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26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docx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

Companynumber:

【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

血透室院感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说明)

得分

布局合理,治疗室、水处理、处置室、办公室、更衣室、接诊室、候诊室、库房等分开设置,使用规范,标识明确

10

科室建立健全合理的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到位

5

对透析机定期消毒,透析器、透析管路一次性使用。

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记录规范

10

使用的一次性物品、透析液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及临床使用许可证,使用规范

5

医务人员定期体检,注意无菌操作与个人防护。

工作人员上岗应更衣、换鞋、戴帽子、戴口罩、严格洗手

10

病人在进入血透前需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感染性疾病的检查,并定期复查,有传染病的不得收治

5

清洁区(透析治疗间、治疗室)每月有空气培养。

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有卫生学监测,每月有分析、记录

10

每月对透析液、反渗水进行检测细菌菌落数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菌,不合格有记录

10

透析病人每日监测体温,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要找原因,送血培养并做相关检查

5

药物包括肝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应现用现配规范保存

5

十一

每日空气常规消毒二次每次一小时有累计、擦拭记录。

10

十二

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符合规定标准。

无过期物品,(一次性物品、无菌物品、消毒剂)

10

十三

拖布分室使用,有标记,悬挂晾干。

垃圾分类处置(医疗垃圾、生活垃圾、传染性垃圾分开)

5

合计

100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有消毒隔离制度

10

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原则,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明确,有实际屏障,严格分区管理

10

所有手术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进入手术室时要求更衣,帽子应将头发全部遮盖,出手术室穿外出衣及换鞋。

当手术衣被污染时,应更换

15

病人平车应用交换车轮并保持清洁,平车上铺的单子,一人一换一灭菌。

5

麻醉导管及面罩一次性使用。

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

5

严格限制进入手术室人数,手术参观人数不能超过4人,手术间的门除物品及人员通过时均应关闭

10

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30㎝×50㎝,金属包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

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注明灭菌日期。

包布干净无破损

10

无过期物品包括无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指示卡等

5

每月做手术间、无菌敷料室等空气培养、刷手涂抹培养,物体表面涂抹培养及使用中灭菌物品抽检培养,不合规矩有分析记录。

10

做好手术室温度、湿度的监测并记录

5

十一

各室拖布有标记,悬挂晾干

5

十二

垃圾分类处置符合要求

5

十三

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符合规定标准

5

合计

100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有消毒隔离制度

10

病室卫生清洁卫生、定时通风,温度、湿度适宜

10

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

10

使用中的消毒药液符合规定标准

10

床单位保持清洁,母婴出院后其床单位及时消毒处理

10

工作人员呼吸道、皮肤无感染性疾病

10

值班人员指导家属陪住人员应穿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接触婴儿

10

拖布及时清洁与消毒并悬挂晾干

10

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处理

10

无过期物品:

如无菌物品、一次性物品、消毒剂等

10

合计

100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有消毒隔离制度

10

布局流程合理,分限制区、半限区、非限制区。

各区严格管理

5

产房清洁卫生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应达到医院Ⅱ类标准(≤4cfu/15分钟)设隔离待产室、产房

5

手刷、干手小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

5

灭菌包不得超过30㎝×30㎝×50㎝,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注明灭菌日期。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除去外包装后放入无菌物品存放柜内

15

每日空气消毒并记录。

每月有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洗手涂抹培养

10

待产床有防水单、被服一人一用一更换。

产床及待产床每人用后消毒擦拭

10

无过期物品(灭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物品、药品、指示卡等)。

包布干净无破损

10

各室拖布有标记,悬挂晾干,及时清洁、消毒

5

垃圾分类处置符合规定标准

15

十一

按规定做好胎盘的处置,传染病人的胎盘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密闭及时运送焚烧。

10

合计

100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有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5

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符合规定标准

5

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后工作台面、诊椅、诊室进行清洁消毒

5

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戴口罩、帽子、护目镜、防护面罩、医用手套一人一换,更换时洗手

10

口腔科器械接触破损黏膜、血液,穿破口腔组织的(手机、车针、扩大针、牙钳、解剖刀、挺子、骨凿、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根管器械、等)必须灭菌

10

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培养每季度一次监测有分析记录

10

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为24小时,标明开启日期、时间

10

麻醉药品开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2小时,抽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5

消毒锅有生物监测,每有一次,有记录

10

各室每日紫外线消毒并有记录(消毒时间、累计时间、擦拭记录、签名)。

紫外线灯管半年监测一次,有记录

10

十一

复用的口腔器械须先去污染、加酶浸泡、清洗、注油,然后再进行灭菌

10

十二

拖布分室使用,有标记。

垃圾分类处置符合要求

10

合计

100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有消毒隔离制度

10

各室每日紫外线消毒二次并有记录(消毒时间、累计时间、擦拭记录、签名)。

紫外线灯管半年监测一次,有记录

无过期物品:

