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951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docx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精选

 

2.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

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的道理的?

答: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体现在温总理的讲话中就是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符合国情的要求。

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要不搞“形象工程”,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温总理要求各级政府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政府履行好职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就要求政府必须要充分的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其核心是能源节约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请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推进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建议。

(12分)

答: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改变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推动事物的发展。

(可替换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坚持创新)多开发节能降耗的新发明、新设备。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要求我们准备走艰难的路。

要不断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

让人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

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

5、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

世博会是展示台: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世博会是大课堂:

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

世博会是助推器:

1933年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答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体现我国人民的一种正确认识,有利于改善当前人与环境的紧张关系,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

“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

7.材料: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

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答: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9.北方某县地处城市边缘的山区,山多地少,长期以来只从事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越种越穷。

近几年来,他们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

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实际,一方面修筑公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会农民科学种植,发展起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生产,对蔬菜进行真空保鲜包装,销售到周边大中城市,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又聘请科技人员,引进高新技术办起了蔬菜、药材加工厂。

为了使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组织起上万人的专业销售队伍,该县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

答: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是该县农民能够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

②从当地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本地的实际,修筑公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反季节蔬菜和中药材,发展当地经济。

③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该县充分研究市场,深层加工,组织销售,培训科技人员等,都是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10.材料一:

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

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

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

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答:

①从材料1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11、材料一:

我国是一个土地沙化非常严重的国家,目前,土地沙化面积达169万平方公里,并且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导致我们沙化土地蔓延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利益驱动下的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材料二:

面对土地沙化蔓延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对防沙事业日益关注,全民防沙治沙意识明显增强。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的工作从此进入法制化轨道.。

通过努力,我国的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观点的(6分)

答: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按规律办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我国土地沙化的面积不断扩大就是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

(3分)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我国在治理沙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是利用规律的表现。

(3分)

12、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有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答:

.①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分)

②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分)

③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最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分)

④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2分)

13、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

但农民土地却被征用滥占严重,从1996年至2002年,我国年减耕地1027万亩,仅2003年我国耕地面积就减少了3800多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就达343.7万亩,比上年增长17℅,同时由于人们对耕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我国现有耕地退化、沙化、酸化和盐渍化速度惊人。

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答案: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经济的发展和对土地的利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的减少,又会影响到农业的基础地位,影响到经济的长远发展。

③联系是多样性的,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做到既顾全大局,又重视局部。

注重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考虑到耕地问题可能带来的极大危害。

反对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4.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外交工作贯穿一条主线即全力为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去年下半年以来,外交部门协同国内有关方面大力加强经济金融外交工作,积极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

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和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会等国际会议.全面介绍中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表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诚意与决心,也表达了中国为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作出新贡献的诚意与决心。

运用“重点论”和“两点论”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须简述原理,后结合材料)

答案:

①重点论是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是指同时要注意和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简述原理)

②在错综复杂的外交工作中强调“贯穿一条主线”,体现了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同时强调“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体现了看问题、办事情要做到统筹兼顾,这既分清了主次,又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结合材料)

16、材料: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

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答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17.材料: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答:

①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

②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人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也表明人在砥砺自我中实现成功。

18.材料: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

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5万名各界代表在具体减排目标和资金等两个议题上争吵不休。

发达国家认为:

地球只有一个,发展中国家须“行动起来”参与减排活动。

发展中国家则认为:

气候恶化都是发达国家造的孽。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本次峰会。

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行动目标。

发达国家向中国提更多要求是不合理的,中国采取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谈判余地。

运用价值观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相关观点进行评析。

答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2分)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自觉站在人民的共同利益立场上。

(2分)

☎变式训练

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简要说明倡导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现实意义。

19.(2009·天津,13)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

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①市政府的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③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20、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

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

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热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7分)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1、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从开始至今已经有一年半了。

危机从美国的金融市场开始,迅速波及全球,并造成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全球经济衰退。

鉴于金融体系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奥巴马政府领导下的财政部则在2009年3月制定了《金融改革框架》。

文件的目标是帮助美国尽快走出次贷危机,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进行金融制度改革?

答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6分)

②美国由于自身金融制度存在问题等因素,爆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严重衰退。

美国进行金融制度改革,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生产力发展。

美国进行金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帮助美国尽快走出次贷危机,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4分)

22、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民生问题是新的亮点。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可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答案。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哪些观点。

(10分)

答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国家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

(5分)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国家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国家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权益。

(5分)

※变式训练

1、请简述上述材料中“依靠人民群众共渡难关”和“民生亮点”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23、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98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超过9%,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GDP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也有人认为:

"GDP并不能涵盖一切,追求GDP快速增长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专家指出:

“不能不要GDP,也不能只要GDP”。

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阐述为什么“不能不要GDP,也不能只要GDP”?

答: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不能不要GDP”。

(3分)

(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3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困难和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不能盲目追求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只要GDP”。

(4分)

24、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理论创新看做永葆自己生机活力的根本,而理论创新是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在世纪之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伟大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纲领和理论指南。

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条基本规律。

请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坚持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原因。

(8分)

1

(1)①物质与意识存在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理论只有与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指导作用。

(2分)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绝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破除思想僵化,进行创造性思维,使理论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创新。

(2分)

25.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政府、企业则持续上升。

国际经验表明,居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会严重影响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的合理结构,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国民收入分配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用对立统一的原理,说明在我国积累和消费关系。

答:

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统一性表现在:

积累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再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

矛盾表现在: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反对片面积累过多和消费过多,因为积累过多造成消费萎缩,内需不足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实现受阻;消费过多,最终也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

积累和消费不可偏废其一。

26.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四大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几位网友通过"民生热线"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甲:

子女升学是涉及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政府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乙: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教育的发展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无多大意义.

假如你参与了上述讨论,请从唯物史观角度,就解决民生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依靠人民,调动人民群众主动性创新性.

②遵循生产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