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敬亲事迹材料五篇.docx
《孝老敬亲事迹材料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老敬亲事迹材料五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孝老敬亲事迹材料五篇
孝老敬亲事迹材料五篇
【篇一】
**,**县**镇二龙山村村民。
从小就被亲生父母抛弃,由养父母将其含辛茹苦的养大。
小学六年级,由于家里条件实在艰苦,**主动辍学。
看到疾病缠身的养父母她心如刀割,下定决心好好照顾这个家照顾好父母。
二一岁那年,**结婚了,婚后不到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降临在这个家庭,他的丈夫就被确诊为尿毒症,就在那一刻家庭的重担泉压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她咬牙奔波在家和医院之间,为了给丈夫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不少的外债,这样也没能挽回丈夫的生命。
一年后,丈夫去世了。
这时,养父母年岁已高,父亲患上了脑血栓、糖尿病综合症,母亲换上了股骨头坏死加上肌肉萎缩,面对两个没有劳动能力且不能自理的老人,**没白天没黑夜的干活挣钱的同时还得照料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
因父亲患糖尿病需常年打针,为了节省钱她去药店批发回药,用自己的手背学会了打点滴,学会了打肌肉针。
父亲糖尿病后期脚趾溃烂,后来整个右脚都烂掉了,每天需不间断的换药、擦洗,每天护理看着父亲疼的额头滴落的豆大的汗珠她心如刀割,但坚强的父亲一声不吭。
母亲因骨骨头坏死瘫痪在床不能自理,两个人都需要她时刻照顾,那段时间本就弱不禁风的**一下子暴瘦到80多斤,尽管这样她还是尽可能的照顾好老人,为他们做松软可口的饭菜,而自己却经常忙的吃不上饭。
一次父亲哽咽着对她说:
闺女,你给爸和妈买点农药喝了让我们死了算了。
疼痛爸和妈能忍,但是你太累了,爸和妈不能就这样拖累你呀!
她嚎啕大哭:
爸,妈,你们虽不是我的亲生父母,但是你和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这样做是应该的呀,只要有你和妈在一天,我就是个有家的孩子呀。
父母老泪纵横,几个苦命的人的心紧紧依偎在一起。
三年后,慈爱的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此**和妈相依为命。
去年,**的母亲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用女儿的孝道和亲情送走了养父母,传递着尊老爱亲的孝悌家风。
【篇二】
在她24岁的时候,她的公公婆婆,在当时还只是她最好朋友(还说不上是对象)的父亲母亲同时被汽车撞了。
她看到两个长辈病人在生死线上的痛苦挣扎,看到朋友的绝望和无助,她不再顾忌世人的眼光,不再顾忌旁人的冷嘲热讽,毅然决然每天去医院帮忙照顾:
给病人洗漱、喂饭、按摩、烫脚、通便,将她力所能及的体力上的事情几乎都担了下来。
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一做就是半年!
在这半年里,医护人员一直认为她就是这两个病人的女儿。
每天肩扛200斤重的公公下楼锻炼公公出院了,却只能与床为伴:
瘫痪、哮喘、痴呆。
婆婆被撞也留下一些后遗症,加之还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也成了一个病秧子。
**就把家里的日常生活以及她公公每日的吃喝拉撒以及睡觉时的看护换尿垫等都揽了下来,好让婆婆放心,让丈夫安心上班。
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她每天都要找亲戚帮忙扛着她体重有200斤的公公下三楼锻炼走路,她一边扛着公公瘫痪面的胳膊,一边踢着公公瘫痪的脚,每踢一步,都是用她的脚面钻进她公公的脚跟下,用她自己的脚抬着她公公的脚一步一步往前走,一锻炼就是三个小时,而最让人担心的是,每次她扛着她公公下楼时全身都发颤,旁人看了都担心她瘦弱的身体会扛不住栽下来;上楼的时候,她需要扛着公公的同时,每上一台阶都得弯腰去搬公公的大腿往上迈,这是何等的腰酸背痛,可是她从来没有放弃,她说,她得坚持,只有坚持,她的公公才有可能尽快恢复,她的家人才有可能解脱。
就这样,他们上午锻炼,下午锻炼,晚上她还要和丈夫一起在客厅里扛着公公锻炼,一炼就到一点多,到对楼阿姨梦醒起床上厕所的时候,还能透过窗户看到两个年轻人正扛着一位老人在客厅里来回学走路。
主动承担起公公大便的任务日子每天在**的忙碌中度过,在她公公不停地哎哎声中度过,而每次她的公公嚷的不正常时,**都知道,这是她公公想要大便了,每次都需要他们戴手套用手抠,刚开始是她的丈夫来弄,可她丈夫的手又短又粗,**看她公公疼的瞪着眼睛嘶声裂肺的大喊大叫,她又不忍心了。
之后公公大便的事,她又主动担起来了,只因为她的手又细又长。
**说,其实刚开始做这一切,都是因为心疼丈夫,想替他分担,觉得这些事情如果她不做,也都是丈夫一个人的事,所以她就尽量都做在前面,她的丈夫就可以稍微省心省力。
不过后来,她跟公公婆婆之间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她愿意孝敬他们,因为他们是那么的不幸,每次她看公公傻傻的样子,就像个孩子一般,吃喝拉撒及睡觉时的看管照顾,都成了她理所应当的事情。
活着就是希望在xx年,也就是在**怀孕那一年,她的公公因为病种太多,先后做过七次手术,有三次进入重症监护,在曾经几时,婆婆和家人也曾经怀疑过是不是应该放弃,让病人、让每天为他累死累活、担惊受怕的家人都解脱,但面对自己亲人,**和她的丈夫决定:
永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照顾他。
如今,**公公被撞已经六年了,她女儿也已经上幼儿园了,每天放学就会在爷爷奶奶前唱啊跳啊耍半天,**说,每每看到这种场景,她就觉得再难再累,只要人活着就好,活着才能看到希望看到爱!
