心理气氛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对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B

19.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少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B

20.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

A

三、案例分析题

1.河南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王生英,2004年当选为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

王生英同志的丈夫王河生在东北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

一个工程下来,收入相当可观。

丈夫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家与王老师商量:

“咱们一块到东北吧!

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

”她劝丈夫说:

“谁不知道钱多了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

可咱能为了钱,撇下这些孩子吗?

我们山里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呀!

山里雨水多,校舍破旧,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

为保证学生安全,她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评价。

2.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有—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老师和蔼地问:

“为什么呢?

”“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

”孩子说出了原因。

“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

”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

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请用教育学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四、论述题

1.论述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作文题

“读书……书读得越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根据所给材料以“书”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作文。

要求:

立意明确,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选择

BABDAACBADBCBCDCADCD

判断

√√√×√×√√√×√×××√√××√

案例

(1)案例中王生英老师面对丈夫的计划,认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这体现了她高尚的职业道德。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显然,王生英老师依然达到这一层次。

(2)案例中最后提到王老师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天职,也体现了其爱岗敬业的精神。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王老师的举动就是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生动写照。

(3)王老师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从她身上,我们可以找出自己在施教过程中的不足,学习其高尚的精神,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坚守岗位、关爱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

(1)案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的回答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民主平等的特点。

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体现了课堂民主的氛围,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

(2)该案例中的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这体现了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在于构建学生主体。

并且,自主学习也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案例中的教师学习,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论述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

①头脑风暴法;②直觉思维训练;③发散思维训练;④推测与假设训练;⑤自我设计训练。

 

2011年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真题及答

2011年河南特岗教师考试真题

一、单选题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A.70周年B.80周年C.90周年D.100周年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A.物质前提B.主导作用C.发展动力D.决定作用

3.“活到老学到老”反映了现代教育特征是()

A.终身性B.公平性C.大众性D.未来性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

A.及时性原则B.前瞻性原则C.预见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

5.创造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技能D.创新意识

6.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是利用了()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7.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抽象直观

8.记忆效果最好,精力耗费上最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A50%B100%C150%D200%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

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教学设计最先考虑的问题是()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环境

11.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A自制性B、自觉性C、果断性D、坚持性

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

13.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得出的智力理论是:

()

A、二因素论B、层次结构论C、三无结构论D、多元智力论

14.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

15.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形式是:

()

A、深思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场依存型

16.注重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培养的课程类型是()

A研究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基础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17.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疏于学习中的()

A定势B正迁移C记忆D负迁移

18.对同一类型的问题寻找不同类型的答案可以培养学生具有()A活动性B独创性C目的性D交通性

19.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方法是()

A说理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

20.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感情想法的学生,有效地行为改变方法是()

A肯定性训练B全身松弛训练C系统脱敏法D改变认识法

二、判断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

2.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

3.义务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教育。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

6.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规范效力及执行方式都是相同的。

()

7.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

8.最早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

9.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不同步的。

()

10.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

11.学生的学习是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

()

12.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13.学会调适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14.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

()

15.定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

16.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

17.从抵制不良行为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18.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只要求“生活世界”,不要求“科学世界”。

()

19.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诱因。

()

20.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

()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案例分析题

1.小刘以优异的成绩应聘为某中学特岗教师,她一到岗能够认真讲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她还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她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但是,她不能容忍学生不认真听讲,对个别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经常采用罚站,甚至不许进教室听课等方式惩罚他们。

请运用教室职业道德的知识来对刘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2.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待到教室而被老师批评和惩罚,上初中后他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没有批评他,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

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惯,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五、作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正式建党,所以2011年正好是90周年。

  2.B[解析]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

影响人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而教育,从逻辑上讲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因素,是可以控制的特殊因素,与那些产生自发影响的环境因素相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A[解析]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4.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

  5.B[解析]创造力是以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以非智力因素为动力,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一种综合力。

  6.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

与之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注意稳定性的内部条件;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是注意稳定的外部条件。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一般成人能同时把握4—6(3-7)个没有意义联系的对象。

注意的广度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而扩大。

同时,个体的情绪对注意的广度也有影响,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

  注意的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

如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

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要求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