一次性物品、消毒剂、试剂等

10

操作台及各种物体表面、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并记录

10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鞋套

10

采血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0

使用中消毒液浓度符合规定标准,消毒缸每周清洁灭菌2次,不得过期使用

10

使用后的吸管、试管、玻片等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锐器放入防渗漏锐器容器内

10

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种、毒种、保养液等,必须就地无害化处理,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10

各室清洁卫生。

10

合计

100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有消毒隔离制度

10

布局合理,清洁区做好空气消毒并记录

10

输血科使用的试剂必须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并建档登记

10

必须严格按卫生部下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

10

保持环境清洁,清洁桌面、地面2次/日,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台面应用1000—2000㎎/L有效氯消毒处理

10

储血冰箱禁止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每季度对冰箱内壁进行生物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和霉菌

10

工作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要按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5

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0

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符合标准,无过期物品(一次性物品、血制品、消毒剂、试剂等)

10

清洁区各室应达到医院Ⅱ类环境标准。

每季度有空气培养、物体表面涂抹、医务人员手涂抹培养

10

十一

拖布分室使用,有标记,及时清洁、消毒

5

合计

100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有本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到位

10

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洁,进入无菌区必须戴口罩、帽子,穿工作鞋

15

灭菌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包布干净无破损

10

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消毒剂、指示卡)等。

10

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物品采样培养,并记录备案

15

使用中的消毒液要达到有效浓度。

符合规定标准

10

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有明显标识,每日清洗消毒并记录,分区存放

10

拖布分室使用,有标记,悬挂晾干

10

各室每日紫外线消毒并有记录(起始时间、累计时间、擦拭记录、签名)。

紫外线灯管半年监测一次有记录

10

合计

100

治疗室、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有本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到位

10

无过期物品:

(无菌物品、消毒剂、一次性物品)

10

医护人员进入室内衣帽整洁,着装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

无菌物品存放柜每日清洁,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柜内。

一次性物品去除外包装分类摆放

10

注射、抽血一人一针一巾一带,每注射一人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0

抽出药液,开启的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溶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无菌包、无菌槽注明开启日期、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无菌干燥镊子罐4小时更换,并注明开启时间,其它容器每周灭菌、更换2次

15

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治疗室治疗车上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5

各室每日空气消毒二次并记录,每季度空气培养一次。

10

各室拖布有标记,悬挂晾干,及时清洁、消毒

10

消毒剂使用有配置、监测记录

5

十一

垃圾分类处置按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处理。

并保存相关记录

10

合计

100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表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有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5

室内布局合理,分清洁区、诊查区、洗涤消毒区。

诊查床单每天更换,有污迹随时更换

5

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包括内镜的清洁、消毒与灭菌、使用中消毒液监测)

10

工作人员操作应穿戴工作服,防渗围裙或外衣、戴口罩、帽子、手套,一副手套只限一人用

5

胃镜、肠镜、气管镜要分室操作,清洁消毒工作应当分槽进行。

灭菌内镜的治疗应在手术室进行

5

进行内镜诊治前需对病人做肝功三项、乙肝五项等检查,澳抗阳性有隔离措施,分时间段进行操作。

5

内镜清洗消毒符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要求》:

1、流动水冲洗,两头刷3次→酶灌洗→水洗→消毒→水洗;2、内镜及附件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l0分钟;3、消毒液浸泡的灭菌内镜用无菌水冲洗,消毒液浸泡内镜用流动水冲洗,各腔孔冲洗干净、沥干。

30

每月对内镜生物学监测,消毒后内镜细菌菌落数必须<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内镜无细菌生长

10

内镜室每天有紫外线消毒,每月有空气培养,物表、手卫生培养一次,并有记录;

5

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毁形,锐器放入防渗漏的容器内,按垃圾分类处置

5

十一

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消毒剂、一次性物品)

5

十二

使用中消毒液(戊二醛、含氯消毒液)浓度符合标准做好配置和监测工作并记录

5

十三

各室拖布分开使用,有标记、悬挂晾干、及时清洁消毒。

5

合计

100

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

项目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及防护、手卫生等知识(提问一人)

10

病房环境整洁无污迹,空气新鲜无异味。

患者的安置原则为: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20

不在病房走廊清点被服。

病人被服清洁,按要求时间换洗

10

被褥、枕心定期更换清洗,床垫污染后及时进行处理

10

床单元整洁干净

10

地面湿式清扫拖布及时清洁消毒

10

病人出院应对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并有记录

10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按要求进行清洁、消毒作好记录

10

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符合规定标准

5

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符合《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

5

合计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