【篇三】
刚见到**时,她正在给丈夫做腹膜透析,那专注的神情,娴熟的手法,一点都不亚于专业人员。
**在**长古城中学已经从教14年。
xx年9月1日,**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晚上,丈夫**到朋友家里帮忙时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
“先到的县医院,当时只是轻微出血,他还有意识。
”**说,当第二天转到保定的医院时,丈夫颅腔里充满了血,早已不省人事。
听说要做五个支架才能补住血管的破洞,一向精明干练的**有点不知所措了,但她只坚持一条,手术必须做。
可谁又能想到,就在这几近绝路的时候,又一个惊雷在**头顶炸响,丈夫被查出了尿毒症。
“说感觉天塌了程度都不够,当时的心情用语言是形容不出来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
”**说。
医生、亲戚、朋友都劝**放弃,可她却始终坚持。
**说:
“我连一丝放弃的念头都没动过,手术必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我得对得起他,对得起儿子。
”常怀感恩之心对得起每一个好心人丈夫住院时,刚刚考上江西一所大学的儿子才到学校报到一个星期。
仿佛是有心灵感应,儿子不停地给父母打电话,可一直没人接听。
虽然堂姐告诉他父亲只是高血压住院,可儿子不放心还是从学校回来了。
**昏迷的七天七夜里,母子二人互相支撑着。
手术前,医院让交20万押金,这下把**愁坏了。
身在保定,无亲无故,一时怎么凑齐这么多钱。
紧要关头,亲戚朋友自发出钱,多则几万,少则几百,这雪中送炭的恩情,**一直铭记在心。
**在丈夫和儿子面前努力表现出坚强的一面,还经常开导他们,可她毕竟是一个女人。
“也有想不开的时候,也躲到没人的地方偷偷哭过。
”**说。
最初的那段时间,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让她整晚睡不着觉,体重从130斤降到了不足100斤。
今年48岁的**头发全白了,虽然染过,可白色的发根依然分明显。
虽然不能上班,**的单位还给他发工资。
现在每个月的开销近万元,仅靠两人每月不到四千元的工资根本无法维持,也只能四处借,拆了东墙补西墙,好在亲戚朋友都分帮忙。
如今**能坦然地面对生活,她经常说这样一句话:
大家对我们都很好,人要懂得感恩。
欠的钱一定得还清,我必须努力坚持不放弃,别人出钱出力帮忙,不能对不起他们。
有苦自己扛着学生的课耽误不得在丈夫刚刚出院时,**收到了学生们亲手叠的千纸鹤。
“王老师你很坚强”,“王老师加油”……上面写的每句话都让**感动。
在她接手之前,长古城中学初三的化学成绩在全县排倒数第二,现在每年都是前几名。
在长古城中学从教14年来,她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丈夫每天要做四次腹膜透析,为了不耽误上课,**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
中午,甚至顾不上吃饭就要回学校。
在家做腹膜透析很容易感染,**每天对丈夫接触的所有东西消毒,可还是避免不了,每次感染都要输液治疗半个月。
大家都劝她带丈夫到医院做透析,迫于经济压力,再加上去医院肯定耽误学生上课,**仍坚持自己在家做。
消毒、打针、换透析液,**的熟练程度完全比得上一名专业人员。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回家做透析不耽误给学生上课。
在另一间屋子里,整齐地码着几个装药的箱子,现在丈夫每天的用药量很大,每次去买药都有可能耽误给学生上课,**就在新学期开学前,一次性备下了大量的透析液和药品。
**说:
“初三的课程耽误不得,这些药足够用到中考之后。
”深知其中滋味欲做遗体捐献志愿者俗话说久病成医,现在的**只要一看流出的透析液颜色,就能判断出丈夫是不是又感染了,能达到这样的地步,付出了多少辛苦我们很难体会。
相对于**乐观的心态,**略显消极。
目前,**仅在亲人间做了配型测试,但没有成功。
一直没有面向社会寻找肾源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不想做肾移植手术。
**不是不想活,虽然他也会向妻子“抱怨”当时为什么救他,他只是不想再给家里负担。
**的打算是,目前就先这样维持,等儿子大学毕业了,能一起撑起这个家的时候再寻找肾源。
采访中,**突然说自己要做遗体捐献志愿者,听到这些,**先是一惊,随即说:
“好,我和你一起做。
”【篇四】
“巧珍啊,你真好,这么一大早就给公婆买烧饼回头啦!
