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184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

《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docx

无为严桥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无为严桥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I卷(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下图示意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东半球

D.西半球

.X和Z纬度相差约1°,X、Y、Z的纬度大于回归线的数值,且甲、乙、丙、丁降水相当。

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

A.甲B.乙C.丁

D.丙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3~5题。

3.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地形   D.人类活动

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C.d>e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5.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D.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

下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

当北半球发生白夜现象范围最大时,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在几内亚湾上的游轮欣赏落日余晖

B.在法国南部的海滩“沐浴”午后阳光

C.在西湖感受“二月春风似剪刀”

D.在鄱阳湖观“落霞与孤鹜齐飞”

7.图示时刻,下列有关图中各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位于A点正南方位

B.漠河还没开始出现白夜现象

C.D点比漠河先迎接日出

D.阿勒泰地区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天中最大值

下图为某月北纬30°附近海平面气压

分布折线图(单位:

百帕),读图回答8

~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中心中,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

A.②B.①C.③D.④

9.甲、乙、丙、丁四地有世界著名河流,关于该月份这些河流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冰雪融水达一年中最少B.乙地—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

C.丙地—大部分河段结冰D.丁地—为枯水期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

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回答以下10—12题。

10.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11.

12.近50年来,①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是

A.云量增加B.环境污染C.人口增加

D.气候变暖

读我国华南某河流下游剖面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河水位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是

14.当河水位于最低水位时,该河流的河口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水土流失B.滑坡C.凌汛D.咸潮

读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图(图16),据此回答15-17题。

15.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洋流与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B.图中③属于寒流,该洋流经过处等温线凸向低纬方向

C.图中④洋流的形成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D.图中⑤处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

16.科学家在大西洋发现巨大漂浮垃圾带,该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约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小块塑料构成,大量垃圾在此聚集的原因是

①洋流循环运动带来②塑料在自然状态下难以降解

③人们不断向海洋排放垃圾④海水自我净化能力差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17.①暖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暖流,与该暖流强大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A.北赤道暖流的汇入

B.东北信风吹入暖水,使墨西哥湾形成高温海水,流出强大暖流

C.受南美大陆轮廓影响,南赤道暖流分支的汇入

D.极地东风的吹拂

图6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

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1月输

送的泥沙少于7月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19.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丁B.

乙C.丙D.甲

下图为北半球

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21.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

图8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22-23题。

22.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

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

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米

23.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湿度③坡度④坡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读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简图11,完成24—25题。

 

24.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X方向湿度减少②沿X方向热量减少③沿Y方向湿度增加④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5乞力马扎罗山地坐落于南纬3度,海拔高5895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该山地缺少④自然带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山地海拔高度不够,故无法存在该自然带

B.本该存在该自然带的区域因热量条件不足,由积雪冰川带取代

C.本该存在该自然带的区域因水分条件不足,由高山草甸带取代

D.人类过度樵采,导致植被大面积被毁,最终该自然带缺失

无为严桥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答题卡

学校班级: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座号:

________

------------------------------------------------密-------------------------------封------------------------------线-----------------------------------------------------------------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读图综合题(共50分)

26.图19中A点纬度为75°、北京时间为某日8时,且A点在晨昏线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此时图中①点的时间为时。

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根据图示条件判断,地球上有极夜现象地区的纬度范围是

;此时新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4分)

(2)简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2分)

(3)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简述此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分)

(4)若图中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扩大,则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选择填空)(2分)

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正值雨季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C.南极中山站(69°22′S)为极昼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27.读某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1分)

(1)图中P、Q、M、N四点中,表示高空的是________,表示近地面的是______。

(2分)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冷却的是,受热的是。

所形成的热力环流圈流动方向是(从冷却点开始)。

(3分)

(3)当P点气压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黄土高原上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B.我国北方地区多风沙、扬沙天气

C.华北平原上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D.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沿岸居民正在积极地防洪抗灾

(4)每年3—5月,印度有段持续高温时期,原因是受

(3分)

此时我国近地面受点气压控制。

(1分)

28.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

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

材料二图8-1是徐霞客旅游线路示意图。

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

有游记为证: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

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1)据材料二和图8-1说出徐霞客的贡献及文中提及的两个地貌景观名称。

(4分)

(2)据材料三判断A、B两处哪一个是此类地貌类型,据图说出证据。

(4分)

(3)材料四为此类地貌中一种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形成过程。

(6分)

 

(4)截止到2011年底,按照国家新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为贫困人口,而酉南地区则占我国贫困人口数的40%左右。

材料五为我国西南某地农业景观图,这种地理环境可形成一种典型的贫困类型。

据材料五为这种贫困类型命名,并据图指出这种贫困产生的原因。

(3分)

29.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13甲图为西藏色林错流域筒图,乙图为1979-2006年色林错流域气候变化图

材料二:

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内流区。

监测表明,色林错湖面面积从1975年

的1621.77平方千米增长到2008年的2171.46平方千米。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色林错的主要补给水源为________和________,色林错流域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