同时,注意的转移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

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

  7.B[解析]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它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而非实际事物本身。

所谓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

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

  8.C[解析]研究证明,过度学习能提高保持的效果,减少遗忘。

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进行到刚刚能回忆起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学习。

一般来说,过度学习所用时间以150%为效果最佳。

这样既不浪费学习时间,也能取得好的保持效果。

  9.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它的颁行,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

  10.A[解析]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11.A[解析]意志的自制力就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意志品质。

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任性的人自我约束力差,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常常为情绪所支配。

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到困难或情况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12.B[解析]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拉;是鼓励而不是压抑;是启发而不是灌输。

引导而不牵拉,师生关系就融洽;鼓励而不压抑,学习就轻快;启发而不灌输,学生就会思考。

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师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的了。

《学记》要求教师既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又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13.D[解析]H·加德纳(1943-)美国心理学家,学习理论家,教育学教授。

加德纳在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他的多重智力理论,它对传统的智力理论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人的智力至少包括七种类型:

语言智力(即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数理-逻辑智力(即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力(即凭知觉识别距离、判定方向的能力)、音乐智力(即对音律感受、欣赏、表达能力)、身体-运动智力(即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交往智力(即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以及自我认识智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加德纳的思想对美国进步教育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智能的结构》出版后的15年里,多重智力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美国的课堂教学中。

  14.C[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课外活动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

小组活动主要包括:

①学科小组。

②技术小组。

③艺术小组。

④体育小组等。

  15.C解析]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

题干所指的是冲动型认知方式。

  16.A[解析]本题的解答属于典型的题支和题干有相符内容的题目。

大家看,题目中的“探究态度”和题支A项中的“研究型”一词意思相关,所以选项选A。

这是最常见的出题方法。

出题人当然不能让选项和题干有完全相同的词语,于是这样“含蓄型”的便是大多数。

  17.B[解析]定势是一种就有的习惯对新行为获得的影响,英语知识不是习惯,因此不是定势。

记忆是一种能力与这道题目无关。

在心里学里,迁移一次的意思就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符合本题所述的意思。

  18.B[解析]活动性是指让学生参与某种亲身的体验。

目的性的培养属于旧课程思想方法,新课程不再提倡目的性,因此该题不能选该项。

交通性适合正确答案相关的迷惑选项。

本题所述是培养学生独创能力的方法,因此选B。

  19.D[解析]该题四个选项是四种德育方法。

说理是讲道理培养道德观念。

榜样法是引导学生像某个榜样人物学习,而陶冶法是使学生在某种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的接受某种道德观念。

锻炼法是使学生参与实际的活动,苍耳学会到的实践,本题所述是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因此选D。

  20.A[解析]全身松弛训练主要是用在学生压力较大需要放松时,系统脱秘法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但是主要是帮助人去掉某种不好的习惯,表达想法和感情需要鼓励,因此是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训练即可,所以选A。

二、判断题

  1.√

  2.√

  3.×

  [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4.√

  5.√

  6.×

  [解析]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

执行方式不同:

教育法规的执行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得违反。

而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式主要是依靠行政力量或党的纪律,运用号召、宣传、教育、解释、动员等方式贯彻实施,其强制力是有限的

  7.×

  [解析]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不可能什么都会,学生也不可能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好。

  8.√

  [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班级授课制”的真正奠基者。

他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对班级教学的实践作了总结和归纳,并对班级教学的特点、功能、应用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9.√

  10.×

  [解析]激情:

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

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

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

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11.×

  [解析]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

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量地接受间接经验。

  12.√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以教师活动为主,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注入式教学。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13.√

  [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

第一是学会调适。

学会适应就是要矫治错误的行为,养成正确的适应行为,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就是要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第二是寻求发展。

就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责任,扩展生活方式,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良好的社会功能,过积极而有效率的生活。

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础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14.√

  [解析]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为了使儿童受教育权利落到实处,作了切实的规定。

要求: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要求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5.×

  [解析]定势是长时间解决相仿问题形成的思维及行动习惯,所以定势在解决新问题时,可能会因遇到相仿的问题而快速解决,也可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老办法而遇到更大的困难。

因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