”近日,郭庄镇杨家自然村村民**刚从六里开外的镇上回来碰见了邻居朱春英。
“公公婆婆想吃烧饼,我不早点去要耽误他们吃早饭。
家里事情多,早去早回。
”**,女,今年63岁,多年来孝敬公婆,抚养儿孙,操持家务。
大家都说她是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但她总是淡淡一笑说: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进了陈家大门,就要做好自己本分,都是应该做的,没什么了不起”。
朴实无华的语言,让人感觉真爱无价。
婆婆,蒋世荣,今年88岁,因早年脑梗中风瘫痪在床,公公96岁,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
俗话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两个加起来184岁的老人。
公婆有四个子女,因各种原因,都不能常年在身边照顾。
大儿媳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经过左思右想,她和儿子一家促膝谈心,“你们奶奶80多岁了,爷爷90多岁了,现在奶奶生病身边离不开人,这种情况也没有保姆肯来,你爸爸在家是老大,如果不回去照顾他们我于心不忍,不管怎么样都要尽到做儿媳的责任。
”“妈妈,我知道你在上海照顾我们这些年也舍不得丢下孙子回去,但是奶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孩子大了我们接送,你放心回去照顾奶奶吧!
”做通了儿子一家的思想工作,她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主动担起了照应公婆的重担。
“妈,你饿吧,我泡点藕粉给你吃吃。
”“好。
”**立马拿出藕粉用刚烧开的水调匀,村民刘万琴看见藕粉袋子边上还放着奶粉、黑芝麻糊等等,好奇地问道:
“这么多东西都是给你婆婆吃的啊?
”“是的啊,她没牙齿,吃东西不方便,所以要换着花样增加营养。
”“你婆婆有你这样的好媳妇,真是前世修来的,你尽买好东西给她吃啊。
”每天为婆婆端屎倒尿,梳洗喂饭,婆婆刚瘫痪时,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发脾气,甚至想轻生,**总是心平气和地安慰婆婆,或者讲个故事逗婆婆开心。
婆婆大小便不能起床天天用尿不湿,屎尿弄到被褥上是常有的事,但**毫无怨言,天天洗得干干净净,房间里一点异味都没有。
因婆婆长期不能起床,她每天给婆婆擦净身子,换上干净衣服和被褥。
她知道婆婆爱干净,两三天就帮婆婆洗一次头,虽然给瘫痪病人洗头非常费事,但她从不嫌烦,洗好还帮她吹干梳理好。
因为婆婆白天睡得比较多,一到晚上睡不着,她强打精神,整晚整晚陪着说话,几年如一日,**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婆婆身边,嘘寒问暖,按时按餐给婆婆喂饭,替婆婆换衣服、擦身、梳洗、倒屎倒尿、喂饭喂药,还隔三差五把婆婆硬扶起来架到轮椅上出门晒太阳,而且还根据婆婆口味变着法子做好吃的。
婆婆今年88岁了还红光满面,精神很好。
看到有人来看她,她都要夸媳妇各种好。
提起婆婆身体,满脸倦容的她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有人问她你这样做为什么?
值吗?