(3分)

(2)结合材料二及色林错流域气候变化图简述1979-2006年色林错流域气候变化的趋势并

分析色林错湖面积变大的原因(6分)。

 

(3)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色林错成为咸水湖的原因(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C

A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D

B

C

D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A

D

C

 

 

 

 

 

1【解析】在x纬线上,海拔500米以上的某地气温为b,而在z纬线上同样气温为b的地点的海拔在500米以下,说明越向南气温越低,所以为南半球。

【答案】A

2D甲乙位于沟谷的南坡,丙丁位于北坡,北坡的光照强于南坡。

丙与丁相比,海拔高于丁,大气更为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类似)。

题中告诉四地降水差不多,也就是排除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3【答案】B

【解析】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即纬线方向延伸)

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4【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

溉比②有利,d

5【答案】C

【解析】若此时A地多云,在A处南侧有一个低压槽,形成一个暖锋,A处即将暖锋过境,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6解析:

由白夜概念可知,发生白夜的原因一是大气散射作用,二是昼长夜短,且夜特别短。

图示时刻,北半球发生白夜范围最大,则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A点地方时为0时。

图示时刻法国应为黄昏时刻,B错;几内亚湾处于黄昏,A正确;此时为6月22日前后,C错;在鄱阳湖观“落霞与孤鹜齐飞”描述的是秋季景观,D错。

答案:

A

7解析:

图示时刻为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此时太阳位于A点正北方,漠河正处于白夜区,D点位于晨线,比漠河早迎来日出,A点处于午夜,阿勒泰地区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天中的最小值。

答案:

C

8【解析】①位于印度半岛上,气压较低,因此①为印度低压,是由于夏季陆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

【答案】B

9

1号曲线是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因为两极的植被少,冰川多,反射量大

2号曲线是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因为云层不稳定,所以曲线的曲度不固定

3号曲线是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理同1号曲线,两极不会吸收很多的辐射

4号曲线是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赤道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最大,依次向两极递减

第10题由此得出C

11

12【解析】由于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减少,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减少。

【答案】D

13A

14D

15B

16C

17D

18

19【解析】根据河道的宽度,可以判断该河大致由甲乙流向丙丁,受地转偏向力和河道弯曲形状影响,河岸受侵蚀作用的强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丙乙甲丁,因此泥沙堆积最严重的是丁。

【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A

22

23【解析】图中可以看出,低纬地区的山地林线较高,尤以乞力马扎罗山、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较高,而高纬地区的山地林线较低,表明山地林线与气温、降水有关。

【答案】A

24D

25C

26.(10分)

(1)1615°S,180°75°N~90°N(或75°N到极点)从0°向东到180°

(4分)

(2)南纬15°最大为90°,由南纬15°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3)此期间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75°N以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2分)

(4)CD(2分)

27(共14分)

(1)P、M(2分)N、Q(2分)

(2)M(1分)P(1分)P→M→N→Q(2分)

(3)C(2分)

(4)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角增大;雨季没有来临,晴天多;北部山地的阻挡作用,不利于热量散失(3分)M(1分)

∙解析:

图中四点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高低压区域,有两点为近地面,另两点为高空,高空气压值应低于近地面,则PM为近地面,NQ为高空。

P气压高于M,则P为高压中心,是由于空气冷缩下沉形成的,则M为受热而形成的近地面低压。

P为冷高压,则当其控制我国时,为我国的冬春季节,北方地区多风沙天气。

此处易错判为副高,一定要注意副高不是由于热力作用形成的。

28【答案】

(1)对岩溶(喀斯特)地貌的考察(2分)典型地貌:

石林、孤峰、溶洞(3选2,每点2分,共4分)

(2)A(2分)A为众多的封闭、密集的等高线为孤峰形成的峰林,河流为间歇河(明河暗河)(2分)(或B处等高线较稀疏、为不闭合的曲线)(2分),为高原(2分)(3选2,共4分)

(3)此地最早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纯净的石灰岩;后地壳上升为陆地,石灰岩受到挤压破裂;形成水乎和垂直的裂隙;气候炎热多雨:

流水顺裂隙溶蚀岩石形成石林地貌。

(每点2分,共8分)

(4)喀斯特式贫困(2分,合理即得分),原因:

耕地不足,土壤贫瘠,地表水、地下水匮乏,石漠化严重(4选2,每

个2分,共4分)

29

(1)高山冰雪融水(1分)大气降水(雨水)(1分)陆地内循环(1分)

(2)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年积雪天数减少;年降水量增多;气候总体趋向暖湿(任意3点得6分).

原因:

该区域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加(2分);同时蒸发加剧,大气降水增加,湖泊补给水源增加(2分)。

(3)色林错流域属内流区,气候干旱(2分),河流的补给较少而蒸发旺盛(2分),盐分通过径流被带入湖泊后不断积累(2分),最终形成咸水湖。

(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