**总是淡淡一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只是觉得一个人应该这样做,没有什么值不值得,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不但孝敬老人,而且还是一个体贴丈夫、关心儿女的贤妻良母,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干活,为了使丈夫安心,不为家庭琐事操心,她把家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公公婆婆身体好的时候,她去上海帮儿子操持家务带孙子,把孙子刚带大上学,又义无反顾地回家照顾公婆,儿子、儿媳都称赞妈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以身作则给子女树立了尊老爱幼的榜样。
因为知道公公喜欢喝酒,不管再忙,每天吃饭,她都要像模像样准备几样下酒菜给公公。
公公因为婆婆生病,脾气变得分暴躁,常常莫名发火。
去年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丈夫因为听母亲无意间说父亲按摩重了有点疼,吃饭的时候就随便说了声,“爸爸你帮妈妈按摩的时候稍微轻一点,别把妈妈弄疼了。
”这位当时95岁的倔强老人一听大发雷霆,立马把满满一桌饭菜都给掀了,还责怪起了儿媳。
**一看这场面,拉住丈夫不要做声,把泪水往肚子里咽,默默收拾了残局。
因为公婆年纪大,身体不好,每周都有好几拨人来看望,**又毫无怨言地把招待这些亲朋好友的任务主动接下来。
丈夫只是个保安,她又没有收入,但是不管家里经济如何,她对待每一位亲朋好友都是热情周到,来客人都要准备一大桌菜,长年累月下来,亲戚朋友都很感动,也很喜欢到她家来。
一朵鲜花可以给人们带来芬芳,一个人的坚持可以撑起一个大家。
了解**的郭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孝老爱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是行善的大好人。
在丈夫心里,她是个勤劳朴素、心地善良体贴人的好妻子,在子女眼里她是个任劳任怨、朴实坚强的好母亲,在公婆眼里她是个孝敬老人,乐于助人的好儿媳。
在亲戚朋友的心里,她的所作所为就像甘甜的泉水,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俗话说: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虽然**不识字,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但她像一股文明新风带动杨家村的村民都想向她学习。
她多年来像亲生女儿般悉心照顾公公婆婆,她用执着与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孝老爱亲模范,她以自己实际行动奏响一曲令人敬佩的孝老爱亲幸福乐章。
【篇五】
**,35岁,**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
多年前,22岁的**经人介绍,与丈夫**相识。
面对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和年迈体弱的两位老人,她没有退却,硬是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答应了这门亲事。
早在**结婚之前,这个家就因婆婆多病而家徒四壁。
结婚后的日子虽然过的很艰辛,但是**从来没有嫌弃过这个家。
**的婆婆得的是癌症,一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由于年龄大了,**的婆婆脾气不好,身体稍有不适,开始乱发脾气、乱骂人,闹着“不想活了”。
**从无半句怨言,天天给婆婆喂饭、洗衣、接屎接尿。
一天如此并不难,难的是天天如此。
看到**这样,邻居不解,**笑笑说:
“人人都有儿女,人人都有老的时候,做儿女的就应该孝顺老人。
”后来患病多年的婆婆去世,公公和丈夫整天愁容满面,意志消沉,**也悲痛欲绝,几天吃不下饭,一直自责没有照顾好老人。
但她想:
自己如果放弃了,以后的日子还要怎么过的下去啊。
于是**暗下决心,坚强起来,撑起这个家。
在**的鼓励和带动下,公公和丈夫慢慢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信心,这个家的日子也步上了正规。
可每当**看到公公孤身一人的背影,心里又不是个滋味,**说服了丈夫为公公再找个老伴。
最终小两口打消了老人的顾虑,很快,一位老人走进了这个家,这个家又充满了欢声笑语,邻里都羡慕老吴有这样懂事孝顺的儿媳妇。
“家有贤妻,男儿不遭横祸。
”**的丈夫**是一名憨厚的庄稼汉子,当他谈起自己的妻子时,幸福洋溢在脸上。
他说,自己与妻子结婚13年,从来没有红过脸,更谈不上吵架、打架。
给父亲看病花光了家里9万多元的积蓄,为了继续治病和生活,她让我安心外出打工赚钱,她自己在家一边照顾老人孩子、一边有耕种13亩庄稼,整天像个陀螺忙个不停。
但就是这样忙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舍不得给老人花钱治病、没对老人发过脾气,也没说过老人快走之类的话。
这个家要是没有她这么贤惠、能干的人操持着,早就过不下去了。
现在还利用傍晚在肃州饭店广场上摆摊卖面食。
“**孝敬老人的事迹大家有目共睹,是我们武威庙村人学习的榜样。
”**的邻居也夸赞她孝敬老人,并表示要向她学习。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却自觉践行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
她响应镇上调整产业结构的号召,种上了洋葱、葡萄,几年来,宋庆龄玲就是这样,为这个家,辛苦着、忙碌着,使一个困难之家变成了一个让许多人羡慕的和睦幸福之家。
在她的努力下,日子越过越好。